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什么善行使自己家族八百年长盛不衰?

职业景区运营人


范仲淹是热衷慈善的教育家,对苏州文化的贡献是历史性的!

范仲淹不仅是一代名将,还是宋朝的一代名将。最为重要的是,范仲淹在苏州期间,为苏州的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近网上一直流传的,出自全国各个城市的院士,以苏州最多,这充分说明了苏州的崇文致远重视教育的传统精神,而这一切,和范仲淹有很大的关系。

作为宋代最知名的公知,最大胆的言官,范仲淹始终廉洁自律,“直道岂求安富贵,纯诚惟欲助清光”是他为官的座右铭。即要做一个直道而行、清心寡欲、清正廉洁的官吏。他自己奉行简约,“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这一点,和司马光的清贫有的一比。但是对别人,范仲淹却是个大慈善家。富弼说:“公天性喜施与,人有急,必济之,不计家用有无。每抚边,赐金银甚多,而悉以遗将佐。”他在苏州首先创办“义庄”这种民间慈善机构,以接济族人。钱君倚《义田记》说:“范文正公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显贵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

范仲淹受宰相晏殊的邀请,在著名的应天书院做过老师,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的官员和学者。他深知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他曾大声疾呼,“善国者莫先于育人,育才之方莫先于劝学!”在尊师重教思想的指引下,范仲淹每到一处,总是首先兴学聘师,后来做到副宰相时,更下令所有的州县一律办学。在苏州做官的时候,他买下一块叫做“南园”的地,本想建造私宅的。风水先生告诉他买了块风水宝地,今后范家必将出公卿贵人,范仲淹听了大喜,既然是块风水宝地,那就拿来做学校好了,让它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岂不比我家多出几个公卿贵人更好吗?于是他就在这里修建起了苏州郡学,这就是现在著名的苏州中学的前身。

宋代士人很少选择隐居江湖,做渔翁钓叟,于山水田园中自得其乐,他们怀抱兼济天下的理想,积极入世,他们崇尚道德,珍惜名节,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舍生取义为国忘身,他们虽不如唐朝士人那样性格张扬刚烈,但“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他们更坚韧。我们可以说,以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为代表的士林领袖,是宋代最让人敬仰的公知,他们开创了宋代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一代士风。恰如《宋史》评价的那样,“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范仲淹赞颂东汉名士严子陵不慕名利、不图富贵的高风亮节,而他“寸怀如春风,思与天下芳”的风范,如山高水长,永远滋养着中华儿女的心灵。


好玩的国学


儒家常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规范一个的行为,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完人,一个君子。千百年来,历史上英雄豪杰、文人墨客无数,但真正能做到这四点的,却少之又少,而范促淹,就是这凤毛麟角人物中的一位。

说治国,范促淹推行了“庆历新政”,有政治见解,有政治抱负,有政治作为,有宋一代,仅有两次著名的改革,他领导了其中的这一次。

说平天下,他是著名儒将,曾以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延州知州的身份,主持西北军务,与西夏作战,屡有胜绩,当时的民谣说:“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韩是指,韩琦,而范,便是指范仲淹。

说修身,范仲淹从小勤学苦读,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不但自己在书籍的熏陶下成为了谦谦君子,而且著书立说,教育天下读书人,是人中楷模、君子表率。

说齐家,范仲淹的身世颇为复杂,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其父范墉,曾任小官,在范仲淹两岁时去世,母亲改嫁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朱文翰,范仲淹改姓名为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范仲淹一直对自己的身世真相不知,后来,当他看到兄弟不节俭去劝说时,朱家兄弟说我用自家的钱,与你何干?这时母亲才告诉他真相,为此,他立即离开朱家,携剑负琴,到外刻苦求学,最后考上了进士,步入了仕途,之后,他将母亲从朱家接到自己的任职之地,随即改回范姓。

