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軍身高1.5米,為什麼戰鬥力爆表?

歷史思想家


二戰中,日本作為法西斯國家,在戰爭中犯了罄竹難書的罪行。但不得不承認,日軍在當時戰隊中,雖然士兵的身高沒有優勢,但是戰鬥力卻比較強悍。日軍的戰鬥力為什麼如此之強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從日軍的編制、武器裝備、士兵素質、作戰意志等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一、日軍的編制

二戰時期,日軍的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等都屬於基本編制,後期進行過大規模的會戰,為了方便指揮,出現了“軍”和“方面軍”這種編制,例如《亮劍》中提到的筱冢義男就是第二軍的指揮官,而第二軍則下轄3個師團,筱冢義男的上司多田駿則是日軍華北方面軍的指揮官,一般來說方面軍至少轄兩個軍。

小隊:小隊是日軍的最基本作戰單位,編制大概50到70人。通常轄一個機槍組(兩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2人)、兩個步槍組。

中隊:日軍標準的中隊編制大概180人左右,轄一個19人的中隊部、3個小隊,並配備一個擁有兩門70mm步兵炮的步兵炮小隊。

大隊:日軍標準的大隊編制1100人,轄一個大隊部;一個運輸中隊;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配備12挺重機槍;一個炮兵小隊,配備兩門70mm九二式步兵炮。

聯隊:日軍標準的聯隊編制3800人,轄一個指揮部;一個運輸隊,部分配備野戰廚房;一個彈藥小隊,攜帶一天的彈藥;三個步兵大隊;一個炮兵中隊,配備3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一個聯隊屬反坦克中隊,配備兩門37mm反坦克炮;一個通訊中隊,配備4至6個電話班,一個無線電小隊。

旅團:日軍一個步兵旅團通常轄兩個步兵聯隊。

師團:一個標準的日軍師團主要轄:3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聯隊,共配備54門75mm野炮或山炮;一個偵察聯隊,配備一個騎兵中隊,兩個摩托化中隊,一個卡車運輸中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連隊,含一個卡車大隊和一個騾馬車大隊;一個通訊隊。

通過這種編制,可以對軍隊隊裝備進行合理配置,陸軍的步、炮、騎、裝甲兵之間的武器使用能達成有機結合,戰時有較好的火力協同。

二、武器裝備

二戰中,日軍使用的兵器當時並不是最先進的。單兵裝備主要使用6.5毫米口徑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槍,又稱“三八大蓋”。這種槍具有精度好、射程遠和槍身長利用於白刃格鬥的優點,事實上,這種槍在200米距離內的殺傷力非常強大。在200-600米內,殺傷效果就好明顯減弱。600米以後,因為動能降低,彈頭失穩,效果也就明顯降低。三八大蓋對擁有防護(頭盔)的士兵殺傷力不高,日軍為了彌補這個缺點,開發了使用7.7毫米口徑子彈的“九九”式步槍,但裝備部隊的普及程度遠不如“三八”式。

日軍所用輕機槍主要是人稱“歪把子”的大正十一年(1926年)式,後裝備中國俗稱為“拐把子”的九六年(1936年)式。歪把子機槍的優點是射擊準確,但供彈不暢,只能一次5發的短射,加上通用的6.5毫米子彈殺傷力不足,殺傷性能不如中國各派軍隊主要裝備的捷克式輕機槍(通用德式7.9毫米彈)。

抗戰中日軍的重機槍為“九二“式,使用 7.7毫米口徑子彈,耐寒性好,遠距離命中精度相當高。缺點是靠彈板供彈操作不便且易卡殼。槍口焰很小,利於隱蔽提高了在戰場上的生存率。

