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跺腳和震腳

跺腳和震腳是兩個相似的動作。

跺腳很簡單,人人都會。穿著平底鞋,雙腿交替用力跺地面,用把一個空塑料瓶踩扁的力道即可。跺腳時除了腿部抬起、跺下需要用力,身體其他部位保持放鬆。足夠放鬆時,跺腳的震動可以沿脊柱傳導到頭頂。跺腳能夠導濁氣下行,氣血完全往腳底下走,跺得再苦再累,身體反而會越來越好,跺到腳發熱,身體發熱最佳,對一些病症都有一定的效果。但跺腳不得要領,即影響整體拳技水平的提高,還會造成損傷,輕者容易使足部受傷,嚴重者會震動大腦,引發腦血管病變。這就是許多練習者練後總覺得後腦震盪的感覺。

說一說跺腳和震腳

震腳,腳底水平落地而產生震動與響聲的動作稱為震腳,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中的一項重要的技術,功夫內容,其本身是按照一定的形體和行拳合二為一的一種經絡導引開胯術。震腳源於兩種原因,一是松沉的自然表現,二是換勁的需要使然。功夫效用有幾個方面的具體內容:變步換勢;助拳生威勢;固強根基;強化足之功夫;作為有效的具體攻招使用。要震腳,應該是全身松沉的重量表現於腳,腳本身也是在正確的架構下松沉而落,不能有一絲拙力,更不能刻意用腿出力。震腳的前提是松沉,而且最重要的是襠勁要能提得住,如果只有松沉而提不住襠勁,必然導致疝氣或子宮下垂等流弊,功力不到也不宜震腳,更不可以用膝蓋震腳,如果把震腳當成表演效果而硬練,不是明智之舉。修煉震腳時所謂錯誤的方法有幾種表現:用力下跺;抬腳過高;力點不明;震腳不實;勁力不合等,因震腳而傷及膝關節、腰椎、大腦。震腳時足跟落地,重心隨足落下身體向所震之足偏移,震腳的反坐力毫無緩衝地通過足跟、膝蓋、脊椎傳到大腦,久練必受傷害。

跺腳和震腳,雖相似,卻也有差別。

跺腳是一種下意識的健康運動,人人可做,但運動過量易受傷。震腳則是在有一定內勁基礎上的抻筋拔骨術,無內勁的話極易受傷。

或者,從用力角度看,腳先用力,帶動腰胯,這是跺腳。腰胯先發勁,盡力伸展腿,將勁傳導至腳底,這樣的叫震腳。先用腳還是先用腰,在於意念是先關注腳還是先關注腰,如此—點差別而已。

因為跺腳易傷足傷腦,所以科學建議武術取消跺腳的動作。而震腳與跺腳,形似而神不同。不應取消震腳,但功夫不到不能亂練震腳,否則必自受其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