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預告“雷點”頻現 商譽減值備受關注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5日,A股市場已有2279家公司發佈2019年度業績預告,佔A股全部公司的60.32%。在給出確切淨利潤上下限數據的2242家公司中,業績預喜雖是主流,但年報預告中仍“雷點”頻現,引發市場關注。

2月3日,2018年盈利超22億元的天齊鋰業發佈業績預告修正報告,續盈變臉為鉅額首虧,炸響了鼠年開市以來預告業績虧損金額最大的一顆雷。

其實,天齊鋰業只是2019年諸多業績爆雷公司的縮影。數據顯示,按預告淨利潤上限統計,業績虧損超20億元的公司有41家,合計虧損金額近2000億元。《金融時報》記者通過梳理發現,經營不善、資產或商譽減值為鉅虧主因。

多家公司爆出鉅虧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5日,在給出確切利潤上下限數據的2242家公司中,885家業績預悲,佔比39.5%。其中,65家減虧、171家略減、293家首虧、6家續虧、281家預減、69家增虧。

按預告淨利潤下限統計,A股預虧數額最大的5家公司分別為*ST鹽湖、*ST信威、樂視網、*ST利源、眾泰汽車,合計鉅虧逾900億元,分別可能發生的最大虧損為472.0億元、167.0億元、112.86億元、94.0億元、90.0億元。對此,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表示,虧損上市公司的風險大部分長期存在,而非突然“爆雷”,也不是“黑天鵝”。其中,多家公司為連續虧損,如預虧額排名前三的*ST鹽湖、*ST信威和樂視網均為連續三年虧損。

據悉,排名第一的*ST鹽湖虧損原因是公司報告期破產重整進程中因資產處置預計產生的損失。根據1月19日*ST鹽湖出爐的2019年業績預告,*ST鹽湖賬面價值574.77億元的資產包第六次公開拍賣流拍,按照此前相關協議,青海省匯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將以30億元受讓上述資產。對此,有關市場人士表示,*ST鹽湖資產處置多次流拍,與資產本身情況有很大關係,這些資產包中的項目也是*ST鹽湖去年鉅虧472億元的根源。此外,主業利潤被多年消耗,加之鉅額融資壓力也是導致該公司虧損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ST鹽湖472億元的虧損額或將刷新A股上市公司虧損的最高紀錄。

除去*ST鹽湖的“灰犀牛”式爆雷,在已發佈的年報預告中不乏始料未及的業績變臉。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業績預虧公司中有89家均出現業績變臉,僅2月3日至4日兩天,便有6家上市公司先後修正業績預告。

作為鋰電池龍頭企業之一的天齊鋰業於2月3日發佈了出人意料的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將去年三季報中預計2019年盈利8000萬元至1.2億元,變更為預計2019年虧損26億元至38億元。受此影響,2月3日,天齊鋰業股價“一”字跌停。公告顯示,對天齊鋰業業績影響最大的是計提SQM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約22億元。有關市場人士表示,天齊鋰業正面臨雙重打擊,由產品持續跌價和重要產能擴張遠低於預期等導致的基本面惡化,以及對SQM的收購踩坑帶來的重大財務風險。

資產或商譽減值仍是主因

據《金融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明確給出2019年業績預警原因的894家預虧上市公司中,有432家涉及資產減值,193家涉及商譽減值。平安證券表示,在商譽減值新規執行的背景下,2015年至2016年重大重組高峰過後,對應的業績承諾兌現難度加大的負效應逐漸顯現,2019年年報商譽爆雷風險仍存。

在前述A股虧損金額最大的5家公司中,有4家均涉及資產減值問題。其中,眾泰汽車在車企寒冬之下,便爆出了一顆商譽減值的“大雷”。1月21日,眾泰汽車發佈2019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9年淨利潤鉅虧60億元至9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850%至1225%,其中,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60億元左右成為主因。有關市場人士表示,早在2018年,眾泰汽車資金鍊困境便出現端倪,2019年下半年供應商的討債加上大股東股權凍結等問題集中徹底爆發。此前政府對該公司發放的30億元貸款和新車型的推出能否幫助其走出險境仍有待檢驗。

與此同時,不少上市影視公司業績也深受商譽減值拖累。截至目前,包括萬達電影、華誼兄弟、北京文化、華策影視、長城影視等在內的諸多頭部影視公司都因商譽減值迎來大幅虧損。其中,萬達電影因海內外收購公司業績不達預期,預計將導致45億元至55億元的鉅額商譽虧損。值得一提的是,因爆款電影《戰狼2》《流浪地球》受到矚目的北京文化也出現了業績預告變臉。2019年10月29日,北京文化披露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累計盈利1.17億元。2020年1月31日,該公司披露的年報預告中卻預虧19.5億元至24.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98.49%至851.95%。其中,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3.7億元至14.7億元,成為變臉主因。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2019年年報預告中,商譽減值居前的五個行業為傳媒、汽車、計算機、醫藥、機械行業,五個行業商譽減值佔全A股比例達68%,商譽減值計提的行業分佈更為集中。

創業板商譽減值壓力弱化

2018年,創業板發生大幅商譽減值,且累計商譽減值居前的行業大多在2015年發生了大規模併購,如傳媒、機械、計算機、電子等。究其原因,減值大多是由於業績承諾無法達成帶來的資產公允價值下滑。

當前,創業板2019年業績預告披露已接近尾聲,市場對創業板商譽減值更是尤為關注。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5日,創業板已有788家上市公司披露業績預告,佔比達99.5%。其中,294家預虧,整體業績延續回暖趨勢。

據《金融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創業板有130家公司在2019年業績預告中表明有商譽減值風險,數量較2018年有所上升。從行業分佈來看,商譽減值風險多集中在傳媒、機械設備、醫藥生物、計算機、電子行業。其中,傳媒行業商譽減值公司數量最多,為22家,佔比16.92%,合計商譽減值準備金額近90億元。從金額上來看,這一數目較去年同期出現明顯下降,降幅達61.57%。

值得注意的是,電子行業2019年年報預告表現較好,招商證券研報表示,這主要是受到半導體上行週期和三季度以來消費電子旺季到來的積極拉動。與此同時,電子行業商譽減值準備金額也較去年同期出現降低。對此,華泰證券研報表示,從商譽減值佔比居前的行業來看,行業景氣是影響商譽減值損失計提的重要因素。

此外,據招商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月3日上午,創業板2019年已公佈年報預告中,商譽減值計提數額總計約為360.25億元,相比2018年581.77億元的商譽減值數額已出現明顯降低。對此,招商證券分析師張夏表示,2015年前後許多創業板公司進行了併購重組,2018年則是許多公司業績承諾的到期日;由於一部分被收購公司未能在到期日完成業績承諾,因此,相應的母公司遭受到較大規模的商譽減值衝擊,從而侵蝕淨利潤。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