而范仲淹对于范氏家族的最大贡献、最大善行,就是设立了范氏义庄。1050年,范仲淹到原籍苏州任职,他用自己的俸禄购田千余亩,设立范氏义庄,其中包括义田、义学、义舍,以田取租,所得租金用来资助范氏族人中的贫穷家庭,在就学、住房、成家、立业等多方面,给予贫穷族人帮助,并亲自制定了范氏义庄规矩、义田规矩。范仲淹去世后,他的儿子范纯仁、范纯礼继续经营义庄,后来虽有破坏,但范仲淹的后世子孙又屡加整顿,到明、清时期,范仲淹的后代范允临、范瑶捐等,还在捐田,维持义庄的运转。

据说,到清宣统年间,范氏义庄还拥有义田五千多亩,运作良好,为范氏家族贫困老弱者,提供了八百多年雪中送炭的帮助,可谓功德无量。


帝国的脸谱


提及范仲淹,耳边便响起“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经久不衰的绝句,试问除范仲淹,有谁还能吟出如此真挚无私,具有极高境界的诗句。世人皆言“富不过三代。”而范仲淹家族却兴旺八百年,其最大原因,在于范氏家族兴旺的是高尚的精神和优秀的品质以及丰富的学识,而非单单指财富。物质财富随代代相传终会耗尽,精神、学识却会随代代相传,日益丰富,渊远流长。

范仲淹出自名门,自幼却并未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其父早亡,跟随母亲改嫁并改换姓名。成年后,外出求学,数年寒窗苦读终及第,博通儒家经典要义。这也为他后来的处世、入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年轻时期,他便有了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理想,也成为他后来做人的准则和做事的动力和目标。人们赞扬范仲淹的为人勤勉,无论为人师长、或是身在官场,都是兢兢业业,在面对原则性问题时,绝不胆小怕事。“天圣七年,冬至,仁宗准备率领百官在为太后祝寿。范仲淹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与国礼,就上疏仁宗说:“皇帝有事奉亲长之道,但没有为臣之礼;如果要尽孝心,行家人礼仪便可,若与百官朝拜太后,有损皇上威严”,谏言仁宗放弃朝拜之事,上书奏报,没有获得答复。范仲淹又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仁宗。奏书入宫,再次没有音信。晏殊知道后大惊失色,批评他过于轻率,不仅影响自己的仕途,还会连累宰相王曾(举荐范仲淹之人)。范仲淹据理力争,并回写一封长信,也是流传至今的另一篇名作《上资政晏侍郎书》,详述自己做法的缘由,申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他这种严于律己、坚守原则的做人风格也时时影

响着身边的人。

范仲淹不仅兴教兴学、心怀天下,同时,他热爱自然,寄情山水。许多诗句体现着他高尚的情趣和不凡的文笔,如《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更是体现了他高风亮节、心怀国家。这些优良的品质通过诗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范氏子孙,也影响着每一位读者。

范仲淹功成名就后,安葬其母亲,而安葬之地被指为不详之地,会使后代断子绝孙,而范仲淹并未因此害怕而避之不及,依然将其母安葬于此,颇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魄。后来,在安家之时,有人向其推荐一处风水宝地,宣称能使人富贵、发达,他听到,想到的不是据为己有,而是办一所学堂让更多人受益。这所学堂便是“苏州府学”,现今的“苏州中学”。他的四个儿子也并没有因为父亲是宰相而有所优待,路程四十里左右的学校,自行往返,同时勤于学业,他们最终也不负父亲所望,严于律己,各有所成。范仲淹逝世前,更是留下了百字家训,警醒并促进着后世子孙的成长。 范仲淹一生坦荡,用实际行动影响着后代子孙,他的后代更是严于律己,因为他们不仅代表着自己,更是代表着范仲淹在众多读者心中的形象,传承一种范氏家风。综上,我们可知范仲淹家族能兴旺八百年也不足为奇了,也许会更长也说不定呢。


开往春天的Tractor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一生实施新政、执教兴学、戍边西北,在地方的政绩也是很显著。出任泰州时,重修旱海堰,不仅使当时人民的生活、耕种和产盐有了保障,还在后世“捍患御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地人民将所修之堤命名了“范公堤”。


