我国唯一仍在用的清朝铁轨,至今没有生锈,专家:每一根都是文物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自称文明实际上野蛮不堪的殖民者用枪炮打开了清朝这个迟暮帝国的大门,但是在这危难之际风雨飘摇的清帝国也涌现了一批实业救国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优秀的人,才造就了我们题目中所说的没有生锈的清朝铁轨!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

英国在中国输入鸦片越来越多,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再加上吸食鸦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遭受的巨大摧残,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就会造成国家的经济分崩离析和军队的快速瓦解。于是清政府决定严禁鸦片出口。1839年3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的鸦片烟土全部交出,听候处理,并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并把上缴来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面对清政府的禁烟措施,英国很快就做出了向中国出兵的决定。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结果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失败了!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的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但是这又能如何?失败之后的清政府依然沉浸在落日余晖的美梦里,沉醉而不自知可悲可叹!

我国唯一仍在用的清朝铁轨,至今没有生锈,专家:每一根都是文物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从而掠夺更多的资源,并且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终于在1856年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炮击广州并且登陆攻城,城内守军顽强抵抗浴血奋战但终不敌已经现代化的英法联军,城破失守。第二年,再增派远征军2900余人抵香港。法国也以其传教士从事违法活动被处死为借口出兵,10月,英法组成联军,驶入珠江口,进而攻入广州。

我国唯一仍在用的清朝铁轨,至今没有生锈,专家:每一根都是文物

1858年5月20日,联军出动炮艇、陆战队,向天津大沽南北炮台进攻。大沽、天津失守后,为守卫北京,清军3万余人与英法联军展开张家湾、八里桥之战,因得不到增援而失败。咸丰帝逃往热河,联军进入北京后在圆明园等处大肆劫掠焚烧。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相继签订,其中有赔款、割让九龙给英国等条款。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上越陷越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继续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从而使联军退出了北京,皇帝得以回京。

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自己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与日俱增,在恭亲王的主导下意欲图强。在此之前有些开明人士就提出了学习西方列强的优点来增加自己的国力。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有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其实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两个主张中,在当时所有人还没有人真正的瞧得起西方国家的制度,在他们看来制度无错,错在无技。这就属于治标不治本,即便表面功夫多到位,但是实际上药效达不到,所以失败是注定的。

洋务运动初期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改革措施,但是因为旧体制的掣肘,只有一小部分可以落实。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包括四个方面:创办军工企业、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组建海军和新式学堂。在自强方面,洋务运动创办军工企业,他们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采取大机器制造,生产出了物品也同样应用于对清朝自己的军队建设。

我国唯一仍在用的清朝铁轨,至今没有生锈,专家:每一根都是文物

在洋务运动后期,开始出现了民办企业的大规模涌现,这里面不乏有很多实业救国的民族企业家,洋务派采用官商合作、官民督办等手段建立了很多民用企业。19世纪70年代,清帝国这个垂垂老矣的帝国正式开始着手建立海军,使中国近代海军初步建成,有三只水师分别是北洋水师、广东水师和南洋水师。其中最著名的北洋水师,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只。

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还包括了开通电报、创办报社、和修建铁路。

张之洞和他的汉阳钢铁厂

之前所叙都只是前缀,接下来我们就要介绍这个铁轨的来历了。在晚清没落时也并没有坐以待毙,不然也不会出现洋务运动,只是因为封建帝制和当时思想的掣肘,所以对于中国的改革来说才会失败,戊戌变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在当时晚清也出现了四位中兴之臣,它们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那么和我们不会生锈的铁轨有着重要联系的就是,被当时人们称作“香帅”的张之洞了。

在洋务运动时张之洞提出了“中体西用”作为指导思想,其实张之洞在洋务运动中是后来居上,在洋务运动开始的初期主要目标时“自强”,再之后时“求富”张之洞就是在“求富”阶段,加入到洋务运动中来,在张之洞时期创办了很多民用企业,其中就包括了我们不生锈铁轨的产出地汉阳铁厂。

我国唯一仍在用的清朝铁轨,至今没有生锈,专家:每一根都是文物

汉阳铁厂由张之洞一手创立,是中国最早近代的钢铁行业,在当时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产业,此从中国的钢铁行业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步履蹒跚的一步一步的走出来,被西方国家是为中国觉醒的开端和标志。汉阳铁厂于1893年建成投产。全厂包括了生铁厂、贝色钢麻厂、西门士钢厂、钢轨厂、铁货厂、熟铁厂这六个大厂,厂房数千米绵延不止,在江边还有专用的码头,大到就算是走马观花的参观一下也要几个钟头。

没有生锈的铁轨

在洋务运动之后,清帝国也开始修建铁路,中国最早的铁路是唐胥铁路于1881年开始着手修建,在这段铁路建成之后,清政府陆续很多铁路,正是由于清政府开始修建铁路,需要铁轨,所以汉阳铁厂便开始生产铁轨,相关文献记载,汉阳铁厂从开始生产到停产,30多年的时间里一共生产了3300公里的铁轨,这些铁轨大部分都用在了清政府所修建的铁路上。

当时在汉阳铁厂生产的铁轨现在还有在使用,在万源市境内的万白货运专用线路的山间铁路桥上,汉阳生产的铁轨被当作护轨使用,万白货运铁路修建于1975年,当工作人员发现这些铁轨时都大为惊讶,毕竟这些铁轨历经风风雨雨,阳光暴晒,110年之后还依然坚挺,这可以从侧面说出,在当时汉阳铁铲的生产技术以及对生产质量的把控有多么的到位。

无独有偶,不仅仅在万源县境内发现了这些历史悠久的铁轨,在别的地方也均有发现。2015年,在嘉陵江大桥附近也发现了这些清朝铁轨,上面刻着1902的字样,意味着这些铁轨是1902年生产的,这些铁轨历经百年都没有找到一点锈迹,而这段铁轨所属的宝成铁路修建于1956年,也就说明,在当时修建铁路时,使用了一部分清朝铁轨,这些汉阳铁厂生产的铁轨经专家鉴定,每一根都可以当作二级文物。

我国唯一仍在用的清朝铁轨,至今没有生锈,专家:每一根都是文物

百年近代史、百年屈辱史。每当我们在阅读近代中国史的时候,都会不免心痛,对于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出了中国的近代史,尽管如此,在当时清政府摇摇欲坠风雨飘摇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依然在自强不息,有人多少仁人志士,以救国为己任,以自强为目的,以追求国之大幸为毕生事业。这些没有生锈的铁轨,只是反应中国近代自强的冰山一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