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操盤手告訴你,散戶追漲殺跌為何總是虧錢?悟透你就是高手了

炒股必須要克服的恐懼心理

恐懼是一種複雜的情緒,有多種表現形式,如擔憂、害怕、驚慌、恐慌等。當一個人處於恐懼之中,常常混合著其它一些否定性的情緒,諸如忿恨、敵意、憤怒、報復心等,因而會形成種極大的破壞力。一般說來,我們可以把投資人中出現的恐懼分為兩種形式:害怕招致金錢損失和害怕失掉賺錢機會(即害怕“踏空”)。有一位偉大的道氏理論家 George Schaefer在其著作《我是怎樣幫助1萬個投資人在股市中獲利的?》一書中,描述了恐懼的幾個方面以及恐懼對投資人心理的不同作用:

1、所有的人都害怕遭受損失。

這種類型的恐懼對富人和窮人、大戶和散戶都同樣有影響·個人擁有的越多,他就越害怕失去。因此,這種恐懼感對任何確定的個人而言都是潛在的

2、對消息的擔憂

任何一個可能對我們的經濟利益構成危險的消息都會引起恐懼感。通常。當一個可能的消息傳播開來,又無從得到證實,會使投資人終日處於惶惶不安的心理狀態之中。當情形變得越嚴重,則恐慌性的拋售越明顯。

3、恐懼的大眾心理——互相傳染

恐懼將會引起更多的恐懼。當我們周圍的人們紛紛對某個利空消息做出賣出反應時,更多的投資人可能會相信消息的可靠性。結果,我們將難於擺脫大眾的恐慌情緒和看法,也會不自覺地加入拋售的行列之中。相反,如果同樣的突發消息並沒有引起人們顯著的反應,那麼,我們也許就不會陷人這種大眾心理陷阱之中,也不大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

4、熊市中的恐懼永遠不會結束

在一個大規模的下跌趨勢運行過程中,投資人的恐懼永遠不會結束,恐懼感將會在投資人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在股市,差不多所有的牛市都領先於利率水平下調和低息貸款政策耐出現,因而,這是一個播種以待下一次的收穫之際。這種趨勢對於任何一個理性的投資人來說的確是十分明顯的。然而,看到股價的猛烈下跌,面對這樣一個有所變化的背景,迫使投資人恐懼地認為:這一次不一樣!或者認為下跌還將繼續。以致錯失投資良機

5、對過去恐懼的記憶

當投資人經歷著一連串的挫折,由此而引致的痛苦會給他留下深刻的記憶。他會有意無意的耽心出現類似的情形。一個投資人做出一次投資結果卻招致巨大的損失,這樣,在下一次冒險人市時他會更多地感到神經緊張,判斷力也會受此影響。有時候,哪怕是一點輕微的暗示,甚至完全是憑空想象的困難,也會勾起投資人痛苦的記憶而影響投資決策。有時候,這樣的提示又會促使投資人做出不明智的拋售行為,因為他試圖避免再次損失所帶來的心理痛苦。

這種現象對於投資群體也有作用。早在1929年之前,群體心理經歷過另一個可怕的“黑色星期五”。1869年,一些投機者試圖壟斷當時的黃金市場,當黃金價格直線下跌時,他們被迫清倉。這是由於保證金交易所致。在股票市場,這種“出超”也會引起可怕的衝擊。儘管現代的投資人很少經歷像1929年大暴跌那樣的“黑色星期四”,但這一事件仍然在許多投資者的心中留下陰影,因此,哪怕只有這一方面的些許暗示,也會引起投資者的恐慌。

6、害怕“踏空”。

這種現象常常發生在市場價格大幅波動之後,投資者經常是根據市場本身或者其他消息來做出判斷。如果伴隨著大規模的劇烈波動而沒有采取投資行為的話,那麼,就會有錯失機會的感覺,以致這種“踏空”的恐懼是如此強烈,常常使他們不顧一切投入。

“踏空”的恐懼還有其它一些表現形式。例如,偶然地我們也會在心理上拒絕承認一些使市場惡化的事實,從而只集中於所謂利好消息,因為我們希望市場能回穩;另一方面,對利空消息卻加以漠視,儘管後者可能更有意義。不用說,這種拒絕的結果可能導致災難性的損失。


