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疫情防控一线的“定海神针”

“沈总,G486车次4车厢发现发热病人,车站通知到4-5站台接乘客下车。”“注意做好自身防护,先接发热乘客到出站口进一步检测体温,填报好详细信息”……类似这样的传呼汇报和回应指令,每天沈付湘都要接到很多。今年58岁的沈付湘是邯郸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也是领导班子里年龄最大的一位成员,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狙击战中,他被任命为邯郸高铁东站疫情检查防控专项工作组的总指挥长,战队里的同志们说:“沈总是我们战队的‘定海神针’,战队里有了他,就像座椅有了后背,他站在那里,我们就有了力量,有了根!”

“临危授命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和考验,我必须站好防控一线这道岗!”

为有效狙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邯郸的传播,1月21日以来,邯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最高级别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设了全面排查组、场站防控组、车辆安检组、医疗救治组等十个小组,采取了多项硬核措施,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其中,场站防控组由交通部门牵头,公安、医疗系统配合,对邯郸高铁站、邯郸火车站、邯郸客运中心站、邯郸客运总站、邯郸机场等“四站一场”进行重点防控。为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殷社林为组长、其他局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四站一场”分别成立了专项组织机构,由县级干部担任组长,各站场、各处室组成工作专班,全面做好站场防控工作。

“付湘,这是场硬仗,高铁站的联防联控工作我还是交给你放心啊!”1月21日晚,邯郸市交通运输局召开紧急会议,局党组书记、局长殷社林传达市委市政府会议精神,宣布成立“四站一场”防控领导小组,任命沈付湘同志为高铁东站疫情检查防控专项工作组组长。

得知丈夫第二天要去高铁站去带班值守,沈付湘的妻子焦虑了,犹豫半天对他说:“咱能不能不去啊?你这么大年龄了,这么危险的工作为啥非得让你去啊?再说了,孩子明天就带着外孙从石家庄回家过年了,你说你这个时候你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工作,要是带回病毒传染给孩子怎么办?……”沈付湘知道,这是妻子在替他担心,可是他更清楚这是组织对他的信任和考验,这个时候总要有人站出来,冲上去的,他必须去,而且必须要站好这道岗,为邯郸疫情防控守好“关口”,他答应妻子一定注意个人防护,让她放心。

“科学防控才能有效狙击疫情传播,防护措施必须要确保科学到位!”

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由交通部门牵头公安、医疗系统联合成立的高铁站防疫联防联控组之一,全面进驻高铁东站,对出站口进行重点防控。

此时正值春节前的客流高峰时期,加之当时人们对疫情的认识还不够,邯郸高铁站又不隶属邯郸交通局管理,在上午的对接过程中并不是十分顺畅,工作人员在出站口外的寒风中对出站旅客进行体温检测,由于室外温度太低,手持测温仪都无法正常工作,而临时搭建在出站口的两个供工作人员休息的帐篷,也被高铁站以存在安全隐患要求拆除。

沈付湘直接找到站领导沟通,介绍邯郸市委市政府防控疫情的要求,终于取得了高铁站的支持。当天下午工作人员开始进入出站口检票闸机外工作,但是这一天的客流量太大了,全天20036名旅客通过检票口,尽管交通和公安人员努力维持现场秩序,但效率和风险不成正比。20台手持测温仪是医务人员唯一的防控武器,想法设法去抢购来的口罩是工作人员唯一的防护措施。望着拥堵在出站口等待体温检测的旅客,听着他们不理解的埋怨声,沈付湘一颗心悬了起来,必须要增加防护措施,防止乘客拥堵造成交叉传染。他第一时间将问题汇报给局党组,要求尽快增加专业的防护措施和防护用品,做到科学防控、措施到位。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殷社林安排紧急联系厂家,抢购了12台红外线测温成像仪,1月23日下午15:30到达邯郸,紧急安排人员和厂家技术人员对接培训和仪器安装调试。然而,红外线测温成像仪在安装调试时却发生了“水土不服”——设备周边温度太低,测温识别率很低,无法正常使用。针对这一突发情况,殷社林局长亲自赶赴现场与沈付湘研究解决办法,立即安排专人联系设备生产厂家,派技术专家到现场通宵达旦编写设备软件,更新源代码,同时尝试给设备通过加敷电热毯的方式,提高设备工作小环境温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1月24日下午17:30,“四站一场”架设点位红外线测温成像仪全部正常工作,检测效率大幅提升,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同时市交通局垫资近800余万元,购买了12台红外线测温成像仪、1万个口罩、200部手持测温仪、300个护目镜、200双防护靴及酒精、消毒水等消杀物资,制作了1000个“防疫”红袖标。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防控需要,于1月28日下午启动进站口检测工作,新购3台柱式红外线人体温度筛选仪,积极备战节后返程客流高峰的到来。