他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了多少人的座右铭,他的德行被当时多少人而称颂!他不仅成就了自己,还使自己家族八百年长盛不衰。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家族八百年长盛不衰的秘密。


一、 自强、自立


一个人最为难得的便是认清自己,想要改变命运必须拼尽自己的全力去争取。


公元1051年,一代名臣范仲淹离世。这样一位位极人臣的朝廷显贵会给后代留下多少财产呢?回答是:半点也没有,甚至连一所像样的居所也没有。


他希望他的后代不要依靠他,而是要自强、自立。


年少的范仲淹求学时, 家庭条件十分不好。那时他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把它切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这条件可谓是艰苦。成年后,他到应天书院去读书。一位和他关系要好且家境优越的同窗,见他生活困顿,就让家人送饭时多捎上一份,送给他吃。


范仲淹十分感谢他的同窗,但是他却拒绝了,他说“我多年吃粥已经习惯了,如果骤然吃上你送来的美味佳肴,以后粥就再也吃不下了,那怎么行呢?”。因为他知道,人永远无法依靠别人的帮助过好自己的一生,自己必须要自强自立。


正是因为这股“倔强之气”,若干年后他功成名就,不仅在政坛上叱诧风云,在文坛上也堪称一代宗师。更为整个范氏家族塑造出了自强不息的风骨,成为一个家族传承不息的根基。


二、 读书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不仅古时如此,就是现代也依然。


范仲淹在与家人的书信中曾和兄长范仲温谈过子侄们的读书学习问题,他说“要督促他们发奋学习,绝不能让他们得过且过,混天度日。要让他们了解,只有学有所成,才能有所成就。”


他在《训子弟语》中写道“耕读莫懒,起家之本;字纸莫弃,世间之宝。”在他的教育下范氏子孙都在学业上奋发上进,后来也不乏名臣良相。


范仲淹不仅督促自己的子孙,对外也是无私兴学。他曾在苏州给自己买了个养老的宅子,当时来了一位看风水先生,对此屋是大赞,认为这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看来,这范老人品好,人气旺,选的房子也不差。


但是他此时有了新的想法,他的无私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想既然这个房子能使后代显贵,那不如就改为学堂吧。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显贵,那不是更为有益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他立刻就把这个房子捐出来改为学堂了。


因为他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他愿意把地让出来,让那些寒门们依靠读书来出人头地。他这种为大众的无私精神,也算是为后代积了很大的福德吧。


三、 清俭


范仲淹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老夫平生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


一个人,如果贪图享乐,即使家大业大,也会有从吃山空 的一天。一个家族,如果铺张浪费,那么家道也总有会败落的那一天。


他的儿子范纯仁结婚时,小夫妻俩打算以锦罗绸缎布置婚房。范仲淹知道后,立即找范纯仁来训话,大概意思是:我们家素来清俭,怎么能以锦罗绸缎布置婚房来坏我们家法。你要是敢将锦罗绸缎带回家,那我就把它当众烧毁。


范纯仁听了父亲的教诲,不再拿锦罗绸缎来布置婚房。而且后来官居于相,也廉俭如一。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清俭是家族不败的基因。范仲淹用一生的清俭给家族做了一个好榜样,并将这个美德代代相传。



四、 行善


范仲淹教导家族要行善,因为行善是一个家族强大的灵魂。


范仲淹早年把住宅让出做学堂,经常接济贫寒不能自立的老百姓。他还创建了义庄,也就是最早的家族救济组织。他在年老之后,用自己的所有家财在苏州购买田地,创立义庄,制定规矩,护佑范氏宗族子弟。而他们一家子因为没有房子住,只能租住别人家房屋。


不仅范仲淹如此,他的儿子范纯仁也不例外,他也学父亲把朝廷所得的奉赐,都送到了义庄。他们的举动就一直在后代中延续着,就这样范仲淹创建的义庄延续了八百多年,范氏子孙从此再也没有人遭受饥寒交迫之苦。


