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播:如何能夠清楚的認知和了解自己的孩子

插播:如何能夠清楚的認知和了解自己的孩子

最近有些家長問:如何才能正確的認知自己的孩子,不能正確認知孩子,也就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提出這些問題的家長一般都是初二以上學生的家長,而且以高中學生的家長居多:孩子長大了,打不得、罵不得了,家長還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意願揉入到孩子的思想行為當中去,但是卻發現總是做不到,孩子的世界自己好像已經屏蔽自己了,但又不甘心,所以就希望能多瞭解一下孩子,以便對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有所掌握,甚至是有所掌控。

插播:如何能夠清楚的認知和了解自己的孩子

如果一個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關心備至、參與很多,那麼瞭解孩子還是很容易的。一般來講孩子剛開始都是很簡單的:

剛出生的正常孩子,主要是自然的生理感官,疼、熱、冷、氧、餓、體位等,能看到、能聽到、能感觸到,這個時候社會化的意識基本沒有、所謂的價值觀也沒有,影響情緒的都是生理方面的反應,有恐懼(如大聲)、沒有理性判斷(如高處的危險)。

但隨著家長撫育孩子,孩子逐漸的長大,對外部事物接觸感知的越來越多,形成的經驗、認知也越來越多,比如什麼會燙、什麼疼等,在家庭成員中的社會意識逐漸形成,瞪眼是不好的、微笑和親密的、大聲喊是在呵斥等等。影響孩子情緒的事物越來越多了。很小的時候被大人呵斥還會笑,因為那時孩子不知道呵斥是態度不好,但經驗多了就知道了。

插播:如何能夠清楚的認知和了解自己的孩子

孩子慢慢的長大了,可以自己行走、運動、玩耍、交友了,從這個時候開始,家長的作用越來越大了:家長管得多、看得嚴、束縛得多,孩子就容易拘謹、畏手畏腳、交往能力差、獨立性差、缺乏主見。家長管的少,放手多,這種情況下孩子成長的隨機性就比較大了,如果身邊有個愛欺負人的鄰居小朋友,孩子經常受欺負,就容易形成孤僻、畏懼、躲避、不自信的心理和性情;如果身邊有個喜歡幫助人的鄰居小朋友,孩子就容易樂觀、開朗、自信、合群的心理和性情。

孩子也在慢慢的給自己、給他人、給周邊的事務開始定位:大狗是危險的、小雞啄人也很疼不要碰它、小雞啄一下也啄不壞沒事的、我的爸爸媽媽沒有小明的爸爸媽媽關心人、我家錢少不能亂買東西、我家條件好不用吃苦等等。

插播:如何能夠清楚的認知和了解自己的孩子

這個時候孩子開始形成自己的情緒模式和價值觀了:因為別人的一個白眼而生氣、因為一個女孩的微笑而開心的不得了、由於體質弱覺得自己應該避免和強壯的人衝突、由於自己的體質弱覺得自己應該鍛鍊身體保護自己等等。在因為身體弱,到底是避免衝突還是鍛鍊身體的價值選擇上,家長的引導很重要,如果家長不引導的話,就比較隨機了,關鍵看孩子遇到哪類投脾氣的人,如果遇到一個健身教練投脾氣,那很可能就健身,如果遇到一個文人老師投脾氣,很可能就養成避免衝突了的心理了。

在這個時期,由於社會意識的逐漸形成,孩子也在開始形成一個很重要的心理,既我的自尊、我的自我認同感來自於哪裡,是家庭條件、是個人的美貌、還是學習成績?當然,最差的就是個人沒有自我認同感的內容,而是完全自卑的。

插播:如何能夠清楚的認知和了解自己的孩子

到了七、八歲,孩子在前期的教育和環境下會形成自己一定的風格,比如,專注力、進取心等。但是這個時候由於對社會、對人生的理解很是膚淺,很多秉性仍然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比如身體弱的人,偶爾嚐到了健身的好處,就會從躲避衝突型的人際關係心理變為積極交往型的人際關係心理。但是有些方面的內容基本會定性了,特別是在生活環境、經濟條件沒什麼大變化的前提下,更是如此,比如小心、謹慎型的行事風格,會逐步的強化和加強。

到了十幾歲乃至高中以後,孩子長大了,各種觀點、意識、價值觀、智能感有很多就成型了,比如大腦勤快的和思維有惰性的、善於交往的和自己悶頭做事的、一定要出類拔萃的和順其自然的、驕奢蠻橫的和投機取巧的等等;還有就是智能感模式,是學習中獲取快樂、還是交友中獲取快樂、還是在“混”中安然自得等等。這些都在和家長的互動以及和社會的互動中慢慢的形成了。

插播:如何能夠清楚的認知和了解自己的孩子

到了高中,對孩子的認知主要包括:

1、孩子對自己的判斷:包括家境條件、自身條件、對條件的接受心理、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普通、出類拔萃、無所謂等)、和別人的關係(依賴、合作、無關等);

2、秉性:上進心、辛苦耐受力、安排事務能力和成事習慣、膽識與分寸、專注力和耐心;

3、智能感:安閒、專業工作、體育運動、遊戲娛樂、武力、自尊的來源、自我認同感的來源。

4、個人未來的打算等。

到了成人之後,對大部分來講,由於生存的壓力,人的很多個性無法發揮和展示,只能屈從於現實的需要,而且在追求生存的條件和機遇時,人的進取心、辛苦耐受力、膽識與分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三個方面的差異,決定了成人以後一生的差異。

插播:如何能夠清楚的認知和了解自己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