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6本書,帶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後的問題

這16本書,帶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後的問題

這16本書,帶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後的問題

2020年初,這場始料未及的疫情,

牽動每一個人的神經,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

疾疫從來都不只是一個醫學問題,也是文化議題與社會議題。小編篩選了一些角度,列此書單,希望能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後的問題一些參考。

這種時候,為什麼還要讀書?

引用一位編輯同事的這段話,與大家共勉:

時代的一粒微末塵埃,落在個體的頭上,便是沉重的大山。

這點,不管你讀不讀書,可能相差無幾。

但是為何還要讀書呢?

讀書,會讓你少一分恐慌,多一分理性;

少一點怨懟,多一點從容。

讀史:疾病與社會

十九世紀中國的鼠疫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編譯叢刊)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美]班凱樂 著

本書由Carol Benedict在其1992年斯坦福大學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改寫而成。在書中,作者用六大章的篇幅,儘可能全面地從歷史、地理、傳染病學和社會等角度來論述晚清中國的鼠疫。從內容上看,本書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前三章主要採用區域體系理論構建了區域內和跨區域鼠疫傳佈的認識框架,後三章主要從政治和社會的角度探討晚清的鼠疫。

作者利用地方誌、醫書、報章雜誌和西方旅行者、中國海關醫官、美國領事館官員的觀察記錄等等中英文資料,比較成功地重建了清末中國鼠疫問題的全貌。不同以往的鼠疫問題研究者,該書不僅從醫學史的角度探討鼠疫的起源與傳播,更從社會史的視角探察鼠疫帶來的公共衛生問題引發的國家與社會、殖民政府與殖民地人民之間複雜的互動關係。該書是瞭解清末中國醫學、疾病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的重要著作。

從隔離病人到治理環境

——19世紀英國霍亂防治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毛利霞 著

“時代的發展和現實的需要促使歷史研究與時俱進,在研究主題、研究範式等方面不斷銳意創新。自美國史學家威廉•H.麥克尼爾出版《瘟疫與人》以來,疾病這條曾被視為史學研究的“漏網之魚”,已然被納入歷史研究的範疇,從政治史、社會史、醫學史等視角探究疾病之影響的論著不斷湧現。疾病作為自然環境變遷和人類文明演進的參與者之一,是人與自然互動關係的重要載體,也已在環境史視角下被人們書寫出新的故事。”

本成果以19世紀英國霍亂防治為研究對象,結合當前史學研究基本理論,在借鑑醫療史、社會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既彌補傳染病研究的不足,拓展史學研究範式,又對當今的傳染病防治具有較強的借鑑意義。

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

——一項醫療社會史的研究

(新生代學人文叢)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餘新忠 著

本書從瘟疫這一以往史學研究甚少注意的社會現象入手,通過對清代江南疫情及其與社會互動關係比較全面細緻的呈現,探討了中國近世社會的發展脈絡、清代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和清代江南社會的特質等問題,是國內第一部疾病醫療社會史研究專著。本書援入新視野,探討新問題,在立足中國社會實際發展狀況的前提下,致力於新理論和新方法的實踐與發展,既拓展了中國史研究的領域,開闊了

疾病史研究的資料範圍,又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對中國近世社會變遷、國家與社會關係等問題做出新的詮釋。這一新的嘗試,相信會對國內醫療社會史乃至生命史研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救災與濟貧——中國封建時代的社會救助活動(1750—1911)

(19世紀中國社會研究)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陳樺 劉宗志 著

社會救助是現代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公民因各種原因導致生活困難、無法維持基本生活水準時,由政府和社會組織提供物質援助和服務的一種社會活動和行為。儘管社會救助是近代以來才出現的概念,但是在中國古代社會也存在著類似的社會活動。本書以1750—1911為時間斷限,詳細分析了清代在社會救助方面的制度與措施,並進而分析了清代國家與社會在社會救助中作用的消長與變化,從而得出結論,社會救助是中國封建時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係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求知:公共衛生與經濟

醫學社會學(第11版)

(社會學譯叢•經典教材系列)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美]威廉•考克漢姆 著

《醫學社會學》是醫學社會學領域的經典作品,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採用。書中介紹了醫學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從社會學的視角研究了疾病和醫學現象、醫療實踐、醫療實踐中的人際關係及與醫學相關的社會制度等,同時輔以大量生動的事例,這些事例很多都是作為醫生的醫學社會學家的親身經歷,使得全書既有學術著作的嚴謹性,又有很強的可讀性。全書以美國作為主要的研究場所和資料來源,但仍然具有國際和跨文化的學術視野。書中提出的很多問題並沒有公認的答案,但這恰恰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