看来范仲淹当初播种的这颗善良的种子,已经在家族里生根,发芽。子孙们不断地施肥灌溉,终于长成一棵苍天大树,护佑着整个家族。


古语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范仲淹的行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范氏子孙,这也就是他的家族八百年长盛不衰的原因。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作为范文正公的崇拜者,我曾经将市面上能找到的关于范仲淹的文献资料都看了一遍,对范文正公的生平和业绩进行了仔细地梳理,心里有了很多感悟。在范公之前的范氏家族,虽然是苏州地区的大家族,但是并不显赫,范仲淹之后,范氏宗族名声鹊起,子嗣绵延至今,千年以下出过很多国家重臣和有名人物,可谓长盛不衰。一个家族能够血脉不断,顽强生存,肯定有其过人之处,而这些生存哲学,都是范公给他们制定的,作为家族的金科玉律,必须遵守,方保得家族兴旺,后裔太平。

那么,范仲淹都有哪些善行呢,按照封建迷信的说法是积了哪些善德,有哪些善行,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奠定了千年兴旺发达的基础呢?我来总结一下……

【范文正公善行之一: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看似迂腐,其实包含着很高的人生哲学,很多俗人是学不来的,也没那个心胸。范公2岁丧父,和自己的母亲被范氏宗族抛弃,饥寒交迫2年之久,要不是佛家比丘好心收留,他们母子二人必定冻饿而死。但是范公成名之后,不念旧怨,却以德报怨,大力扶持范氏宗族,散尽家财,培养子弟,其心胸之开阔,古今往来也没有几个人能比肩。

【范文正公善行之二:不爱金钱】

有两件事情能够充分证明范公视金钱如粪土的品德。第一件事情发生在他十四五岁在山东醴泉寺读书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了一坛窖藏的银子,他那个时候正日夜苦读,“断齑画粥”,十分清苦,急需金钱,但是对于这坛银子却丝毫没动心,到了几十年后,他经略陕西,对抗西夏的时候,醴泉寺被大火焚毁,僧人求救于范公,他才将窖银的秘密告知,挽救了全寺百余口僧人。第二件事情是他在应天府读书的时候,和一家姓朱的炼金术师成了朋友,此人临死之前,将一个炼金秘方和几十两白银交给范仲淹,让他保管。二十多年后,他多方找到这个术士的后人,将银子和秘方完璧归赵。

【范文正公善行之三:急人所难】

在范公当官的三十多年里,急人所难的事情数不胜数,还有两个故事,可以彰显范公的善行和善德。范仲淹在睢阳的时候,派遣他的二子范纯仁到苏州用船运五百斛小麦。那时候范纯仁才十几岁,从苏州将小麦装船之后,一路顺流直下,中途停靠在了丹阳郡。在那里,范纯仁邂逅了父亲的一位好友石曼卿。石曼卿是北宋非常有名的诗人,但是家境贫寒,在丹阳不幸三位亲人去世,想在这里薄葬,却身无分文。范纯仁二话没说,将五百斛麦子连同船只一起送给了石曼卿。他自己骑了一匹马抄近道空手而归。回到家里。范仲淹就问道:“纯仁,在吴县见到老朋友了吗?”范纯仁答道:“我在丹阳郡遇见了石曼卿,他家里死了三口人,没钱安葬。”范仲淹说道:“为何不将小麦和船送给他?”范纯仁这才回答:“禀告父亲,我早就已经送给他了。”

第二件事情,范仲淹知越州(今浙江绍兴)的时候,他的手下一名叫孙居中的功曹不幸去世,留下两个幼子和年轻的妻子,而长子刚刚三岁。一家人突然失去了顶梁柱,很快就面临灭顶之灾。范仲淹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捐出了一百缗的钱,还号召其他官员解囊相助。为了顺利送孙居中的灵柩回到家乡,范仲淹专门安排了一条大船以供差遣。由于沿路很多关卡,为了保证大船不受干扰,他还特意写了一首《孤儿扶丧》诗,交给护送人员,告诉他们,只要关卡检查,就拿出这首诗给他们看,就当是通关文牒了。这首诗写道:“十口相将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若要知名姓,定是孤儿寡妇船。”

