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裝逼,營造博覽全書、知書達理達人形象的10本世界文學名著

2020的這個春節,正在以各種形式延長。

就在發此文的前幾個小時,看到有外國人參加華人組織的春節聚會,到達現場後主辦方為表歡迎現場放棄了鞭炮。結果外國來受到邀請的幾位嘉賓如遭遇突發恐怖襲擊,馬上倉皇跳上車子落荒而逃。在我看來,問題就是大家讀書太少,導致溝通不到位,導致對現場主辦方的風俗等了解不夠。


所以鬧了這種笑話!如果正在看頭條的你想避免類似的笑話,想這個假期更充實點,下面這10本外國文學名著值得一看!

最基礎的五本在這裡!

1.《呼嘯山莊》
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利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全篇充滿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的鬥爭精神,又始終籠罩著離奇、緊張的浪漫氣氛.

2.《了不起的蓋茨比》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創作的一部以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市及長島為背景的中篇小說,出版於1925年。主人公詹姆斯·卡茲本是北達科他州的一個貧窮的農家子弟,自幼夢想做個出人頭地的大人物。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步步高昇,並更名為傑伊·蓋茨比。他在一個軍訓營裡任中尉時,愛上了南方的大家閨秀黛茜·費。可是當他戴著軍功勳章在戰爭結束後從海外歸來時,黛茜已嫁給了一位來自芝加哥的、體格健壯、極為富有但舉止粗魯的紈絝子弟湯姆·布坎農,沉醉於愛情夢幻中的蓋茨比艱苦創業,由一個貧窮的軍官奮鬥成為百萬富翁。他在長島西端買下了一幢豪華別墅,與住在東端的布坎農夫婦隔海灣相望。他的府第每晚燈火通明,成群的賓客飲酒縱樂。他唯一的願望是希望看到分別了五年的情人黛茜,當他們重逢時,蓋茨比以為時光可以倒流,重溫舊夢,但久而久之,他發現黛茜遠不像他夢想的人,可是這種醒悟還沒多久,黛茜開車碾死了丈夫的情婦,湯姆嫁禍於蓋茨比,蓋茨比終於被害,黛茜居然沒來送葬:敘述者尼克由此看透了上層社會有錢人的冷酷殘忍和居心險惡,離開紐約,回到了中西部的故鄉。

3.《魔山》

小說中大學生漢斯來到高山肺病療養院探望表兄約阿希姆,不料自己也染上了肺病,只好留下治療。療養院裡的人來自四面八方,性格迥然,思想各異。漢斯是個有理想的青年,可是同這些人交往後,思想變得混亂,精神變得消沉了;俄國女子克拉芙吉亞更使他神魂顛倒。他忘記了事業和重任,高山成了一座“魔山”,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轉眼七年過去了,表兄病死,克拉芙吉亞離去,那些交往甚密的朋友也各奔東西,生活把他的幻想一個個擊得粉碎,使他感到痛苦和孤獨。世界大戰的炮火把他震醒,回首往事,漢斯覺得自己是在“魔山“上昏睡了七年,於是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奔赴前線的征途。
4.《白鯨》
Moby Dick,由於它是一頭白鯨的名字,所以中文譯名為《白鯨》,也譯作《莫比·迪克》,是美國文學史上公認的經典文學著作,是一部史詩般的小說,由美國著名小說家、詩人赫爾曼·麥爾維爾編著。

聰明、兇殘的白鯨莫比·迪克,經常在海上興風作浪,奪去了無數捕鯨人的生命。艾哈貝船長也在一次捕鯨中被莫比·迪克咬掉了一條腿,從此發誓一定要報仇雪恨。

為了復仇,艾哈貝船長變得獨斷專行。幾經輾轉,艾哈貝終於與莫比·迪克遭遇。經過三天追蹤,最後他用魚叉擊中白鯨,但船被白鯨撞破,除一位水手得救外,全船其他人全部遇難。

5.《戰爭與和平》
該作以1812年的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從1805到1820年間的重大歷史事件。以鮑爾康斯、別祖霍夫、羅斯托夫和庫拉金四大貴族的經歷為主線,在戰爭與和平的交替描寫中把眾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聯起來。 作者將“戰爭”與“和平”的兩種生活、兩條線索交叉描寫,構成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壯闊史詩。《戰爭與和平》的基本主題是肯定這次戰爭中俄國人民正義的抵抗行動,讚揚俄國人民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愛國熱情和英雄主義。但作品的基調是宗教仁愛思想和人道主義,作家反對戰爭,對戰爭各方的受難並都給予了深切的同情。

