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潜伏期是多长时间,如何辨别?

用户2998691560777


猪蓝耳病是由于猪感染了莱利斯塔病毒,而引起的传染性猪病。该病毒可通过空气,接触,精液等传播,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所有猪都可感染,易感猪通过口腔,鼻腔,肌肉,腹腔,子宫内等接触到该病毒而感染。


该病毒有种较强的变异性,据称该病毒是由鼠类的动脉炎病毒感染了野猪,再由野猪感染家猪而来的。但在互相传染的过程中病毒发生了变异,形成了几个类型(欧洲型,美洲型,新变异型)。虽然该病只对猪敏感,对人和其它动物无害,但由于其对生猪生产危害性大,且较难控制,易形成地区性疫病,所以在我国属于二类传染病。

感染该病毒的猪,有的可终身不发病(但其具有传染性),有的在感染该病毒3天后发病,潜伏期最长可达40天左右。该病对妊娠母猪和1月龄内的乳猪,危害较大,感染该病后死亡率较高。对其他猪群危害相对要小一些,但严重影响其产能。那么怎么辨别猪蓝耳病呢?


蓝耳病,最明显的恐怕就是其耳部体表发紫了,这也是其命名的由来。当然这是蓝耳病比较严重时的主要体表特征。但该病发病初期一般表现为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发热,呼吸困难,腹泻,眼睑水肿等常见猪病症状,不易诊断。所以借助实验室血清检测,更容易早期诊断发现该病。

蓝耳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①急性蓝耳病发病迅速,预后较差。特是怀孕母猪,极易引起流产,死亡等不良后果,其死亡率在50%左右。②慢性蓝耳病致死率较低,但严重影响其生产效能,更可引起其免疫力低下,从而加大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往往引起后续死亡。


任何传染病防一定要重于治。因为传染病危害性大,就蓝耳病而言,那怕是一头猪感染,就可导致整猪场,乃至整个地区成为疫病区,给当地生猪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所以防病非常重要。应从以下方面杜绝蓝耳病。

①引种一定要到具有资质的良种猪场,且具有各种检疫证明。

②引种后坚持自繁自养,不接触使用其他猪场的用具,产品。严防交叉感染。

③搞好猪场的隔离,阻断病毒传入风险。


④猪场应通风良好,环境卫生干净,经常定期消毒。

⑤对猪的粪便,胎盘,死猪等极时无害化处理。

⑥对猪进行疫苗接种。

猪确诊蓝耳病后,应极时对症治疗。蓝耳病没有专门的特效药。可用复方花青素+泰禾菌素+强力霉素拌料饲喂。对不爱采食的病猪,可将复方花青素+牛磺酸+阿司匹林拌水供其饮用等来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总结,猪蓝耳病是一种危害性大,传染力强的猪传染病。感染该病病毒后,潜伏期为3到40天,其最大的症状就是耳及体表发紫。结合血清或流行病学史更易诊断。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天数茫茫A


本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引入感染后易感猪群发生PRRS的潜伏期,最短为3天,最长为37天。本病的临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状态及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诊症状的流行,而强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诊疾病,临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等

猪蓝耳病感染后,会出现很多临床症状。 由于继发感染常常较为严重而复杂,因此确切描述PRRS临床症状很困难。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病期的症状不尽相同。 在西班牙、德国和英国常常可见眼周水肿、结膜炎、眼睑水肿;在英国还有顽固性下泻

辨别猪蓝耳病的五种情况分析

  蓝耳病感染后由于继发感染的影响,会表现许多不同的临床症状。共同症状是发热,体温达40.0~41.5度,体表皮肤发绀、出血,皮肤严重发绀时呈蓝紫色,耳部发绀呈蓝紫色的频度最大,因此,又把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成为“蓝耳病”。体表皮肤发绀、出血是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症状阶段。一般表现五种情况。

