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80个状元,400个进士,范仲淹家族为何能兴旺800年?

肖正余


自隋唐科举制的兴起,状元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炙手可热的人物,而在这一千多年里,状元也不过寥寥数百位,而问题说范仲淹家族却有80个状元,400个进士之言确实是夸大其词,但是范仲淹家族,却实实在在的延续了几百年之久。

范式家族的核心人物是范仲淹,再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聊聊这个文坛大佬的生平,古代的风流才子,即便不是世家大族,最差的也得是个书香门第什么的,但范仲淹就不同了,他家境十分贫苦,年仅两岁就没了父亲,走投无路的母亲,只好带着儿子范仲淹改嫁给朱氏,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范仲淹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不仅如此,还经常受到朱家子弟的嘲讽。小孩子也有自尊心,备受人冷眼的范仲淹,自打那时起便暗暗发誓,将来自己一定要出人头地。

古代想要实现阶级跨越,唯一有用的途径只有读书,他早年在醴泉寺读书,为了节省时间,每日煮一点小米粥,等粥完全凝固之后,便把粥划成四块,早晚吃两块充饥,唯一的配菜只有腌菜。每当自己读书开始犯困时,范仲淹便用冷水洗脸,作息也十分规律,每日三更睡觉,睡到五更便起来读书,这种生活贯彻范仲淹的少年时期,对他后期为官也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能接收更好的教育,范仲淹考上了应天学院,此书院在北宋时期的名气极大,有不少知名大儒在此讲学,可以说汇集了天下有才学的读书人,皆聚集于此。学院也会给学生们一些补助,不过范仲淹依旧过着从前的生活,有同窗不忍见其如此寒酸,便好心给他送去一些吃食,但范仲淹却坦言拒绝,说自己早已经习惯粗茶淡饭的生活,如果再让我吃精美的食物,恐怕日后就咽不下粗粮咸菜了。范仲淹被当做读书人的榜样,不是没有理由的,他知道自己来书院的目的,并不是过来享乐,而是过来学习知识的。

古代能见到一次天子,是普通人莫大的荣幸,有一回真宗皇帝驾临应天府,有同窗邀范仲淹前去观看,可范仲淹却不为所动,而是说了一句将来再见也不迟。这句话说得极有自信,当他成为天子门生时,那个邀他前去的同窗,却没有再次见到天子。其实严格一点来说,范仲淹并不算是个天才,他到了中年才开始发迹。除了在官场上得意,在家中范仲淹也告诫自己的儿子们,切勿因小失大,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自己的品行和操守。

仁宗皇帝刚登基时,由于年纪比较小,刘太后一直把持朝政,迟迟不肯还政给皇帝,弄的整个朝野怨声载道,但也没有哪个人敢站出来反对,唯有范仲淹一个人上书直谏,虽然事后被贬,但也没有流落出后悔的意思。刘太后去世后,权力才回到仁宗的手上,他将被贬的范总有赵回来,不过范仲淹的性格也没改,因为与宰相吕夷不合,范仲淹再次被贬。不过人才到了哪里都可以发光,范仲淹凭借战功又回到了京城。

本以为这次没有任何问题了,却因为庆历新政的事情,又一次被贬,从朝廷旋涡中解脱的范仲淹,终于来到了舒适的晚年,他在邓州安享晚年,再也不插手朝政,每日读书养花,还有教育自己的子孙们,范仲淹的四个儿子在后来,也各自有成就,次子范纯仁更是官至宰相。范式家族之所以可以兴旺800年,和范仲淹的榜样以及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木剑温不胜


