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肥紅瘦”出自哪裡?是什麼意思?

用戶1950395802602


“綠肥紅瘦”這四字出自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的最後一句,“綠肥”指的是綠葉茂盛,而“紅瘦”指的是花漸凋零,極盡傳神,含蓄委婉的表達出詩人惜花傷春之情,感嘆時光易逝。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詞是李清照早期的代表作之一,此時的她生活優裕,詞的題材多寫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之情。

昨夜的風雨,令李清照擔憂園中的海棠,翌日清晨酒醒後,關心的第一件事便是園中的海棠。她不忍親見落花滿地卻又想知園中海棠到底怎樣,於是試著向正在捲簾的侍女詢問情況,“卻道海棠依舊”,侍女的回答讓李清照既驚喜又疑惑,她想一夜的風雨,海棠怎會依舊,未曾變化。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李清照對侍女回答的反問。“綠肥紅瘦 ”可謂是傳神之筆,歷來讚譽極高,清代文學家在王士禛《花草蒙拾》中讚揚道:“人工天巧,可稱絕唱”。

詞人巧妙的用綠色指代葉子,用紅色代指花朵,一綠一紅相對比,色彩鮮明,又形象生動。“肥”字形容在雨水的澆灌下,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字形容花朵在風雨的拍打下凋謝變得稀少,表明了春天正在漸漸消逝。“綠肥紅瘦”這四字充分的展現了李清照驚人的藝術才華。


閱讀與思維


“綠肥紅瘦”出自宋代詞人李清照的小詞《如夢令》,全詞如下: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

要明白“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就得先明白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法——借代。借代就是借一個事物的某一個部分或某個特徵等來指代這個事物。

比如,借帆來指代船,比如,我們現在常用白領這個詞來指代職場人士。

“綠肥紅瘦”這個詞,就是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

綠,是指海棠花的綠葉,紅,是指海棠花的紅花。綠肥紅瘦的意思,就是海棠花已逐漸開敗,而綠葉卻逐漸繁盛。

用紅綠來代指花葉,讓小詞中的視覺形象更鮮明。

我們再品讀一下這首小詞,這是一首寫李清照惜花之情的小詞,妙在李清照將這種惜花之情寫得曲折委婉、搖曳多姿。

詞人早晨醒來,一夜的死睡,依然沒有讓昨夜酒後的醉意完全消散,在殘存的酒意中,她想起了昨夜雨點稀疏,晚風急猛,於是她問卷簾的侍女,海棠花怎麼樣了,侍女顯然不關心海棠花的狀況,她只是敷衍地答道,海棠花還是老樣子。

但是,內心敏感的詞人知道,暮春時節,經歷雨打風吹,海棠花肯定已經漸漸開敗,不過綠葉卻更加繁盛了。

綠肥紅瘦,有著豐富的象徵意義,“紅瘦”正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好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謝小樓


“綠肥紅瘦”岀自哪裡!是什麼意思?

“綠肥紅瘦”一詞,岀自宋朝女詞人李清照的一闕小詞。這首小詞的詞牌叫《如夢令》。

其詞如下: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我們翻譯一下:

昨天晚上雨雖不大,

但是風吹得很急。

喝很多酒然後去睡,

清晨醒來醉意未消。

試問哪券簾的人,

卻說海棠還是那樣。

如此我感到困惑,

她為什麼不說實話。

於是我來反問她,

你到底知不知道?

應該是:

綠葉逐漸繁茂,

紅花很快凋零了!

從原詞到翻譯,都可以看出來,“綠肥紅瘦”就是綠葉逐漸繁盛起來,紅花則被風摧殘而基本飄落了。整首詞有一個邏輯關係,就是:因為“雨疏風驟”,所以“綠肥紅瘦”。

作者寫這樣一首小詞,是為了寄託她傷春的情緒。“綠肥紅瘦”之時,說明溫暖的春天將會歸去,而酷熱的夏季將要到來。然而,春夏秋冬四季變化是很自然的事情。在一般人看來,這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詩人為什麼要感嘆呢?她不是在感嘆春之去和夏將至,而是在嘆息從人生的整個生命歷程來說,時間消逝得太快。兒童時期遊戲玩耍的情形尚歷歷在目,一轉眼就變得兩鬢蒼蒼飛白雪了。

現實中,我們看到了兩種人。一種人面對時光流逝,就抓緊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另一種人面對時光似箭,就抓緊時間趕快享受。你說哪一種是正常的呢?這個問題我就不回答了,留給有興趣的朋友去思考吧!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一,請聯繫刪除!











