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發展什麼產業好?最好是可持續發展的?

反鄉創業


《農村發展什麼產業好?最好是可持續發展的?》的題主,問的很廣泛。講產業,當然不離農業與農業多產業。農業有農、林、畜、牧、漁等多業,有種、養、加、儲、營、運等多種。農業多產業有生產一產業、加工二產業、服務三產業等三大類,內容可多了。當下很熱乎的,就是農文旅閒休等,無論橫面、縱面都豐富多彩。究竟發展什麼產業好?總的要因地制宜,實際出發,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即重點、特點)。要形成產業,一般離不開這幾個前提:一是規模(即面積、也指範圍),太小了,談不上規模效益。二是設施配套,環境條件,談不上綜合產能。三是經營方式,有套科學的運行(即內部管理)機制,關鍵在於公正、誠信、廉潔處理好多方利益關係。四是資金實力,基本做到相適應。五是人才,主要是率先骨幹與科技人才,具有情商智商結合、德智兼優的優秀人才。總之,要通過反覆、多次論證與謀籌,選準項目,前膽判斷。做到項目實施效益明顯、沒有投資風險,特殊情況下不發生“危險”。向來的客觀是“話好說”,做起來不容易,真正做成功了,就“非常不簡單了”!在這裡,我談個《兩千多畝荒山變成適應機耕的高效農業基地》的事例,共同探討“如何把農業產業做起來?”的問題。

該基地處湘江中游南岸,面積2200餘畝,分佈三塊地方,核心區的1300多畝座落於油茶山中心地段。三個區域涉及三個鎮的26個行政村(合併前的小村)、83個村民小組、922戶農民的土地權益。歷史上盛產茶油的這些油茶山,解放前屬地主、資本家或有的宗族所有,土改中劃為集體,所有權歸生產隊,由大隊統管統摘,榨油後分配到生產隊到農戶。因茶尤價值高,改革時全部隨著田畝分割到戶經營。面積最多的戶15畝,最少的戶只有0點1畝。由於零星分散,失墾棄管,茅草荊刺橫行,九十年代失火成了荒山。2000年代國家實行土地“佔補平衡”政策,土地開墾整理項目投資越來越多。但連片涉及農戶多,地面青苗(主要零散小樹)和構築物補嘗難。某公司約定承擔投資前期矛盾處理(主要簽訂到戶合同和支付各項補嘗費)後,國土部門投資500餘萬元實施土地整理。經過雙方四年多的努力,兩千多畝荒山整理建設成為“水電溝路相應配套、基本適應機械化耕作”的農業生產基地。從2010年起,艱苦奮鬥十年,建成了蔬菜、水果、樹苗為主體的高效農業產業體系。出現了有機化生產穩定;蔬菜畝產收入超5000元的面積不斷增多、產銷暢聯;為屬地弱勢勞力提供就業崗位;土地發租與承租關係健康穩定的可喜局面。使曾經火荒多年、畝值為零的閒廢土地,變成了可持續發展的有機現代農業的新型生產基地。

農村的土地資源是很豐富的,關鍵在於統籌規劃,連片整合;在於謀籌產業,落地項目開發;在於多方投資,配建基礎設施;在於農技集約化,培訓勞動技術型人才;在於正確處理與農民經營關係,拓寬農民增收路子,實現土地經營規模化。在該基地規劃設計、實施開發、配套建設過程中,深感最辣手的事是三個方面:

一是在簽訂土地租貨合同中,在同村、組班子、黨員骨幹、農民代表的“幾下几上”協同合同條款、基本達成認可的基礎上,在逐家農戶證籤中,面臨簽字人難找、地塊面積四界難確、地面著物補嘗難統一的“三大痛點”壓頭。土地承租公司組織五、六名專業人員連續奮鬥兩年多時間,對800多塊土地板塊的四至界限、面積、青苗補嘗等,逐處拉索丈量、逐畝計算金額、逐戶處理歷史遺留,當面現場對算簽字。不管酷暑寒凍,堅持起早貪黑,爬山越嶺,做到不誤“農”工,不失言百姓,不較正農民利益。為了合同簽字,先後四次派專人到廣州、深圳和江浙地區,用“鄉友聯線、步藤摸瓜”方式,千方百計尋找到當事人簽字,以自己的德善行為,把工作細化到農民心坎上。實踐檢驗,公司簽約逐一到位,利益兌付一絲不苟,合同執行無任何遺留。為項目建設紮緊了根基。