果范仲淹的后人有80个状元400名进士,真的是满门簪缨,荣宠已极了。


然而没有。


历史上状元都是有据可考的,从唐朝到清末共出现了649个名状元,其中姓范的状元只有两个。

一个是唐玄宗朝的范崇凯,他是四川内江人,和江苏的范仲淹同姓各宗,肯定不是范仲淹家族的人,历史上范崇凯的资料很少。他考中了状元好像就是他这一生的巅峰了。


范崇凯和我们每年见到的高考状元一样,昙花一现绚烂至极,然后就泯然众人了。


不过他的一生应该很顺利,毕竟,状元是稀缺产品,会被重点看顾的。


姓范的家族出现第二个状元要到明朝,浙江浙江乌程人范应期在嘉靖四十四年考中了乙丑科状元,他是浙江人和范仲淹的家乡江苏很近了,却不是范仲淹家族的人。


范应期,这名字真好,应期是八卦算命中一种断卦的术语,是应验的意思。


他最后考上状元,也算一种应期吧。


比范应期稍早,在弘治朝有位进士也叫应期,这位进士姓盛。应期这名字在当时算很吉利的一个名字了,因为应期,兆头很好。


这位范应期状元,一生很平顺,一直在朝廷任职,历任翰林院修撰,中允、经筵讲官,官至国子监祭酒。


到了晚年,他回乡养老,却掀起了震惊朝野的董范之变。


董范之变中的主角是两位曾经的朝廷重臣礼部尚书董份和国子监祭酒范应期,两位老大人告老回乡后只专心一意的干一件事,就是买田地,各种买,巧取豪夺聚集财产。


这事儿董份干的更狠一些:


宗伯(董份)赀产过厚,怨满一乡……咻咻者日千百人…


恰巧巡按御史彭应参来浙江,数千人栏轿告状。


明朝时的巡按御史品级不高,大约是正七品的样子,但是权利很大,他们是代替天子巡视四方的:


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

周星驰电影里的八府巡按大约相当于此。听说巡按大人来了,湖州数县,几千百姓拦轿喊冤


“怨家千人”,“遮道陈牒”。


彭应参让乌程知县张应望秉公审理,张应望也是个耿直的人,捉拿状元范应期审问,还给关到了监狱里。


被一个知县关进监狱,范应期觉得受到了莫大侮辱,上吊自杀。他儿子范汝纳也服毒自杀。


祭酒不能堪,至雉经死。


范应期的妻子吴氏不服进京告御状,万历皇帝大怒,命令捉拿张应望彭应参下狱问罪,把浙江巡抚王如巡革职。


后来这件朝廷退职大员和穷苦百姓间博弈的的案子,以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落幕,董范退还多侵占的田产,带头闹事者被法办。范应期的妻子吴氏当堂用剃刀抹颈自杀。


“即会审之时,不料吴氏(范应期妇)预袖剃刀,已怀他意。至申末情节已明,司官令将御史(彭应参)收监,而范汝和(范应期侄)突然结纽不放。在傍人役恐其当堂揪打,有乖法度,方将御史扯开回避,而吴氏辄用刀向项右自抹矣。”


这就是大明朝范姓状元的一生,以状元始以全家横死终。


说了这么多,好像都和范仲淹没有太大关系。

因为历史上范仲淹很牛,但是他的家族真的没出那么多牛人,自从科举制度施行以来,世家大族这个物种逐渐被消灭,宋朝以后,像南北朝王谢那种绵延数百年的世家大族再没出现过。



不过历史上的范仲淹的后人,还真出现过一个影响历史进程的人,可惜不是状元进士。


这人就是大清朝的开国功臣范文程。


范文程是范仲淹的17世孙,万历43年中过秀才,后来就没有再考,因为他投靠了努尔哈赤。后金没有科举。



范文程是主动投靠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死后被皇太极多尔衮顺治重用,为大清立国立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


范文程死后谥号文肃,稍逊于其老祖宗范仲淹的文正。




薛白袍


问者所问其实半真半假。因为历史上,范仲淹家族确实可以说是兴旺了800年,不过出了80个状元、400个进士,其实是一个谣言。


因为资料显示从范仲淹之后,各朝代断断续续的科举制所产生的近300个状元里并没有姓范的!唯一的范姓状元还是唐朝开元年间的范崇凯,这可不是范仲淹的后人。

既然没中状元,后代又是如何发达的呢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也就是说留给子孙再多的钱,也会被败光,倒不如教会他们做人。