【范文正公善行之四:举荐人才】

范仲淹另一个善行就是不遗余力地举荐人才,先后举荐了百余位,著名的有“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安定先生胡瑗、泰山先生孙复,徂徕先生石介,著名武将狄青、种世衡;他的同年进士及第的好友滕子京、北宋江西的著名教育家李觏、北宋哲学家和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等,更不用说他的学生张方平和富弼了。北宋庆历年间人才济济,熠熠生辉,与范仲淹大力举荐人才是分不开的。

【范文正公善行之五:普及教育】

在北宋时代,能够认识到教育产生巨大作用的朝臣并不少,但是能够身体力行将教育进行普及的官员并不多,而范仲淹是做得最好、最成功的一位,我专门写了一本书《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教育人生》(尚未出版)来阐述这个问题。范公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地方做官,每到一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学堂,培养人才,这个善行是值得赞叹、值得纪念的。

【范文正公善行之六:创立义庄】

范文正公最给后辈积德的事情就是创建义庄,也就是最早的家族救济组织。范仲淹在年老之后,用自己的所有家财在苏州购买田地,创立义庄,制定规矩,护佑范氏宗族子弟,而他们一家子因为没有房子住,只能租住别人家房屋,范仲淹如此,他的儿子范纯仁也不例外,真可谓散尽家财。范仲淹创建的义庄延续了八百多年,范氏子孙从此再也没有人遭受饥寒交迫之苦。范仲淹创建义庄的行为也影响了同时代和后世的士大夫们,他们纷纷慷慨解囊,创建义庄,为自己的家族血脉延续不遗余力。


作家王麟


《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话,让北宋名臣范仲淹千古不朽,成为后人心中的圣人。

范仲淹,字希文,生于公元989年,北宋名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为官清正,体恤百姓,严于律己,一生数次遭贬,却不改其志。

少年艰辛求学,磨砺心志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去世,随母嫁于山东朱姓人家,改名叫朱说。生活殷实的朱家给幼年的范仲淹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当他长大得知自己的身世后,离开朱家,到一个叫醴泉寺的地方寄宿读书。

每天,他天不亮就起来读书,至深夜方才入睡。他在寺里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熬一锅稠粥,等粥凉了,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一块,拌几根咸菜,再调点醋汁。这段在醴泉寺“断齑划粥”的清苦生活,养成了范仲淹一生吃苦耐劳的性格,也奠定了他贫困不移其志的精神。

公元1009年,二十一岁的范仲淹通过科举考试。二十三岁,他拜别母亲,佩剑远行,到应天府求学。在应天府书院他昼夜苦读,每到晚上困倦的时候就把脸浸到凉水中提神。“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自比为“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

中年为官清廉,造福百姓

公元1015年,二十七岁的范仲淹进士及第,他改回范姓并把母亲接来一同居住。范仲淹辗转多地为官,主政一方,兴修水利,创办学校,发展教育,造福一方百姓。在任上他敢于直言,一心为百姓办事,处理了很多冤假错案,得到了老百姓的由衷爱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他毕生崇高的理想信念。不管何处任职,无论进退,他总是把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

公元1038年,49岁的范仲淹到越州担任军政一把手。他的治下一个掌管税赋、土地、户籍的官员孙户曹因病去世,留下孤儿寡母,竟然穷得办理丧事的钱都没有。

范仲淹得知有这样一位两袖清风的官员,极为感动,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一百缗钱,相当于人民币5万元接济孙家。为了帮助孙家把灵柩送回老家安葬,还指派一名衙吏,雇佣一艘大船,担心沿途盘查,恶人刁难,亲笔开了一张特殊的路条:

“十口相携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若要知名姓,此是孤儿寡妇船。”

这就是“孤儿寡母船”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范仲淹是一个怜贫济困、体恤百姓,正直清廉的好官。

晚年设立义庄,造福后代

许多年来范仲淹安于“断齑划粥”养成的清贫生活, 在他身体力行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儿子,范纯祐和范纯仁也都一生廉洁,尤其是范纯仁更是从布衣到宰相,始终如一。