“天气寒冷,疫情危险,您还是电话指挥我们吧。” 随着这些防护措施的不断到位,沈付湘的身影也是从早到晚随处可见,他一会急匆匆的召集相关单位协调安排防控流程、紧急事宜处置、防控物品发放等事宜,一会又到进、出站口认真查看旅客的体温检测和发热病人的登记情况。现场的干部职工不忍心看他这么劳累奔忙,好心劝阻他注意休息,可他却笑着说:“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必须靠前指挥,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他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1月22日至今,他的脚步从未停歇,始终在一线与同志们并肩作战。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加之缺水、休息不够,他出现了嗓子干痒咳嗽的症状,女儿担心他是不是被病毒感染了,他说:“放心吧,不发烧,我只是有点累,多喝水就会好的,我会小心的!”可是他还是自觉在家里把自己与家人尽可能的隔离了,相伴多年的妻子知道他的性格,懂得他的选择,从他毅然冲到前线的那一天起,便再没有说过让他退缩的话,只是每天都在家熬好冰糖梨水等他回家。

“分工协作团结互助才能克敌制胜,容不得半点懈怠、来不得半点虚功!”

“随着联防联控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高铁东站的保障防控力量也在不断加强。”沈付湘介绍,高铁东站目前的值守检测工作,由最初的仅有出站口,随着春运返程客流的增加,又增设了两个进站口把控值守,抽调的防控人员也由原来的交通局一个基层单位,增加至10个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参与联防联控,每天早4:30分到晚上12点,至少有40人在轮流值班工作。同时又增设了联络协调人配合他,协调所有参战处室值班人员的排班、审核上报日报表、监督检查场站值班值守情况等工作。他说;“现在心理感觉轻松多了,但是还是不能丝毫放松,容不得半点懈怠、来不得半点虚功啊!”

高铁东站防控组联络协调人、市交通运输局基建处处长杨延军介绍,参战以来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天天分发防疫物资,填写各种报表,忙得团团转,每天1点前没吃过午餐,晚餐也都是7点以后 ,一天仅吃饭时喝点水。沈总及时调度安排,将十个单位的带班领导分成了信息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技术保障组、执勤工作组,大家在组长领导下,分工写作、团结互助,每天的排班、审核上报日报表、监督检查场站值班值守情况等工作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每天早晨迎着太阳升起,沈付湘就开始听取出站口负责人市交通局路政管理处处长李志勇、进站口负责人市交通局事务管理处处长籍海涛详细汇报当天车站疫情防控的情况。站内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维持秩序、喷雾消毒、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发放防控物品……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籍海涛介绍,沈总是个非常认真、非常细致的人,除了听汇报,还每天都要到现场去检查指导,当他发现进站口行李闸机口消杀频次不够,容易造成细菌传播,就及时指示我们给站内清洁人员,平均不到一小时要用医用酒精消杀一次。李志勇说,沈总还非常关心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时常叮嘱大家加强自己保护,并且在防护废弃用品的收集管理等方面都给以了细致的指导和要求。

目前春节返程高峰即将到来,高铁站的防控组成员们将面临更大的考验和挑战,他们虽非白衣,但是天使,冒着严寒,担着风险,但是绝不会退缩。大家都说,有沈总这个“定海神针”在我们身边,我们心理就非常踏实,看到沈总天天坚守在岗位上,我们就不觉得自己辛苦劳累了,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筑牢钢铁防线。从1月22日截至目前,高铁东站共检测出站旅客 ,进站旅客 ,发现发烧旅客 名,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起。

“在这里的每一天,我感受到的并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责任!在这里战斗的每一天,我也被身边精诚团结的同志们感动着,他们都是最棒的!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团结一心,严防盯守,科学防护,就一定不会辜负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期望,这场疫情狙击战就一定会赢得胜利!”沈付湘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