范仲淹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便跑到醴泉寺寄宿学习。正值天气渐冷,他就每天煮一锅比较稠的粥,这样粥冷了以后就结块。

然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就着母亲腌好的几根咸菜裹腹。即使生活清苦至此,他依旧乐在其中发奋读书,留下了断粥划齑的美誉。

学业有成做了官之后,他依旧乐善好施,将俸禄几乎都用来救济百姓,据说他信奉佛教,临终之时连房子都捐出去做了寺庙,以至于死后连置办棺材的钱都没有。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风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子子孙孙。他的四个儿子也很有出息,两个做了宰相,一个做了御史大夫,还有一个钻研学问。

范家后代到了清朝的时候,已经有七十多做到了今天的部级以上官员。直至民国初期,依旧是人才辈出。

那么今天范家后人何在呢?

据温州永强大塘范氏宗谱统计,按照范氏定姓始祖范武子第一世开始算,今天范家后人已有7000余人。

这一主干上,范仲淹是第三世。而范仲淹的后人则属于范氏家族的一个支派,其后代数量分布由于战乱迁移,难以得出准确数据。

范仲淹是今天江苏省苏州人,所以后代也基本是以此为中心扩张的。大部分为官子孙会举家迁往任职地,以下就是有记载的可能所在地。

今天江苏省的金陵、丹阳、常熟、宜兴等地;浙江省的湖州、嘉兴、绍兴、义乌和温州;江西省的丰城、临川和乐平;

安徽省的休宁、泾县、和州等;广东省的潮州、大埔、长乐和陆丰等;湖南省的湘潭、湘阴、隆回等;福建省的闽中、沙县等;

以及辽宁沈阳、辽东,山东曹州,北京、河北保定。不完全统计有37代子孙,人数估计可达上万人。

因为是书香世家的传承,所以范氏家族的族谱也有流传,2001年,辽宁省灯塔市柳河子镇上柳村农民范垂铎家就发现了范仲淹家谱。


这本家谱全部手写,字迹工整,装订整齐,历经岁月更迭和文化大革命的洗礼,能够得以流传实属幸事。

一本家谱就可以看出范仲淹的范氏家风,虽然后代也曾出过瑕疵,不过总体上看都是大宋第一人的子孙都是很有教养的。

如果有读者也姓范,又恰好在以上这些地方之一,不妨打听打听自己是不是也是范仲淹之后。

宋有范家百年不衰,汉有张良高瞻远瞩

历史上能做到世代相传且长盛不衰的人并不多,范仲淹算一个,还有一个就是西汉的张良了。

张良师从黄石公,一次偶遇,他拾起了黄石公的故意丢弃的鞋子,通过考验后,成为了黄石公的关门弟子,学的其毕生所集《素书》。

此书以道家思想为核心,集儒学,法学,用兵,与人交往等众多思想集于一体。张良苦读此书,习得此书之精髓,后来辅佐高祖一统天下。

然而,识时务者为俊杰,自古伴君如伴虎,君臣可以共患难,但大业建成后何去何从就要好好斟酌了。

张良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于是他决定退隐江湖,由于他师傅黄石公的影响,他开始修炼黄老之术,祈求有一天得道成仙。

这样一来,前半生叱咤政坛,后半生苦练修仙。就算皇帝想对他动手,也得好好找个理由。不得不说,此举乃大智慧。

此番另谋出路是十分有远见的选择,无关政治又发扬了道教,德荫子孙。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西汉之后,道家思想仍然在陆陆续续发展。

