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秦始皇有顏見六國君主嗎?

用戶6001059259925


首先這不是一個概念的問題。

其一,秦始皇要對不起也是對不起當初把國土封給這個外姓人的周王室!六國本來就是你死我活的爭鬥,唯一的結果就是一個滅六個,這一個最後成為了秦國!

其二,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是因為父老把期望給了他,他無法給這些孤兒寡母,白髮蒼蒼的人交代,按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他是把一把好牌打個稀爛!如今的我們都覺得丟人,何況是不可一世的霸王也?!


河東一粟


楚霸王項羽在烏江自刎前曾說自己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我認為說這句話的意思是項羽不希望在打仗了。假如項羽沒有自刎,而是逃回江東,那麼他的手下定然會支持他再次起兵,與劉邦作戰。而這並不是項羽想做的。

經過多年的戰亂,士兵和百姓都早已疲憊不堪,妻離子散。經過這次的戰敗,項羽對這一點深有了解,他的楚國士兵都累了,不想在打仗了,百姓更不願意再次引起戰亂,所以項羽為了天下百姓、為了和平,才說出無顏見江東父老,然後自刎。就是希望江東人不要給項羽報仇,希望早日結束戰亂,天下和平。

而秦始皇統一六國乃是大勢所趨,順應天命。無愧於六國君主。六國失敗是自己的原因,不能怪罪於秦國,更不能怪罪於始皇帝。秦國能統一六國,在秦孝公時期就已經打下了基礎,是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秦國才有統一六國的資本。而且始皇帝嬴政統一六國後,並沒有屠殺六國貴族,還把六國貴族接到秦國都城繼續過貴族生活,這一點六國君主都應該感謝秦始皇。


向天空


項羽領八千子弟兵自江東起事,三年,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號為霸王,太史公稱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項羽與劉邦爭戰五年,終成垓下之敗,烏江自刎。項羽臨死之前對其部下說:“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其烏江亭長叫項羽渡江,項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楚霸王本可稱霸天下,結果痛失好局。毛主席有句詩寫得好: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霸王是羞愧而死的,他是個剛烈的將軍,不是個能屈能伸的政治謀略家。

秦始皇席捲天下,併吞六國,威振四海。平滅了周朝自春秋戰國時代的亂局,書同文,車同軌,度量衡,郡縣制,使華夏成為名副其實大一統的國家,功績古今未有的。秦始皇自認為功蓋過三皇五帝,自命為皇帝,他只有鄙視六國君主,可在六國君主面前耍皇帝的威風。


肖廣大


楚霸王項羽無顏見冮東父老而自刎烏江是因為將亡兵敗、他自覺愧對他的八千子弟兵和父老族人故選擇自刎而死。秦始皇以一國之力滅六國統天下,他自認為功超三皇、德蓋五帝,他自然有顏面見六國君王,這些敗亡他手的亡國之君。


小龍女5505


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固然不假,但自知大勢已去才是他放棄的主要原因,貴族幹不過流氓。

至於秦始皇,踏著六國登上帝位,成王敗寇,有什麼可無顏面對的。


曦予夕陽


項羽是當時的西楚霸王,最初配合漢王帶八百江東子弟兵打天下,最終輸給劉邦,烏江自刎。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創建了大秦帝國。成就不一樣。


隴右老石


項羽自刎是因為慘敗,僅一人身勉。

秦始皇誰不敢見?反而是六國君主無顏見秦始皇。因為羞愧。


真誠地看著你


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