史书记载,他的家里除非有宾客来访,否则吃饭不以肉食为主菜,这种节俭质朴,乐善好施,以德报恩的家风,传承影响后代子女上千年。

《范文正公年谱》记载:(范仲淹)恩例俸赐尝均族人,尽以俸馀买田于苏州,号曰义庄。赡养宗族,无间亲疏,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咸有瞻给。

公元1049年,范仲淹调任杭州知州。他的家人想为他购买房地田产,作为他隐退后的居住之地,遭到了范仲淹的拒绝。范仲淹将那些钱拿出来,亲自购买良田千亩,找家族中有才能的人经营打理,成立范氏义庄,义庄经营所赚来的钱财,用来资助家族子弟读书,婚丧嫁娶的等用度。

相当于私人慈善机构“范氏义庄”,一直是那些遇到困难乡亲邻里,后代子孙的庇护所。只有圣贤的事业,才是真正的千秋大业, 在范仲淹去世后,他的子孙后代,继承他的意愿,一直成功地把“义庄”延续下去,这也是范氏家族八百年来长盛不衰的原因。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博书


范仲淹是北宋士大夫的代表人物,他不光能下笔千言,还能知兵善战,因此在历史上倍受推崇,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更是得到后世膜拜。

之所以范仲淹能“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密不可分的关系。

(范仲淹剧照)

范仲淹虽是干部子弟,但他幼年丧父,只剩下他和母亲谢氏相依为命。族人对他们孤儿寡母多有欺凌。谢氏为了生计,只得改嫁朱姓人家。范仲淹也被改名朱说。

范仲淹在朱家并未受到较好的待遇,清贫的生活让他早早明白,唯有读书才能有出息。他年少时寄读于醴泉寺,每日夜间便煮一小锅小米粥,待粥凝固后,他便将粥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充饥。

范仲淹长到十几岁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不肯寄人篱下的他,索性向母亲辞别,到应天府求学。据史书记载,范仲淹在求学时非常刻苦,他“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可以说他过着常人无法忍受的困苦,但他却从不以为苦。

十年寒窗苦读,27岁的范仲淹高中进士,任职九品官员广德军司理参军,同时将名字改为“范仲淹”。安顿下来后,范仲淹将母亲接到了身边。

(吕夷简剧照)

范仲淹为官40多年,一直清正廉洁。既能针砭时弊,施行改革,也能戌守边境,保国家平安。不仅如此,他在为人父母后,对子女教育也要求甚严。他不仅要求子女用功读书,还要他们正心修身,乐善好施,做个情操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

范仲淹的家国之情,不仅仅是体现在他为官为人父的基础上,他还在家族内,做了一件善事。正是这一举动,让范氏一族兴盛了800多年,并且还出了不少良臣名相。

那么,范仲淹做了一件什么善事呢?

公元1036年,范仲淹由于不满宰相吕夷简专权,向仁宗进献《百官图》,并对吕夷简培植党羽,任用心腹的行为提出尖锐的批评,希望宋仁宗能亲自过问官吏升迁之事。但宋仁宗受吕夷简蒙蔽,再加上群臣畏惧吕夷简势力,因此势单力孤的范仲淹,最终被贬出京。

(范氏义庄遗址)

这已经是范仲淹第3次被贬。49岁的范仲淹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当时范氏族人劝他索性告老还乡,将历年积蓄购置田产以供安享晚年。范仲淹一向自律节俭,对于这样的建议一口回绝。不过,这也让他萌生了一个念头——建义庄。

范仲淹有了这个想法后,便将自己的住宅改成学堂,以供族中子弟读书。同时他又拿所有积蓄购置了良田千亩,让弟弟找擅长经营的族人来打理田庄事业。经营所得的钱财,也都有所安排:一是资助族中出外考学的子弟,二是给予婚嫁丧娶一定的礼金,三是对族中经济困难的人发放口粮。万一哪家缺钱,也可以向义庄借贷。如此一来,确保了范氏后人不仅衣食得安,还能安心读书。

