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小学标准班级45人,事实情况是这样吗,你所知道的班级人数是多少?

杏坛老张



刘道元3


在我们地区,公立学校班级人数超过45人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我儿子学校,学生最少的一个班级才15人,最多的一个班级才33人。

今天我被借调到隔壁区去批小学期末试卷了,批的是4、5、6年级的语文期末试卷。

隔壁区有三所小学,这三所小学的4、5、6年级,每个学年最多三个班级,个别学年只有1个班级,每个班级最多30人,最少16人,人数和我们区一样少。

我们全市有大约20个区、局、县,除了市政府所在的那个区,其他所有的区、县,学生人数都是那样少,有的区、县,全区只有一所小学,学生人数不足500人。

大河没水小河干,全省很多县区也大抵如此!

学生人数最多的市里学校,只有重点小学班级人数才会超过45人,但绝大多数不会超过60人,我去市里听过很多次课,超过60人以上的小学班级,几乎很少。

题主所言,我猜是因为孩子班级人数过多而感到烦恼吧!

呵呵,在我们这,最感到烦恼的是学校的老师,因为这样下去,不出10年,多数县、区的老师们就该失业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就是南北差距,南边嫌班级学生人数太多,而我们东北,却在天天担心学生人数越来越少。



不管怎么说,多有多的烦恼,多也有多的好处,对于我们这的老师而言,还是希望学生能多一些,那样好能干到退休,因为照目前的生源来看,40岁左右的教师们,绝大多数是挺不到退休的,他们不得不面临着减员下岗、县管校聘的抉择。



小马爸爸说教育


如果不是你的这个问题,我还真不知道国家有如此规定,小学标准班级是45人。因为就我所知,公立学校达到这个数几乎没有。

我孩子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65个孩子。教室里挤满了人,课桌之间的距离非常小,想要站起来走动一下都比较困难。一个月以后班上走了5个孩子,据说是因为户口被查到未满六周岁不能读小学,最后班上就剩下60人,之后的几年里好像就转学了一个孩子,一直保持到小学毕业。也不是只有这个班是这样的情况,整个年级都是这样。


公立学校的数量有限,片区孩子数量不断增加。小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片区内的孩子都要就近就读,还会有不少关系户从其他片区插进来就读,这就造成了人多的原因。只有私立小学严格控制学生数量,可以保持在40人左右一个班,但是学费就不是大多数家庭能够承受的了。

其实不止小学是这样,幼儿园现在也是人满为患。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国家允许大家生孩子了,但是基础教学的建设跟不上,导致孩子没有幼儿园可读,我家老二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三岁上不了片区内幼儿园,据说这个幼儿园人多到中午是两个孩子睡一张小床,挤不进去,只能高费选择私立幼儿园。这就是目前的情况!


我是伊沅二次方,有妈妈和教师的双重眼光看教育关注我,了解更多教育资讯哦。


伊沅二次方


在我的印象中一直以为,国家规定小学标准的班级人数是50~60这个阶段。我所知道的班级人数,一般都超过了45人。只有在比较边远的村小或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刚好达到了标准。

在经历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期间,把所有学校的大班额现象,通通都已经化小为50个左右的班级。这样使得我们的义务教育班额达到了标准。老师们以及从上到下的各级领导,算是松了一口气。

殊不知我们离国家规定的45人,还有一定的距离,现在我们身边普遍都存在超过50人的班级,但是应该是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

总的来说社区学校的班额都超过了45人啊,每个班额的人数是在50~60人之间。乡镇学校人数就能够轻松达标,保证在40人及以下,最少的也就是十几个学生。

一、公立学校数量有限,片区孩子的人口基数增加。

不得不说,这样的现象产生是有它的根源的。从划片招生以来,城区的各小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打破了城区和乡镇人口流动的平衡性,乡镇学校的学生比原来少得多了。

学校在一年级报名的时候,就严格限制了片区内的适龄儿童,必须是年满7周岁,才能入学。这样就大幅的减少一些学生入学,但也有一些个例,导致了每个班的班额有小幅度的上升的趋势。另外,还有一些特殊关系的插班生,也要安排到不满60人的班级就读。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很多的父母,纷纷购置了学区房,为的是让孩子能够接触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有一部分家庭都生了二孩,所以很多的片区,又有许多的小孩子面临着入学的问题。

二、师资力量配置不均衡。

每年城区都会举行教师选拔考试,在乡镇上教育教学各方面能力优秀的老师,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到城里工作。目的是选拔和填充城区师资力量的不足。

有一部分教师被借调到了政府机关部门工作,他们的编制还没有解决,身份并没有转变或者是脱离教师编制。占了岗位,又不能招考新进教师,在进行核算的时候,很多学校都是处于满编的状态,所以很多学校都有缺人的现象。

三、公立学校的校舍大多老旧,人均校舍占地面积严重不达标。

公立学校很多都是旧校舍,因为修建校舍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情,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比如说在征地修建校舍的时候,村民有很多不配合;政府对相关的事宜,提出了解决方案,但是无果。所以新建校舍,为学生建造更宽敞的活动场地,这件事情就被无限期的滞留下来了。

再者,有些地方有比较适合的、闲置的校舍,但它不属于区级政府管理,领导上报之后协调均无果。市级政府公共财产管理,根本就不考虑区里的公立学校,学生活动场地安全情况的难处。对于闲置的校舍,没办法使用,只能将就着在非常狭小的空间内,让学生轮换着进行集体活动。

有的学校甚至把教师的办公室,都腾出来给学生当教室,而选择在楼顶搭起了活动板房,作为教师的这个办公场所。每当风吹得哗啦哗啦响的时候,都给人一种惊悚的感觉。

这就是我们身边看到的真实现象,有些是整个年级,放到其他学校去,和别人拼场地,进行教学。我想说的是,教育并不像购物一样,还得“组团”。教育关系着国家发展的百年大计。班级人数的多少,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教学质量的优劣产生影响。真的是印证了一句话,“国家规定的执行,要跑到地方上,还是得经过一段比较长漫长的路程”。


我是忧优纵横侃教育,关注教育热点,关注孩子成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喜欢我,就关注我,有什么想法,大家可以评论区讨论!