任何一隻股票行情出現的時候,都是籌碼轉移的結果。主力投資者資金量較大,在買入和賣出股票的過程中,伴隨著籌碼的轉移以及價格漲跌走勢。在確認籌碼轉移的過程中,我們也掌握了價格運行的趨勢。從成本的角度來看,我們把握好主力操盤期間籌碼轉移趨勢,就獲得了主力持倉成本的信息。同時,在籌碼轉移期間,我們確認了籌碼轉移趨勢,也就掌握了操作方向。關注籌碼轉移,我們主要是看中主力投資者的持倉價位變化,這樣就可以戰勝主力獲得更高收益。

1、籌碼體現的主力成本

一般認為,主力投資者是中長期投資者,對應的持倉成本變化不會很大。尤其是在股價漲幅不高的情況下,主力投資者的持倉籌碼可以非常穩固地存在於價格低位。主力投資者持有大量資金,買入股票的數量也很多,不會因為股價出現一些小的漲幅而大量拋售股票。主力投資者短線買賣股票的成本更高,並且無助於獲得高收益。

對於中小盤股票而言,主力投資者大量資金進出對價格影響很大。如果主力投資者打算賣出股票,一定會選擇活躍時段出貨。所謂活躍時段,就是在價格漲幅較大的情況下,散戶追漲買入股票高漲的時刻。這個時候出貨,不怕沒有散戶接盤,更不用擔心對價格走勢產生重大影響。

從股價回升期間的籌碼分佈來看,我們可以在價格回升前就確認籌碼密集區的主力持倉成本價。股價進入放量上漲階段以後,相應的主力持倉成本並不會出現明顯變化。隨著價格穩步回升,我們可以發現低位主力持倉籌碼正在緩慢減少。但是隻要股價還未加速上漲,或者說價格還未出現典型的見頂信號,低位籌碼峰就不會完全消失。在主力投資者操盤的情況下,股價可以始終處於回升狀態。直到主力投資者高位出貨以後,價格才會進入調整階段,相應的類似單邊下跌的走勢才會形成。

形態特徵:

1.籌碼集中度較高: 在價格低位調整階段,我們會發現籌碼集中度不斷提升,這是主力投資者不斷吸籌的結果。只要主力投資者吸籌沒有結束,價格調整就會得到延續,而籌碼集中度也在這個時候不斷提升。價格回升以後,主力持倉的籌碼集中度依然很高。只要股價漲幅不大,主力投資者就不會輕易減少持股數量。可以說,低位籌碼集中度處於相對高位,這有助於價格實現更大漲幅。

2.籌碼存在於價格低位:

價格處於低位的時候,主力投資者會抓緊時間獲取籌碼。從籌碼形態上看,低位籌碼峰會明顯存在。主力投資者從來都不會追漲買入股票,而是在價格還未啟動的情況下低價買入股票。在股價上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低位區存在穩定的籌碼形態,這是主力低價穩定持倉的結果。

3.籌碼轉移速度比較慢: 在股價脫離調整區域的同時,我們會發現籌碼也在向上轉移。籌碼轉移的過程同時也是股價回升的過程。即使主力投資者在價格上漲期間拋售股票,數量也不會很大。只要低位區的主力籌碼穩定存在,股價進一步的上漲就不會結束。


職業操盤手告訴你,散戶追漲殺跌為何總是虧錢?悟透你就是高手了

操作要領:

1.低位區籌碼集中分佈: 在價格脫離低位區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浮籌指標ASR從F位置回落至G位置的底部。在低位主力持倉成本區裡,籌碼分佈非常集中。相對於價格高位浮籌區域,底部區域籌碼更加穩固地存在於價格低點。可以說,主力低位籌碼是支撐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主力投資者穩定持股,有助於減少拋售壓力,增加股價上漲的潛力。

2.高位浮籌區域零散分佈: 價格高位區的籌碼為浮籌籌碼,是散戶投資者追漲獲得的籌碼。圖中高位浮籌區域明顯剛剛形成,相對於低位主力的籌碼要零散得多。雖然該股漲幅較大,價格低位區的主力持倉成本不僅集中而且穩定存在著,這對於價格上漲非常重要。

3.籌碼轉移速度比較慢: 在股價上漲期間,我們可以看出低位區籌碼向價格高位轉移,高位浮籌區域籌碼數量較少,更加接近主力持倉籌碼的位置籌碼數量更多。主力持倉籌碼向圖中顯示的E位置轉移數量更多,價格高位籌碼數量很少,表明主力投資者減倉速度並不快。價格大幅飆升前,主力出貨數量不多,這對於股價回升來說是個好事。

