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的发票条款应如何约定?

助你财务


一般公司的合同是由法务来进行拟定和审核的,但是有些涉及到财务的问题可能也需要专业的财务人员参与其中。财务和法务一般是各司其职,各守其位。

财务对于合同中各项条款的审视,主要是从涉税的事项、结算的条款、内控的要求以及特殊的事项等几个方面来考虑。涉及到发票的相关条款,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面:

  1. 发票的类型和提供的时间

具体提供的发票是什么类型,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涉及到的税率是多少。

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涉及到是否能够抵扣的问题。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取得专用发票才能进行进项抵扣,需要予以明确。

同时需要能够明确约定合同的税率。有时候当后期的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就税率问题进行补充协商。有时候对于不同的项目,可能涉及到不同的税率,能分开的要分开。对于一个项目,不同的合作方式,核算形式,都可能涉及到不同的税率,也需要注意。

对于提供发票的时间,也需要明确。这一方面可能涉及到企业本身的增值税抵扣或者缴纳增值税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能涉及到后期的付款或者回款问题,所以需要控制好时间节点。

2. 注意“价”和“税”的问题

合同中约定的价格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需要予以明确。这是双方对于总价和税费承担的一个再次确认,同时也避免后期出现税率变化时,产生扯皮现象。

3. 违约责任

合同中也需要对违约责任进行约定。比如当无法及时提供发票,提供发票违规等情况所产生的责任由谁承担。在涉及到合同违约条款的时候,如果有相关数字的,财务人员可以多留一份心,看看相关的金额、比例、时间定得是否符合逻辑。之前有公司,因为违约责任中的赔偿比例定得太高,导致产生了大额的赔偿,所以,对于有数字比例的,要特别关注。

总的来说,财务更多关注的是合同中涉及到的财税细节,包括财、税、款、票等问题,更多关注当中的财务和税务风险。


财会小童


一般在合同中对发票条款应作出以下约定:

一、约定发票的类别。

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一般应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如果是一般纳税人,一般计税项目,则约定对方应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否则约定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即可。

二、约定开具发票的时间。

在什么时间开具发票,这个一般在合同中应该有约定,特别是对同一项经济业务连续执行的合同尤为重要。

比如某房地产开发商与总包单位约定,单体建筑结构封顶时,付款至合同金额的70%,竣工验收后,付款至合同总金额的85%,决算报告双方签字盖章后,付款至合同金额的95%,余款三年之后一次性无息付清。每次付款前,总包单位应提供等额增值税专用发票,付款至95%时,将所有发票全部开齐。

三、约定违约责任。

比如如果对方不按约定提供合格的发票,付款方有权停止付款,由此产生了多缴税款责任,有供货方承担。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金典财税


合同中一定要对发票条款进行约定,在签订合同的时以下四点一定不能少:

第一发票票种的确定

不同种类的发票的税率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一般商品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率是13%,企业取得进项税发票可以抵扣13%的税款。

如果100万的货款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售票方一分税款都不能抵扣,税负直接上升13%。假如对方开的是小规模纳税增值专用发票啊,购买方能够抵扣的税款也就只有3%,税负将增加10%。

第二税票的开具时间要约定好

最好情况是在付款的时候,对方就将发票开具过来,最差的情况也应当在最后一笔款项支付之前要求对方将发票开过来。

第三约定不开发票不付款的条款

实践中,购买方没有取得销售方的发票,购买方仍然有义务全额付款。

曾经遇到一个法院判例,活动当中未对发票的开具进行约定,销售方没开发票,购买方我的货款一直不支付,购买方必须全额支付货款。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购买方应当在合同中加上类似的这样一句话“销售方不开发票,购买方有权利不付款”,合同加上这句话之后,就证明购销双方对开票付款这个约定达成了一致意见:销售方不开发票,远方就有权利不付款。

第四合同审核一定要财务参与

合同签订一般都是由业务部门进行,财务很少参与。业务部门侧重于其业务专业和商务条款的把控,但是对涉及发票开具、付款时间、付款进度等与财务相关的条款时,往往显得不够专业,容易给企业带来财富风险。因此,内部管理做得好的企业,签订合同时财务人员都会有全部参加。


