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师生同心抗疫

为全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增强市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深圳疾控中心”)于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向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发出协助制作新冠宣传物料的紧急号召。对此,传播学院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成立了由院长巢乃鹏同志、副院长杨洸同志负责的工作组。几小时内,学院通过微信迅速集结近200名学生加入宣传工作,并分为平面设计、视频制作、手机交互3个小组,分别由学院胡莹老师、张文文老师和黄晓东老师担任小组指导老师。仅三天时间,传播学院宣传工作组即完成第一期百件作品,其中部分已经被疾控中心采纳,陆续用于全市防疫宣传。

1月26日,各小组指导老师在接到学院工作任务后,立即通过各种方式招募志愿者学生。时值寒假,学院学生都分散在全国各地,但一听说召集防疫志愿者,学生们立刻行动,踊跃报名,在半天时间内,平面设计组快速招募了以本院广告设计方向为主,兼有少量院外及校外学生共78名学生志愿者,视频宣传组招募了本院传播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80余名学生志愿者,手机互动组也吸引了本院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的22名学生志愿者加入,3个小组共集结了学生志愿者近200名。在与深圳市疾控预防中心沟通、明确工作任务后,工作组统筹安排,任务到人,加班加点,于1月29日中午前完成了第一期工作任务的设计方案。

本次宣传作品紧扣防疫抗疫主题,立意明确,设计精良,多件作品获得疾控中心采纳。其中,平面设计组在三天内提交了第一期工作任务的设计稿50多项,疾控中心陆续采用了《不离不弃,共渡难关》、《三字经》等设计方案用于印制宣传海报及推送移动端广告。据了解,宣传海报将陆续发放到各社区用作宣传,两套海报也已报送至市委宣传部,即将下发多个单位。2月3日,平面组第二期工作任务经与疾控中心沟通确认,正进入紧密的设计落实阶段。

视频制作组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常见问题,尤其以普通家庭、小学生、托儿所如何防御新型冠状病毒为宣传重点,80多名学生志愿者首期制作了12个健康宣传短视频。其中,为深圳疾控中心原创的防疫MV动画科普歌曲《让病毒远去》因其内容浅显易懂、形式新颖独特,已在《人民日报》APP、深圳市卫健委、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深圳市网信办等多家官微官博进行转载,截至目前全网累计播放量已超15万。

手机互动组从深圳疾控中心的十六个选题中筛选出“我/亲戚刚从武汉回来该怎么办?”、“新冠病毒?‘鱼’我无关!”、“你的口罩带对了吗?”、“个人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处理小测试”等9个主题用于第一期手机交互媒体防控宣传,其作品呈现以H5、小程序等动态形式为主,兼具互动问答、测试游戏及交互展示等多种互动形式,通俗易懂,易于传播,目前已通过多平台实现投放。此外,互动媒体创作组进一步从志愿者中抽调能干、肯干、苦干的五名骨干成员随时待命,后续将直接对接深圳市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交互宣传作品的修订及其他相关服务。

深圳大学师生同心抗疫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不离不弃,共渡难关》系列海报

深圳大学师生同心抗疫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预防疫情科普歌曲《让病毒远去》MV

深圳大学师生同心抗疫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你的口罩戴对了吗》H5互动问答

深圳大学师生同心抗疫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齐心协力,共同抗疫》系列海报

截至目前,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已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教所共同开发了多个系列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普作品。据深圳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的负责人吕星主任介绍,海报《新冠预防三字经》系列、《不离不弃,共渡难关》系列已报送市宣传部进行宣传;同时已印制5万份宣传材料,通过各区疾控中心投放到全市多个场所。疾控防疫科普歌曲《让病毒远去》的MV视频已在《人民日报》APP、深圳卫健委、深圳疾控、深圳市网信办等多家官微官博进行转载。H5互动科普作品《你的口罩戴对了吗》、《我/亲戚刚从武汉回来该怎么办?》、《个人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优秀作品也现已通过多种平台投放。此次,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行动迅速,各系列防疫科普宣传物料令人耳目一新,具备较好的社会影响力,获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