二是資金缺乏,基礎設施配建標準不高。該項目屬國土部門設計、實施招投標和竣工驗收付款。投資建設方出資300多萬元、費用有缺口;施工方看重施工利潤;土地經營方看重設施配建到位。前期費用成本200餘萬元。短期回收難,資金壓力大。總之,前期配套不足,後期 建設難賦。道路、溝管、水源、環保等設施配建比較粗放,保障率較低。

三是經營體系不同層次的運作還不夠理順。惠農政策對接還不夠落地。經營土地的實體層面還缺乏活力,發展後勁不足。承接土地轉讓的五六個基礎點有的效益還不高,發展潛力還很大。

總之,2000多畝荒山連片開發過來的這個基地,來之不易。可持續發展有了良好基礎。未來前景看好。


潤物無聲73


農村,它獨特的魅力和地理資源條件優勢,已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農村產業有沒有“金”可掘?人人都在遐想。農村產業有沒有 “礦”可挖?人們都在思索。

農村發展什麼產業好?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食為天,糧為先,果蔬副食品在其中,需求恆古永不變。農村一直在圍繞保障“城市人民提供日常果蔬副食品正常供應”而發展。

農業產業鏈的種植、養殖方面,是農業恆古不變的發展方向,萬變不離其宗。現代農業,有許多事情並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做得好的。根據農業全產業鏈的思路,拓展種植、養殖產業鏈,種地也能致富。

“生態農業”離我們並不遙遠,因地制宜,”利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優勢“,整合土地資源,迴歸“自然生態”種植 、養植。幫助農民,改變傳統跟風種植“產量求效益”的觀念,引導他們樹立”品質求效益”的新思想,向農產品產、供、銷“產業鏈”縱深發展。

最好是可持續發展的?

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城市居民對果蔬農副產品的需求,早就從“溫飽型”轉向了“享受型”。現代人對農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不但要求有足夠的數量,而且要求有營養,有功能,還要吃出風味,而且是無公害食品。

農產品市場,消費結構對農產品的需求,已經發生了變化。市場沒有變,市場1.0、2.0傳統經營思維沒有變。網絡時代4.0、5.0商業模式已經變了。改革在深入,傳統的產、供、銷“產業鏈”在調整、在轉型。

我的觀點

① 農產品產、供、銷“產業鏈”,是農村迴歸“生態農業”種植、養殖發展新產業的新路,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果蔬農副產品在其中,他的需求是恆古不變的。

② 傳統的農產品產、供、銷產業鏈在轉型、在調整。依託互聯網,走出一條農村種植、養殖基地產、供、銷“產業鏈”之路,創建“自己的市場自己做主”。


夢中翔之夢


——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前景看好!理由如下:

中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市場發展:2016年營業收入超過5700億元,經營單位達290萬家

休閒農業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可以深度開發農業資源潛力,調整農業結構,改善農業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在綜合性的休閒農業區,遊客不僅可觀光、採果、體驗農作、瞭解農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和度假。

隨著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行業市場規模也得到快速發展。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截至2016年底,全國有10萬個村開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活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經營單位達290萬家,其中農家樂超過200萬家,年接待遊客接近21億人次,年營業收入超過5700億元。

圖表1: 2011-2016年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市場規模變化(單位:萬家,億人)

圖表2: 2008-2017年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收入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政策持續放量,行業市場前景明朗