老杨会计


合同中对于发票条款的约定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约定发票的类型和税率,是需要增值税普通发票还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要约定清楚,另外就是税率,因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是不一样的,所以对税率也可以进行约定;

2、约定发票开具的时间和次数

发票在什么时间开具,是一次性开出全额发票还是分次、分金额开具,也要约定清楚;

3、约定未按约定开具发票的法律责任

比如可以约定未开具发票可以暂停支付发票款项并不承担违约责任,也可以约定超过约定的时间开具发票要支付相应的违约金等!

4、在发票条款的约定中还可以约定税款的承担问题,比如可以约定开具发票所产生的税款的款项由对方来承担,不过这种情况下一般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低,卖方再承担税款的金额不划算,所以会约定开具发票所产生的税款的款项由买方来承担。

以上是在合同中关于发票条款约定应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在我国目前“金税三期”的财税环境下,对于发票的管理和使用都是非常严格的,在企业正常的交易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在合同中加入发票的条款,以避免因财税问题给企业带来的法律风险。


东哥谈法商


藏在合同里的涉税风险提示:

1.签订以货换货合同

 

在商品购销活动中,很多企业会采用以货换货方式进行商品交易,那么,签订以货换货合同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呢?

▼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1〕155号)第三条规定:

商品购销活动中,采用以货换货方式进行商品交易签订的合同,是反映既购又销双重经济行为的合同。对此,应按合同所载的购、销合计金额计税贴花。合同未列明金额的,应按合同所载购、销数量依照国家牌价或市场价格计算应纳税金额。

 

2.签订代理合同

 

“经双方友好协商,甲方委托乙方为其所有产品和服务在A地区的代理商, 代理甲方委托的代理服务项目。”类似该条款的代理合同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吧,那么,签订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呢?

▼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1〕155号)第十四条规定:

在代理业务中,代理单位与委托单位之间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凡仅明确代理事项、权限和责任的,不属于应税凭证,不贴印花。

 

 

3.签订货物运输合同

 

2019年11月,A公司与甲货物运输公司签订一份《货物运输合同》,合同中明确所运输的货物价值为200万元,运输费用6万元(含税)。那么,双方签订货物运输合同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若需要缴纳,计税依据是否包含货物价值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货物运输合同纳税义务人为立合同人,货物运输合同包括民用航空、铁路运输、海上运输、内河运输、公路运输和联运合同。货物运输合同纳税义务人应按运输费用万分之五贴花,计税依据不包括货物价值。

 

4.签订借款合同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型企业,为了解决资金周转紧张问题,甲公司分别与A银行和B商贸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那么,凡是借款合同是不是都需要缴纳印花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借款合同的立合同人为纳税义务人,借款合同范围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印花税按借款金额万分之零点五贴花。因此,甲公司与A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需要缴纳印花税,与B商贸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不需要缴纳印花税。特别提醒: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77号)第二条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5.个人出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

 

张某将拥有的住房出租给李某用于居住,为此,双方签订了房产租赁合同。那么,针对该合同双方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呢?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24号)第二条第二项规定:对个人出租、承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

 

6.签订融资租赁合同

 

“甲方根据乙方的要求及乙方的自主选定,以租给乙方为目的,为乙方融资购买合同所记载的物件(简称租赁物件)租予乙方,乙方则向甲方承租并使用该物件。”

上述条款属于融资租赁合同中的典型条款,那么,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呢?▼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租赁合同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44号)第一条规定:对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含融资性售后回租),统一按照其所载明的租金总额依照“借款合同”税目,按万分之零点五的税率计税贴花。

 

7.签订住房抵押贷款合同

 

住房抵押贷款是银行为保证贷款的安全,把借款人的房地产、有价证券及其他凭证,通过一定的契约合同,合法取得对借款人财产的留置权和质押权而向其提供的一种贷款。那么,签订住房抵押贷款合同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呢?

