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在武漢啟動!後續藥品供應該如何保障?

知藥客(公號),醫藥代表業務助手,學習、交流、上量更容易!


剛剛,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在武漢啟動!後續藥品供應該如何保障?


2月5日下午,中日友好醫院王辰、曹彬團隊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宣佈啟動瑞德西韋(remdesivir)治療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研究。這意味著這個近日網絡熱議的抗病毒藥物,正式開始進入臨床試驗。


瑞德西韋是一種在國外已經應用於治療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藥物,目前在國外還沒有完成全部的臨床試驗。而它在國內相關科研單位進行病毒篩選過程中展示出良好的體外活性。此前,國家藥監局已經同意中日友好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可以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中開展臨床試驗。


按計劃,該試驗將入組輕、中症患者308例,重症患者453例。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介紹說,這項研究將執行嚴格的隨機雙盲試驗,以評價瑞德西韋在新冠狀病毒性肺炎的療效和安全性。


疫情發展之下,潛在藥物快速進入臨床試驗,以驗證療效,為疫情防控帶來希望。不過,按計劃,該研究預計於4月27日結束,這期間,疫情將出現怎樣的變化?該藥物如果有效,是否能在疫情中發揮最大作用?專家認為,為使患者真正獲益,藥效驗證進程仍需加快。


2月1日凌晨,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在線發表論文介紹,美國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接受Remdesivir治療後,病情迅速緩解。


不過,Remdesivir在全球尚未上市,美國患者通過同情用藥接受治療。同情用藥指在特殊情況下,對未參與臨床試驗的患者使用臨床試驗中的藥物,這種方式多屬個例。


幾乎同時,Remdesivir在中國通過臨床試驗應用於病人,這是否能為中國抗擊疫情帶來實質幫助?根據此前信息,Remdesivir在中國的研究將於4月27日結束,這意味著,在此之前,大多數新冠肺炎患者無法應用該藥,若驗證有效,該藥物還需經藥監局審批上市後,才能廣泛用於治療。


這意味著,疫情燃眉之急仍然難解。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丁勝介紹,通常情況下,藥物臨床試驗是為了驗證藥物安全性和有效性,通常採用的標準和方式是考慮有效數據怎麼支持藥物獲批上市。


“而在極為特殊的重大疫情下,從對待疫情和病患的角度出發,在法律法規和倫理的適用範圍內,如何科學併合法合規的權衡時間及多個不確定因素是個挑戰。希望各方面專家能貢獻智慧和經驗,對臨床設計或患者用藥做更多考量。”丁勝表示


一個可能的路徑是,中國能否也採用同情用藥方式治療新冠肺炎病人?但中國法律和藥監機構尚未對同情用藥可行性和方式作出明確規定。


除此之外,即使研究進程加速,且證實Remdesivir能有效治療新冠病毒,該藥物能否大範圍使用還取決於企業意願和藥物儲備。由於Remdesivir並未上市銷售,其在中國並無大量藥物儲備,目前臨床試驗樣品由中國一家CDMO(合同研發生產服務)企業供應。


丁勝指出,關於藥品儲備問題,可以提議原研藥廠在(外部資金支持下)加速藥品生產調配,或並同時授權中國代工企業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