由于范仲淹带头做出了表率作用,受益的范氏后人,对义庄也多有捐助。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义庄不仅地产越来越大,他们对于义庄管理上的疏漏也多有增补。

历经800多年朝代更迭,战乱灾荒,到清朝末年,范氏义庄凭着良好的运行机制,依然有良田5300亩。靠着这些良田经营所得,范氏一族不仅得已躲避战乱灾荒,还依然能以读书为重,更是出了不少为国家分忧的良臣名相。

(参考史料:《范仲淹评传》)


张生全精彩历史


四个小故事,或许能够说明范仲淹为子孙留下了什么。

第一。范仲淹曾在苏州买屋准备养老,一位风水先生盛赞此屋,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风水能使后代显贵,那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显贵,岂不是更为有益吗?于是立刻把住宅捐出来,改作学堂。不为子孙,而为大众,这是无私。

第二个。有一年在商丘,他命次子范纯仁去苏州运五百斛麦子回来。纯仁当时还很年轻,船过丹阳,他偶遇父亲的老友石延年,得知石延年家中连丧三人,因无钱回乡安葬而滞留丹阳已经两个月,他就把麦子和船送给石延年。纯仁回家后向父亲汇报了石延年落难的事,范仲淹立刻说:“为什么不把麦子和船送给他?”得知儿子这样做了之后,他连连称好。朋友遭难,及时伸援手,财乃身外物,德为子孙修,这是福田。

第三个故事。范仲淹父亲早逝,范氏一族并没有给予他们母子很好的照顾,他的母亲因为生活无着不得不带着他改嫁,导致范母死后不能葬入范家祖坟。但是范仲淹做官后并没有记恨族人,反而常常照顾族里的穷人。以德报怨,不计前嫌,宅心仁厚。

第四个。到老年时,范仲淹拿出全部的积蓄,在苏州附近购置1000余亩田产兴建“义庄”。有别于单纯用钱资助穷人,范氏义庄内有义田、义宅、义学,用义田的收入来维持义宅和义学。范仲淹还亲自定下了《义田规矩》,规定了义庄的经营方式和扶助标准,保证贫穷的族人能得温饱、受教育和完成婚丧嫁娶等事,并且规定乡里外姓贫苦人也能得到救济,宋人钱公辅曾作《义田记》记载此事。不留钱财,不遗子孙,这是大爱。

另外,范仲淹的家教有方,他的很多品德,也得到了后人的继承,所以范家才能代代出人才,家族历久不衰。这的确给人很大的启迪。


沈阳这旮


热播剧《将军在上》中的范仲淹可谓是没有一点私心,一心为公,当红的贵妃为了自己亲弟弟想求官做,结果他把皇帝喷的唾沫星子都溅到皇帝脸上,估计大家想这样的呆板不知道变通的官员能有多少家业呢?

说出来可能会吓一跳,历史上的范仲淹驾鹤西去后,家族受其福泽庇佑,连绵八百余年~

范仲淹出身寒门,父亲从小早逝,范氏族人也不帮助他们,母亲为了养活年幼的范仲淹不得不改嫁他人,为此范母死后都没能入范家祖坟,范仲淹当官后,族人乱判亲戚,不范仲淹还是不计前嫌不违法条件的情况下帮助他们。

范仲淹以前在寺庙读书,每天就喝粥,把这锅粥再划成四格,冷冻以后,早晚每餐吃两块,这就是著名的“断斋划粥”。到以后范仲淹发达了,依然保持这个风俗~所得的俸禄不是帮助穷人,就是购买了义田,免费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剩余的俸禄尽可能帮助那些孤苦伶仃,曾经一度同时帮助过三百家的壮举(当然也都是喝粥)~

不但自己身体力行,也是这么教育儿子,特别是次子范纯仁更是深得范仲淹的精髓。有一年在商丘,他命次子范纯仁去苏州运五百斛麦子回来。路过丹阳的时候,遇到范仲淹的朋友石延年,家中连丧三人,无钱安葬返乡(哎,一文钱难倒英雄好汉啊),就把所有的物资全给了石延年,回家后范仲淹得知此事后连连称赞。