總結

當股價剛剛脫離低位籌碼區的時候,籌碼轉移規模還比較小,主力投資者不會因為價格小幅上漲而大量拋售股票。因此,價格回升趨勢也將得到延續。實際上,股價上漲更多是主力主動拉昇股價的結果。如果是這樣,那麼價格一定會在上行趨勢中延續漲勢。


職業操盤手告訴你,散戶追漲殺跌為何總是虧錢?悟透你就是高手了

操作要領:

1.股價加速脫離籌碼峰: 當浮籌指標回調至G位置的時候,我們發現股價經歷了一次明顯的回升走勢。而ASR指標第二次回調的時候,指標調整到圖中H位置的低點,該股連續兩個漲停後見頂。從這個時候的籌碼形態來看,低位籌碼區P位置的籌碼規模已經明顯減少,而高區散戶投資者短線還未明顯追漲,因此P2位置籌碼規模也不大。圖中P1位置籌碼規模最大,是價格加速回升階段散戶追漲所致。

2.主力投資者減倉數量較大: 雖然價格高位籌碼規模還不是很大,但是P位置對應的主力籌碼數量已經明顯減小。這樣看來,主力持續做多意圖並不明顯。特別是在價格大幅上漲以後,低位籌碼數量減少表明主力已經大量出貨,價格因此進入頂部蓄勢階段。

3.股價進入顯著回調階段: 當P位置籌碼峰顯著減少以後,該股的價格高位連續出現兩根漲停大陽線形態。主力在最後一次誘多中減少持股,調整時間不長,該股就已經大幅下跌。從高位29元上方下挫至20元以下。主力在拉昇股價以後成功將籌碼轉移到散戶手中,該股的見頂走勢正是在散戶高位接盤後開始的。

總結

在實戰當中,我們通過確認主力低位持倉籌碼變化來確認價格回升的潛力。只要主力投資者持倉穩定,籌碼上必然體現為規模較大的籌碼峰形態,這個時候價格上漲趨勢就不會輕易結束。在確認股價見頂的時候,主力投資者拉昇股價誘使散戶高位追漲。主力投資者將低位籌碼轉移到價格高位的散戶手中。由於接盤者很少,股價自然會出現見頂回落走勢。可見,確認主力投資者的籌碼形態和分佈價位以後,我們就能夠更好地適應價格波動,在儘可能大的價格區間裡獲取利潤。


別被莊家“洗”出局

莊家不是慈善家,為了減輕拉昇壓力,莊家往往會在發力拉昇股價之前通過洗盤的手法,將跟風獲利盤清洗出局,從而集中力量將股價拉到更高的位置,獲取最大的利益回報。

洗盤的作用就是要打擊股民的信心,迫使股民將手中的籌碼拋出來。因此,對於股民朋友來說,識別莊家的洗盤手法非常重要,因為只有識破了莊家的意圖,才能坐穩莊家抬的轎子,最後獲得豐厚的利潤。

莊家為什麼要洗盤

莊家手持大量的資金,一旦在投資中失誤被套,那麼就會造成極其慘重的損失。因此在拉昇之前或者在拉昇過程中,莊家都要進行震倉洗盤。震倉洗盤的目的就是要將盤中浮動的籌碼清洗掉,以降低莊家拉昇時的壓力和出貨時的風險,使拉昇變得更加容易。

每一個股民都想騎上黑馬,坐上莊家抬的轎子,但往往都是股民爬上了黑馬或轎子,但是沒法坐穩。原本持有一隻可以獲得豐厚利益的股票,卻因為走勢太過兇險而斬倉離場,可就在斬倉後股價又像故意戲弄股民一樣,開始飛漲起來,就好像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樣,是漲還是跌取決於你手中的持股是否拋出。這樣不堪回首的痛苦經歷相信每一個炒股的人都不止經歷過一次。其實這並不是一種偶然現象,因為就算莊家吸收到了足夠的籌碼也不可能直接拉高股價,沒有絲毫波折的拉昇會讓短線投資者舒舒服服地賺到莊家的錢,這是莊家不容許發生的事情,所以莊家的洗盤也就在所難免。

通過對股市發展歷史的總結,莊家洗盤的主要目的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甩掉跟風短線投資者

