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黄花的观音菩萨——插花娘娘

藏龙寺位于汤山上峰社区西南面,海拔225米的天宝山东麓。青山绿水​,远离尘嚣,佛门清净之地。现藏龙寺占地4亩,有观音殿、地藏殿、僧房等建筑。步入寺门,只见天井中央一座三级浮屠直指苍穹,两侧香炉,香烟缭绕,殿内供奉的观音菩萨戴了一朵小黄花,这与其他寺庙是不一样的。因此,藏龙寺,原名为插花庙。该寺庙于1998年修复,其历史悠久。

戴黄花的观音菩萨——插花娘娘

插花庙在地方志书上都有记载,《道光上元县志》载:“插花庙在上元县东”。原来的寺庙占地10余亩,共有5进99间半房屋。庙门前有一对1.5米高的大石狮,庙内有插花娘娘塑像、大王像(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及四大金刚等。抗战期间,被日军焚毁。现复修的藏龙寺虽然小了点,但庙不在大小,有菩萨就行。这座插花庙,原本就拥有自己的大菩萨,而且是有情有义而舍身救人的女菩萨。

相传,该庙建于公元27年,距今已1900多年了。西汉末年,奸臣王葬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作为汉室宗亲的刘秀,在南阳郡蔡阳县起兵。他率族人加人绿林军,反王葬、杀贪官。为了扩充力量,刘秀跑到淮阴、江东一带招兵买马,正遇王莽亲率大军镇压过来。

戴黄花的观音菩萨——插花娘娘

在这次战斗中,刘秀寡不敌众落荒而逃,他单人独骑、人困马乏地奔到宝华山下的插花村,在一道水流湍急的山润边。他实在是跑不动了,也不知前面山路如何走法,身后追杀声一阵高似一阵地响起。在这危急关头,只见小桥上迎面走来一位头插小黄花的山村女子。情急之时,刘秀也顾不上男女之别,急忙下马施礼求教。

村姑听了顺手一指,要刘秀钻进桥洞里躲藏,自己翻身跃上刘秀的战马,猛抽战马几鞭,向前狂奔而去,引得追兵往天宝山深处而去⋯⋯而钻在桥洞底下似猫如鼠的刘秀,待追兵从桥上飞奔而过,如风一样地追向戴小黄花村姑而去,四周复归宁静,方才从桥下爬出来,借着夕阳的余晖,望着前方寂静的山路,村姑如何!内心深处涌上一热血,两眼热泪汪汪⋯⋯

戴黄花的观音菩萨——插花娘娘

三年后,刘秀灭了王莽,成为了东汉的开国皇帝。踌躇满志的刘秀,并没有在威风八面中忘记那位头上插着小黄花的村姑。他难忘村姑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的神态,翻身上马的苗条身材敏捷迅速,一气呵成,扬鞭策马妩媚动人的背影,难道她是天降的神灵!刘秀越是看着花枝招展而弱不禁风​的后宫女人们,就越发思念头戴小黄花的自己救命恩人。于是降旨至汤山,命人四处寻找,可是​又始终寻找不到。

朝思暮想,以至于梦中再见,可一切都在无语之中,刘秀怎么问她,她也不回答,安静里微笑的她如头上插着小黄花一样缄口不语,转身的背影依旧那么妩媚动人。从梦中醒来,刘秀认定头戴小黄花的村仙不是一般的凡人,她是一位仙姑、是观音菩萨显灵。刘秀再降下一道圣旨,敕封那位头戴小黄花的村姑为“插花娘娘”,敕建插花庙,同时还敕封他藏身的小桥为“藏龙桥”。

戴黄花的观音菩萨——插花娘娘

插花庙建成,名声大震,十里八乡均来此进香朝拜。为此,当地的自然村落便定名为插花村,一直沿用至今不变。

还有一个版本,刘秀当了皇帝命人找到了搭救他的插花女子,便命官府给她披红挂彩,封她为“插花娘娘”。“插花娘娘”和她丈夫过世后,又在当地盖了“插花庙”,供奉她夫妻俩的​座塑像,还特批“插花娘娘”坐在左边,为上首。这是自古以来所没有过的事情。

因此,在当地妇女与男人发生争执时,往往就会说:“插花娘娘还坐大边呢!”千百年来,这个村都是男尊女卑思想倒过来,女人不仅上桌吃饭,而且还要坐在“大边”(指坐在最尊贵的位置)!在家里,最终的话语权永远在女人手上。插花村女人地位比男人高,这个规矩是皇帝定下来的。(文/蔡驷读历史 图/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