  毛囊出血

  毛囊出血又常见两种情况:一种是出血点密布全身,针尖大,不会扩大,若病情好转,出血点会逐渐消失。另一种是患猪皮肤、特别是颈部和背部皮肤密布铁锈色或蓝紫色出血点。

  保育-生长猪 发病常突然出现厌食,体温升高达40.0~41.5度,出现眼眶浮肿,发绀呈蓝紫色,吻突发绀呈蓝紫色,耳发绀呈蓝紫色的三蓝现象。

  哺乳仔猪发病往往是经胎盘感染后生下的弱仔。这种弱仔多在产后24小时死亡,不死的3~4天后就出现毛焦、消瘦、鼻唇干燥、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发抖、四肢做游泳状姿势、蹄边发绀呈蓝紫色、站立不起、拉稀、无力吸乳,死亡率高。

  阴囊出血是公猪最常见的症状。阴囊皮肤刚开始出血时是密密麻麻的淡血点,远看似淡血斑,随之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变为蓝紫色,再进一步发展蓝紫色出血灶坏死、干固、硬结,类似蓝紫色球形结痂。

5猪蓝耳病注意事项

  耳病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的俗称,是近几年新传入我国的病毒性传染病。蓝耳病病毒可影响猪的免疫系统,进而影响到猪瘟等其他猪病防治的免疫预防效果。本文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了猪蓝耳病活疫苗的应用注意事项,供参考,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患有蓝耳病的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部分猪双耳、体表及乳房皮肤发绀。母猪流产,产死胎、弱仔、木乃伊胎;新生仔猪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青年猪和公猪的症状较轻。

 







行者4066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猪蓝耳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最短为3天,最长为一个月左右,初期发病猪表现为发烧,体温40度左右,以40.5度体温最多,精神不好,不吃东西,眼睑水肿,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鼻孔流出泡沫或浓鼻涕等分泌物,皮肤发红,耳部发紫,腹下和四肢外皮肤呈紫红色斑块或丘疹样,部分病猪出现后肢无力,不能站立等症状。

根据症状差异,本病分为急性,慢性,和亚临诊型。

1.急性猪蓝耳病,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精神不好,食欲减少或发热,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小猪仔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绝食,体温升高40度以上,腹泻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耳部,体表皮肤发紫。

2.慢性猪蓝耳病,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母猪群的繁殖性能下降,猪群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其他的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

3.亚临诊型猪蓝耳病,感染猪不发病,表现为prrsv的持续性感染,呼吸道的病理变化为温和到严重的间质性肺炎。

猪蓝耳病的预防措施

1.做好猪的日常管理,猪蓝耳病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对猪的流动性进行控制,特别是蓝耳病高发期,对外来人员进入猪舍也要严格防范,可以有效的避免蓝耳病的传播。

2.定期对猪场进行消毒,若消毒不彻底,也会使猪易患病,所以为了避免猪场中细菌滋生导致猪患病,就必须做好猪场的消毒工作,及时清理猪粪和尿液,使猪有更加干净卫生的生长环境,消毒可以用干粉消毒剂,如石灰粉等,可大量吸附室内有害气体,迅速降低猪舍温度,保持环境干燥,抑制细菌繁殖。

总之就是,多观察,勤消毒。


老白驿站


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猪蓝耳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引入感染后易感猪群发生PRRS的潜伏期,最短为3天,最长为37天。本病的临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状态及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诊症状的流行,而强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诊疾病,临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等。

 

 猪蓝耳病临床症状表现趋于复杂,发病程度日渐加重。目前该病出现新的临床症状,如猪口鼻奇痒、腹泻、肌肉震颤、共济失调、后躯麻痹、眼睑水肿、皮下水肿及耳部皮肤增厚等。

 

 1、急性型

 

 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妊娠后期(105~107天),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母猪流产率可达50%~70%,死产率可达35%以上,木乃伊可达25%,部分新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等症状,产后1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40%~80%)。少数母猪表现为产后无乳、胎衣停滞及阴道分泌物增多。

