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就提出的最正确学习方法,为什么被“无情”抛弃

不知道什么时候,很孩子被动或无疑是的抛弃了最正确的学习办法,乃至于关于知识,有一个特别怪异的现象,当人们离开学校后,出现了两种对立的声音。

1、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一点用都没有,在学校学习,就是浪费时间

2、学校的知识非常有用,后悔没有进修,后悔没有好好学习。

如果我说,其实这两种声音都是正确的呢?你或许认为,我没主见,随便说的,但是请看完下边我的分析,顺便会有一套非常不错的学习方法。

2000年前就提出的最正确学习方法,为什么被“无情”抛弃

首先我们看一个发生在1900年的有趣的故事

在1900年的德国,有一个叫威廉奥斯汀的数学老师,他觉得,并不是人类才有高智商,动物的智力被低估了,于是,他开始教一匹马学算数。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威廉奥斯汀将这匹马带到了人们的面前,当问到2+2等于几的时候,马儿踢了4下蹄子,当问到“今天星期一,再过几天星期六”的时候,马儿竟然可以正确的踢5下蹄子。

德国人是严谨的,他们认为是马儿的主人威廉奥斯汀有作弊的行为,结果用别人代替威廉奥斯汀进行提问,结果马儿依然可以正确回答。

通过大量的实验,人们发现,当提问者离开马儿的视线,或者提问者也不知道答案的时候,马儿便无法回答了。

2000年前就提出的最正确学习方法,为什么被“无情”抛弃

这是什么原因呢?---建模偏差

事实上,这匹马并没有真正学会算数,而是构建了一种模型:根据提问者在无意识间流露的表情、动作来判断什么时候该停止踏蹄子。

马儿构建的通过表情和动作回答问题的模型,同我们理解的算数模型,得到的结果相同,但是实质意义却天差地别。

这个故事给各位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启示

从古至今,在教与学中,有着跟上面的马儿一样的情况,学生构建的模型,能够在试卷上实现与教育想教的模型一样的功能,但是二者在实际应用中,却天差地别。

对于考试的学生而言,分数是最重要的,有些时候他们知道可以用学到的知识来得到答案,但是如果出现另外一种模型也能得到正确答案,哪怕是“三短一长选一长,三长一短选一短”,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模型,学生也会选择后者。

2000年前就提出的最正确学习方法,为什么被“无情”抛弃

教育偏差现象

应试系统:在我们的教育系统中,有些孩子、老师、家长以及很多培训机构都扮演着马儿的角色,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取得更高的分数,渐渐的,这衍生出了一套看似实用,其实是以分数为目的的教育体系。

教育配错了就业

由于“能得到高分的模型”并不一定是“教育目标的模型”,就让学生在就业时处在一个尴尬的局面。

企业一方面以分数和学校出身来筛选人才,一方面又希望这些人可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这种筛选方式与筛选目标的不匹配,让辛辛苦苦通过考试获得高分的孩子进入职场后,不得不重新参加培训来学习实用知识,所以很多人感觉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是没用的。

2000年前就提出的最正确学习方法,为什么被“无情”抛弃

解决办法:明确输入与输出

说到底,教育目标的模型是正确的,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为了得高分,而选择了其他方式获得高分,这违背了教育本身。

而有一部分人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学习的,通过“思维导图”孩子在学习中明确了输入与与输出,获取知识的模型就符合教育模型。

例如:今天学了一首诗,为了学会这首诗,孩子脑海里形成了一个“思维导图”,分别为,这个诗人的年龄性格,这首诗写作的社会背景,诗人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这么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就需要学生进行很多材料搜集,从而掌握这首诗。

所谓的“捷径”,是背诵了这首诗,在试卷上填写正确了,这就是掌握了这首诗,然而诗句中表达的感情,学习后获得的启示,一概不以为然。

2000年前就提出的最正确学习方法,为什么被“无情”抛弃

就像早在2000年前古人留下的一句学习的至理名言“温故而知新”,只要上过学,都背诵过,都明白表面的意思,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掌握了这句话,并且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了呢?

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明确什么是问题,什么是答案,很多孩子,连知识所描述的问题和答案都不清楚就学习,最后只是记住了知识的描述而已,知识不是信息,学习不是记忆,这是人们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