用戶60397079085


問題:“綠肥紅瘦”出自哪裡?什麼意思?

開門見山,回答問題!

“綠肥紅瘦”——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小調詞《如夢令》,全詞摘錄如下: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

解釋這個名句之前,首先了解漢語中“借代”的修辭方法。

所謂“借代”就是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的修辭方式,其語言特色就是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用另一種通俗易懂的表達來替代所要描述的情感。

諸如:借“帆”來指代船;借“路難行”來表達坎坷;現如今用“白領”來指代職場有地位的人士。“綠肥紅瘦”這個詞,就是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


“綠肥紅瘦”的真正含義?

一年四季中到了四月的時節,人間四月芳菲盡,滿目青山,百花依舊爭豔,不同的是綠葉與紅花相襯,但主體色調卻是豐滿璀璨的綠色。春去夏淺,去了春紅,花色點綴綠色,更有畫面感和層次感。

感悟“綠肥紅瘦”:

有花開就有花謝,盛大的花事,最終會在熱鬧中慢慢走向平靜。

  • 人間四月,有著芳菲綻開的明豔,最美的花瓣開在枝頭,但是繁華之後,它孕育青澀的果實,走向簡約從容。
  • 人間四月,有了生活的歷練,有了體驗與感悟,生命便多了幾許的從容與篤定,成熟與智慧。
  • 人間四月,是恬靜的!萬物以沉默來寬容歲月,寬容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和事情,人生苦短,糾結什麼呢,向前看吧,窗外那麼美好,何必只顧屋內的方寸?攜遠山一朵初夏的流雲,書一筆清遠與寫意,歌一闕《如夢令》,欣賞詞中的“綠肥紅瘦”。




讀易安先生小調《如夢令》,感愧其錦繡文章,嘆歲月靜好,但春花易謝,四季更替,乃冷暖有序,世事無常,人間滄桑,更是人之常情——隨有感而發,附庸風雅。

回首茫茫時光去,淺暖偶有閒情。

且隨山水換新嶸。

鳥爭簷上落,童稚伴晨醒。

世事難卜誰先曉,人生何處伶仃?

何妨春色解冬泠。

風清浮夢去,寵辱豈能驚。

在此感謝悟空問答平臺!感謝文友提問邀答!

【溫馨提示:兵法天下,詩詞文化。用最美的文字點綴生活,講述身邊的人和事,原創不易,敬請文友關注分享,留言轉發,評論雅正】


兵法天下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宋】《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綠肥紅瘦”出自“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早期的一首小令。與之同一時期的詩人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評價“綠肥紅瘦,此語甚新”。




⭐聯想巧妙,用筆工緻

巧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傾注了詞人的個人情感,使綠葉紅花具備人的體態,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葉茂花殘的景象。一“紅”一“綠”,一“肥”一“瘦”,又巧妙地構成了反義對舉,對比鮮明,相反的特徵造成醒目的視覺衝突,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語言凝練,又極富創造性。



⭐少女清愁,詞意雋永

此小令是詞人早期的詞作之一。那時家境優越,悠閒自在,生活情調豐雅,也免不了有少女閒愁。女子大多對於花事和春光,有一份特殊的的敏感憐惜。此小令委婉曲折地表達了女主人公惜花的心情,暗含了對春天消逝的憐惜以及青春易逝的感慨。



⭐細節普通,客觀現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雨後的葉子是顯得格外綠。這是因為雨水洗滌了綠葉上的粉塵,再加上雨水中的微量元素的滋養,氮離子對葉綠素的作用,也會造成“綠肥”的視覺形象。海棠經雨,紅色浸透每片花瓣,雖豔冶動人。但是昨夜“風驟”,嬌花易折,海棠花易被風吹散,零落成泥。對比於“綠肥”,豈不就是“紅瘦”?詞人雖未親眼所見,但也是客觀事實。


