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守護良田沃土推動農業綠色發展

張掖,地處河西走廊中部,南北以崇山峻嶺為屏障,東西以曠野遼遠為腹髒,境內黑河水系自西向東平緩流過,形成了肥沃的綠洲平原區,其土壤的肥饒,資源的豐富,堪稱河西之富地,塞上之繡壤。正是這一切為這一地區人們提供適宜生存發展的良好條件與環境,也才使這一片土地擁有了“金張掖”的美譽。

一、綠洲農田上的碩果。歷經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兩西”建設,九十年代的小康建設和本世紀的西部大開發,張掖逐步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西菜東調基地、玉米種子基地和甘肅省特色農產品生產及加工循環經濟基地。主要取得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成效:一是節水農業全國典型。張掖是典型的灌溉農業。2002年,由水利部批准,張掖市成為全國第一家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單位,這是加快張掖農業發展,再鑄金張掖輝煌的重大歷史機遇。通過提高渠系配套率、調整農業結構和推廣高效節水技術等措施,黑河流域綜合治理取得明顯進展,節約了水資源,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二是玉米制種業成績斐然。張掖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熱水土資源豐富,特別適宜玉米種子生產。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張掖市大面積引進玉米種子,經過30多年的發展,至目前面積已經達到百萬畝,引進種子加工企業近70家,年產優質雜交玉米種子4.5億多公斤,佔全國大田玉米年用種量的40%,是全國最大、最具知名度和競爭力的國家級玉米種子基地。三是現代農業勢頭迅猛。進入新世紀以來,為了改變玉米制種獨一大種植結構,張掖市立足農業發展資源優勢,積極培育馬鈴薯、食用菌、中藥材、優質林果、小雜糧等區域性特色產業,促進優勢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全市形成了100萬畝制種、70萬畝金張掖夏菜、40萬畝中藥材、45萬畝馬鈴薯、3萬畝食用菌、15萬畝設施農業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初步構建起了具有本地資源優勢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二、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水資源嚴重短缺。張掖市是一個資源型缺水地區。從總量看,目前張掖市的水利資源總量為26.5億立方米。每年向下遊分水9.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1250立方米,扣除工業用水和人畜飲水,能夠用於農業灌溉的畝均水量僅有511立方米,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7%和29%。同時,農業用水比重依然偏大;二是土地面源汙染問題突出。張掖市農業生態環境具有先天性脆弱性。特別是隨著種植業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過量和不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和農膜,使農業面源汙染問題越來越突出。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產出,但也帶來了農業土壤、空氣及地下水的汙染,並使農產品質量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脅;三是土地產出率和利用率較低。從土地產出率看,全市土地面積佔全省的9%,而GDP總量僅佔全省的5%左右。同時,農戶地塊分散、高低不均,不利於機械化大量使用,勞動力投入高,也使得農業比較效率不斷下降;從土地利用率看,目前全市尚未開發利用土地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29%。

三、幾點做法。一是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從2012年開始,全市共建設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125萬畝。聚合國土、財政、發改、水利、農業、林業、交通等部門的項目資金,統一對項目區灌溉設施、田間道、生產路、防護林等進行規劃佈局和建設,然後將新建成的項目區及新增土地等全部移交給當地村組管理。通過建設標準化的農田,加快渠、路、林網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全面改善,項目區生態、經濟、社會綜合效益明顯提高;二是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從2017年開始,抓住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機遇,開始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全市共確定19個核心示範區。首先,按照“企業申報、縣區推薦、市級篩選、考核認定”的程序,篩選認定合格有機肥供應企業;其次,按照商品有機肥質量要求,高規格採購項目獎補肥料;最後,按照“買一補二”獎補原則,嚴要求兌現獎補政策。通過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變廢為寶”,提高了耕地質量,也保護了生態環境;三是開展農田廢舊地膜回收利用。2017年以來,在繼續享受中央和省上專項資金的同時,作為山水林田湖草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始對廢舊地膜清除回收實施獎補政策。獎補資金主要用於廢舊地膜回收站點完善設施、收購環節補助和試驗示範等。按照每公斤補助0.69元的標準,對農戶撿拾廢舊地膜給予日用生活品兌換或是資金獎勵補貼,從源頭上減少了地膜汙染。從完成情況看,近兩年,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率都達到了80%以上。四是始終不渝抓好節水農業。首先,大力推廣先進節水灌溉技術。2012年以來,全市累計推廣膜下滴灌為主的高效農田節水技術1000多萬畝,累計節約農業灌溉用水12億立方米,總節本增效近10億元;其次,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特色農業。大面積推廣馬鈴薯、中草藥、食用菌、設施蔬菜等產業。不僅發展了現代農業,為本地區生態恢復擠出了水資源,同時還為完成國家黑河調水任務、拯救居延海、保護內蒙古額濟納旗綠洲作出巨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