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如何理解?

尋情迷糊


題中所言“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出自坤《文言》;此辭是針對坤卦六二爻辭而作的闡釋。六二爻辭曰:“直方大,不習,無不利”;《說文》釋“習”曰:“習,數飛也”,數飛即鳥反覆地飛,即有學習、熟悉之義;《論語·學而》有“學而時習之”之句,講的就是反覆學習、不斷訓練的意思;不習,也就是不訓練、不學習的意思;不習什麼呢?不習“直方大”,這三字註解仁見智見,是有異見的;一般通常解作:直——端直,正——方正,大——廣大;也就是說,端直、方正、廣大,不用去熟悉,也不會有什麼不好;此解邏輯上總感覺彆扭。《繫辭》己曰:乾“是以大生焉”,坤“是以廣生焉”,“廣大配天地”,故坤“行地無疆”,乾大坤亦大。

直,《說文》釋為“正見也”,如言“正視”;方,《國語·楚語下》有句“不可方物”,其“方”為“辨別”之義,所以,爻辭意解為“正視辨別‘大’,不學習其大,也沒有什麼不好”為宜;六二得位得正恃中,不習亦正;故《文言》曰:“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其內,義以其外,敬義立而德不孤”,正視它之正,辨別它之義,君子尊重於內,合符於外,尊重合宜成立則信念就不會孤單;因坤大乾亦大故不孤,自然“則不疑其所行也”;其所行,即坤“不習”之行為;如此解對坤不習“大”的行為也就能理解了。正確解讀“直方大”,對《文言》所言之意也就能容易理解了。


正道行953554


按照百科全書裡所說:《易經》是一部筮佔之書,約成書於西周時期,為周文王所著。起初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了便於佔算時檢索吉凶的結果。到了"獨尊儒術"的漢代,《易經》被奉為儒家經典,成為經學家們研治的一項專門學問,這就是易學。《易經》是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遠的一部書,但它也是謎案最多的一部書。

按照傳統的解釋,“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坤卦《文言傳》),應釋義為:用嚴肅的態度來持內心的真誠,用正當的方式來規範言行的表現。兩句話一方面是內心,一方面是外表表現出來的。意即“內外兼修”,  首先對待自己的內心,一定是修煉自己,用嚴肅的態度來持守內心的真誠。其次是向外,用正當方式來表現自己的言行。

近年來,學術界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易經》成書於西周末年,作者是周厲王,周厲王作此書,意在時刻鞭策自己,希望能東山再起,恢復王位,中興西周。關於成書於西周末年這一點似乎越來越確定,但說此書的作者是周厲王,筆者不敢苟同。筆者以為《易經》的作者應當是西周末年的卜史之官,而且並非一人所作。至於《易經》的內容是描述關於周厲王東山再起、恢復王位的說法,筆者越來越偏向於認同。因為篇幅所限,就不再贅述,但有一點可以與大家共同交流。筆者多次學習研究《易經》,總感覺所言零碎。但是,如果聯想到周厲王中興西周的事蹟去讀,將全篇串聯起來,便越來越覺得《易經》其實是一部“故事書”,或者說是一部“勵志書”。比如:在“乾第一”中,首句為:乾   元亨,利貞。註釋中這樣寫道:乾,卦名,意思是剛健有力,指周厲王會用這種精神去恢復王位。在“坤第二”中,首句為:坤   元亨,利牝馬之貞。註釋中這樣寫道:坤,柔順。指王后用這種品德輔佐厲王恢復王位。等等。

所以,如果按照以上理解,“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出自坤卦《文言傳》,坤卦是講王后如何輔佐周厲王的,卦意可以解釋為:王后輔佐周厲王要恭敬一切,以使內心正直;行為處處循禮,以此方正外物。能夠做到恭敬一切、處 處循禮(人們就會恭敬於她,以義應之),就能夠使美德廣佈,得到眾人的回應。

以上乃筆者自己的理解,一家之言,不當之處,還請斧正。

 





