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灶香,已若神不清”,南宋文人怎就付之于香炉之上?

“一日不灶香,已若神不清”,南宋文人怎就付之于香炉之上?

相比香水更多东方人更愿意沉浸在自然的芬芳之中。许慎在《说文解字》是这样描述的:“香者,芳也。芳,艸香也。芳谓艸,香泽氾言之。”弥烟袅袅,淡淡清香。古韵的清雅,古代的雅士有四大雅“斗香、品茗、插花、挂画”。据史料中所记:南方民族自古却有以香料熏衣的习俗。可见香道文化早已蕴藏在东方人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一、“爱闲修供只焚香”:斗香就成雅士们的休闲“玩物”

1、香道的发展

自春秋汉魏我国就有焚香的传统,此时的香品较为单一多以草木香为主,仅仅有皇家贵族可以使用。西周时期畜牧类动物香也被发掘。到了隋唐时期香品的种类也逐渐的成熟与完善。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宋元时期的香道文化发展到了一个巅峰,从贵族文化到文人雅士甚至到平民百姓。除了焚香,佩戴香囊也成了一种流行。那么在南宋文人墨客的笔下,香又是怎样的

美学意境呢?

2、南宋的香道文化

<strong>根据史料中所记,宋朝时期的文人雅士的生活相当的悠哉,节假日的总量相当的长:“真宗时规定,祠部郎中和员外郎所管全年节假日共100天,其中包括旬休36天。”斗香就成雅士们的休闲“玩物”。

曹勋的诗文是最具代表性的:“习静关情惟挟策,爱闲修供只焚香。”闲暇之余,一本书,一缕青烟,而至这才不枉此生。“至日西山道路长,道遥暂喜息奔忙,无人共饮山村酒,只对清虚一灶香。”即使无人,焚香饮酒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引睡漫支枕,销闲时灶香。”困乏时一丝奇香将你我带入那蓬莱仙境。

“一日不灶香,已若神不清”,南宋文人怎就付之于香炉之上?

此外,陆游也屡屡自称:“洗瓮闲篱酒,焚香静研琴。”琴音和弦,思绪千千,空气中恰如其分的清香,让琴音更为平和。,“终日在东厢,闲消百刻香。”即使是闲来无事的时候,焚香静音也是一件美事。对于陆游而言香俨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有时视为知己,有时是一个好友,排遣了他的失意与孤单,平稳了他内心的波澜。

范成大也自称:“幽香馥蕙帐,清梦安且吉。”夜深之时的宁静消散了一天的忧愁。“吏退焚香百虑空,静闻虫响度帘栈。”随之消失的还有夏夜中聒噪的虫鸣。“煮茗烧香了岁时,静中光景笑中嬉。”焚香品茗是南宋士人休闲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修养和内涵。辛弃疾称某人“焚香度日尽从容”也自称“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栈。”可见香道已经渗透到了南宋士人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3、香与休闲

悠闲恣意时才有闲心去把玩香器,一方面香薰的气息

使人心境平和,修身养性,另一方面,在闲暇之余又将香道继而发展。古人对香的眷恋到了南宋不再只是奢侈品,更是一种生活的品味和性格的展现。香在鼻息中游走的同时忘却世事,畅游思绪的海洋之中。

玩香成为了南宋士人休闲生活的代表,范成大说:“琴书稍觉浮生误,香火惟知此事真。”香薰文化在他眼中似是一种修行,更是生活中的一项功课:“香暖香寒功课,窗明窗暗光阴。”“山川屏里画,时刻篆中香”、“轩窗深窈似禅房,竟日虚明袅断香”。读书,刻字,静思冥想间唯有香薰,能更让人集中心神,沉醉于其中。

“一日不灶香,已若神不清”,南宋文人怎就付之于香炉之上?

张锚对香的痴迷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壁间先挂陈处士,案上更宾铜炉香。”、“丹房火鼎频添水,衣柜香炉就焙茶。”还把“诗禅堂试香”空作为在十月的赏心乐事之一,把“绮互亭檀香”作为十二月的赏心乐事之一,他甚至有“一日不灶香,已若神不清”之语,可见嗜好之深。

二、“经卷龙香昼漏迟”:香道技艺

香道在南宋时期更加注重于审美,“香道”文化始终要成在于“器物”之上,物质的承载使得精神的传承更为广泛。由此如何焚香,焚香的时间和地点都被给予了特定的要求,久而久久之形成一项技术。人们对于香的审美更为精致高雅。

1、香品的种类

南宋时期的香品种类在不断的增加。最为普通的便是“柏子香”。朱教儒词云:“枕臂卧南窗,铜炉柏子香。”韩滤诗云:“炉熏柏子香,客来忘所言。

较为名贵的有所谓‘四大名香’,即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

沉香又称沉水香,是一种植物香,南宋士人所玩颇多。例如,朱敦儒词云:“旋采芙蓉,重熏沈水,暗里香交彻。”王之道词云:“翠袖熨沉香,黛拂修蛾淡淡妆。”陆游诗云:“何人更与蒸沉水。”范成大诗云:“薰蒸沉水意微茫。”杨万里诗云:“熏然真腊水沉片,蒸以洞庭春雪花。”等等。

龙涎香则产自鲸鱼体内,极为名贵,然而南来士人中玩家亦不罕见。例如,曹勋诗云:“卷帘康寿丽朝,经卷龙香昼漏迟。”杨万里诗云:“诗人自灶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半面鹰爪中秋近,一灶龙诞丈室虚。”、“送以龙诞心字香,为君兴云绕明窗。”、“苍碧新煎第二泉,博山深庄古龙诞。”、“主人更恐香无味,沉水龙诞作伴烧。”。

“一日不灶香,已若神不清”,南宋文人怎就付之于香炉之上?