忧优纵横侃教育


实际情况是,很少有班级达到这样的规定,多数班级的人数都是超标的。

以我们学校为例。我们学校以前是分小学部和中学部,6年前中学部撤出后只有小学部。经过几年的发展,生源在逐年增加。各年级的班级数量,也在随着生源数量的变化在逐年增加。师资力量也是如此。


现在学校除了四、五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在控制在40——45之间,其他的年级各班的人数都在46——57之间。


2019年9月份开学的时候,为了控制大班额,学校领导想尽一切办法,杜绝大班额的出现。


但事与愿违,进城务工子女、外来务工的子女上,到本地做生意的外地人的子女,都需要插班入学。学校为了杜绝大班额的出现,刚开始多一个都不收。家长为了孩子能上学,好多家长每天到我们当地的教育局去上访。


教育局没办法,为了每个孩子都能有学上,就按孩子的家庭住址,统一把这些孩子分到就近的学校。就这样,我校的一、二、三、六年级每个班的学生人数都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我的同学告诉我,她们学校,有的班级的人数达到了68人,从讲台到后墙都做满了学生。孩子小还行,孩子所占的空间较小,老师上课要想下去看一看,还能在教室里转圈。五六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较快,占的空间较大。老师只能在组与组间隙看看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能在教室里转圈了。因为学生都做到后墙前了,堵住了过往的通道。


现在多数农村的中小学,每班的人数都是达到国家标准的。甚至还有很多的班级只有十几人,二十几人,或三十几人。但家长一旦有机会,就会把孩子转到县城以上的城市去上学。这也是导致县城以上的城市的中小学,出现了大班额情况的原因所在。


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在大班额里学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家长会花多的时间来辅导孩子的学习。对于老师来说,大班额教学,会增加老师的工作负担,影响教学的实效性。

但现实就是如此,没有办法。每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权利。为了让每一个孩子走进学校,享受受教育的权利,作为教育部门,只能循序渐进地,逐渐增加教育资源和学位,来逐渐消除大班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更好的教育。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所期望的。


木爻木大说教育


我儿子班上现在是53人,陆陆续续的有人转走,但同时也有人转进,一直保持50多个人,最少的时候也有52人。

我儿子的学校每个年级5个班,每个班50多个孩子,全校有1000多个孩子,一百多位老师。

隔我儿子的学校不远,走路大概半小时吧,那里还有一群小学,属于那种半农村半城市的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全校大概有100多个孩子吧。

家长们都把孩子往稍好一点的学校送,在我看来,这是很正常的。我们这里的那所民办学校,每个班都有60人,家长们还是在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去。

不知道是我们进步了,更注重教育了,还是教育体系真的需要整改了,自从我的孩子入学后,我发现,有80%的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

也许是老师的工作太忙吧,我儿子今年三年级,学校发的练习册,孩子做完之后,老师大多数都没有批改。孩子做错的题,老师也没有讲解过,错了就错了,一把×画在那里。那本练习册做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小时候上学,一个班也是50多个人,没有试卷,都是老师在黑板上抄题,做完之后,老师都会给我们讲解一次,现在科技发达了,不用抄题了,搞不懂为什么还要在学生的人数上面做文章。


探索幸福密码


痴长六七。


老七35341



妖孽147193118


国家规定小学标准班级是45人,估计能只有45个学生的班级不是太多。我在四线小城市,我们这边人数在45人以下只有个别农村学校和一些新建的学校,以及小班上课的私立学校。

例如我们这边一个排名第五的小学,今年新校区开始招生,老校区每个班50人以上,新校区每个班不到40个人,主要原因是新校区太偏太远,上学放学不太方便。还有就是一个以小班上课的私立学校,每个班只收30名学生,不过费用比较贵。

所以说,依然存在不少小学班级超标的情况,大概是这几方面的原因:

1.从众心理

好学校是每个家长的追求,如果可以的话家长都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好点的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每个地区的家长对当地的学校情况在心理都有一杆秤,所以就造成了家长跟风上学的情况。

2.划片的问题

现在很多学校采取的都是划片招生,随着二胎的开放,划片范围内生源的情况不太好把握,如果是人口密集的地区,适龄儿童就多,就很容易造成扎堆上学的情况。

3.老师少

虽然年年在招聘,但是年年师资力量不够,随着适龄儿童的增加,如果按照每个班45名学生的标准,必定会造成一些学校教室不够用、老师不够用的情况,所以只能增加每个班的学生人数。

结束语:让每个班级都达到45人的标准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然规教育说


中国人口众多,国家小学标准班45人,初衷是好的。但现实中,也许只有一线城市或许可以按照标准执行。

二三线城市,参差不齐。部分学校可以此标准。但据我所知,还是大部分超员·

县城一个班级更是人满为患。我侄女四年级,班级多达七十多人。听课效率,让人堪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