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2020年初,这场始料未及的疫情,

牵动每一个人的神经,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

疾疫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文化议题与社会议题。小编筛选了一些角度,列此书单,希望能给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一些参考。

这种时候,为什么还要读书?

引用一位编辑同事的这段话,与大家共勉:

时代的一粒微末尘埃,落在个体的头上,便是沉重的大山。

这点,不管你读不读书,可能相差无几。

但是为何还要读书呢?

读书,会让你少一分恐慌,多一分理性;

少一点怨怼,多一点从容。

读史:疾病与社会

十九世纪中国的鼠疫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美]班凯乐 著

本书由Carol Benedict在其1992年斯坦福大学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写而成。在书中,作者用六大章的篇幅,尽可能全面地从历史、地理、传染病学和社会等角度来论述晚清中国的鼠疫。从内容上看,本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三章主要采用区域体系理论构建了区域内和跨区域鼠疫传布的认识框架,后三章主要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探讨晚清的鼠疫。

作者利用地方志、医书、报章杂志和西方旅行者、中国海关医官、美国领事馆官员的观察记录等等中英文资料,比较成功地重建了清末中国鼠疫问题的全貌。不同以往的鼠疫问题研究者,该书不仅从医学史的角度探讨鼠疫的起源与传播,更从社会史的视角探察鼠疫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引发的国家与社会、殖民政府与殖民地人民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该书是了解清末中国医学、疾病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重要著作。

从隔离病人到治理环境

——19世纪英国霍乱防治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毛利霞 著

“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促使历史研究与时俱进,在研究主题、研究范式等方面不断锐意创新。自美国史学家威廉•H.麦克尼尔出版《瘟疫与人》以来,疾病这条曾被视为史学研究的“漏网之鱼”,已然被纳入历史研究的范畴,从政治史、社会史、医学史等视角探究疾病之影响的论著不断涌现。疾病作为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参与者之一,是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重要载体,也已在环境史视角下被人们书写出新的故事。”

本成果以19世纪英国霍乱防治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史学研究基本理论,在借鉴医疗史、社会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既弥补传染病研究的不足,拓展史学研究范式,又对当今的传染病防治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

——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

(新生代学人文丛)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余新忠 著

本书从瘟疫这一以往史学研究甚少注意的社会现象入手,通过对清代江南疫情及其与社会互动关系比较全面细致的呈现,探讨了中国近世社会的发展脉络、清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和清代江南社会的特质等问题,是国内第一部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专著。本书援入新视野,探讨新问题,在立足中国社会实际发展状况的前提下,致力于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实践与发展,既拓展了中国史研究的领域,开阔了

疾病史研究的资料范围,又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近世社会变迁、国家与社会关系等问题做出新的诠释。这一新的尝试,相信会对国内医疗社会史乃至生命史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救灾与济贫——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活动(1750—1911)

(19世纪中国社会研究)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陈桦 刘宗志 著

社会救助是现代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困难、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水准时,由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物质援助和服务的一种社会活动和行为。尽管社会救助是近代以来才出现的概念,但是在中国古代社会也存在着类似的社会活动。本书以1750—1911为时间断限,详细分析了清代在社会救助方面的制度与措施,并进而分析了清代国家与社会在社会救助中作用的消长与变化,从而得出结论,社会救助是中国封建时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求知:公共卫生与经济

医学社会学(第11版)

(社会学译丛•经典教材系列)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美]威廉•考克汉姆 著

《医学社会学》是医学社会学领域的经典作品,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书中介绍了医学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了疾病和医学现象、医疗实践、医疗实践中的人际关系及与医学相关的社会制度等,同时辅以大量生动的事例,这些事例很多都是作为医生的医学社会学家的亲身经历,使得全书既有学术著作的严谨性,又有很强的可读性。全书以美国作为主要的研究场所和资料来源,但仍然具有国际和跨文化的学术视野。书中提出的很多问题并没有公认的答案,但这恰恰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