日本南部十四式手槍(“王八盒子”)因彈簧鋼質量差、供彈常出問題,被稱為“二次大戰中最差的手槍”。

在迫擊炮方面,日軍主要裝備的90毫米九七式迫擊炮性能優秀,射速快、威力大、重量輕、體積小、便於機動、易於操作、造價低。不過因為中國軍隊同時裝備的82毫米迫擊炮性能也非常優秀,這使得日軍在支援火力迫擊炮上並沒能佔據優勢,但日軍大量裝備了50毫米口徑的八九式擲彈筒(一箇中隊有6具),具備一定近戰火力優勢。日軍九二步兵炮設計成平射曲射兩用,可以靈活打擊重機槍陣地。

抗戰初期,日軍地面重武器數量多於中國軍隊。日軍一個師團支援火炮有24門四一式75毫米山炮、12門75毫米加農炮(亦即野炮)和24門三八式70毫米步兵炮。

日本步兵的單兵裝備,在抗戰初中期要強於中國軍隊,主要步兵輕武器還是三八式步槍,自動武器很少。日軍在火力配置上,與美德等國陸軍相比無疑也是落後的,但對於中國軍隊,依舊是有壓倒性優勢的。

日本陸軍武器的質量相對於中國軍隊也沒有絕對優勢,數量少於中國軍隊的日本陸軍,能用性能並不絕對佔優勢的裝備在中國橫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日本已經完成了工業化進程,其武器能夠量產並且系統化。而當時的中國主要依靠採購國外武器,僅槍支便來自十幾個國家,戰時常出現件不配槍、彈不對膛,還受制於出售國能否及時供應彈藥。

三、士兵素質

嚴格的訓練使日軍在戰場上佔據優勢。日本明治維新大興教育之後,到1907年,日本的小學就學率達到97.83%,基本做到了小學教育的普及。受到過基本教育的兵源基礎之上,日軍的訓練也相當嚴格。據昭和十五年(1940年)日軍頒發的《步兵操典》規定,步兵單兵及大隊以下步兵分隊訓練主要內容包括:

單兵教練,即單兵隊列(包括射擊、投彈和動作),單兵對歩、機槍的射擊和擲彈筒的使用。

中隊教練,包括隊形、戰鬥、分隊、小隊、中隊的進攻、防禦。

輕機槍和自動炮教練,包括密集隊形、射擊、分隊、小隊、中隊進攻、防禦,以及夜間戰鬥。

步兵炮、速射炮教練。

大隊教練,包括進攻、防禦、追擊、退卻,以及夜間作戰。

抗戰初中期參戰的日本士兵,從訓練上大體上要接受將近一年的軍事訓練。

經此嚴格的訓練,抗戰初中期的日本普通士兵已經具備了相當不錯的單兵作戰技能。

據一些抗戰老兵回憶,許多日軍士兵在乘車行進時舉槍射擊,仍能較準確地打中百米內的人形目標。而普遍受過基礎教育的日本兵在受到長時間嚴格訓練後,對技術兵器的操作、保養水平更是遠優於中國士兵。

直到戰爭後期,日本在戰爭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兵源枯竭,不得不擴大服役年限,徵召了許多“鬍子兵”和“娃娃兵”,老的老,少的少,且訓練的時間、質量都不能保證,軍事素質就大打折扣。

四、作戰意志

戰爭初期的日本士兵和基層軍官都是經過軍國主義洗腦的、滿腦子裡只有“大東亞共榮和為天皇效命”,打起戰來簡直是不畏懼死。通過戰前洗腦,對於統一日軍思想,蠱惑人心起到極大作用,極大地凝聚人心,提高作戰士氣。在戰鬥中,士氣和信仰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在二戰中,日軍部隊普遍採用“豬突式衝鋒”。在很多影像資料中,日本軍隊經常出現這樣的景象:在軍官們的帶領下,大家先高呼一聲“天皇陛下萬歲,”然後上刺,集體衝鋒,這就是豬突進攻。

