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是个怎样的国家?


它以出产葡萄酒闻名,曾有人均年饮酒18.22升列全球第一(WHO2011年2月)的记录;它史上长期身陷罗马尼亚“怀抱”,近现代两次被俄国(苏联)夺走。

根据1994年宪法,摩尔多瓦为中立国,不允许外国军队驻扎。新国家经济和商业离不开俄罗斯,文化上倾向罗马尼亚,逐渐将融入欧洲作为各项政策的重中之重,现实却迫使它只能在俄与西方之间找平衡。相对于俄罗斯,罗马尼亚更迫切希望摩尔多瓦“回归”,政坛要员曾发出希望“百年之日统一”(2018年是上次统一百年纪念)、“同时拥有两国国籍”强音。2009年,罗出台法律简化摩尔多瓦人入籍,只要能证明罗马尼亚血缘即可,数万人递交申请,摩尔多瓦承认双重国籍,持有欧盟成员国罗马尼亚护照可免签畅行欧洲。摩还连接与罗马尼亚的天然气管道,以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

1/4世纪过去,东、西两面的“秋波”仍未使弱不禁风的摩尔多瓦起“化学反应”,其经济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葡萄种植和酿酒是主导产业,财政严重依赖葡酒出口和百万境外打工者侨汇,酒类的3/4销往俄罗斯,年侨汇额8亿美元。2016年摩尔多瓦实现GDP67.5亿美元,贫困率11.4%,预期寿命71.6岁,一直属欧洲最穷国之一。摩尔多瓦女子称得上“美丽与哀愁”的化身,据称曾有20万—30万被骗至国外沦落风尘……




ruixuezhaofeng


摩尔多瓦是东欧的内陆国家。

该国的官方名称是摩尔多瓦共和国。

摩尔多瓦西部与罗马尼亚接壤,北部东部和南部与乌克兰接壤。

官方语言是罗马尼亚语。

截至2016年摩尔多瓦共和国人口估计为407万人。

基希讷乌是摩尔多瓦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这座城市是摩尔多瓦的主要工业和商业中心,位于该国中部的比奇河畔。

虽然该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丘陵地带,海拔高度从未超过430米,他们全国最高的山就只高430米。

大部分地区(74%)被农业景观(葡萄园,果园,牧场,粮田)覆盖,林地面积占37%(阔叶落叶林类型,主要是橡树,主要在中部丘陵地区),湿地约3%(普鲁特河和德涅斯河下游的洪泛平原区)。

该国的自然保护区占领土的4.65%。大多数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在四个自然保护区中得到保护。

皇家森林自然保护区是摩尔多瓦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6032公顷。它成立于1993年。摩尔多瓦最大和最古老的古老橡树林可以在保护区内找到。这个保护区内记录最古老的树已超过450年。此外,这里还可以找到许多动物,包括成群的野牛。

埃米尔洞穴是摩尔多瓦最大的岩溶洞穴,是欧洲第13大洞穴,世界第26大洞。它拥有庞大的地下网络,面积超过89000米,分为几层。中世纪小镇维奇建于1330年,在金帐汗国统治期间就成立了。今天,它像是一个露天博物馆,由天然和人造场所组成。

东正教洞穴修道院是摩尔多瓦最大,同时也在整个东欧最大的修道院。修道院始建于公元六世纪,但随后被遗弃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于1756年恢复。卡佩安娜修道院是摩尔多瓦共和国最古老的修道院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420年代初期。建立后不久,修道院在执政的皇帝访问后获得了“皇家”地位。

基督诞生大教堂是摩尔多瓦基希讷乌中部摩尔多瓦东正教的主要大教堂。大教堂建于19世纪30年代,为新古典主义风格。

摩尔多瓦拥有11万公顷的葡萄园,种植了30多种技术品种。有4个历史悠久的葡萄酒产区,分别位于这个国家的西南、东南、北部和中部。摩尔多瓦葡萄酒的历史始于公元前3000年,而第一批葡萄树的记录则为公元前7000年。摩尔多瓦有一个地下葡萄酒城。已成为摩尔多瓦葡萄酒酿造的标志,地下葡萄酒城拥有70公里的酒窖。距离首都基希讷乌11公里,位于35-80米深处的石灰石地下室容纳3000万升葡萄酒,恒温12-14℃,湿度97-98%。

摩尔多瓦葡萄酒酿造厂的酒窖包含超过150万瓶葡萄酒。这些瓶子储存在55公里的地下酒窖中。瓶子储存于1968年开始,每年都会加入新的年份。

在摩尔多瓦,你会发现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瓶,它高28米,那就是蒂尔瑙卡村的烈酒博物馆。

摩尔多瓦菜与邻近的罗马尼亚相似,受到俄罗斯,土耳其和乌克兰美食的影响。主菜包括牛肉,猪肉,土豆,卷心菜和各种谷物。



王不宇看世界


说到摩尔多瓦,相信大部分人母没听说过。的确,这个地处东欧的内陆小国,虽然曾经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但是在国际上一直都没什么存在感。

离海超近的内陆国

打开地图,摩尔多瓦并没有海岸线,但是摩尔多瓦却能够看到大海。面积超过3.4万平方公里的摩尔多瓦,领土最东部距离乌克兰的德涅斯特溺谷只有2公里。如果站在围堰上,用肉眼就能够轻易看到黑海的海水。


经过多年谈判,乌克兰同意与摩尔多瓦合作,在摩尔多瓦最南部建设了著名的朱朱列什蒂港。从此,摩尔多瓦获得了宝贵的出海口。

资源匮乏而经济落后

摩尔多瓦几乎没有什么具有现代商业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除了丰富的地下水之外,摩尔多瓦拿得出手的也就硅藻土与制造陶瓷使用的黏土。