医学人类学

(21世纪人类学系列教材)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张有春 编著

本书介绍了疾病与文化、人的行为、生态学方面的关系、医学中的人际关系及医学伦理、营养、民族医学、人种精神病学和人种药物学,还介绍医学人类学的应用。主要是从生物学和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和探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的问题。让读者了解人类的健康与人类的进化、适应、生态环境、文化、生命周期等生物学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关系。

卫生经济学(第六版)

(经济科学译丛;“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舍曼•富兰德 等 著

这本全球最畅销的卫生经济学教科书,不仅发展和解释了经济观点与模型,而且反映了卫生经济学文献中最新的研究范围。本书为学生提供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实用性知识,以及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在当前卫生保健问题中的应用。

论财政与公共卫生

(中国经济问题丛书;“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陈共 王俊 著

本书对中国现行公共财政与公共卫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救赎:新闻与真相

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比尔•科瓦奇 汤姆•罗森斯蒂尔 著

本书是资深记者写给普通公民的新闻消费指南。

在网络时代,面对脱口秀评论者和自媒体的众声喧哗,网站无休止的链接和添加,“真实的新闻”是否已经死亡?旧的权威已被推翻,新的权威正在被创造,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但是寻找真实、可靠的信息,仍然是新闻媒介最重要的目标。同 时,这也是新闻消费者的目标。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辨识哪些信息是谣传,哪些信息、观点是可信的呢?本书旨在回答上述诸多疑问,探讨信息文化正在发生着何种改变。它为所有的公民提供了一种路径导航——用六步质疑法分辨谣传,获得事实的真相。

现在是新闻最多的时代,也是新闻最差的时代。我们似乎更容易看见“真相”,但追究真相更难。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民新闻时代了,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但事实的真相反而难以辨别了。看起来,民众似乎掌握着前所未有的新闻控制权,但这也意味着民众自身必须拥有把握这种控制的能力。为了辨别真相,也是为了避免被操纵,“新闻素养”就应该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全民都要掌握必要的新闻知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责任教授 陈力丹

狐狸与刺猬——专家的政治判断

(政治心理学前沿译丛)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美]菲利普·E·泰特洛克 著

每天,数不清的专家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论坛上发表数不清的观点。怀疑者抱怨专家群体似乎时刻准备着把任何问题都放在政治的聚光灯下——无论是来自于政府还是批评者的专家群体能够动员大量的同类,为片刻的

关注预先做好包装。

专家们在各种的讨论中发挥突出的作用,这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奇怪的是针对专家的表现,根据精确和严密的测量标准判定他们的得分。本书作者阐述了在预测未来的事件时、好的判断由哪些要素构成,为什么专家预测时常常犯错,并详细分析了狐狸式与刺猬式专家在做判断时的区别和优劣。他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做政治决策的估计和预测时,最好的专家也赶不上简单的经过评估的数学公式。

新闻发布实训:新闻发言人的使命与智慧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高钢 万里 主编

自2003年试点到后来逐步推广,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化建设步入正轨。如今,新闻发布制度已经在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各个机构普遍建立,新闻发言人正在成为一种特定的职业。

《新闻发布实训》的作者涵盖业界和学界,均为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化建设进程中有着重大影响的见证者、亲历者和研究者。来自业界的作者既有曾经担任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新闻发言人的知名人士,也有国家级传媒机构的资深记者。他们结合实际工作讲述了新闻发布的特点与规律、原则与方法。

本书是一部集知识性、故事性(案例)、实用性于一体的新闻发布实用手册。对于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来说,它是一本知识型教科书;对于指导新闻发布、媒体采访、舆情引导、危机信息管理来说,它是一部应用型工具书。

新闻业的救赎

——数字时代新闻生产的16个关键问题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彭增军 著

本书全面阐述新媒体生态下,新闻生产所受到的冲击、困境与对策。内容包括12个话题:1. 新闻专业主义的生与死。2. 新闻生产方式的改变。3. 再造新闻编辑部。4. 记者的五个角色。5. 内容何以为王。6. 新媒体时代的受众。7. 新媒体伦理困境。8. 新闻的盈利模式。9.媒体融合。10. 公众与公民新闻。11. 全球化与文化冲突。12. 新闻的未来。