醫學人類學

(21世紀人類學系列教材)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張有春 編著

本書介紹了疾病與文化、人的行為、生態學方面的關係、醫學中的人際關係及醫學倫理、營養、民族醫學、人種精神病學和人種藥物學,還介紹醫學人類學的應用。主要是從生物學和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和探討人類的健康和疾病的問題。讓讀者瞭解人類的健康與人類的進化、適應、生態環境、文化、生命週期等生物學因素和文化因素的關係。

衛生經濟學(第六版)

(經濟科學譯叢;“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舍曼•富蘭德 等 著

這本全球最暢銷的衛生經濟學教科書,不僅發展和解釋了經濟觀點與模型,而且反映了衛生經濟學文獻中最新的研究範圍。本書為學生提供了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分析工具的實用性知識,以及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在當前衛生保健問題中的應用。

論財政與公共衛生

(中國經濟問題叢書;“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陳共 王俊 著

本書對中國現行公共財政與公共衛生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救贖:新聞與真相

真相:信息超載時代如何知道該相信什麼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比爾•科瓦奇 湯姆•羅森斯蒂爾 著

本書是資深記者寫給普通公民的新聞消費指南。

在網絡時代,面對脫口秀評論者和自媒體的眾聲喧譁,網站無休止的鏈接和添加,“真實的新聞”是否已經死亡?舊的權威已被推翻,新的權威正在被創造,我們獲得信息的方式已經發生改變。但是尋找真實、可靠的信息,仍然是新聞媒介最重要的目標。同 時,這也是新聞消費者的目標。

在信息碎片化時代,我們該如何辨識哪些信息是謠傳,哪些信息、觀點是可信的呢?本書旨在回答上述諸多疑問,探討信息文化正在發生著何種改變。它為所有的公民提供了一種路徑導航——用六步質疑法分辨謠傳,獲得事實的真相。

現在是新聞最多的時代,也是新聞最差的時代。我們似乎更容易看見“真相”,但追究真相更難。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全民新聞時代了,人人都可以發佈新聞,但事實的真相反而難以辨別了。看起來,民眾似乎掌握著前所未有的新聞控制權,但這也意味著民眾自身必須擁有把握這種控制的能力。為了辨別真相,也是為了避免被操縱,“新聞素養”就應該成為公民素養的一部分,全民都要掌握必要的新聞知識。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責任教授 陳力丹

狐狸與刺蝟——專家的政治判斷

(政治心理學前沿譯叢)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美]菲利普·E·泰特洛克 著

每天,數不清的專家在令人眼花繚亂的論壇上發表數不清的觀點。懷疑者抱怨專家群體似乎時刻準備著把任何問題都放在政治的聚光燈下——無論是來自於政府還是批評者的專家群體能夠動員大量的同類,為片刻的

關注預先做好包裝。

專家們在各種的討論中發揮突出的作用,這並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但奇怪的是針對專家的表現,根據精確和嚴密的測量標準判定他們的得分。本書作者闡述了在預測未來的事件時、好的判斷由哪些要素構成,為什麼專家預測時常常犯錯,並詳細分析了狐狸式與刺蝟式專家在做判斷時的區別和優劣。他通過分析大量數據得出自己的結論:在做政治決策的估計和預測時,最好的專家也趕不上簡單的經過評估的數學公式。

新聞發佈實訓:新聞發言人的使命與智慧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高鋼 萬里 主編

自2003年試點到後來逐步推廣,中國新聞發言人制度化建設步入正軌。如今,新聞發佈制度已經在各個地區、各個領域、各個機構普遍建立,新聞發言人正在成為一種特定的職業。

《新聞發佈實訓》的作者涵蓋業界和學界,均為中國新聞發言人制度化建設進程中有著重大影響的見證者、親歷者和研究者。來自業界的作者既有曾經擔任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新聞發言人的知名人士,也有國家級傳媒機構的資深記者。他們結合實際工作講述了新聞發佈的特點與規律、原則與方法。

本書是一部集知識性、故事性(案例)、實用性於一體的新聞發佈實用手冊。對於提升公眾的媒介素養來說,它是一本知識型教科書;對於指導新聞發佈、媒體採訪、輿情引導、危機信息管理來說,它是一部應用型工具書。