升級版的5本在這裡

6.《公認》

《承認》(The Recognitions)被《時代雜誌》評為時代雜誌百大英文小說。作者蓋迪斯是美國最重要的後現代主義作家之一。由於其複雜性和創造力的結構和風格,他的小說往往具有挑戰性。

7.《獨立的人們》

《獨立的人們》描寫一位剛毅、正直、具有薩迎英雄氣概的個體農民比亞圖爾通過個人奮鬥得到幸福生活的夢想的破滅。獨立是勞動人民千年以來一個永恆的夢。比亞圖爾當了18年僱工買得一片土地,又備受12年風霜雨雪的煎熬才還清了欠款。他先後兩個妻子和許多兒女都在非人的生活條件下被折磨死了,但他總算成了一個獨立的人。但是,正如沼澤地裡的鬼故事所說:農民永遠不能擺脫幽靈的追逐。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虛假繁榮燃起了比亞圖爾的希望,他想過真正的人的生活,就用抵押貸款方法建住宅,但是他先受丹麥商人的騙,丟了存款,又因無法還清貸款而破產,他的農場被拍賣。小說結尾時,他帶著老岳母。他那身患重病的養女阿絲達以及她的非婚生子女艱難地向荒原進發,去開拓新的生活。臨行前,他從罷工工人口中聽到俄國十月革命的消息,他毅然把身邊唯一的兒子留下來參加鬥爭,因為他感覺到:兒子屬於未來,屬於戰鬥的無產階級。小說保留著某些現代主義的影響,對人的潛意識活動作了充分的探索和表現,然而,由於他世界觀的轉變,在創作方法上也明顯地出現了向現實主義的傾斜。書中最動人的描寫是比亞圖爾和阿絲達之間既愛又恨的複雜感情以及比亞圖爾冬天進山找羊的冒險經歷。


8.《拉德茨基進行曲》

《拉德茨基進行曲》是通過特羅塔一家四代1859年到1916年的經歷反映了哈布斯堡王朝的逐步衰落。“拉德茨基進行曲”原本是對1813年前後反拿破崙的奧地利統帥拉德茨基和對哈布斯堡王朝往昔的頌歌。這部小說以此命名,表達了作者對帝國往昔的懷念,是作者唱的“一首奧地利的安魂曲”。面對20世紀的現實,作者深知奧匈帝國的“榮華”已經不可能恢復。

9.《探險家沃斯》

本書以十九世紀中葉一支探險隊深入澳洲內陸、神秘失蹤為藍本,展現了人與自然、靈魂與肉體之間的漫長鬥爭,是一部新的“天路歷程”。作者還生動地描繪了上個世紀澳洲殖民地的風土人情。

10.《心靈的焦灼》

根據作者自我介紹:
這本書裡發生的事情也是從頭到尾幾乎原封不動由別人以書中複述的形式說給我聽的,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最近到維也納去,這一次因為事務龐雜,弄得我疲憊不堪。晚上我到市郊的一家飯館去吃飯,滿心以為,這家飯館早已不是時髦酒家,問津者想必寥寥無幾。可是我剛踏進門去,就懊惱地意識到我估計錯誤。在近門的第一張桌子旁邊就有個熟人站起身來,用各種手勢表現出他真誠的快樂。當然,我並沒有報以同樣的熱忱。他邀請我在他身邊坐下。如果說這位熱心的先生是個令人不快或者招人討厭的人物,那是不符合事實的。他只不過是死乞白賴硬要結交朋友的那種人。他們像孩子集郵那樣孜孜不倦地積攢朋友,因而對他們收集的朋友當中的每一種樣品都懷有特殊的驕傲。這個心地善良的怪人是個知識淵博、辦事幹練的檔案管理員,這個職務反倒成了他操的副業。他全部生活的意義則僅僅限於這樣一種微小的滿足:碰到報紙上偶爾出現的每一個人名,他都能懷著虛榮心,以一種理所當然的口氣補上一句:“他是我的一個好朋友”,或者“啊,昨天我還跟他見過面呢”,或者“我的朋友A君對我說,而我的朋友B君認為”,就這樣一口氣順著字母表把他的朋友挨個介紹。在他朋友們發表的新戲初次公演的時候,他總是忠實可靠地鼓掌喝彩,第二天早上準給每一個女演員打電話表示祝賀。他絕不忘記每一個朋友的生日,報上發表的使人不悅的評論他總瞞著不讓朋友知道,而讚揚的評論他便出於好心關注一一寄給朋友。所以,他不是一個令人不快的人物,他是真心誠意地對人熱心。要是你偶爾求他幫個小忙,或者讓他那把朋友熟人當作紀念物收藏起來的珍藏館增添一件新的珍品,他就會感到無比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