這種衝鋒模式在面對戰鬥意志薄弱的國民黨軍隊時,效果是很明顯的。但是當面對武器明顯優越的美軍和俄軍的時候,這種衝鋒模式無疑是自殺行為。



小武痴史


這個問題本不該作為一個問題,其一日本人身高不高但也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是小矮子,其二即便是在近身相搏的戰爭年代也不能完全以身高作為判定戰鬥力的標準,難道體重就不能影響戰鬥力嗎,身高不高但是長得很敦實不是也能有優勢嗎,其三二戰時期已經不是純粹靠身體強壯與否來決定戰鬥了,身體高矮胖瘦是否強壯確實影響戰鬥,但是已經不像古代那麼大了,身體壯可能行軍速度快,戰鬥更靈活,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你使用千鈞之力和他綿薄之力扣動扳機打出的子彈是一樣的。



我們看很多依據身體條件選人的崗位,對身高的要求,太矮的不行,但是太高的也不行,沒人規定矮就一定比高的人戰鬥力低,行軍打仗不能按照江湖比武鬥毆的思維來看,某種程度上說矮的人更具優勢,為什麼坦克都是身形越矮越好,增加生存率,有時候你矮那麼幾釐米可能就把炮彈躲過去了。

二戰時期的日本軍隊訓練比較正規,而且因為工業化較早所以工業能力也可以,在硬件方面也不落後,西邊跟亞洲國家的戰爭,它武器裝備佔優,亞洲國家那時候還一窮二白,長期以來被列強欺凌,工業能力弱,武器難以自給自足,槍支彈藥都不夠,作戰人員有的也是民間組織起的游擊隊奮起反抗,沒受過系統的軍事訓練。



東邊跟美國等盟軍相比它作戰人員素質佔優。二戰時剛參戰的美國少爺兵是盡人皆知的事情,經常看戰爭史的人大概會有這樣的印象,美國人打仗崇尚火力制勝論,每次有美國參戰的戰爭,大家都會習慣性地做一個統計,美國往這地方扔了多少萬噸炸彈和炮彈,平攤到每平方公里是多少萬噸。整個把山頭削去一大塊或者土地犁了好幾遍,要是對面沒人了就贏了,要是對面還有人,那就成了損失慘重的戰鬥了。

日本軍隊本身方方面面不弱這是一個原因,而對手都是劣勢非常明顯,這更把日本軍隊的戰鬥力表現出來了,至於身高一米五,能影響多大?


鍋蓋頭司令


軍隊戰鬥力受到兵員素質、武器裝備、戰略戰術、部隊編制體制及後勤保障與管理等方面的影響。換句話說,士兵的身高並不是現代軍隊戰鬥力的決定性因素。

在冷兵器時期,高大魁梧的士兵在肉搏時的確佔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到了二戰,身高和體重就並不重要了。就算是近戰拼刺刀,拼的也是耐力和技術,而且二戰時期日軍正是利用自己矮小這一“優勢”,拼刺時直接可以刺向對手腹部,讓人防不勝防。

現在之所以有人認為二戰時期日軍戰鬥力強,是因為當時日軍的單兵素質高。在日軍,新兵至少要經過三月的拼刺等基礎訓練。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射擊訓練,每個士兵要達到300米內能槍槍擊中單個目標的標準。而且日本國內在20世紀30年代已經普及了初中教育,絕大多數日本士兵文化素質高,再加上他們受到軍國影響,以為天皇戰死為榮,在戰鬥中及其瘋狂。

除去武器裝備等外部因素,一支不怕死、訓練有素的軍隊,戰鬥力當然不會弱。何況,二戰時期日軍的主要對手是中國軍隊。當時的中國軍隊武器裝備、後勤供應、兵員素質等都不及日軍,即使是抗戰初期的平型關大捷和臺兒莊大捷,我軍也付出了較大傷亡。所以當時國府就有一些高層出現投降傾向,大肆宣揚日軍戰鬥力強,無法戰勝。殊不知大部分中國軍隊戰鬥意志頑強,是永遠不可戰勝的!