摩尔多瓦80%的土地都是非常肥沃的黑土地,农业也就成为了摩尔多瓦的支柱产业,全国46%的人口从前农业,农业产值竟然占据其经济总量的60%。而摩尔多瓦的工业与服务业产值,比重非常低,这在如今世界范围内都比较少见,在普遍发达的欧洲更加罕见。

罗马尼亚与俄罗斯的混合体

历史上,摩尔多瓦是罗马尼亚的一部分,其主体民族也是罗马尼亚人。后来这里又被俄国统治,如今的摩尔多瓦深受罗马尼亚与俄罗斯文化的影响。

这里曾经是苏联最大的葡萄酒产区,占据苏联葡萄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除此以外,这里出产的薰衣草、玫瑰花等享誉世界。

虽然是罗马尼亚同族,但是摩尔多瓦人都说俄语,很多风俗习惯也都是罗马尼亚与俄罗斯的混合产物,比方各种节日、风俗等。摩尔多瓦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口仅仅四百多万的摩尔多瓦,竟然有超过100万人居住、滞留在别的国家。



澹奕


在欧洲东部有一条平静的河流从东喀尔巴阡山穿过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最后注入黑海。这条河流便是德涅斯特河,它将摩尔多瓦分为东西两部,河的左岸是世代居于此地的摩尔多瓦人,右岸则以斯拉夫移民为主。作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谁能想到在苏联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之后,河流两岸的居民会因为国家的走向问题发生内战。

早在很久以前,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是一个国家,因此两国居民彼此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后来沙俄扩张把摩尔多瓦并入俄国境内,但只要一有机会,摩尔多瓦人还是千方百计要和罗马尼亚合并。

十月革命之后的一段时间,苏俄内忧外患,摩尔多瓦趁机脱离莫斯科的控制回归罗马尼亚,但恢复元气的苏联不可能就此罢休,后来摩尔多瓦再次被并入苏联。并且为了改变当地的人口结构,苏联开始向摩尔多瓦大量移民,这些移民过来的斯拉夫人多数集中在德涅斯特河右岸,而这一举措也为摩尔多瓦以后的内战埋下了伏笔。

苏联解体之后,就国家的走向问题,摩尔多瓦国内分成两派:德涅斯特河左岸的传统居民倾向于西方的民主化道路,愿意一切向欧美看齐;德涅斯特河右岸的斯拉夫移民则更亲近于俄罗斯。

仅从地图上看,便不难看出左岸的亲西方势力拥有比右岸的斯拉夫势力更辽阔的土地和更多的资源,但右岸居民毫不示弱,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面对公然的反叛,摩尔多瓦政府军开始出兵平叛,只是双方的军事实力都很差,如何争取外援成了最紧要的事情。

苏联解体之后,当地的军事资源被俄罗斯第14集团军接收,可当时的内外形势迫使俄罗斯不便直接援助摩尔多瓦叛军,而政府军则可以从罗马尼亚获得源源不断的军援。实力悬殊很大,右岸武装的失败似乎已成定局,但政府方面却低估了叛军的抵抗意志,在连续多次未达成作战目标的情况下,左岸政府军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对手。

而颇具喜感的是,内战中的士兵严格执行上下班制度,白天在战场上冲锋厮杀,晚上则到酒馆里比拼酒量,天亮之后各自回营,继续拿起武器战斗,摩尔多瓦内战也成了全世界唯一一场上下班的战争。

此后,右岸的斯拉夫人通过各种手段从第14集团军那里搞到坦克和装甲车,内战打来打去终究分不出胜负。直到今天,这个未受联合国承认的“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实际上仍是俄罗斯的一块飞地。


地图帝


【摩尔多瓦】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酒城《克里科瓦》 自然地理:摩尔多瓦位于欧洲中部,是一个内陆国家,面积为3.38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国土介于普鲁特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西邻罗马尼亚,北、东、南与乌克兰接壤。地处平原,境内丘陵起伏,河谷和山谷相间,平均海拔147米。中部为科德腊高地;北部和中部属森林草原带,南部是辽阔的草原。最高点是西部的巴拉涅什特山,海拔430米。河流众多但大部分短小,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为境内两大河流。地下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领土的40%,三分之二的土地为黑钙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月为-3℃至-5℃,7月为19℃至22℃。

人口:413万(2003年12月)。其中摩尔多瓦人占65%,乌克兰人占13%,俄罗斯人占13%。此外还有加告兹人3.5%、保加利亚人2%、犹太人2%和日耳曼人。官方语言为摩尔多瓦语,通用俄语。多数居民信奉东正教,少数人信奉犹太教。

首都:基希讷乌(Chisinau / kishinev) ,位于摩尔多瓦中部,座落在德涅斯特河支流贝克河畔,有500多年的历史,人口79万(2003年12月)。平均气温1月为-4℃,7月为20. 5℃。

行政区划: 1999年3月,摩重新划分行政区。现全国共划分为10个县、2个自治区(其中德涅斯特河左岸行政区地位未变)、1个直辖市(基希讷乌)。


如意送祝福


摩尔多瓦是俄罗斯与欧盟利益冲突的一个焦点,在历史长期被罗马尼亚管理,20世纪之后变成了沙俄的势力范围,摩尔多瓦有一条河,这条河的西边是摩尔多瓦人以及罗马尼亚族人,他们的政治形态比较偏西方,这条河的东边是后来在20世纪之后的苏联移民,这也其实给摩尔多瓦后来长期的不稳定埋下了伏笔。罗马尼亚实际上现在与俄罗斯是死敌,所以说摩尔多瓦两边受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