曾经苏州买过一个宅子,结果被偶然路过的风水大师说,这是一处上好的风水宝地,后代必出达官显贵。范仲淹听闻后,这么显贵的地方不如改为学堂,自己的富贵怎抵得上整个苏州的百姓的富贵。这就是后来的“义学”,在此接济贫困、设立私学、鼓舞风气,用以实现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

现在苏州的“范仲淹史迹陈列馆”,就是“义学”中仅存的一座文政殿,现在陈列范仲淹的范仲淹生平事迹、范仲淹与苏州、范仲淹书信手迹等内容。

范仲淹的精神一直影响着范氏族人,其次子范纯仁后来官至丞相,接棒父亲范仲淹的播种“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以善心为他人谋福利”的种子,八百年来不断地开花结果,无意之中为子孙万代谋福利,成为行善的典范,受世人的敬仰赞颂。

一直到民国初年时,范家的子孙都能守住家风,这样的家族中国除了范氏还有就是山东孔家!


娱乐火


宋朝名相范仲淹的名言是:“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也是古往今来无数知识份子的座右铭。

他年轻的时候,日子过得很清贫,生活也很艰难,心想将来出人头地,一定要救穷人贫苦者。后来他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地者耕种。

年轻时还在寺里念书,自己煮粥来吃,把这锅粥画成四格,每天吃一格,这样贫苦的生活他都经历过。

后来他做了宰相,发达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他还是没有什么改变,保持着穷秀才的生活。

有一次在苏州买新屋,风水极佳,风水先生说,此屋后代必出公卿。

范仲淹心想,此屋风水那么好,能使后代显贵,不如改为学堂,可以让苏州城百姓子弟入学,岂不是更有益吗?自己一家弟子显贵,不如众家子弟显贵。他立刻把宅捐出来做为学堂,也利益了众生。

看他的传记,得知他养活了三百多人。他的收入多,他常常把收入用来救济贫苦的人。

范仲掩是我们中国的大贤者,一个人收入养活三百多家,也只能糊口而已,如果过得很富裕,他哪有能力养活三百多家人,更谈不上救济了。

到后来,四个儿子全部长大成人,均聪颖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氏子孙绵延不绝,曽孙都很显贵,苏州一带范氏子孙依然兴旺,传至今天已经八百多年历史了。

范仲淹心中有别人,以善心为他人谋福利,甘愿牺生自己的利益,毫无自私利己之心,为自己播下了善的因,八百年来不断开花结果,其功德是无法估量的。

他无意中为子孙万代谋福利,成为善的典范,受到了世人的敬仰赞美。

范家八百年不衰,是他实实在在的做事,把自己的福报分给别人去享受,都是因为积德行善。

一个人福报好了,不要独享,福报也是不可以自己享尽的,用完不积善就没有。

范家的子孙都能守住家风,在历史上像这样的大德人家寥寥可数,一直到了后来民国初年,范氏都很好。这样有德的家族,第一个是孔子,第二个就数范仲淹。

范仲淹从小就有救人救世的大志向,一生积累功德不疲倦。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前句话出自“岳阳楼记”,白话来说意思就·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范家代代出人才,都长盛不衰。为什么八百年不衰?祖宗之德,子孙能够继承。代代这么好,得力于他的知足,告诫子孙不会在物质上无止境的贪。就算自己发达有财富,也要多去利益社会,这叫共享,这个福越大,子子孙孙享受不尽。

一位大德说过,我们要懂得积德修善,利益一切众生。散财是真正保持财富,不该浪费的要节俭,这就是惜福的表现。一面修福,一面惜福,这个福报永远享不尽。

有句话“富不过三代,”有的人有钱了,自以为了不起,骄傲自满,不知尊重伤了别人,有钱无德,危机就来了。若传给下一代的思想是自私,可能一代也过不了。不要以为有钱就是一切,有钱没有德行,看不远也维持不了多久,所以做人品德很重要,厚德才能载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