张家后人张道陵等人在老子的基础上将道教正式创建并发扬光大,名声大噪。所以,即便后来改朝换代,只要道教在,张家后人就有靠山。

也正是张良的高瞻远瞩才使得后人一直有光可沾,使自己流芳千古。正所谓,有舍才有得,言传身教,适当取舍,才可以为以后留后路啊。


史之策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范家能出那么多读书人,可以从以下三件事看出。

一、范仲淹本人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受益者,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范仲淹幼年丧父,四岁时随继父迁至长山,励志苦读于醴泉寺。因家境贫寒,便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成年后,范仲淹又到应天书院刻苦攻读,冬天读书疲倦发困时,就用冷水洗脸,没有东西吃时,就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经过苦读,范仲淹终于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官至参知政事。

范仲淹早年家境贫寒,母亲支持他刻苦攻读,他经过寒窗苦读,终于一朝及第,实现了阶层跃升,出将入相,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自己就是“读书改变命运”的典型,因此本人非常重视教育,鼓励子女读书受教育也成为了范家的家风。

二、范仲淹本人大力提倡支持教育

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庆历兴学的主要内容有三项:兴办太学;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赋诗,罢贴经、墨义。范仲淹主持的教育改革,与和他同时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安定先生胡瑗(‪989—1052)提倡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范仲淹和胡瑗交好,两人过从甚密,曾经为胡瑗题词”孔门衣钵,苏湖领袖”。 

据说范仲淹曾经请一位风水先生在老家苏州看地,想给自家建房子,风水先生告诉他地块很好,可以保证子孙人才辈出,世代富贵。于是范仲淹改变主意,觉得这么好的地方,应该盖学校、建州学,让家乡的广大学子们受益。由此可见范仲淹的公心和“先天下之忧而忧”。而范仲淹的这种垂拱作范的公心和教育理念也自然影响到子孙后代,所以他的后人以读书为重,800年来不绝如缕,而且名臣宿儒亦不在少数。

三、范仲淹和望海楼

   范仲淹三十出头的时候,曾经到我的家乡泰州担任西溪盐官,当时就带领当地百姓兴修捍海大堤,防止海水倒灌,保障百姓耕耘良田,安居乐业。他业余时间和同在泰州任职的滕子京等人登上城郊始建于后周年间的著名地标望海楼,赋诗酬唱,抒发报国利民的远大志向,因此望海楼也被视作范仲淹思想的源头,为他后来创作天下名文《岳阳楼记》打下基础。 

至今在泰州还有纪念范仲淹的“文正广场”,2007年重新望海楼时,原文化部外文局局长、《经济日报》总编辑、《人民日报》总编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仲淹第二十八世孙范敬宜先生应邀写下了《重修望海楼记》,华章丽藻,文采飞扬,从中可见范家源远流长的家风学风和书香气息。

   泰州,汉唐古郡,襟江负海,壤沃物阜,人杰地灵。予先祖范文正公曾为泰州西溪盐官,而滕子京为泰州海陵从事,尝把酒赋诗,以相酬酢。公有“君子不独乐”等句,其“先忧后乐”之意,已呼之欲出。历二十余载,乃有《岳阳楼记》问世,发浩音于四海、振遗响于百代。泰州城东南有楼,名曰望海,始建于宋,为一郡之大观。历代名贤,多唱和于此。故前人称斯楼为“吾邑之文运命脉”,洵非虚语。元明以降,兵连祸结,斯楼屡建屡毁,不胜其叹。岂楼之兴废,或亦有关国运之盛衰乎?

今逢盛世,遂有重修望海楼之举。公历二零零七年秋,巍然一楼飞峙泰州凤城河之滨,上接重霄,下临无地,飞甍浮光,崇阶砌玉,其势可与黄鹤楼、滕王阁媲美,允称江淮第一楼。望海楼之再兴,岂独泰州一邑 “文运命脉”之象征哉!