麝香也是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南宋诸人亦有所好者。例如,陆游诗云:“宝熏清夜起氤氲,寂寂中庭伴月痕。小断海沉非弄水,旋开山麝取当门。”四杨万里诗云:“水沈山麝蔷微露,漱作香云喷出来。”而四大名香中的檀香在南宋的士人文化中却不常出现

2、香炉与审美

说起香道盛香的器皿是不可忽略的,南宋士人对盛香的器皿也是非常考究,一般采用金属质地的熏炉。陆游在他的诗词中写道“呼儿深灶铜炉香”,范成大亦有“萧炉谁伴夕香寒”。但是也是有陶瓷质地的熏香炉,如刘子晕的《向元伯寄蒸香陶炉有心清闻妙之语》。以鼎焚香自上古传承下来,王之道诗云:“鼎寒香屡拨,杯冷酒重温。”陆游诗云:“焰焰砖炉火,靠靠石鼎香。”

从香炉的造型和样式来看,南宋时期依旧沿用着汉代的香炉始祖—

博山炉。如曹勋诗云:“曲槛榴花绛色鲜,博山一缕水沉烟。”范成大诗云:“香肖余几所?尽付熏罐博山。”、“鼻观圆通熏百和,博山三夕罢烧香。”韩滤词云:“梅叶阴阴占晚春,博山香尽玉鳞瑜。”

此外,南宋士人还大量使用兽形炉。比如,李清照词“瑞脑销金兽”,王之道所做的词写道“青娥不住添香兽”。陆游诗“香兽烟浓漏箭长”“自烧熟火添香兽”其中的“金兽”“香兽”就说的是兽形炉。鸭形炉是兽形炉中常见的一种,朱敦儒的“金鸭香沈客泪中”,陆游的“金鸭华灯恼醉眠”、“屏暖半销香鸭火”、“火残香鸭尚微烟”韩滤的“香温宝鸭枕痕收”、“宝鸭香销酒未醒”等等。

除了大型的熏香炉,南宋还有一种小型的熏炉,张磁诗云:“袖炉香正喷,背植酒多储。”吴文英词云:“袖炉香,倩东风,与吹透。”仇远词云:“袖炉烟冷帐云宽。”天地生物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具备人类对美的欣赏,南宋的香薰炉形态各异多为飞禽走兽,南宋将对审美的追求赋予香薰之中,一来可见南宋人对于香道的喜爱,二来也可见南宋士人的

审美追求。

“一日不灶香,已若神不清”,南宋文人怎就付之于香炉之上?

三、“坐令香界彻微熏”:审美要素

南宋士人有诗曰:“书房清晓焚香坐,转觉幽栖气味真。”如此美妙的香薰体验,任何人都会被这种恬淡而娴静的气息所感染。那么令南宋士人无法自拔的香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审美体验呢?

1、香薰妙用

现代医学表明香薰可以舒缓人的紧张感,得到一种舒适放松的体验,精神愉悦也使得生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在当时对香有“澄怀观道”的看法。正如南宋士人林正大词云:“消磨世虑坐焚香。”曹勋诗云:“未妨燕坐连宵雨,且对澄心一灶香。”

对于香而言她的审美特质不仅仅是在香气,颜色和味道也包含其中。宋朝就有人将香用模具压制成各式各样的花型。朱敦儒词云:“宝篆香沈,锦瑟尘侵。”、“愁过黄昏无著处,宝篆烧残香缕。”韩滤词云:“烛影红酣宝篆香,楼上黄昏角。”香是将东方的典雅之韵凝刻在了她的云烟之美里。

2、香的诗情画意

云雾间的迷离缭绕,似是一位美人在空中起舞,长袖翩翩。可谓是“香篆结云深院静,去年今目燕来时。”、“银鸭香浮,红袖翻歌扇。金杯劝,深深祝愿,争把蟠桃献。”、“有时暂解簿书围,独坐藤床看香缕。”、“酒力初消睡未厌,卧看香缕绕疏帘。”

香烟游走于南宋士人的指尖,回荡在鼻息之中。如此惬意的生活,玩香的场景似乎就在你我眼前,那种从容惬意从心间绽放。“杏梢红湿昼初长,睡过窗间半篆香。”、“小屏烟树远参差,吏散身闲与睡宜。谁似炉香念幽独,伴人直到梦回时。燕梁寂寂篆烟残,偷得劳生数刻闲。三叠秋屏护琴枕,卧游忽到滨西山。”

“一日不灶香,已若神不清”,南宋文人怎就付之于香炉之上?

四、总结

文人雅士眼中处处有诗画,他们也将香赋予了如此惬意的诗画氛围,袅袅青烟中游荡在心中的蓬莱山里,此时的生活不再如此的单调乏味。南宋香道文化的魅力,集大成于精神世界所带来的寄托,虚幻中的飘渺让士人强烈的想

要拥有,付之于香炉之上。如此的审美内涵如何不独特呢?

参考文献:

1、《南宋香道的审美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