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过看头条,反映教育方面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补课现象,二是晋升中高职称现象,有同感的吗?

小凤9385


何止这两个方面,老师的要求是全方位的。

总体目标是有钱有闲有地位。

分目标一是工资目标得7望1。工资从19大行业的倒数第三已提高到第7,仍然不满足,因为还可以上升6位,聚焦第一。

分目标二是获得惩戒权,打骂体罚学生不应该算违法。

分目标三是教龄满30年不管好坏都能晋升高职。

分目标四是取消教案,带张嘴上课最好。

分目标五是取消教师节,免得看优秀教师领奖心生嫉妒恨。

……



闲着聊聊天呀


补课并不全是不好的影响,我给你说个我真实的案例。

初一那会儿我学习很差,全班倒数第一名,由于六一儿童节没有拿到学校的奖状,我被我妈很生气的罚我劳务,让我在地窖拔掉土豆上面发了的芽,我整整的拔了一天,我当时就想,我妈因为一个破奖状已经被起的呼呼的,两年之后要是考不上高中,我妈还不知道气成什么样子,一想到这里,我顿悟了,我心底暗暗发誓好好学习。

第二天,我也没有表决心,于是我开始规划如何提升这些落下的科目,尤其是英语,good morning 我初一都不会读和写,想想我的英语有多差,于是我就在外面找了一个口碑不错辅导班报了英语,这个辅导班也是学校老师外面开的,我一假期把初一英语补习完,做了两套英语题,边补习边做,而且我还学会了音标,英语字典随便翻个单词可以读出来,根本不需要老师教读,这些都是辅导班补习起来的,英语起来之后也就到了初二,初二想到初一那会good morning 都不会读,自己都能笑死。

初二全县竞赛,我的英语全校第一名,数学全县第三名,物理全校第一名,总成绩全县第十名,这些都是辅导班把基础辅导起来的,后来跟上班里大部队,熬夜愣是超过了他们,我一下火了,我的老师们也火了,最后这个辅导班也火了,都是因为我,高徒出名师,辅导班他们打的广告都是某某,濒临辍学的危机,经我某某辅导班补习,现在成绩稳居全县第十名,全校第一名。这是他们广告的原话!当时确实给他们吸引了很多学生,我们班几乎前十名都去了!但是他们的成绩依旧是原来的样子!

辅导班看你怎么利用,现在不过很老师也确实上课没有用心教,到了他的辅导班教的特别用心,为了证明成绩是在辅导班提高的,或者也许是因为辅导班特别赚钱,学校才几千块一个月,人家辅导班一个月搞好几万呢,你说他的心思在哪里,不用想大家都清楚了,所以大家要合理利用辅导班,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物理提高班


小七的观点:

头条上,反映教育方面的主要是补课现象和晋升职称问题,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啊。因为最关心教育的就是学生家长和教师。这两个问题,正好是他们关注的。

补课现象:

在补课这件事情上,少数老师得了好处,大多数老师背了锅。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是事实。我自己是高中语文教师,我老公是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基本上没有给人补过课。

为什么说基本上呢?因为偶尔有家里亲戚或者特别好的朋友找上门来要补课,我们也不能抹人家面子。但是,我们自己确实不曾自动要求或者暗示学生来补课。每到寒暑假,时常有家长要求补课,我们一律婉拒。

我承认,确实有教师不择手段地补课,并且发家致富了。我身边有,不过极少。

可是,就是这极少数人的做法影响极坏,弄臭了教师群体的名声,让大多数不补课的老师背了锅。

小七建议:家长们遇到强制补课的老师一定要去举报。在网上含沙射影是一点点作用都没有的。就算在网上揭露,也要把他们的单位和姓名报出来,让他们无处遁形!


评职称

教师评职称难,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多的是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还是初级职称的教师。

先不说工资吧,就说面子。都到了两鬓斑白的年纪了,别人一问起自己的职称还是初级,面子是就有点挂不住了吧?

如果是自己不学无术、教学质量不行评不上,那也无话可说。关键是,什么条件都达到了,就是没有参加评选的机会:单位没有职称指标!

这真的是一件让人很无语的事情。人们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在职评上,教师千万分耕耘也没有一分收获。

教育现象那么多,为什么这两个这么燃?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两件都有不合理的地方,而且久久未得到有效解决!

我是小七,乐于为您解疑答惑。都看到这里了,就顺手给我一个关注吧。

墨公子说教育


这里只谈一下教师补课现象。因为一些人总是在说“课堂不讲,补课讲”,这纯粹是无稽之谈。

第一,一个能办补习班(假如法律允许)的老师,一般不会是没名气的老师;没名声在外,家长不会把孩子往那里送;即使送几个去,人数一定少的可怜;

第二,假如我是家长,肯定把孩子送到一个名师那里去补习,一定不会把孩子送到一些没有教学资格的社会人士那里去浪费时间和金钱;作为补习老师,平常又在给孩子授课,假如孩子成绩没提上去,他们怎么好意思继续上课呢?