予登乎望海一楼,凭栏远瞩,悄然而思:古之海天,已非今之目力所及;而望海之情,古今一也。望其澎湃奔腾之势,则感世界潮流之变,而思何以应之;望其浩瀚广袤之状,则感孕育万物之德,而思何以敬之;望其吸纳百川之广,则感有容乃大之量,而思何以效之;望其神秘莫测之深,则感宇宙无尽之藏,而思何以宝之;望其波澜不惊之静,则感一碧万顷之美,而思何以谐之;望其咆哮震怒之威,则感裂岸决堤之险,而思何以安之。嗟夫,望海之旨大矣,愿世之登临凭眺者,于浮想之余,有思重建斯楼之义。是为记。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让我们用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追思严子陵的原话来表达对他的景仰,对范氏家族人才辈出的感佩和钦敬。






Moses顾


从寒门布衣,官至皇朝宰相,他是北宋“庆历新政”的主使人。其后人80状元、400进士的故事仍为今人广为流传。

800年经久不衰的家族是范氏子弟的个人修为还是得益于先祖沿袭的优良家风?今天给大家谈谈范仲淹家族兴旺800年的原因。

800年之盛始于范仲淹,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但就在这么伟大的人物背后却有一个凄苦的童年,出身寒门,八岁丧父,后来母亲改嫁,他也改姓为“朱”,进行了十年寒窗苦读,终究在26岁那年一举中进士,出人头地,一路深造,官至宰相。

在如此不可思议的“逆袭”背后,范仲淹是如何成功的呢?

一.有志者,事竟成

范仲淹从小就懂得立志。有一次他看到一位算命先生,索性问到:“你帮我看一看,我能不能当宰相?”

这位算命先生也是头一次见一个小孩子居然开口就说要当宰相,也著实吓了一跳。就跟范仲淹说:“小小年纪,如何口气这么大?”

范仲淹有些不好意思,接著又跟算命先生说:“不然这样好了,你再看看,我能不能当医生?”

算命先生有些纳闷,为何志愿如此悬殊,就问他:“你为什么选择两个志愿?”

范仲淹回答:“因为只有良相跟良医可以救人。”

算命先生听完之后很感动,一个小孩子都时刻想著要救人,于是立刻就跟范仲淹说:“你有这样一颗心,乃真正宰相之心,所以你以后一定可以当宰相。”

从这个简短的故事我们就能看出范仲淹儿时就有鸿鹄之志,心系百姓,以至他不懈为目标所努力,由布衣成为宰相。


二.修身,齐家,治国

在范仲淹寒窗苦读的十年里,由于科举制度内容的限制,他接触的读物自然是少不了历朝历代的佳作,上至儒家先哲的四书五经,下至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

如果说四书五经的作用是让三观尚在形成的范仲淹启圣明之心,修贤者之行。那么诗词歌赋的作用就是对他个人才华的沉淀,寒来而暑往,厚积而薄发,《岳阳楼记》所反映的才华可见一斑。

显然这段寒窗苦读的岁月不仅铸就了范仲淹德才双馨的人格,也为他一举成名铺垫了才学之路,此谓之修身养性。

接下来谈谈齐家,在对于家庭尤其是子女教育这方面,范仲淹更是秉承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原则,教导子女生活俭朴,为人正直,在父亲的影响下,他的子女也是德才兼备,各修其长,尤其是节俭的习俗在范家蔚然成风。

有一年,他的次子范纯仁要娶亲,想把婚事办得体面一些,也好借此光耀范家门庭。他就让进京的大哥将自己的打算告诉父亲。

范仲淹得知后眉头紧皱,叹道:“我家历来清廉俭朴,岂能纵容后代如此奢侈!坏了我范家门风。”

于是,提笔写了四句话:

“一人站着一人卧,两个小人地上坐, 家中还有两口人,退回娇儿细琢磨。”