遠風三月


《易經》是中國古代集大成的古典鉅著,其囊括了上至宇宙星球,天地萬物,社會人生,下至微觀世界的一本科學文獻。意思是:才德出眾的人做事嚴肅認真用正當的道理陶冶身心,這個符合正義又能當作常規用於做事。做事嚴肅認真符合正義的思想確定,這樣有德行的人不會違背此原則。


明宇231


答:要想知《易經》中,君子敬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這句話的內涵意義所在的要義認知,必須要以陰陽歸屬性的辨證方式與認知的方法,知(內)為陰性與《外》為陽性。有先陰後陽兩性道義史序的必然所在,就有先者必須選擇地道的準則,才有厚德在行五中屬金歸西方,再生化於水納北方有舊與新交接處,在八卦定位為坤,必然有兩位女性人物傳承和對接入內歸真於陰屬與陰性結成九齒白月圓滿為陰性核心之形。其九數就是上古河圖洛書中的陰性核心數碼,能記實先者有八陽數運行八方圓滿告終轉型歸陰入內的歷史時光意義所在,又有兩位女性人物共擔使命合一的倫理榮光為陰小無內,確有兩半合圓立東與西的中線定點所在,可為月亮在運行中有兩半於變化的天理特徵所表。後者必然會篤行天道的標準,自然有後陽行天道有上德像太陽一樣從東昇的氣概至中天的光輝歷程能輝耀出直射四面八方的光芒,四面為東昇的第一套共有二十八道光芒,八方是日已中天,總共有五十六道光芒而崇高,四與八是河圖洛書中陽性數碼,四處於正東方,八處於正南方,而十是陽數大無外的數碼,按八卦各方有一和東與南各二為重點。就知五行中木排二,自出東方能生火旺南方有日中天之象,就有火生土必興中而永恆的方位確立,就是人道有各方能崇尚《正》義到來之時,由地道與天道至人道三元共體的道義史序歸屬,有厚德似月亮與上德像太陽的認同與認崇,就能在人道中和合明德而不孤的理性信仰樹立,上德有不忘初心的後人是男性繼承為主導,厚德需要兩位女性人物傳與接,也自然形成了守《正》創新有五屬具全的理性歸屬為正義合一的認知。就知君子敬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的文明價值觀念,必有日月同輝的光明形象展現,是人間正道有共同信仰為永恆的引領徵照擁舉而崇高。


夢仙曲


原文】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

【譯文】才德出眾的人做事嚴肅認真用正當的道理陶冶身心,這個符合正義又能當作常規用於做事。做事嚴肅認真符合正義的思想確定,這樣有德行的人不會違背此原則。

註釋: “君子”才德出眾的人。《論語·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禮記•曲禮上》:“博聞疆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

“敬”做事嚴肅認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戒爾車乘,敬爾君事,詰朝將見。”

“內外”修身和行事。《韓非子·解老》:“所謂方者,內外相應也,言行相稱也。”(修身:陶冶身心,涵養德性。行事:辦事,做事。)

“義”謂符合正義或道德規範。《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方”常規,常法。《孟子·離婁下》:“湯執中,立賢無方。”

“立”確定;決定。《史記·陳涉世家》:“復立楚國之社稷。”

“德”指有德行的人。《孟子·離婁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

“孤”負。(違背,背棄。)《康熙字典》:“孤,負也。毛曰:凡孤負之孤當作孤。俗作辜,非。”漢·李陵《答蘇武書》:“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馮雲六易國學講堂


意思就是:才德出眾的人做事嚴肅認真用正當的道理陶冶身心,這個符合正義又能當作常規用於做事。做事嚴肅認真符合正義的思想確定,這樣有德行的人不會違背此原則。

註釋:

“君子”才德出眾的人。《論語·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禮記•曲禮上》:“博聞疆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

“敬”做事嚴肅認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戒爾車乘,敬爾君事,詰朝將見。”

“內外”修身和行事。《韓非子·解老》:“所謂方者,內外相應也,言行相稱也。”(修身:陶冶身心,涵養德性。行事:辦事,做事。)

“義”謂符合正義或道德規範。《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方”常規,常法。《孟子·離婁下》:“湯執中,立賢無方。”