一些老到的股民,在莊家的吸籌階段就能對莊家的動向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並及時跟進。莊家可以允許短線投資者獲得一些小的利益,但絕不允許短線投資者在他們大力拉昇的過程中坐享其成。因此莊家必須通過洗盤將短線投資者的籌碼洗掉。

2.吸引新的資金注入

洗盤實質上就是一種股票的換手方式。莊家坐莊時需要不斷有新的股民將資金注入場中,從而提高市場的平均持股成本,以加強新入市的籌碼的穩定性,減輕股價繼續上漲的壓力。

3.使跟莊者將來不會輕易拋售持股

莊家洗盤的過程應了一句老話所形容的情況一給一棒子再給一個車。莊家通過這種反覆施壓後給甜頭的方式,使股民不願意輕易拋出手中持股,最後“心甘情願”地被套,而莊家最後則可以勝利退場。這是洗盤的重要過程,也是為什麼很多股民在被騙後還沒有察覺,“盡職”為莊家站崗的根本原因。

4.使莊家有差價收益

憑藉洗盤莊家不但可以通過高拋低收的方式賺取差價來降低持倉成本,還可以使越來越多的股民被套牢,使浮動的籌碼更加穩定,可謂一石二鳥。這樣,既能讓市場判斷不出莊家的持倉成本,弄不清莊家的出貨位置,又增加莊家自己的拉昇信心,擴大了獲利空間。

5.“洗出”底部獲利盤

如果莊家在吸籌之後一味地拉高股價,那麼不但拉昇的壓力會越來越大,還會加大拉高後的派發難度,因此莊家必須進行洗盤的工作,將盤中一些不堅定的跟風者的底部籌碼洗出來,以減少拉昇的壓力和派發的難度。

知道了莊家震倉洗盤的目的就能更準確地判斷出莊家的意圖,避免莊家一洗盤就“對號入座”的尷尬局面。


洗盤階段

洗盤階段雖然不能給主力帶來投資收益,但很多時候卻是必不可少的操盤階段。經過洗盤階段的不斷運作,主力可以將持股不堅定的投資者洗盤出局。完成洗盤過程的股票,後期拉昇的時候,其上攻的趨勢將更加順暢。散戶拋售壓力減輕了之後,股價被順利拉昇,當然是比較容易的。只要散戶不會因為主力的洗盤而輕易地將手中的股票拋售出去,在股價的上攻過程中獲利還是很容易的。洗盤過程中,底部主力建倉階段的籌碼是不會出現太大變動的。主要的變動可能也就是在少量流通籌碼拉昇到新高度之前,不斷地被換手到了新的散戶手中。而只要主力建倉時候的籌碼區域並沒有發生根本變動,股價的進一步創新高還是很有希望的。沒有哪一個主力,會輕易將股票拋售在其上漲的半途中。洗盤的過程中股價的大幅波動,其實就是對散戶的恫嚇,主力資金當然還可以在散戶拋售股票的時候抄底買入廉價籌碼。流通籌碼的收集過程,一般也是在股價的洗盤階段出現的。

職業操盤手告訴你,散戶追漲殺跌為何總是虧錢?悟透你就是高手了

如圖1-10所示,三峽水利的日K線中,該股的見頂回落很快在圖中出現了。在橫盤震盪的過程中,籌碼逐步達到了圖中的單一密集峰形態。很明顯,持續時間長達三個月的橫盤調整,正是主力洗盤造成的。圖中的籌碼密集分佈在頂部,並且股價的底部不斷地被抬高上去,正是說明了這一點。


俗話說,掙錢只有三個方法:用手,用腦,用錢。用手掙錢掙的是辛苦錢,用腦掙錢的已算是人上人,真正的掙錢是用錢掙錢。用錢掙錢,聽來多來吸引人,誰不想用錢掙錢?但用錢掙錢的先決條件是必須有錢,其次是你有相關知識來用這些錢掙錢。股市就提供了這種完美的機會。

炒股不要求你有很多錢,大有大做,小有小玩。它也不要求什麼了不起的知識,非要學上三年五載才能買股票。股票市場給了所有像我一樣窮人家的孩子一個用小錢就能用錢掙錢謀生的場所。