范纯仁细细地琢磨了父亲的四句话,羞愧不已,改变了原来的打算,决定俭朴办婚事。范仲淹知道了儿子改变了打算,便赶回家中,参加了儿子的婚礼。

这事在当地一时传为美谈,为后人景仰。原来,范仲淹的四句话是个字谜,谜底是个“俭”(“俭”字的繁体字“儉”)。

最后是治国,在他的《岳阳楼记》中写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最后一句至理名言已经完美诠释了他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的远大政治抱负和伟大胸襟胆魄。

为官清廉正直,尽职尽责,这也是他能得到老百姓拥戴和朝廷重用的原因。



三,八百年之久的延续

在范仲淹去世后,儿子范纯仁也做了宰相,而且世世代代人才辈出,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得益于范公生前所形成的优良家风和后代子女的谆谆教诲。其后世家族却兴旺了八百年!

范公的四个儿子不但贵为官卿、道德极高,且能遵父舍财济世之风;其后代子孙在朝为官者亦屡出不绝,这都是得自范公的庇荫。


历来现实


范仲淹死后,他的家族能够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原因有很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并不是范仲淹给他的后代留下了很多的财富。

范仲淹与中国古代的很杰出的文人一样,信奉的是“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所以财富在他们看来只是一种拖累,可有可无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范仲淹给后代留下的精神财富。

范仲淹死后被称为范文正公,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的名言,成为后世文人心目中学习的榜样。

而范仲淹自己的所作所为,也不愧于后人的赞扬。

可以说,范仲淹就是一个能文能武,并且支持教育事业的完人。

政治方面,主持开创了“庆历新政”,可以说使政治局面焕然一新,为宋朝的延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军事方面,勇于提拔年轻有才干的军事将领,使宋朝涌现出了狄青这样的名将,为宋朝维持边疆的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教育方面,范仲淹特别重视教育,不管是身居高位,提倡兴办学堂,还是贬谪以后,身体力行,都非常注重培养人才。

文学方面,成就就更不用说了,像著名的《岳阳楼记》一直到现在都是大家传唱的经典,特别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了文人志士精神上的榜样。

这样的范仲淹,成为后人的榜样,也是一个必然。

至于范仲淹的家族能够一直延续800多年,并且不断发展壮大,文人志士层出不穷,固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与范仲淹的身体力行是分不开的。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如题所问,范仲淹家族为何能够长盛800年?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先简单的了解下范仲淹这个人。上学时我们都学过范仲淹大贤的文章《岳阳楼记》,其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家都耳熟能详。而我们纵观他的一生,发现这句话也确实是他个人的真实写照。那自始至终为天下人计,不在乎个人利益得失的做派,不正是后世人的表率吗?朱熹曾称赞他,“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而他在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行为也影响到他的子孙,俗话说言传身教。正是平常的言传身教造就了其子孙成材极其多,长盛不衰。

还有一点就是范仲淹留下的《家训百字铭》,“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正是范仲淹大贤将其一生的品格浓缩成百字家训时刻警醒后人,要天下为怀,志仁爱国;传承家训,不忘初心。

这样的人物品格节操,当为后世楷模。所以也就不奇怪范仲淹家族800年间人才辈出,长盛不衰了


准提神咒


这个说法的不知道是谁考证过的,范仲淹虽然在宋朝被称为范文正公,也是一代名相。但是说范仲淹家族有八十个状元,四百多个进士,未免有点博人眼球,胡编乱造之嫌。但是范仲淹的儿子和孙子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

我们先来看看范仲淹的儿子和孙子

范仲淹有三个儿子,叫做范纯祐,范纯仁,范纯礼,范纯粹。这四子,没有一个是状元,其中两个儿子是因为范仲淹的原因,获得父荫而入仕。


只有次子范纯仁是宋仁宗皇祐元年的进士,然后在父亲去世后,才入仕途,在徽宗时期,成为官文殿大学士,因做官清廉,颇有父风,被称为“布衣宰相”。

其子范正平,学行甚高,有著述留世,也是一代大学者。但是也没有传闻说考上过状元。

因此说,范仲淹家族,有资料可考得也就这些。到徽宗后期,金兵入侵,北宋灭亡,范家在历史中到底还有多少子孙考的进士和状元,就很难考证了。


毕竟,这种事情,在正史的记载中肯定是找不到的。要查也只能去找到范仲淹的家谱,再细细考证才能知道范仲淹的家族是否真的有所谓八十个状元,和四百个进士。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状元?

