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三部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金庸其他作品中都找不到

我們知道,金庸公開發表過15部武俠作品,其中,《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由於故事一脈相承,又被稱作射鵰三部曲。金庸作品中,只有這三部作品單獨拿出來算作一個系列。

其實,射鵰三部曲除了故事相互關聯,還有一個重要特點,這個特點是射鵰,神鵰,倚天所獨有的,金庸其他作品都不具備這個特點。

射鵰三部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金庸其他作品中都找不到

這個特點就是,射鵰三部曲每一部作品,它的主線情節,時代跨度都特別長,至少20年。作品交代了主人公詳細的成長曆程,堪稱小型人物史詩。

我們不妨來仔細扒一下三部作品的主線時代跨度。射鵰開篇是郭嘯天和楊鐵心飲酒聽書,此時郭靖尚未出生。而到射鵰結尾,郭靖已經20歲出頭了。射鵰的時代跨度還算少的,到了神鵰俠侶,楊過初登場時不過十二三歲,而初入江湖也只有十八歲左右;等和小龍女十六年後再相見,楊過已經是三十六七歲的中年人了,也就是說神鵰的時代跨度有25年左右。

射鵰三部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金庸其他作品中都找不到

而到了倚天屠龍記就更厲害了。倚天開篇寫的是郭襄的故事,當時郭襄才不到20歲,張君寶也才十六七歲,而前兩章已過,第三章開篇,張君寶,也就是張三丰,陡然就變成了90歲高齡的武當掌門。這還不算完,等張無忌出生,再到倚天結尾,又是20多年,也就是說,倚天的前後年代跨度接近100年。

需要指出的是,這裡說的年代跨度是指主線,即金庸正面描寫的情節。像那些回憶中的情節,雖然年代久遠,但只不過都是支線,比如神鵰中的王重陽和林朝英的往事,是通過回憶呈現的,較起真來,神鵰的年代跨度將會大大提高。

射鵰三部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金庸其他作品中都找不到

說完射鵰三部曲,我們不妨再來看看金庸其他主要作品。飛狐外傳裡,胡斐在商家堡初登場時十二三歲,到了結尾也只不過二十來歲,跨度不到10年。雪山飛狐中胡一刀的情節只存在於回憶中,單論主線情節,全書描寫的只是一天的故事。

天龍八部中,段譽一出場就是20歲左右的王子了,喬峰也早就功成名就,享有北喬峰之名,直到天龍結尾,整個故事的主線跨度也不超過五年。鹿鼎記中,韋小寶出場時十幾歲,直到故事結尾,也沒有超過20歲。

射鵰三部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金庸其他作品中都找不到

笑傲江湖,令狐沖一出場就是華山派的大師兄,雖然其經歷豐富而傳奇,但這經歷也只不過是短短几年的事情。

俠客行和碧血劍類似,主人公石破天和袁承志出場時是小孩,到了故事結尾,也只是個20歲左右的青年。

可見,金庸其他作品還沒有在時間跨度上超過20年的,甚至連十年都很少達到。而射鵰三部曲時間跨度最小的射鵰英雄傳,時間跨度也超過了20年。時間跨度長的好處是,主人公的成長曆程得到了非常詳盡的呈現,人物的塑造也變得立體,成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