誰能在炒股行生存?我有不下十位朋友試圖跟我學習專職炒股。不必看老闆臉色,不要定時上下班,不用在辦公室爾虞我詐,想想看,炒股為生或說職業炒股是多麼具有吸引力!他們不是碩士便是博士,智力毋庸置疑。可惜的是毫無例外,他們在這行只生存了幾個月!在他們開始學股的初期,我總是將我的所知傾囊相告,因為這行其實根本沒有秘密,他們可以隨時打電話給我,得到我的幫助。但他們都失敗了,在股票學校交了學費畢不了業。我常常想,這些絕頂聰明的朋友,有近乎學什麼會什麼的天分,在這行為何無法生存?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閱歷的增加,我慢慢感悟這些聰明人失敗的原因大約有兩個:

一、炒股的技能太活了;

二,他們太聰明,選擇太多。炒股是有技術的。

上個世紀的美國著名炒家朱爾有句名言:“股票市場是有經驗的人獲得很多金錢,有金錢的人獲得很多經驗的地方。”炒股的技術來自於經驗的積累,這一積累過程是艱難且痛苦的,那些懶惰的人,不願動腦的人和只想快快發財的人在這行沒有生存的空間。

和其它行業不同的是,這行的技術不是死的,它是一種“心態”,看不見摸不著的“心態”。你只能有心來感悟它。你學習修車,輪胎壞了換輪胎,剎車壞了換剎車,只要熬的時間夠長,你就會成為修車專家。換輪胎、換剎車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上次是這麼換,下次還一樣。股票可不同了,上次出這個新聞時股票升,下次出同樣的新聞股票可能跌。你怎麼知道股票會升會跌?靠的就是感覺。你必須有何時股票運動正常,何時股票運動不正常的感覺。

人性與經驗

讓我舉個例子來解釋“心態”是什麼東西。廣東有句俗話叫“傻瓜次次不同”,意思是說上當受騙的情形每次都不一樣。我聽過、看過、讀過很多騙人或被騙的故事。往往是騙人的花招並不高明,被騙的人也並不蠢,但大同小異的故事總是不斷髮生。我曾細細探討過其原因,結果發現上當受騙者往往有一共同的特點:“貪”!想不勞而獲。這個“貪”就是心態。你可以教他很多招式,如下次碰到什麼情形不要相信等等。但只要他不改“貪”的心態,他一定還會上當受騙,騙子的花招總比他的防招來得多。你是教他“不貪”,你幾時看到過“不貪”的人被騙的?“不貪”也是心態。“貪”是人性,“不貪”是經驗。你不可能叫一個人不貪他就不貪了。他要吃很多虧、上很多當才明白不貪是不再吃虧上當的靈丹妙藥。

炒股也一樣。下面,你很快就會讀到炒股的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止損。但人性是好貪小偏宜,不肯吃小虧,只有不斷地因為貪了小便宜卻失去大偏宜,不肯吃小虧最終卻吃了大虧,你才能最終學會不貪小便宜,不怕吃小虧。可以這麼說,學股的過程就是克服“貪”等與生俱來的人性,養成“不貪”等後天的經驗的過程。

這個學習的過程並不如同一般人想像的那麼簡單。好貪小便宜,不肯吃小虧是心態。不貪小便宜,不怕吃小虧也是心態。要實現這種心態的轉變,你要戰勝自己。戰勝自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也是聰明人常常學不會炒股的原因。他們能夠戰勝自然,但他們往往無法戰勝自己。

我這些受過良好教育的朋友都做了理智的選擇。他們及時放棄了不知明天能賺不賺到錢,也不知未來有無可能賺到錢的炒股業,今天都在有固定收入的行業早上班、晚下班。他們都是專業人士,他們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行業。也就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選擇,他們的炒股命運也就被決定了。

人人都想炒股,還未看到一位成功的。所以我只能對這兩大行業的讀者朋友們說:你們可以選擇研究股票,也可以選擇教別人怎麼炒股票,想選擇自己炒股為生的話,要三思,你們選擇太多,所以成功的機會不大。但你們如果能鐵了心決定戰勝自己,則你們遲早能成功。我是過來人,幾年來我一直在華爾街以炒股為生。坦率地講,我所以能熬過來,實在是因為不願在洋人的地方看洋老闆的臉色,為五斗米折腰。我也不願如一般華僑靠炸雞翅膀為生。

我熬下來的原因是因為“沒辦法”。不過回過頭想想,真正艱難困苦的時期其實很短暫。

人有很多缺點,這些缺點的形成有的可以說是動物的本能,有些是長期生活中培養出來的習慣。股市有它自己的特點。在股市中,人的缺點無所遁形。

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的股友,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姚筠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