第三,作为正常教学,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孩子们的智力和学习习惯不同,每个孩子接受老师大课堂统一传授知识的快慢、容量、深难度都各不相同;有些孩子吃不饱,有些孩子吃不了,这些现象都存在;因此,要每个孩子学习成绩一样肯定不可能;

第四,在补习时,有经验的补习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个别辅导,平常基础差的学生就应该着重于基础补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着重于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成绩较好的学生需要补充课外知识,有利于以后的选拔性考试。鉴于这种情况,有的知识课堂上学生见不着也是正常的。比如,奥赛的很多题,平常的课堂,老师肯定不会讲,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听不懂。

因此,对于老师补课问题,不应该像对待犯罪一样来看待。毕竟,利大于弊。

第五,那些始终盯着老师补课的人,究竟是哪些人呢?

我仔细观察,发现反对补课主流人物是:

1、主要是差生的家长。

因为差生都特别反对补课;我曾经看到,有家长逼迫自己的孩子去补课,因为这个孩子成绩特别差,他肯定不愿去“再受折磨”,然后威胁家长,宁愿跳楼也不会去补课;家长也很无奈。但看到其他孩子去补课,心里非常不平衡。

2、没钱的家庭反感补课。

因为补课需要用钱,且花费很高;怕别人的孩子超过自己,但又没钱让自己孩子去,不平衡心理,因此这些家长反感补课。

3、 有的学科教师反感补课。

因为小学主要补的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初中主要补习:数学、英语、物理;高中学生主要补习:数学、英语、物理;很多老师不教这些学科,但又看着别人挣钱,心里难受,因此,反对补课;但自己有孩子时,又积极支持孩子去补课!😂😂😂

4、反对补课的主力军是:校外培训机构。因为一旦科任教师参与了补课,学生不会进校外培训机构,他们就失去了财源,因此,他们随时攻击任课教师补课,随时向上级机关举报补课行为的也是这些人。

第六、要杜绝补课现象,那首先只有坚决铲除校外一切培训机构,绝对不许老师收钱补课。所有补课人都没有了收入,还有哪个愿意去补课呢?


个性爱憎分明


你是在放屁,什么上课不教。这是个伪命题,你去学校听过老师讲课吗?整天在这里胡说,你们只会拿教师说事,以我所知道的,老师们在课堂上尽情挥洒青春与汗水,我们家三个孩子却考入了重点高校,没有老师们辛苦的教导,也就没有他们今天人生的辉煌。在这里我要感谢,哺育英才的老师们,谢谢你们,尊敬的老师,你们整日的辛劳为国家培养了一茬又一茬的英才,我们的国家才会在短短的四十年的时间内发展的这么快走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发展路程。你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你们默默无闻奉献青春,甘守清贫,像阳光照耀大地,无私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你们是民族的脊梁,为国家的飞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你们的奉献是任何的小丑们也磨灭不了的。在中国,如果说还有一个最良好的职业队伍,那一定是教师们,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不计报酬,耕耘在三尺讲台。谢谢你们了,尊敬的的老师,我代表我们家的孩子们向你们鞠躬,谢谢你们,让他们成材,恩师难忘,虽然他们没有成为教师,但他们永远不会忘了你们所给予的知识打一关怀。


手机用户67116977572


你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补课现象,另一个是中高职称乱象,本人深有同感,但持保留意见。

的确社会上补课现象蔚然成风,但那是焦虑的家长和个别教师的双重作用。我们好多家长,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了,就希望老师给开小灶,添加零食助力成长。即使学校老师不补课,家长们也会去校外辅导班补课。如果没有学校教师的竞争,那些课外辅导班的补课价格会更高,家长会更加承受不了。这是买方市场决定的补课需求。

社会上的确存在一些学生不愿意补课,而迫于老师的威力又不敢不补课,这是需要规范的。家长们不要完全屈服于老师的威力。

教师行业的中高职称评定现象,由来已久。这需要有关部门持续发力,推进改革。职称不能不评,否则没有市场竞争。缺乏竞争的教育行业发展就会乏力。评定职称的诸多乱象,是因为制度不规范导致的。但这不是取消职称的理由,否则就是因噎废食。当然,教育是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职称工资不能相差太过悬殊,否则容易导致部分老师气馁泄气。

总之,存在即是一定程度的合理。只不过是机制问题,不要因此而走极端。





百姓杂烩


关于补课现象:

1.任何事物的普遍存在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补课问题也是如此,我国中小学课堂普遍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四五十人一个班级,老师在授课时不可能做到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因此,对于某些知识点需要加强的学生来说,参加一个补短板的辅导班是有需要的;

2.对于在职教师来说,因是公职人员,并且涉及教育的公平性,应严格禁止有偿补课活动,发现有在职教师参加的,应严肃处理;

3.当前的选拔机制下,考试成绩仍是学生追求的目标,对于校外补课活动,要加强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

关于晋升中高职称现象:

1.虽然教育法规定了中小学教师工资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但真正落实下来还是很困难的,职称和大家的收入挂钩,所以,老师们挤破头的去参评职称;

2.职称评审应进行改革,名额太少,不应是一种退休前的荣誉,而应该是调动大家积极性的因素。

3.建议中小学教师的中高级职称跟随教龄而动,到了一定教龄,职称自动升级,让教师的本职专注于教学。


剑利数学


关于补课,那就是“一举三得”、“一箭三雕”的事情!