新聞業的救贖

——數字時代新聞生產的16個關鍵問題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彭增軍 著

本書全面闡述新媒體生態下,新聞生產所受到的衝擊、困境與對策。內容包括12個話題:1. 新聞專業主義的生與死。2. 新聞生產方式的改變。3. 再造新聞編輯部。4. 記者的五個角色。5. 內容何以為王。6. 新媒體時代的受眾。7. 新媒體倫理困境。8. 新聞的盈利模式。9.媒體融合。10. 公眾與公民新聞。11. 全球化與文化衝突。12. 新聞的未來。

治癒:面對悲傷和傷痛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瑞士]烏爾裡希•施奈德 [美]瑪麗萊納克•盧瓦特 著

車禍、空難、地震、海嘯、童年虐待、重大疾病、親人突然離世……這些創傷性事件會給受害者的心靈帶來沉重的打擊,造成深遠的傷害。《撫平傷痛:創傷性心理障礙治療指南》彙集了幾十位國際臨床心理治療專家的實踐經驗,用系統的理論、翔實的案例、前沿的技術呈現創傷性心理障礙的治療方法,可以說是一部治療創傷性心理障礙的寶典式著作。本書不僅是一線臨床工作者和心理治療師的實踐指南,而且完全可以作為一般讀者的心理自助讀物。

壓力:評價與應對

(西方心理學大師經典譯叢)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美]理查德•拉扎勒斯 等 著

"人們思考和感知生活事件的方式會帶來直接的生理結果:精神層面的事件會帶來生物層面上的結果。”

《壓力:評價與應對》是一部不朽的作品,也是壓力研究領域引用率最高的著作之一。它延續了由拉扎勒斯在他的經典著作《心理壓力和應對過程》中開創的傳統,詳盡地闡明瞭基於認知評價和應對的心理壓力理論。

本書從生命科學裡關於壓力的概念、認知評價過程、人的因素的影響、環境因素的影響、應對概念及過程、評價與應對結果、情緒的認知分析、治療與壓力管理等方面來全面展開對壓力反應的討論。作為一個整合性文本,本書融合了二十多年的研究進展,涉及行為醫學、情緒、壓力管理、治療以及生命發展等諸多方面。作為一部跨學科的經典著作,本書反映了與壓力相關的許多問題維度,可以說是臨床工作者、社會工作者,以及心理學、醫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相關領域研究者的必讀之書。

悲傷的另一面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喬治•A•博南諾 著

《悲傷的另一面》著重強調人類具有與生俱來的復原能力,當面對親人死亡,面對如戰爭、災難、流行病、恐怖襲擊等其他無數恐怖事件時,喪親之痛無法迴避,同時,我們也看到人類強大的復原能力無處不在。

作者喬治•A•博南諾和同事們開展了一項抽樣範圍多達16 000人並持續了35年的研究,其中一些參與者被跟蹤了大約20年。 如此大量案例的支持,使其結論具有相當的說服力,但本書並不是抽象的研究報告,而是講述了大量被研究者的故事,這些真實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喪親之前、期間和多年後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們:

死亡常常能喚醒人們內在強大的生命失調感,雖然人人都受到死亡恐懼的威嚇,但他們仍然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當哀悼之時來臨,人們不得不和這種失調感相伴,並無法抗拒地被帶到未知世界面前。

而哀傷最初帶來的震驚逐漸消退後,許多喪親者意識到向已故親人致敬的最好方式不是自己悲痛交加和飽受折磨,也不是自己萬念俱灰和生不如死,而是儘可能繼續地完滿生活。

當人們感到悲傷時會把注意力轉向內部,對喪親的現實進行反省、評估和調整;當人們表達悲傷時就會向他人傾訴自己的痛苦,任憑思想的駿馬踏遍所有的山丘溝壑,尋求他人的關心和同情。

為避免太長時間的悲傷,所有的情緒體驗都會來來去去不斷振盪循環,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振盪循環週期不斷擴大,以使情緒趨於往日的平衡狀態。

人類通常通過轉換到更積極的心態的方式實現進出悲傷自適應的擺動狀態,而且大多數人都驚奇地發現這個進出悲傷的開關可以自己創造。

職業人群現場心理危機干預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王擇青 著

王擇青教授是心理危機干預領域最具實戰經驗的專家之一, SARS事件、“4.28”膠濟鐵路特別重大交通事故以及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都親臨一線對救援人員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本書來源於作者團隊10餘年來在職業人群現場心理危機干預方面的探索與實踐。書中闡述的心理危機干預技術快速、簡捷、有效,操作性強。本書既可作為心理危機干預人員的技能培訓教材,也可作為突發事件後現場心理危機干預的具體操作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