▼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对借款合同贴花问题的具体规定》(国税地字〔1988〕第30号)第三条规定:借款方以财产作抵押,与贷款方签订的抵押借款合同,属于资金信贷业务,借贷双方应按“借款合同”计税贴花。因借款方无力偿还借款而将抵押财产转移给贷款方,应就双方书立的产权转移书据,按“产权转移书据”计税贴花。

 

8.签订农副产品收购合同

 

今年,猪肉价格高涨,这不,为了保证猪肉供给,很多猪肉生产加工企业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签订了农副产品收购合同,那么,针对签订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三条规定: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免纳印花税。

 

9.签订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为了扩大产能,甲企业与乙建筑公司签订了厂房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那么,针对签订的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其按承包金额万分之三贴花


个税千千税


企业在和供应商进行货款结算时,经常离不开发票。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对发票条款约定不当,产生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小编在此向大家分析合同中如何防范发票条款的法律风险。

一、在合同条款中明确供应商提供发票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企业向供应商采购货物或劳务,必须在合同中明确供应商按规定提供发票的义务。此外,最好在附加义务中补充约定,供应商与本公司的业务涉及税务调查时,供应商必须履行的通知义务;本公司与供应商的业务涉及税务调查的,供应商必须履行积极配合的义务;如果供应商为外地的,有义务提供当地的税务法规等。

二、明确供应商应当提供发票的类型

不同税种间存在税率差,而同一税种又可能存在多种税目,各税目的税率差别可能更大。供应商(承包商)在开具发票时,为了减轻自己的税负,可能会开具低税率的发票,或者提供与实际业务不符的发票。此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采购货物时,还需明确供应商(承包商)是否必须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避免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相关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此外,注意明确供应商(承包商)对退货退款、返利、折让等事项,应提供证明和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义务。

三、明确供应商应当提供发票的时间

购买、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有不同的结算方式,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情况,在合同中明确结算方式,并明确供应商(承包商)提供发票的时间。同时,企业可在合同中明确,供应商(承包商)在开具发票时必须通知企业,企业在验证发票符合规定后付款。

四、明确供应商提供发票不符合规定的违约责任

企业采购时 不能取得发票,或者取得的发票不符合规定,如发票抬头与企业名称不符等,都会导致企业的损失。企业在采购合同中应当明确供应商对发票问题的赔偿责任,明确供应商提供的发票出现税务问题时,供应商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不得包括税款、滞纳金、罚款等行政损失。


尘少解说


因为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抵扣环节,开具不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增值税发 票不合规,都将给受票方造成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应当考虑将取得增值税发票作为一项合同义务列入合同的相关条款,同时考虑将增值税发票的取得和开具与 收付款义务相关联。

一般纳税人企业在营改增后可考虑在合同中增加“取得合 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才支付款项”的付款方式条款,规避提前支付款项后发现发票认证不了、虚假发票等情况发生。


歌缘是你


发票条款主要包括开票种类、开票税率、开票时间以及发票责任等内容,具体分析如下:

Ⅰ开票种类

这里的开票种类主要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即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销售方需要开具专票还是普票,该条款主要针对一般纳税人购买方。在经济合同中,必须明确发票的开具要求,开具发票的类型。

例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采购货物时,在采购合同中必须明确有“供应商(承包商)必须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条款,避免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相关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税收风险。

Ⅱ开票税率

不同税种间存在税率差,而同一税种又可能存在多种税目,各税目的税率差别可能更大。供应商(承包商)在开具发票时,为了减轻自己的税负,可能会开具低税率的发票,或者提供与实际业务不符的发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开具发票要如实开具,不能变更项目与价格等,否则所开具的属于不符合规定的发票。

所以,开票税率要按照合同约定的产品或服务,根据税法规定,按适用的税率开票。

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某些业务按税法规定,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方法,在合同中一定要约定,是按正常税率开票,还是按简易计税征收率开票。

Ⅲ开票时间

虽然,在合同中约定付款时间很重要,但是,约定开票时间也同等重要!

