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最前線

大年初二,接到緊急召回的通知,當晚一家三口回湛江老家的機票,退還是不退?張波、龐敏夫婦沒有猶豫,當即退掉機票,第二天出現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隊伍當中。

這對黨員夫妻,是長安交通運輸分局的職員。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十多天裡,常常是丈夫上班、妻子下班,兩人交替上陣。想不想老家?那是真想。怕不怕雙雙感染被隔離,也有過擔心。

“抗擊疫情,黨員義不容辭。”為了讓張波、龐敏專心投入到抗擊疫情一線,家中老人專程來到長安幫忙照顧小孩。

抗疫最前线

夫妻交替上陣

記者見到張波,是早晨8點,這是他下班時間。在這次任務中,他負責駐守在市際湧頭聯合檢疫站,對進入長安鎮的客運大巴司乘人員量體溫、登記信息。

張波的工作時間,是凌晨零點到早晨8點。夜間的長安,氣溫只有11℃左右。這裡車流量非常大,按照“逢車必檢、逢人必檢”的要求,每輛大巴抵達檢疫站後,所有人員都需下車接受體溫檢測。

大量的工作、顛倒的時間、低溫的工作環境,以及隨時可能面對的感染,對於張波來說都是考驗,但他連續工作了十多天。這份看似簡單的工作,容不得一絲大意。遇到疑似發熱的乘客,他都會反覆檢測。

“畢竟要長時間近距離接觸外來人員,害怕肯定是有的。”張波說,當初選擇回到工作崗位,就做好了心裡準備。“最擔心家裡的老人和小孩。我們每天在外面接觸大量的人群,可能攜帶病毒回家。萬一雙雙被隔離,年邁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會面臨無人照顧的情況。”

“參與疫情抗擊,黨員都義不容辭。”張波沉默了幾秒,繼續說道,“作為黨員,在關鍵要站出來,衝在前面。我相信只要做好充足的防護措施,不太擔心。”

龐敏安排在長安汽車北站,她嬌小而幹練,帽子底下戴著一副眼鏡,斯文而少言。抗擊疫情期間,每天張波回到家中,同是檢疫員的妻子龐敏已經外出上班。兩人都要排班上班,他們像接力一般,交替著抗擊疫情,陪伴小孩的時間少之又少。

抗疫最前线

父母專程來照顧孩子

記者採訪龐敏時,她正在進行體溫檢測工作。長安汽車北站旁臨時搭起的棚裡排起了長龍,旅客依次接受檢測,每位旅客都會接受醫護人員和龐敏的兩次體溫檢測,以確保沒有發燒情況。

在採訪過程中,有一位湖北到長安的男性旅客,是從家鄉返回的,反覆說自己沒有發燒,也並未出過廣東省。經核實,該男子確實從湖北迴到長安準備工作。龐敏面對身形高大的中年男子並無懼色,而是十分嚴厲地對其進行教育。反覆叮囑其要在家中自行隔離,為自己負責,為他人負責。

龐敏說,在來一線抗擊疫情前,家人都十分的擔憂。在耐心解釋和安撫後,家中的老人還是支持他們的工作,專程從家鄉來到長安照顧年幼的孩子。但每天回家,又成了她最擔心的問題。龐敏生怕可能感染家中老人和孩子,下班後的她一度不敢返回家中。現在夫妻倆在結束工作後,都會在單位宿舍進行清洗、消毒更衣,才返回家中,將交叉感染風險降到最低。

隨著返程潮的到來,檢疫工作量也將越來越大。據瞭解,為了築牢阻斷疫情的防線。從1月23日8時起,長安交通運輸分局安排40多名工作人員,分成多個小組進行24小時值班,堅守在一線崗位上。此外,每天加強監督運輸站場及車輛消殺工作,實施每日一消毒、每一車次一消毒、每一班次一通風等措施落實,全力做好疫情聯防聯控工作。

全媒體記者 吳金華 通訊員 羅淳 呂劍鋒/文

通訊員 孫曉彬/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