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疾病征兆早知道,做好预防是关键

虾病一直是困扰养殖生产一大问题。南美白对虾平时栖息于水底,只有当觅食或发生异常现象时,才会浮游水面。其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性决定了虾病防重于治,养殖户每天必须留意对虾活动、摄食情况,定时巡塘,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对虾异常状况、发病前征兆,采取有效措施,才可最大限度减少虾病损失。

一、南美白对虾发病前的征兆

1、清晨对虾在池塘岸边浅水处静伏,常聚集于下风处无力地飘浮或静卧池底,对虾行动迟缓、反应不灵敏,遇惊吓也不会迅速游开。

2、投饲料时除了留意对虾进食情况外,特别要观察投料一小时后池塘对虾有无空胃、无进食情况(空胃虾、部分进食虾的比例),这些都表明对虾身体状态已现异常,为发病前征兆。空胃不超过20%,通过采取减料、药饵投喂、改水、解毒、抗应激等调控措施,一般可控制病情,若空胃率达30-50%,表明对虾已严重发病,应及早干塘卖虾。喂食还要观察对虾体色的变化。健康的虾体色晶莹亮丽、体色透明、体表光滑,身体色素点黑色,细小而分布密集;而即将发病的虾,身体消瘦,体色变暗、变红,体表粗糙,虾体上附着物增多,身体色素点变暗红色,呈扩散状,分布稀疏。黑鳃或体表有黑斑表明养殖密度过大,池塘水质、底质环境恶化,对虾即将发病,若对虾体表有黑斑,软壳,且黑斑处甲壳已溃烂则表明此类虾是前染病后存活下来的。

南美白对虾疾病征兆早知道,做好预防是关键

3、观察对虾的触须、尾扇和体表,如触须和尾扇有发红现象,或出现断须都表明虾已开始发病;随后观察游泳足,如游泳足关节处发红,常是虾感染弧菌的症状,说明虾池底质很差而且虾发病较严重。观察虾体是否光滑?有无粘附物?若体表处特别是头胸甲粘附一层淡黄色絮状物,对虾蜕壳困难,表明池水有机物较多,纤毛虫大量繁生,对虾已寄生钟形虫、累枝虫等纤毛虫。

4、观察对虾的肠胃,若虾肠边缘清晰,肠线连接不断,粗细均匀,粪便长而有韧性,说明对虾健康;如果虾肠边缘模糊、空胃,颜色呈褐色,肠线断断续续,粗细不均,说明对虾已发病如肠胃炎。

5、当虾患病时,其身体各种器官也会发生变化。观察虾的鳃部和肝胰腺,如鳃部模糊,鳃丝发黄变黑,鳃丝肿胀溃烂,或肝胰脏肿大或萎缩、色泽改变,说明虾已染病。

南美白对虾疾病征兆早知道,做好预防是关键

6、虾体不完整:断须、烂眼、瞎眼、烂尾、烂鳃、头胸甲易剥离,且头胸甲出现明显白斑点等。

二、应对措施

1、严格清污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经过曝晒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清污消毒,彻底杀灭病原体。选择干净的水源,或将进入养殖池塘的水先消毒处理后再用。避免进入有污染的水。

南美白对虾疾病征兆早知道,做好预防是关键

2、到实力强、信誉好的种苗场选购优质健康虾苗。放苗前先在暂养池中进行淡化暂养。集中暂养便于管理,容易培水,可保证虾苗期有充足的生物饵料,能较好地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提高其抗病能力。

3、瘦水放苗。不过瘦水放苗必须开足增氧设备,以保证池水有充足的溶氧。

4、科学投喂、控制水质的肥度。应适量加注新鲜水源,如有可能,加入一定量的新鲜海水,更有助于改善水质环境和提高对虾的活力。在换水或加水后,应做好常规消毒工作。

5、定期进行药物防治如胆汁酸、杜仲叶提取物等,以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预防虾病的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