没有约定付款时间,风险最多是款项收不回的风险,即坏账风险。如果没有约定开票时间,除了坏账风险外,还有可能遇到税收风险,即进项税不能抵扣和成本费用所得税前不能扣除的风险。购买、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有不同的结算方式,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情况,在合同中明确结算方式,并明确供应商(承包商)提供发票的时间。开票时间的约定与付款方式(或时间)有关联的,合同当中常见的结算方式有以下几种:

1、合同约定:合同签订后××日后或者发货后××日内,全额开具发票。

2、合同约定:按付款进度,开具相应金额的发票。

3、合同约定:全额付款后××日内开具全额发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提前付款,但是提前付款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风险,例如增值税发票迟迟不到位,或者开过来了发票有瑕疵认证不了,甚至会出现虚假发票的情况。此时为应对这个风险,需要在合同中增加了一个条款,一般是规定取得合规的增值税发票后才付款,一定是见票才付款。

Ⅳ发票责任

在经济往来中,虚开发票的行为有很多,虚开增值税发票危害,对于开票方来说,要追究其法律责任,最高追究到刑事责任,对于受票方,特别是善意受票方,虽然没有主观过错,但是取得虚开的发票,也不允许抵扣进项税,同时也不得列支成本费用,因此需要在合同中约定发票方面的责任条款。

例如约定:如果供应商提供的增值税发票(尤其是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假的或者虚开的,被政府相关部门查出,一切责任由供应商承担。而给采购方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供货方负责赔偿。

企业采购时不能取得发票,或者取得的发票不符合规定,如发票抬头与企业名称不符等,都会导致企业的损失。为防止发票问题所导致的损失,企业在采购合同中应当明确供应商(承包商)对发票问题的赔偿责任,明确以下内容:

(1)明确供应商(承包商)与贵公司的业务涉及税务调查,供应商(承包商)必须履行通知义务;企业与供应商(承包商)的业务涉及税务调查,供应商(承包商)有义务配合。

(2)双方财务部门及时沟通,供应商(承包商)有义务提供当地的税务法规。

(3)明确供应商(承包商)对退货退款、返利、折让等事项,应提供证明和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义务。


阿龙正传


一、在合同条款中明确供应商提供发票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企业向供应商采购货物或劳务,必须在合同中明确供应商按规定提供发票的义务。此外,最好在附加义务中补充约定,供应商与本公司的业务涉及税务调查时,供应商必须履行的通知义务;本公司与供应商的业务涉及税务调查的,供应商必须履行积极配合的义务;如果供应商为外地的,有义务提供当地的税务法规等。

二、明确供应商应当提供发票的类型

不同税种间存在税率差,而同一税种又可能存在多种税目,各税目的税率差别可能更大。供应商(承包商)在开具发票时,为了减轻自己的税负,可能会开具低税率的发票,或者提供与实际业务不符的发票。此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采购货物时,还需明确供应商(承包商)是否必须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避免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相关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此外,注意明确供应商(承包商)对退货退款、返利、折让等事项,应提供证明和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义务。

三、明确供应商应当提供发票的时间

购买、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有不同的结算方式,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情况,在合同中明确结算方式,并明确供应商(承包商)提供发票的时间。同时,企业可在合同中明确,供应商(承包商)在开具发票时必须通知企业,企业在验证发票符合规定后付款。

四、明确供应商提供发票不符合规定的违约责任

企业采购时不能取得发票,或者取得的发票不符合规定,如发票抬头与企业名称不符等,都会导致企业的损失。企业在采购合同中应当明确供应商对发票问题的赔偿责任,明确供应商提供的发票出现税务问题时,供应商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不得包括税款、滞纳金、罚款等行政损失。


局思想布局思维


合同的发票条款应当作出如下约定:第一,发票开具的时间;第二,发票开具的时间与付款时间,孰前孰后,也就是见票付款呢还是付款后要票呢。第三,发票的种类,也就是是否是增值税发票还是什么发票;第四,不开具发票的责任,如此等等。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