在上個世紀30年代末的諾門坎戰役中,日軍被火力強大的蘇軍打得滿地找牙。到了二戰後期,日軍兵員素質降低,他們不僅在太平洋戰場與美軍作戰中慘敗,在緬甸面對擁有美式裝備的國軍也是傷亡慘重。這也證明,在絕對的火力優勢面前,日軍的戰鬥力也沒有流傳中的那麼強。


兵說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即便是冷兵器時代,身高和戰鬥力並沒有什麼聯繫。

蒙古騎兵創建了歷史上最多大的帝國,大家知道蒙古人多高?

對不起,大部分蒙古人都是矮子,由於騎馬太多,很多還是羅圈腿。

在蘇聯時期,蘇聯有一種空降步兵戰車內部空間非常狹窄,俄羅斯大漢進去非常難過,就只能招募蒙古人和哈薩克人做坦克兵,因為他們個子矮,體型小。

再說,進入一戰二戰以後,身高和體重並不重要,因為基本不需要肉搏了。

退一步說,即便肉搏,大家都是拿著刺刀作戰,身高體重就是其次的,主要看雙方誰的武器好以及拼刺訓練嚴格。

對於二戰的士兵來說,第一重要的是體力和耐力。

真實的戰爭,同電影是不同的。

以日軍為例,在中國遼闊戰場,他們往往行軍十幾天,作戰幾小時而已。

平時大部分時間都在行軍或者駐紮。

在這種情況下,體力和耐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國軍連續五次圍剿中央蘇區的時候,曾有西北軍參戰。當時西北軍很多是北方人,又高又壯,比紅軍的江西、福建、湖南士兵高出半個頭。

當時西北軍軍官很蔑視紅軍,自稱:老子手下一個兵舞大刀,能對付八個紅軍矮子兵。

結果開戰以後,對不起,紅軍進行運動戰,高速穿插行軍,在艱苦的山地行軍中如魚得水。那些小個子士兵體力和耐力都很高,揹負著幾十斤的輜重,每天都可以走很遠,甚至通宵行軍。

相反,西北軍大個子士兵根本架不住,叫苦不迭,速度緩慢,最終被紅軍拖瘦、拖垮,徹底打敗了。


除了體力、耐力以外,第二重要的是靈活性和反應能力。

軍官最怕遇到楞的士兵,反而喜歡機靈的士兵。

在人海戰術已經過時的時代,步兵班都分散成幾個戰鬥組,靈活作戰。

一旦戰鬥爆發,士兵並不是靠勇敢,而要靠自己的靈活和快速反應。

白寶山襲擊徐水高炮團時,第一槍打倒的戰士來不及反應,還算正常。但第二個戰士反應太慢,幾乎是眼睜睜看著槍口被打倒的。

而第三個副班長反應神速,聽到槍響就立即翻滾臥倒,以高姿態匍匐迅速逃離陷阱,保住了性命。

這才是合格的戰士。

所以,日本人矮一點根本沒有關係。日本人矮是矮,但其實挺壯實的,用北方話來說,大部分是那種車軸漢子。

實際上,就體力和耐力來說,日本人是很強的,不亞於列強的士兵。他們還有在關島、菲律賓潛伏二三十年也不投降的。


薩沙


提到二戰時期的侵華日軍,大家都說是小日本,那麼日本兵的身高是不是真的很矮呢?

確實如此,日本人的身高確實一般。

1927年,日本官方頒佈了《昭和2年兵役法》,並在同年11月30日發佈《兵役法施行令》,根據這道命令的第68條第1項・2項・3項規定:

現役に適する者は身長1.55メートル以上にして身體強健なる者とす。

現役適齡者,身高達到1.55m以上,且身體強健的人,屬於“甲種和乙種兵役人員”。

比這些不如的,還有兵種、丁種等等。由此可見,日本軍隊確實都很矮小,155釐米就屬於精英階層了。

根據後來的統計,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日軍的身高確實是在150—160釐米之間,所以確實是“小日本”。

