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學生收入不高、買不起房,打算回農村,這樣能解決問題嗎?

大家好,我是城市說客,專注三農現象分析及社會熱點解讀,歡迎關注!

農村大學生收入不高、買不起房,打算回農村,這樣能解決問題嗎?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上大學的機會,很多人大學畢業後擁有了理想的工作和不錯的收入,也有不少人在大學畢業後工作收入不高、生活窘迫,需要父母的支持。尤其是一些農村出來的大學生來說,收入又不高,家裡沒有錢,買不起房,難以在城市立足,於是有人萌生出回農村的念頭,那麼是不是回農就能解決問題呢?我看未必!

農村大學生收入不高、買不起房,打算回農村,這樣能解決問題嗎?


一、無論在城市還農村,競爭都會一樣存在

我們出生以來,就是在各種競爭中尋找和消耗資源。特別剛畢業的大學生,由於沒有熟練的工作經驗和靈活的社交技巧,面對社會競爭力不從心。如今的用人單位,除了看重求職者的文憑,對團隊意識和開拓精神也比較重視,且更傾向於聘用經驗豐富的人才,這對於大學生來說無疑說一個很高的門檻。

農村大學生收入不高、買不起房,打算回農村,這樣能解決問題嗎?

很多農村大學生由於家庭和學習環境比較單純,與人打交道的技巧欠缺,入職後工作適應慢,業績完成困難,於是產生了回農村的念頭。其實,就算回農村競爭也存在,不論你在農村從事種植養殖還是在鄉鎮上開個小店,都要請工人、開拓市場、與同行搶客戶。而鄉鎮人地區,人口少,需求小,競爭更激烈;城市雖然競爭激烈,但人口多,需求大,無論求職還是創業,機會都比農村多。當然,最終還是要看個人的情況,只是我們一定要明白競爭無處不在。

農村大學生收入不高、買不起房,打算回農村,這樣能解決問題嗎?


二、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需要把能力提高

要說很多農村大學生不能適應城市環境,其和自身能力和意識有很大關係。在不少農村大學生觀念中,大學是學習的地方,在校期間找工作、做兼職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只要專業學好了,今後出來找工作就沒問題。

農村大學生收入不高、買不起房,打算回農村,這樣能解決問題嗎?

但實際上,大學的學習根本無法應付實際工作,很多人畢業後從事的工作都不與專業對口,要麼是所學理論知識太陳舊、要麼是教授課程設置太寬泛。如果我們能提前尋找各種機會鍛鍊和學習,積累相關的工作經驗,就不會面臨畢業後找不到好工作的困境。

農村大學生收入不高、買不起房,打算回農村,這樣能解決問題嗎?

同時,不少農村大學生缺乏人生規劃意識。就算你沒選擇到好專業,至少應該知道未來該做什麼、能做什麼,進而通過切實可行的人生規劃,針對性地進行相關的培訓,也不因短期利益改變長期目標(比如反覆跳槽,在一個行業沒有沉澱和積累),讓人生具有奮鬥目標和方向,進而更好地把握未來。

農村大學生收入不高、買不起房,打算回農村,這樣能解決問題嗎?


三、無論什麼時候,獨立才能邁向成功

作為一個大學畢業生,法律上和心理上已經成熟,城市混不走想回農村是心理沒成熟,缺乏獨立意識和逃避現實的行為。其實,我們從脫離母體開始,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雖然我們需要父母的撫養,那只是我們沒有獨立生活能力,但思想上已和父母有了差別,如果還不能獨立,肯定是不行的。

農村大學生收入不高、買不起房,打算回農村,這樣能解決問題嗎?

獨立就是要求我們不要把希望寄託在他身上。雖然很多人能和你一起走,但不能保證你們的想法和目標始終統一,也不能保證你們的能力始終相當,到最後很多都會變,所以很多合作也無法長久。靠山山會到,靠人人會跑,自己才是自己的靠山。比如你可以為你的事情天天加班,但指望別人與和你一起天天加班就不可能。人和人在一起都是相互需要,但一味的付出,誰都不願意。父母愛你,也不希望你天天呆在家裡吃現成的。

農村大學生收入不高、買不起房,打算回農村,這樣能解決問題嗎?

獨立就是要求我們有責任、有擔當,敢為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去付出時間、付出精力、付出資金,而這些付出都是有回報的。付出了時間,可能換來了朋友親人的信任和感恩;付出了精力,可能換來了經驗和人脈的積累;付出了資金可能換來一份長久回報的事業。因為天道酬勤,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所以我們不要怕付出。

農村大學生收入不高、買不起房,打算回農村,這樣能解決問題嗎?


如今,信息越來越透明,創業就業門檻越來越高,社會競爭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但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機會,只要我們積極努力和目標明確,保持良好的心態,無論在農村還是城市都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

如果大家覺得我說的在理請點贊,也可加我關注瞭解更多三農現象分析及社會熱點解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