戀戀西普


“綠肥紅瘦″是個成語,指的是花已逐漸開

敗,而草木枝葉正盛的暮春景色。它出

自宋代李清照的《如夢令》。“知否?知

否?應是綠肥紅瘦″。意思為:你可知道,

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是綠葉茂盛,紅花

凋零了。

綠肥紅瘦對比鮮明。那“紅瘦″正是表明春

天漸漸離去,而“綠肥″則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即將到來。表達了作者對紅顏易逝的感慨!

現在熱播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由馮紹峰趙麗穎夫妻檔主演。馮紹

峰官宣即將近來新生命,稱“知否知否?應是一家三口。″

趙麗穎迅速回應:“等候,等候,恭迎2019″。

馮紹峰在微博官宣後,“知否體″立刻走紅。網友們開始爭相模仿。

“知否?知否?應是你肥我瘦″。“知否″一詞亦可替換為“來否″、“看否″、“約否″等。

“知否體″和其他網絡流行語一樣,有點“快餐文化″的味道,究竟能走多遠,我們拭目以待!

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對詞對電視劇相關人事的看法!





雲淡風清1883506


“綠肥紅瘦”出自宋代詞人李清照所著《如夢令》。

全文如下: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又名易安,此詞書著時年方十七歲。這首詞清新脫俗,數字之間便 將少女惜春情懷描述得淋漓盡致。

少女惜春,尤其愛花。時值春末夏初,詞人衷愛的海棠,正葉綻花放。暮時逢雨落風起,李清照心思密集,端起桌前酒杯,飲得醉意濃重,在雨夜借酒情消愁,借酒力入睡。

一夜雨狂風驟之後,李清照料想院中海棠必是隨風散落,因雨飄零。但心中又恐是如此。便問正在捲簾的侍女院內海棠花現在如何。侍女不經心隨意說出海棠花依舊如之前一般豔麗。

李清照才思敏捷,多愁多情,侍女並不解主人意,回答隨意,漫不經心。終於,在這首詞的結尾,易安詞人一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經風歷雨的院內海棠,正如詞人所料:院子裡花叢間,綠色更加清新豐潤,而昨日如火嬌豔的海棠,現在只剩下點點殘紅。


廖廖數字,尺幅小令,因詞人敏思量詞而增色頗多。結語“綠肥紅瘦”用詞精到,鮮活生動,清雅俊雋,妙筆天成。

這首詞是李清照很知名的一首,靈動而深情,尤其“綠肥紅瘦”,普通詞語卻如此傳神,不由人不為詞人精妙心思贊服。


Zoey文均


出處

“綠肥紅瘦”出自宋代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詞二首中的第二首。

如夢令(其一)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其二)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是一篇追憶曾經遊玩的作品。在一個夏日的傍晚,遊玩回來的少女,在清溪的荷塘之上泛著小舟,欣賞著周圍藕花開放,滿灘的鷗鷺飛舞著,心中不禁充滿歡呼雀躍。


“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

首先給大家解釋一種古代詩詞常用的修辭手法——借代。借代就是指不直接用某人或某事物,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關的事物去代替,這種辭格也叫做“換名”。其中,用來代替的事物叫做借體,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體。舉個例子:我們說“白領”就是指代職場人士。

“綠肥紅瘦”就是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綠"是指代綠葉,“紅”是指代紅花,這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是指大雨過後的綠葉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是指雨後的花朵被大雨打的凋謝稀少,這是兩種狀態的對比。經過詞人巧妙的搭配,使得原本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竟產生出奇妙的反應,色彩鮮明,形象生動,讓詞的視覺衝擊更加強烈。“紅瘦”表明春意正在漸漸逝去,而“綠肥”則表明盛夏即將來臨。


亦心君羊


問題:“綠肥紅瘦”出自哪裡?是什麼意思?

.....