至於日軍何以火力猛。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是軍事動員能力強。

其次是日本軍事工業體系比較完善。

前者能夠讓日本軍隊保持高效的進攻勢態,後者能夠製造出比較強的武器。這兩點是民國政府所欠缺的。

但是,日本的優勢和劣勢決定了他們必須以速度戰消滅敵人,一旦進入到戰略相持階段,就是日軍被消滅的開始。


HuiNanHistory


戰鬥力爆表?這是根本不存在的。日軍在二戰時也就是欺負一下中國軍隊和英印軍。


從體制上看,日軍肉搏能力其實不強,尤其是面對體格較強的美軍和蘇軍時。在瓜島戰役時,美軍對日軍的刺刀戰、肉搏戰都佔據了上風,當然美軍近戰火力強也很重要。但日軍的刺刀確實沒那麼誇張。



日軍的強悍,主要體現在組織度,也就是在遭到重大損失時不喪失基層執行力。所以,日軍能夠在強大壓力面前保持較好的韌性,而面對相同壓力時,包括國軍在內還有英國殖民地軍早都崩潰了。在類似戰鬥中,往往日軍損失更大,卻能獲得最後勝利。



但是這種高組織度的優勢,並不能彌補火力不足,以及戰術的低劣。所以,一旦日軍遇到真正有實力的對手,就會出現不對稱劣勢,遭到一邊倒的壓制,付出的傷亡就會非常可觀。


這就是日軍在中國戰場、馬來戰役傷亡小,到了瓜島、塞班島、菲律賓戰役中卻傷亡巨大的根本原因。(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二戰時日軍身高1.5米,為什麼戰鬥力爆表?

二戰時期,日本軍人面對落後的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確實所向披靡,他們不僅武器裝備先進,而且精神上也被軍國主義控制,打起仗來不畏死,給人的感覺是戰鬥力非常強。在中國的土地上還打敗過沙俄,英國法國也是避其鋒芒。

二戰時乃至二戰後一段時間,日本人的身高都很矮。記得《三毛從軍記》中有一個片段,國軍挖戰壕,長官要求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多挖深幾尺。鏡頭一轉,當日軍進入這些戰壕後,踮著腳都看不到前方,根本無法作戰,當然這是電影娛樂化的需要。

古代冷兵器作戰,那麼戰士的體型決定著戰鬥力。身長體重的士兵,意味著可以穿更結實的鎧甲,可以拿更長更重的武器,打起仗來自然更加威猛。現代戰爭,身高不是一個絕對優勢,重點還是在於武器。抗戰時期,八路軍、新四軍和很多游擊隊武器裝備不足,很多人甚至還在使用大刀長矛。國軍武器裝配雖然好一點,但也不是大面積裝備,美式武器也裝備了沒多少。大量的國軍其實就是散兵遊勇,手中的武器是沒有日軍好的。這樣的軍隊上了戰場,自然吃要吃大虧的。

當日軍遇到裝備更好的蘇聯紅軍和美軍時,也只能靠著不畏死的精神拼死抵抗,打是肯定打不過的。日軍的戰鬥力也摻雜了很多“吹噓”的成分。除了日本人自己的吹噓外,被日本侵略和壓制的國家也會出現一部分人捧臭腳,不斷地誇大日軍的戰鬥力。所以說,科技不僅是第一生產力更是第一戰鬥力。

二戰後,日本經濟在美國的幫助下迅速崛起。對於本國人的身高,日本政府也是花了大力氣,有錢後的日本人,身高也是飛速躥升,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更是超過了1米7。


嘉興微同城


日本的戰鬥力非常的強不僅僅體現在整體軍事作戰上,就算近身拼刺刀日本人的戰鬥力也是非常強的。

那麼為什麼個頭這麼小的日本人,戰鬥力卻這麼強呢?就拿拼刺刀來說,冷兵器作戰並不像近身肉搏那樣體型決定優劣。

在徒手搏鬥的時候體型往往決定了優勢,體型更大的一方無論是力量還是防禦力都遠遠超過體型小於自己的那一方。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技巧是沒有用的。現在很多人說武術是花架子華而不實,對於真正練過武術的人來說並不是這樣。