据文献记载,中国自隋朝开始科举考试后,一直到清朝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总共产生过700多名状元。

而且在唐宋两朝,一共有过状元112名,其中北边的状元占据60%,而南边的状元只有40%。而到了元朝之后,南方的状元就一下飙升到了86.6%,北边只剩下可怜的13.4%。


从历朝历代的状元范围来看,江苏,浙江,江西,福建这四个地方的状元最多。而浙江省在其中排名第一。

范仲淹是江苏省吴县人,而这个吴县又是出状元最多的地方,一共出过二十七名状元,位居全国之冠。

因此说范仲淹家族出过这么多的进士和状元,也并非空穴来风。再加上,范仲淹自己和他的儿子,都官拜宰相,而且孙子也是大学者,留下著作。也可以看出,范仲淹的家教传承还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就一个吴县几百年的时间里,也就出了二十七个状元,由此可见,状元还是相当稀缺的。可是说范家有八十多个状元,就有点吹牛不用打草稿的嫌疑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首先范文正公的品行和德行令后人佩服,他从小就心地善良而且心怀大志。很小的时候范仲淹遇到一位算命先生,他性情直爽。

于是就直接问算命先生:“我长大之后能当宰相吗?”算命先生定睛一看道:“你一介草民年纪不大,为何想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好大的口气!”


范仲淹犹豫之后又问道算命先生:“那我长大之后能当医生吗?”

算命先生觉得奇怪:“从宰相到医生,你为何中意这两个职位,你不觉得差距很大吗?”

范仲淹答道:“这两个职位差距不大,只有宰相和医生才能救人啊!”算命先生听后大为感慨:“你有如此志向与良心,以后定能成为宰相。”

洪武年间的一次朝堂之上,朱元璋正在慷慨激昂的下着命令,突然一位大臣走出来直面的顶撞朱元璋。这可把朱元璋气的,雷霆大怒!于是叫手下将此人拿下,推出午门斩首。



突然,朱元璋好像想到什么,问他:“范仲淹是你什么人!”范文从答道:“他是我的十二世祖。”朱元璋听后,立马将范文从放了。并赐他5张铁卷丹书,保其5次不死,并允许他直言不讳。

要知道朱元璋可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能如此对待范文从,就可以看出其范仲淹家族的昌盛。

范仲淹家族自范仲淹之后,虽然也是世代享受祖荫,但是也都还各自争气。都在朝廷为官,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有四个儿子都出士的局面。而后世后代都学习祖上之精神与品行,奋发图强,报效祖国。所以传闻范仲淹家族昌盛800年是有道理的,也表达了人们对名相范仲淹的敬爱之情。

策神历史作家团出品!敬请关注!


策神历史


八百年长盛不衰的范氏家族受益于范文正(范仲淹,谥文正)的家风影响。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看看这串头衔涉及的范围就能够想到他牛轰轰的能耐,但他本人为官正直清廉、经世致用,将学识和见识循循引导家风族风的建设,最终影响家族兴盛八百年。

范仲淹少年时贫寒,养成了勤俭节约和好学的良好品质。作为古代平民阶层的唯二之一的上升通道,读书科考,进士及第入朝为官。居庙堂忧其君,尽职尽责,处处为国家着想。因敢于直言诤谏,常常触怒龙颜和得罪朝臣,君子不党,范仲淹敢于去做本分的事正义的事而不计较得失。