 

 1月龄仔猪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到40℃以上,腹泻。被毛粗乱,共济失调,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少部分仔猪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100%, 断奶后仔猪的增重降低,日增重可下降50%~75%,死亡率升高(10%~25%)。耐过猪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疾病。

 

 生长猪和育肥猪表现出轻度的临诊症状,有不同程序的呼吸系统症状,少数病例可表现出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深紫色。感染猪易发生继发感染,并出现相应症状。

 

 种公猪的发病率较低,主要表现为一般性的临诊症状,但公猪的精液品质下降,精子出现畸形,精液可带毒。

 

 

 2、慢性型

 

 这是目前在规模化猪场PRRS表现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现为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母猪群的繁殖性能下降,猪群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猪群的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上升。

 

 3、亚临诊型

 

  感染猪不发病,表现为PRRSV的持续性感染,猪群的血清学抗体阳性,阳性率一般在10%~88%。

 

 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猪蓝耳病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为主要特征,目前尚无殊效治疗药物,目前多以预防为主。





农民工日记


猪蓝耳病曾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猪瘟疫”等,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 蓝耳病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引入感染后易感猪群发生PRRS的潜伏期,最短为3天,最长为37天。本病的临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状态及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诊症状的流行,而强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诊疾病,临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等。 可以使用高热金针进行预防和治疗。





三农专栏


你好,我是农村车轱辘,很高兴为你回答这个问题,该病潜伏期一般为4-7天,更有甚者潜伏数周,该病分急性和慢性型,急性症状体温剧升40-41度左右。食欲不振,爱喝水,呼吸困难,大便干燥,猪耳,腹部和四肢内侧出现蓝紫色,母猪患病会引起早产,流产。慢性病主要发生在母猪身上,会引起繁殖能力下降,生产的仔猪生长缓慢,抗病毒性能力弱。这是我以前养猪的一点心得,希望能帮到你。


农村车轱辘


本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引入感染后易感染猪群发生PRRS的潜伏期,最短为三天,最长为37天,本病的临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状态及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诊症状的流行,而强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诊疾病,临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等。

猪蓝耳病临床症状如下:

一、急性型猪蓝耳病的常见临床症状:

发病猪一般表现为没精神、高烧到40到42℃,吃食少或不吃食,呼吸困难,少部分猪出现局部皮肤发红,发自母猪还会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或若在有的母猪产后没奶,胎衣不能全部排出,阴道分泌物多等症状。

一月龄左右的仔猪除一般症状外,有时呈腹式呼吸,拉稀,眼睑水肿,背毛粗乱,后腿无力,行走困难,逐渐消瘦,仔猪发病率可达百分之百,死亡率在50%以上,仔猪断奶前比断奶后死亡率高,耐过猪发育缓慢。

二、慢性型猪蓝耳病:

是大型猪场的猪蓝耳病常发生的类型,主要是母猪出现频繁障碍,猪群免疫力下降,生长发育缓慢,易继发其他疾病,尤其是附红细胞体病,猪支原体病,猪链球菌等呼吸道疾病。

三、亚临诊型猪蓝耳病:

