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工和临时工”如何保障待遇?机关单位工作十年,有望落编吗

泛指在工作场所里非正式雇用的劳工,通常以日薪计酬。也不像正式的劳工能够享有退休金与每月最低工资的保障。临时工又分成约聘雇员与人力派遣两类。聘用临时工的目的事为了处理短期出现的额外工作,例如因为长工放产假,所以聘临时工当替工。

"临时工",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耳熟能详的词汇,一个在法律意义上并不存在的用工形态,如今却大量存在于多个行业,并引发"临时工现象"。在一些涉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突发事件中,"临时工"往往成为最后的责任人。

一、临时工作为一种考公务员的过渡性工作,确实有它所吸引人的地方


“合同工和临时工”如何保障待遇?机关单位工作十年,有望落编吗


“合同工和临时工”如何保障待遇?机关单位工作十年,有望落编吗

二、但是从现实出发,我们再去审视一下临时工这份工作,确实会发现它是块鸡肋,甚至连鸡肋都谈不上

1.工资低是临时工的固有标签。在以前还未规范津补贴的时候可能临时工的工资和公务员相差一半,但是规范津补贴之后,确实是拉开了相当大的差距,临时工工资往往只有公务员工资三分之一不到。在当地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水平,而且上涨幅度极小。可能有些人问,现在不是讲“同工同酬”吗?没错,确实是有“同工同酬”这样的发展方向,类似于编外的医生、护士、老师等较辛苦、且吃技术的工作岗位。像在大热天吹空调,写写材料、送送文件这样的工作,你有什么条件跟正式工谈“同工同酬”?

2.受到冷眼是临时工的常态。正式工与临时合同工因身份不同,得到的礼遇也有明显差别,社会地位有天壤之别。有人到国家单位办事,对正式工是相当客气的,但是对于单位的临时工正眼都不看他们一眼,这对临时工来说,是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当然还有例外,就是他知道你家境好,某某老板的孩子、某某领导的亲戚等,对你会稍微礼貌一点。

3.转正是遥不可及的泡沫。“先干着吧,在单位混熟了,等哪天有政策了让领导给解决编制问题。”每每听到类似的话,我心里暗骂一句,真是误人子弟啊!现在是什么时代了?除了人才引进计划的“绿色通道”,所有带编制的工作都是逢进必考,不论公务员编制还是事业编制。除非你是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地方政府会出台政策免除笔试,但是事业编制居多。干着临时工只为等一个免试的编制,那就好似在漫无边际的大海里漂流,等待上岸的一刻,等你等到了,或许公务员真的已经没有几人想做了。

但是临时工这种工作还是有合适的人群的,有些家庭富裕但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人,通过临时工这份工作得到与公务员同等的平台,这平台能给他许多别的工作给不了的东西,而这些隐形福利,真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对于他们来说,一两千的工资不要他们也愿意做临时工,因为他们本不是靠工资吃饭的。

欢迎大家留言区评论或发表您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