当然这样的性格行事多次被贬谪是跑不掉的,处江湖则忧其民。作为一方父母官,想到的是为民解忧。对于社会民风、经济规律相当的了解。比如在闹大饥荒的年份,有的商人抬升米价囤积居奇,大多的官员会强制米商限价降价但民众始终无钱买米。而范仲淹却是让衙门、寺庙、富人兴建土木,雇佣低廉劳力同时也解决劳力吃饭问题;不界入市场经济控制米价,吸引周边米商进入本地市场竞争而市场性自动调节米价。虽然民众生活还是饥苦,但不至于饿殍遍野。

开封府包青天提刀上阵杀敌的影视剧桥段,其实是有范仲淹的影子。在其任延州知州的任上,整饬军纪、备积粮草,面对朝廷催战和西夏兵马挑衅,因地制宜制定防守和反击计划。曾主政延州、庆州、刭州等边塞州府,最终全都能做到保境安民。


回到正题,范仲淹为官数十载,总结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格言。并身体力行的去践行,范氏家规族规和子孙后人都受其影响。广义疏财,将族产田地置为义田,帮助周边贫民解决生存问题。好学的学风加上广结善缘,用佛家的话说就是种善因得善果。后人能人辈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键鼠侠


80个状元,400个进士!这有点太离谱了。估计范仲淹家族即使个个文曲星转世,也难以达到如此盛况。

但范氏家族兴旺了800年,倒是有可能的。

为什么呢?这要多亏了范文正公退休后兴办的范氏义庄。

范仲淹是个牛人。我在拙作《范仲淹:作得好诗,打得好仗,理得好财,设得义庄,今人多不及也》 中曾无比膜拜过。

范仲淹少时贫寒,早年失父,依母而活。族人多冷眼袖手。其母不得不改嫁他人。范仲淹在一段时间内还承继父姓为朱。

范仲淹靠苦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曾官至参知政事(类副宰相),在族人中算是光耀门楣的人。成年后的范仲淹想认祖归宗,改回范姓,族人还不太乐意,生恐他回来分族产。使得范仲淹不得不再三申明:只是想改回本姓,绝不会争产。

照理说,这样的族人,不理也罢。但文正公高风亮节,晚年时,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把自己历年宦囊所得,全部拿出来买田,当时他共买了一千多亩田。范仲淹买这么多田,不是为自己当大地主,而是为范氏族人谋长远利益。

我记得《红楼梦》里秦可卿曾和王熙风有一番谈论,议及家族的命运,为防不测,建议一公中在祖坟附近买些田地,这样以后祭祀的钱就可以从此出,二是把私塾设在祖坟附近,这样以后家族若不幸败落,也有个依靠。

范文正公虽曹雪芹出生早几百年,但他的义庄设立要比曹公在小说中的想法更早,执行得更好。

范仲淹设立的义庄成功运行了八百多年。这与范仲淹初设立时的高瞻远瞩有很大关系。

范氏义庄有着严密的运作机制。它设有管理人,管理人有权处理义庄事务,不受他人干扰,族人不参与运作经营,只参与田租分红。

义庄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开的,这是一个接近于现代企业运作的方式。

在发放待遇方面,范仲淹也不是无条件的,他主张义庄只保证族人的基本生活所需,而不无限制的提供支援,其借贷也不是无偿的,到期必须归还。

范仲淹去世后,其二儿子范纯仁(也官至宰相)、三儿子尚书右丞范纯礼又补充了一些条例,使义庄得以顺利维持。范纯仁还将义庄向官方报备,他向宋英宗上奏义庄事,请求政府保护义庄,防止他人损害,得到了皇帝的允准。

就这样,范氏义庄得以合法运行,历代族人中有能为者,又不时捐赠补充义庄田产。义庄经营得以长期维持。随着附住的族人增多,又开设了族学。

由于范氏族人的生活得到保障,又有机会接受教育,故而范氏族人中涌现了大批人才,家族繁荣兴盛,历时八百年,持久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