感染病毒的猪一般不发病,病毒在猪体内长时间存在,成为带毒猪,可感染其他健康猪。


山里人老田


猪蓝耳病毒 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感染猪发热、厌食,妊娠母猪晚期流产、早产、产死胎、弱胎和木乃伊胎,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呼吸障碍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猪蓝耳病症状:猪群突然发病,初期发病猪表现为发烧,体温41℃左右,以40.5℃的体温为最多。精神沉郁,不吃;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鼻孔流出泡沫或浓鼻涕等分泌物;皮肤发红,耳部发紫,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处皮肤呈紫红色斑块状或丘疹样;部分病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猪蓝耳病解剖症状:剖检可见肺水肿、出血、淤血,以心叶、尖叶为主的灶性暗红色实变;扁桃体出血、化脓;脑出血、淤血,有软化灶及胶冻样物质渗出;心肌出血、坏死;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淋巴结出血;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斑点;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蓝耳病毒对整个猪场稳定性存在重大威胁,若母猪产下死胎红鲜鲜的,多半都是蓝耳病感染母猪造成!蓝耳病毒还会造成育肥猪猪群咳嗽,眼结膜炎。但是很多养殖场就针对蓝耳疫苗是否该做存在很大争议,很多情况下猪场有潜在蓝耳病毒存在,做疫苗适得其反导致大面积发病。所以很多养殖场针对自繁自养母猪采取药物净化,提升整个猪群免疫力。因为蓝耳病控制得好,母猪整体生产性能会提升,保育小猪也更好养,猪场久治不愈的呼吸道症状也得以缓解!关于母猪蓝耳病毒净化可根据猪场耐药性:

只用板青颗粒就可以了!

也可以用替米考星+金霉素+黄莲解毒散


肉鸽重防不主治


猪蓝耳病“”曾经叫做“猪瘟疫”、“神秘猪病”等,国家将该病的性质列为二类传染病,传播途径是宿主(患病猪和带毒猪)将病毒传播,主要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精液传播、胎盘垂直传播等。最早是鼠的动脉炎病毒通过伤口感染了中欧的野猪后产生的变异病毒,后来业主作为狩猎引进美国后,野猪将病毒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家猪和野猪接触,病毒进入家猪,形成了蓝耳病毒原型。 这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该病的临床差异性很大,但均有不同程度的猪群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等情况,且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本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引入感染后易感猪群发生PRRS的潜伏期,最短为3天,最长为37天。


村庄老靳


猪蓝耳病毒潜伏期为一个月左右。

猪蓝耳病毒 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感染猪发热、厌食,妊娠母猪晚期流产、早产、产死胎、弱胎和木乃伊胎,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呼吸障碍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PRRSV(Nidovirales)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成员,根据病毒的抗原性,基因组及致病性的差异,PRRSV可分为2个型,即欧洲型(LV株为代表株)和美洲型(ATCC-VR2332株为代表株),两种毒株间氨基酸的同源性为78%~81%

猪蓝耳病毒发现

该病于1987年最早发现于美国。1991年荷兰人Wensvoot等首次从发病仔猪和母猪体内分离到了该病毒,当时称为Lelystad病毒。随后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分离到了该病毒。该病已遍及北美洲及欧洲,在全球范围内传播。郭宝清等(1996)首次从国内疑似PRRS感染猪群中分离出PRRSV,从而证实了本病在我国的存在。该病传播速度快,尤其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达国家,由于猪群密集、流动频繁,更易引起流行。在一个严重流行期过后,此病常为地方流行性,长期危害养猪生产,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猪蓝耳病症状

猪群突然发病,初期发病猪表现为发烧,体温41℃左右,以40.5℃的体温为最多。精神沉郁,不吃;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鼻孔流出泡沫或浓鼻涕等分泌物;皮肤发红,耳部发紫,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处皮肤呈紫红色斑块状或丘疹样;部分病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2]

蓝耳病高发猪群

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继发感染严重时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死猪尸检情况

剖检可见肺水肿、出血、淤血,以心叶、尖叶为主的灶性暗红色实变;扁桃体出血、化脓;脑出血、淤血,有软化灶及胶冻样物质渗出;心肌出血、坏死;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淋巴结出血;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斑点;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高温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

接种疫苗:根据周边疫情和自身猪场情况,接种蓝耳病疫苗。

加强消毒:清除粪便及排泄物后,用“菌毒5醛杀”1:500对猪舍内及周边环境消毒,特别是进出猪场的车辆。建议高热季节一周2次。

规范补栏:发病高峰期,最好不去疫区引种。

妥善处理好病死猪,不流通、不宰杀、不食用。

防治四原则:补充营养、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混合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