“立”確定;決定。《史記·陳涉世家》:“復立楚國之社稷。”

“德”指有德行的人。《孟子·離婁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

“孤”負。(違背,背棄。)《康熙字典》:“孤,負也。毛曰:凡孤負之孤當作孤。俗作辜,非。”漢·李陵《答蘇武書》:“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但是我理解為:陽卦一個陽爻為君王,兩個陰爻為臣民,這就是君子之道。這也就是說,真正的君臨天下,是天下只有君王一位領袖,天下百姓全服從一位君王的命令。一個君王如何有這麼大的能力呢?其實,這便是君子以仁義治天下的結果。君子以仁義治理天下賢明而智慧,自然天下所有臣民都會聽從他。否則,憑一人之武力,如何能讓眾人屈服呢!此外,天下只有一位君王,才能真正做到政令統一,百姓才能更好地執行君王的命令。所以說,君子之道,是理想的、完美的執政之道。


髙春超


“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很多人說出自《易經》,也有人說出自《易傳》,假如說出自《易經》,是沒有依據可查的。因為《易經》的六十四卦,沒有這方面的內容,所以,我贊同出自《易傳》的觀點。

出處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人們怎麼樣去理解,怎麼樣從古人的智慧中受到啟發,怎麼樣用古人的智慧去指導自己的言行,這才是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目的。

鄙人才疏學淺,不敢“班門弄斧”,對“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談一點粗淺的認識。我覺得“敬”是態度,“直”是質樸,“內”是對方的內部,“義”是目的,“方”是拓展,“外”是對方的感覺和反應。也就是說:要進入對方的內部,必須要有尊敬他人的態度和誠意,讓對方感覺到你的誠意,從而產生思想的共鳴,和你打成一片,融為一體。所以,“敬以直內,義以方外”,講的就是如何與人相處,也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心靈溝通”。

“敬”是立身之道,“義”是立德之本,以“義”和“德”規範自己外在的行為,這就是個人的修養問題。


中華文化傳播人


語出《周易•文言傳》。《周易》即《易經》,相傳為周文王姬昌所作。

“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這句話是告訴人們修身養性應該如何去做。宋朝有很多人用“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作為座右銘。

此話可以理解為:君子對自身能夠用認真、謹慎、敬畏的心來要求自己;做事能方方正正,守道義,講誠信。堅持“敬”和“義”,就會品德高尚,繼而得到人們的擁護和支持。

要有敬畏之心,敬天愛人,對人真誠,待人尊敬,才是君子之道。做人做事要心口一致,言行一致。

古時君子之風,對我們今天仍然有借鑑價值。恪守內心,道義見於行動,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這不是君子所為,並且也不會得到人們的擁護與支持。

守住自我,認準道義,落實於行動,社會價值會逐步體現,進而人生價值也會水到渠成。


黑色暱子外套


做人要對別人恭敬真誠,對天地鬼神恭敬真誠,通過對他人外物的尊重和敬違,從而達到反觀自我,審視自我的目的。借外修內,使自己內心平和正直,行為瑞正有禮,合乎自然,再由內而外,心物如一,言行一致。當我們以敬與義來立身處事時,人們就會回敬和響應自己,這樣就能讓美德廣佈。自己立德,眾人立德,厚德載物,也能得到天地自然的回應,那麼一切都會吉祥的。



南山明月


敬以直內,即外敬內真。義以方外,有規矩禮義待人以方正而人回饋方正,敬義立於內心就是德能,會交到好朋友。這是一種理想的言行狀態,是內聖外王之實踐。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最難,物即無明無因之果,是生滅滅生苦海之本,物質之法則即道,是掌控奴役人類並萬類之"上帝″!物不格,一切皆虛幻!

近現代受西方文明影響,人類在自我和物慾裡執著享樂著,極少有人真正體悟和實踐我們的傳統文化。這不是好現象,傳統文化"吃人″,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是私性物慾在吃人,並且人還被吃得甘之如飴。如吸毒,人人知道蝕骨傷魂,但欲罷不能,花錢找死。物慾私性亦如是,使人敗壞毀滅,人卻又欲罷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