前言

隨著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熱播,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的這首《如夢令》又被翻了出來。全篇是: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的這首詞本來就家喻戶曉,如果讓一個人背一首李清照的詞,估計除了“人比黃花瘦”那一首,就是這首“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了。

根據題主的問題,我們要分析“綠肥紅瘦” 是什麼意思?老街以為應該先看看綠、紅的詞性。

一、什麼是綠肥紅瘦?

李清朝眼中的”綠“還能肥嗎?肥瘦都是用來形容人或者動物的,拿來形容植物就是詩人的語言了。

這首詞的綠是綠葉,紅是紅花,應該是綠葉漸多,紅花凋謝越來越少的意思。 綠葉和紅花中的“綠和紅”都是形容詞,這裡是詩家語用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二、顏色詞語即是名詞也是動詞

顏色其實有兩種詞性。我們最常使用的顏色詞有8種:‘紅、黃、白、黑、綠、藍、紫、灰“,這些顏色詞被稱之為辨色詞。這些顏色詞有既是形容詞也是名詞,但是使用的方式不同

1、名詞

一方面分辨、指稱某類色彩,屬於名詞。比如‘紅’原本是分辨、指稱紅這種色彩,我們可以說:這個”黑“不好看,改成”藍“吧。

2、形容詞

另一方面表示事物的色彩屬性,又屬於形容詞,例如:紅裙子、綠葉、紅花等。這裡的顏色就是形容詞了。

李清照如夢令中的綠、紅,是形容色作名詞用。

三 綠肥紅瘦的影響

把綠葉紅花用肥、瘦來形容似乎是李清照的創舉。在當時就有不小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用法在南宋才開始見到,其他使用”綠肥紅瘦“的詩人好像都比李清照年輕。例如:

[宋] 趙長卿 《鷓鴣天·謖謖東風作雨寒》

綠肥紅瘦春歸去,恨逼愁侵酒怎寬。

[宋]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水龍吟·闌風長雨連霄》

記曾犯雪,重來已是,綠肥紅瘦。

結束語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也是正午陽光的影視作品。不過,這部電視劇老街還沒有看過,據說臺詞經常被吐槽,我也就沒有了看的興趣。

不知道《大江大河》第二部什麼時候能播出,真是一部好劇。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出自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大義昨天夜裡,雨點稀疏,晚風迅疾,雖然沉沉地睡了睡了一晚,但是前一天的醉意卻仍沒有全消。經過一夜的風吹雨打,庭園中的花木當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問卷簾的侍女,她卻說海裳花依然如舊。知道嗎?應是綠葉依然繁茂,紅花卻已凋零。整首詞沒有用到一個愁字,但卻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含蓄地透露出了心情的苦悶,氣氛悽婉含蓄。

這首詞是南宋女詞人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她出生書香門第,父親是大文豪蘇軾的學生,在朝為官,是典型的書香門第,這也為李清照才情的積累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薰陶及影響。李清照年少成名,在《碧雞漫志》裡就有記載“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畢竟前輩。”後來更是憑藉一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名震汴京。得到蘇軾的打底子晁補之的大力稱讚。後來嫁給門當戶對的趙明誠,兩人婚後二人志同道合,堪稱琴瑟和鳴,無比恩愛。更使她文采飛揚,才情流溢。

到了宋朝,詞的發展到達鼎盛時期,先後出現了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詞人和以柳永、李清照為代表的婉約派詞人。其中以李清照和辛棄疾的成就最高,堪稱“筆祖”。後人曾評說: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唯幼安稱首。”,自此李清照“詞壓江南,文蓋塞北”的女才人的名字逐漸傳開。

但是在李清照所處的那個時代,創作詩歌是閨中女子不應該研習的技能,特別是把自己創作的詩文拿出去給別人賞鑑更是不合禮儀的。因為這是男性精英文化的特權。所以就算李清照的詞寫的再怎麼清新雋永,她從來沒有出過一本正宗的文集,她的詞都是以刻本的盜版流傳於民間,我們目前所見到的李清照的作品,大多數都來自於同時代的男性文人把她的詞編到某個文集裡,或者是別人引用了她的詞才得以流傳的。

有人形容李清照的一生“半生顛沛流離,一生詩情畫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