按照2015年國務院出臺的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若干意見,要求實施鄉村旅遊提升計劃,開拓旅遊消費空間,並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扶貧。到2020年,全國建成6000個以上鄉村旅遊模範村,形成10萬個以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特色村、300萬家農家樂,鄉村旅遊年接待遊客超過20億人次,受益農民5000萬人。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未來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圖表3:2020年中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市場規模規劃(單位:個,萬個,萬家,億人次,萬人)

圖表4:截至2017中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支持政策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作為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的融合體,近年來發展迅猛,已成為一種新型產業形態和消費業態,在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傳承中華農耕文明、建設美麗鄉村、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支撐。

大規模、大產業、大影響,五大助手助推行業發展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現在,中國的鄉村旅遊經歷了初創期、發展期、擴張器和升級期四個時期。2017年是中國鄉村旅遊發展的非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中國鄉村旅遊從過去的小旅遊、中旅遊進入到了大旅遊時代,它有三個要素:

圖表5:鄉村旅遊快速發展的三大因素

未來10年鄉村旅遊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推動中國鄉村旅遊的發展主要有這樣五個推手:政策引導、城鎮化拉動、汽車普及、投資驅動、新消費革命。


前瞻產業研究院


凡是產業多的地方,人就多起來了。人一多就成了城市。所以,農村只能興起一些與農業有關的產業。比如旅遊觀光,農家院,季節果蔬等。未來農業自動化,那些鄉鎮,以及中心居民點,會有農機修理,糧食儲藏,超市果蔬市場,保健服務等生活配套小型產業。

有了城市,才顯出農村。未來交通便利,城鄉對照,人民會感受差別帶來的新鮮和幸福。


嵩山道士


個人以為,鄉村跟農村人口較稀薄,而土地面積較大,想要形成工業區,一般來說比較困難,除非有政府支持。因此,發展鄉村首先應該分析鄉村的特色而發展合適的產業。

比如:倘若有著名景點什麼的話就可以以旅遊業來帶動鄉鎮的發展,研發一條帶當地特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其實,中國農村問題比較複雜,走特色發展而成功的鄉村畢竟有限。主要還應該看國家以後的政策走向,當然,鄉村領導人根據本村的特色而自謀出路是最好的做法。





漢鄉老鍋


農村可以發展養殖,種植業,果園,大棚蔬菜等。有自己的特色還可以發展農家樂,自摘水果,自摘有機蔬菜。特色體驗,自助燒烤等等 隨著互聯網的介入,未來都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明天會更好27748


從目前農村發展情況來看,不怎麼樂觀,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去啦,老年人居多,空心村不斷出現,不能在一村一品啦,要幾個村聯合起來一起打照知名品牌。只能招兵買馬,用生態鏈的方式,來發展農村產業,必須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聯合在一起,其它的沒辦法搞起來,就現在的農村得依託地利優勢,一步一個腳印的平穩發展。比如發展經濟林,來增加荒山的綠化面積,實行承包制,只要想幹肯下功夫,就沒有不成功的。


狼善良617


結合當地特色和政策發展一二三產融合當然是最理想的,但這需要資金人才技術土地綜合發揮最佳效率,還要有能幹的領路人,所有條件具備聚攏並不容易。

所以,不存在千篇一律的產業發展思路,換個角度,如果條件不具備,就不要急著發展什麼產業,踏踏實實把眼前的村民福利、公共設施,甚至廁所和文化場所搞好,並避免面子工程。這些是人心項目,讓村民和返鄉者感覺到了村莊的變好和認真,機會自然會來,這也避免了硬套產業項目的折騰和浪費。

所以,治理先行,鄉風文明瞭,產業機遇也就逐漸冒出來了。


姚耀1188


衣食住行呀,分工分產,只要與人相關的,都可以。未來吃穿用都將多樣化,高端化,培育高質量養殖,農產品,以及熟練工人,也能分化城市產業擁擠,專心發展工業


用戶7691766909975


農產品深加工吧,現在初步的農業生產沒有太大利潤空間,並且投入也相當的大,進行深加工可以大大的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空間還是很大的,希望對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