无论是在职教师的有偿补课,还是课外辅导机构的各种补课,涉事诸方基本上都可以获得“一举三得”的好处。

一得:组织者的好处。

这个是显而易见的。收的学生越多,学费越贵,教学质量越好,组织者的收益越高。他们一方面为了孩子的成绩能够提高,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获取利益最大化。或者说,只要有孩子来学习,他们肯定是赚钱的。

专业的组织者们为什么花费那么大来装修租来的或者是买来的房子,用来办补习班?同时,还要花钱托人办经营许可证,还要请很多的教师等等?说明这个补习班的利润应该是大的惊人!他们是最喜欢家长把孩子送来学习的。

二得:家长的需要。

  1. 许多的家长并不知道这样辅导孩子,只有寻找有能力辅导孩子的人或者是结构。
  2. 仅仅只是在孩子辅导班放学时去接,也就可以了。节省的时间可以在周围打工挣钱的。家长非常会安排时间的。
  3. 花一点小钱合适。省心、省力、落个清闲自在,同时,还可以多挣一些钱的。
  4. 很多的孩子在一起学习,互相比着学,总比在家里一个人闷学要好得多。
三得:孩子的学习成绩。

基本上可以说,只要参加了补习班的学习,不可能没有进步的,只是有的显而易见,有的不是立马就见效的。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很多的同学都在学习,如果有一个两个不学习的,他也不好意思。


不过,也有可能出现“一箭三雕(叼)”的弊端。

一、家长的人民币被“叼”走了。

对于家庭条件很好的人来说,补习费就是花点小钱,根本不算事。而有的家庭可能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还有谅可原。我的邻居家的小女孩,补习了两个学期,越补成绩越不好。钱是不是白白的浪费了?对于这样的人来说,钱真的就像送人了,或者说被“叼”走了。

二、孩子快乐的童年时光被“叼”走了。

各个地方都三令五申,孩子的课外作业要有时间限制的。小学一二年级是不允许留书面作业的,三~六年级最多不超过一小时的书面作业等等。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想让孩子们能有足够的玩耍的时间,让孩子们在天性的玩中学习知识,学习做人,学习做事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小看这些人生之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本领。

而事实上,许许多多的孩子,白天这边放学,晚上那边上课,有时候根本就没有吃饭就要继续学习,真的是苦了这些孩子了。这样的学习,效果应该是不明显的,疲劳过度地学习,效率能好吗?因此说,让孩子不停歇地连续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叼”走了他们的美好时光。



三、个别的在职教师参与补课,结果被单位“叼”住而处理。

公办中小学教师是不允许参与有偿补课的。无论是什么情况,只要被发现,肯定把你给“叼”走。这种处理是非常严肃认真的:降级降职、撤职开除、解聘。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取消评优评先、取消奖励性绩效工资等等。每一项处罚措施都足以让你永久地记住,可以说是入木三分,刻骨铭心的。


总而言之,大部分的在职教师一般是不参与有偿补课的。

补课就是这种情形,看着不错,实际上呢,还是小心应对为好!


中小学教育者


身处最前线的家长谈谈自己的感受:家有三年级小学生,之前没有给孩子报文化课的校外班,小学前也没有参加任何书法班幼小衔接班,孩子进入一年级很吃力,一直处于追赶状态。因为孩子的现状,老师就会批评多于表扬,对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出现打击。而且老师开家长会直言不讳的告诉家长:只靠课堂上的知识孩子也就考个60分。不知道谁给老师的勇气什么话都敢说。 暑假赶着二升三,班里很多家长都在打听补课班,而且组团报课,甚至包括一部分代课老师的孩子。后来没有办法给孩子试着报了一科,孩子似乎比原来有兴趣学这科,问孩子什么原因:孩子说校外补课班,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积极性,以鼓励为主,老师讲解也很详细,课后也会跟踪,很少打击放大孩子的缺点。所以不是家长想校外补课,而是我们部分老师的素养有待提高,因为孩子需要学习我们才送到学校来的,如果一个个孩子来到学校知识都提前学了,我们去学校干什么?国家养着这么庞大的教师队伍干什么?治标不治本都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UU理念教育


不用说,事实永远是事实。在职老师补着课的,肯定反对“课上不讲补课讲”这句话的。而反对补课的又分两派,一个是替老师们溜缝的,一个是真反对的。不多说了,这次实施课后服务了,再看遍地补课现象又将如何吧?别总在这里喊,要是真反对,你就真公开抓直接取证举报,看政策怎么处理!只要再有不处理,那补课刹车只能是火山道轨上停车,越演越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