在同等體型下練過武術的人,絕對要比那些年沒有練過武術的人要厲害,當然雙方要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


有了兵器就不一樣了,體型的優勢就沒那麼明顯了,有了兵器體型反而從優勢變成了一種劣勢。

拼刺刀講究的是快狠準一擊斃命,更小的體型代表有著更靈活的身體反而更容易躲過對方的刺刀,個頭小反倒成了他們的優勢。

在抗日戰爭前期我國的軍人基本都是北方人,相比於日本人體型要大很多,這就是日本拼刺刀為什麼這麼強悍的原因。

拼刺刀的只有在少數情況下才會發生,真正主導戰爭勝負的還是熱武器。

裝備的差距也是戰鬥力差距,日本人強是因為他們的裝備碾壓了我們。在抗日戰爭時日本人已經可以自主生產大部分的武器,有一部分武器甚至排在世界前列。

比如他們的零式飛機、吹雪戰列艦,這幾樣武器在當時都是頂尖的存在。而我們當時武器裝備最好的德械師在淞滬戰爭中面對日本人潰不成軍損失近半,從這就能夠看得出來武器的差距了。


有了裝備的優勢自信心也會提高很多,士氣往往是決定勝負的一個關鍵因素。穿著草鞋缺少彈藥,這怎麼可能有自信心。

從當初日本人說三個月滅亡我國就能夠看出他們的自負了,自負也是需要實力的裝備就是他們的底氣所在。

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伙食問題,日本在戰爭前期伙食待遇是非常好的,不像我國只能勉強餬口。這樣一來兩者的狀態就不在同一個層次上,一個精神飽滿一個餓得頭暈腦脹可能是日本人的對手。


個頭高大不代表壯實,日本人體型雖然小但是在耐力和爆發上卻比我國的士兵要強很多。

更好的伙食代表著有更好的體力耐力,蒙古人個頭也不算高但是他們都很強壯,這是他們能夠橫掃歐亞大陸的原因之一。

體型不僅僅在冷兵器時代裡作用不大,在熱武器時代更加是如此。如果體型能夠增加戰鬥力的話,那麼非洲的國家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


李青蒿


二戰時日軍身高1.5米,為什麼戰鬥力爆表?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我們稱呼日軍為“小日本”、“小鬼子”,原因就是當時的日軍身高非常低,二戰時期的日軍身高通常在1.5米左右。但是這樣的身高卻表現出了強悍的戰鬥力,讓我抗日軍民吃了大虧,那麼,身高只有1.5米的日軍為什麼會有這麼強悍的戰鬥力呢?

俗話說“身大力不虧”。小編認為,一個人的身高與體力決定著一個人的戰鬥力,而矮小的日本人能有強悍的戰鬥力,這與他們的高強度訓練和武士道精神有關,再加上日本以有心算無心,為侵略戰爭做了充足的準備,所以他們才會有強悍的戰鬥力。具體原因是:

一是因為日本科學系統的軍事訓練,提升戰鬥技巧和戰鬥素養,練就了日軍強悍的戰鬥力。在發動侵華戰爭前夕,日本就對一戰歷史進行了全面的分析,重點強調以步兵作戰為訓練體系核心。在這個方針的指引下,日本的新兵在入伍後都需要經過長達一年的軍事訓練。訓練科目包括列隊、刺殺、打靶、野外拉練、叢林生存等,重中之中的科目是耐力訓練,日軍高層要求每名新兵每日必須要實現30公里的行軍路程。除此之外,日軍對新兵進行嚴格的打靶訓練,日軍新兵每年用於訓練的子彈數量約1800發左右,在命中率上做硬性規定章。正是得益於科學系統的訓練,日軍在二戰早期才會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