治愈:面对悲伤和伤痛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瑞士]乌尔里希•施奈德 [美]玛丽莱纳克•卢瓦特 著

车祸、空难、地震、海啸、童年虐待、重大疾病、亲人突然离世……这些创伤性事件会给受害者的心灵带来沉重的打击,造成深远的伤害。《抚平伤痛:创伤性心理障碍治疗指南》汇集了几十位国际临床心理治疗专家的实践经验,用系统的理论、翔实的案例、前沿的技术呈现创伤性心理障碍的治疗方法,可以说是一部治疗创伤性心理障碍的宝典式著作。本书不仅是一线临床工作者和心理治疗师的实践指南,而且完全可以作为一般读者的心理自助读物。

压力:评价与应对

(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美]理查德•拉扎勒斯 等 著

"人们思考和感知生活事件的方式会带来直接的生理结果:精神层面的事件会带来生物层面上的结果。”

《压力:评价与应对》是一部不朽的作品,也是压力研究领域引用率最高的著作之一。它延续了由拉扎勒斯在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压力和应对过程》中开创的传统,详尽地阐明了基于认知评价和应对的心理压力理论。

本书从生命科学里关于压力的概念、认知评价过程、人的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的影响、应对概念及过程、评价与应对结果、情绪的认知分析、治疗与压力管理等方面来全面展开对压力反应的讨论。作为一个整合性文本,本书融合了二十多年的研究进展,涉及行为医学、情绪、压力管理、治疗以及生命发展等诸多方面。作为一部跨学科的经典著作,本书反映了与压力相关的许多问题维度,可以说是临床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以及心理学、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必读之书。

悲伤的另一面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乔治•A•博南诺 著

《悲伤的另一面》着重强调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复原能力,当面对亲人死亡,面对如战争、灾难、流行病、恐怖袭击等其他无数恐怖事件时,丧亲之痛无法回避,同时,我们也看到人类强大的复原能力无处不在。

作者乔治•A•博南诺和同事们开展了一项抽样范围多达16 000人并持续了35年的研究,其中一些参与者被跟踪了大约20年。 如此大量案例的支持,使其结论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但本书并不是抽象的研究报告,而是讲述了大量被研究者的故事,这些真实故事中的主人公在丧亲之前、期间和多年后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

死亡常常能唤醒人们内在强大的生命失调感,虽然人人都受到死亡恐惧的威吓,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当哀悼之时来临,人们不得不和这种失调感相伴,并无法抗拒地被带到未知世界面前。

而哀伤最初带来的震惊逐渐消退后,许多丧亲者意识到向已故亲人致敬的最好方式不是自己悲痛交加和饱受折磨,也不是自己万念俱灰和生不如死,而是尽可能继续地完满生活。

当人们感到悲伤时会把注意力转向内部,对丧亲的现实进行反省、评估和调整;当人们表达悲伤时就会向他人倾诉自己的痛苦,任凭思想的骏马踏遍所有的山丘沟壑,寻求他人的关心和同情。

为避免太长时间的悲伤,所有的情绪体验都会来来去去不断振荡循环,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振荡循环周期不断扩大,以使情绪趋于往日的平衡状态。

人类通常通过转换到更积极的心态的方式实现进出悲伤自适应的摆动状态,而且大多数人都惊奇地发现这个进出悲伤的开关可以自己创造。

职业人群现场心理危机干预

这16本书,带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后的问题

王择青 著

王择青教授是心理危机干预领域最具实战经验的专家之一, SARS事件、“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以及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都亲临一线对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本书来源于作者团队10余年来在职业人群现场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书中阐述的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快速、简捷、有效,操作性强。本书既可作为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技能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突发事件后现场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操作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