二是因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洗腦。日本是個尚武的民族,有出息的男孩都去練武,去當兵,都以當武士為榮。武士道最基本的特徵就是忠,強調忠誠,強調下級對上級的服從,強調等級的秩序。日本一直從事武士道精神來洗腦國民,受蠱惑的日本人效忠天皇,不怕死亡,人人都成為戰爭機器上的強悍一環,不管國家的對外侵略是否正確,是否違反人道,自認為是為了聖戰,是光榮的,寧死不屈,所以讓他們個人戰力不容小覷。

三是因為日本一直居心叵測地準備對外發動戰爭。自甲午戰爭之後,貧窮的日本獲得了大量的賠款和資源,於是他們一直在厲兵秣馬、磨刀霍霍,隨時準備發動對外侵略。尤其是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漁翁得利,獲得了更大的收益,日本早就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搶佔了戰爭的先機,使得二戰中的戰爭按自己的節奏進行,因此而事半功倍,感覺到日軍的戰鬥力爆表。

四是因為日軍有先進的武器裝備。二戰中,日本陸海空的戰力排名遙遙領先於世界許多強國。相比於我國及東南亞各國,日軍的火力更強大,進攻時基本上總是採取立體式的進攻步步驟,即先飛機轟炸陣地或城鎮,再用排炮同時進行同步轟擊,然後是坦克和戰車推進,其次才是步兵。在這樣的情況下,被侵略的軍隊很難做好有效應戰,所以顯得日軍戰鬥力爆表。

五是因為日軍的戰鬥力是相對與劣勢的軍隊而言的。二戰中的日軍接受了系統的戰爭培訓,而中國的戰士大部分都很少有接受系統的軍事訓練。在戰鬥技巧和戰鬥素養上面,遠遠無法和日軍相比。並且在武器裝備方面也有差距,中國士兵不但子彈捉襟見肘,而且在槍械的性能以及後勤保障方面,都遠遠無法和日軍相比,很多抗日戰士還在用幾十年前的漢陽造,甚至是大刀長矛。在這樣的懸殊對比下,顯得的日軍戰鬥力強悍。

所以,綜合以上幾方面原因,小編認為,身高1.5米的日軍,之所以有強悍的戰鬥力,其主要原因是日本在戰爭中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和缺點,做到了取長補短的完美結合


葛大小姐


我認為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軍事上的措施是實行徵兵制,設立常備軍。日本的軍隊從服裝到武器再到訓練方法,全部近代化。唯一沒改變的是思想。

二、提倡武士道精神,“武士道”是日本民族信仰的主幹。日本是個尚武的民族,有出息的男孩都去練武,去當兵,都以當武士為榮。 “武士道”最基本的特徵第一就是忠。強調忠誠,強調下級對上級的服從,強調等級的秩序。二戰中被生擒活捉最少的軍隊就是日本。日本兵寧可剖腹自殺也絕不做戰俘。過去日本公司職員跳槽的情況特別少,一般都是幹到退休。一旦他有對公司不忠的行為,以後很難再找到工作。

“武士道”第二個特徵就是重名輕死,日本人對名譽的重視達到變態的程度。日本成為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民族。日本民族有個的傳統,如果人頭被砍下,他的靈魂不能回神社。而只要人死之後,他的一切罪行全部免除了,靈魂無罪,它回到神社可以接受後世祭拜。這是日本的基本信仰。

對他們來說砍頭是最厲害的刑罰。所以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有一首著名的抗日歌曲《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此曲為歌頌當時在長城附近用刀殺日軍的國民革命軍第29軍“大刀隊”而作。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日熱情。

三、日本兵文化素質較高。日本十分重視教育,明治維新,全面改造日本教育。1910年日本普及了6年義務教育,20世紀30年代普及了初中教育。也就是說,普通日本兵都能看懂作戰地圖。

以上是我的觀點,歡迎大家關注和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