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的我,學習好,直接上了中專。而同學上了高中,最後考上了大學,我損失了嗎?

大漠綠海和諧音


85年初中畢業面臨人生最大的一個選擇,就是考中專還是考高中?家裡條件很差,以我的成績和家庭狀況考中專應該是最佳的選擇。由於我當時是在非戶口所在地讀書,所以只能回老家參加中專考試。我上學的地方是文理分科的,可是戶口所在地,文理不分,導致考試科目和所學科目不一樣。即使是這樣,我在戶口所在地也考出了全縣第17的好成績,所幸那一年是優先錄取高中再錄取中專,所以雖然我報考中專,縣教委還是徵詢家人意見,建議我讀高中,而不是直接走中專,告訴我的父母說以我的成績,將來考一個好的大學是沒問題的,現在走中專,有些遺憾。在上學的地方參加了中考,所幸成績不錯,也考上了當地的重點中學,所幸是省重點高中,比我的戶口所在地的縣重點高中又上了一個臺階,當時我和我的父母都非常的猶豫,考慮再三,父母還是決定吃糠咽菜砸鍋賣鐵也送我讀高中,非常感謝當時父母的決定,和全家人的辛苦付出,我有幸讀完三年高中,考入不錯的大學,沒有辜負我的師長和親愛的家人。也想過如果當年考入中專,實際上也是不錯的選擇,那個時候多半是師範或者衛校,當老師或者是當護士,醫生都是我喜歡的,我應該做的有聲有色,以我的努力,我的拼搏,如果有機會,我還是會繼續深造,有可能殊途同歸,還是會達到現在的高度。人生都是單行道,沒有後悔藥,所以不用後悔,不要假設,立足現實,不斷努力,無論你站在什麼樣的起點和高度,你就是你


梅筠


我就是70後中不上中專,上了高中的考上了大學的,我想我有資格從另一個角度,來回答你有沒有損失。

我家裡有五個姐妹,幸運的是我是最小的,我讀初中時大的姐姐們都工作了,家境好了。

我的三姐很有天份,但是因為家庭條件差,她初中畢業上了中專,讀的師範,當時師範每個月還有生活補貼,是家境貧寒學子的首選,我姐姐上了中專,也是很不甘心,我父母覺得對她很虧欠,於是到我頭上,他們常說的就是,只要我願意,他們就一直供我讀,大概聽多了姐姐的抱怨,我從來沒想過讀中專,我要上大學。

我初中時算是個學霸吧,畢業考數學物理化學三門都是滿分,但是當我信心滿滿的進入重點高中時,這成績真的不算什麼,因為高中的學習方法和初中完全不一樣,第一次物理考試我只考了前所未有的四十五分,把我都砸昏了,從沒受過打擊,我第一反應就是放棄這些,我要學文科,這樣我的成績才穩定下來了。那些認為初中成績好上高中就能上大學想法太簡單了。

三年的高中生活是非常辛苦的,那時沒有課外輔導班,大家都是課堂學習,有的同學家境優越,能買到一些好的教輔,有的有些背景,甚至有其他好學校內部印的練習題和複習大綱,這些東西他們都視為至寶,不輕易借給別人,我借過,一天就要還,那時沒複印機,於是熬通宵把書抄下來:全抄時間不夠,抄重點,和沒見過的題型,拔高題。以前輔導兒子做作業,當年學過的課文文言文還能清晰完整地背下來,兒子總說我記住好,他是無法理解當年的人是多麼認真幾近瘋狂。

大學畢業確實是一個比較高的起點,我分配在事業單位工作,可是在事業單位就是排資論輩,同樣年紀中專畢業的,他們進入單位後,參加成人高考,什麼電大函大,國家承認的各種魚龍混雜的學校,輕輕鬆鬆就混到大學文憑,分房子他工齡比你長,提幹評職稱等等他資歷比你老,有點事就擠兌人:這些大學畢業的大知識分子也只這樣......

人一生只有其實站的角度不同,永遠只能負重前行,沒有純粹的得與失,但是人有時又很淺薄,永遠只是這山望著那山高


講點歷史小八卦


初中畢業考的中專俗稱“小中專”,區別於高中畢業考的“大中專”。考小中專,在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是熱門,只有學習好的學生才有資格報考。一個200-300人的學校,符合報考小中專資格的人不超過10個。

我有一個表哥,92年以全縣狀元的成績考上中專,上省外貿學校。當時外貿行業非常紅火,他畢業時包分配,直接進入省外經貿委。這個工作,當年即使大學畢業的人也不一定進去,所以他家裡、他本人都非常滿意。但後來形勢變了,機關單位看重學歷,他在機關上升空間有限,因此他選擇了離開機關,到下屬公司任職。經過幾年發展,他現在是一家公司的副總。

我曾問過他,是否對當年選擇上中專感到後悔?他反問我:有什麼可後悔的?意思當然很明確:不後悔。因為:既然考上了,就沒有勇氣放棄。一旦放棄,意味著還要參加中考,能否考進重點高中不確定,即便考上高中,將來能不能考上大學也不確定。當年凡是擁有考小中專資格的人,沒有一個放棄。用世俗的、功利的眼光來衡量,小中專解決了編制和飯碗問題,那時候很多人的眼界沒那麼寬,所以他們認為是非常值得的。

現在,跟當年考高中的人來比較,我覺得沒有可比性,當年你已經享受了紅利,現在沒有理由看到別人學歷高就後悔,選擇是你自己做的,有沒有損失都得自己受著。


飛飛飛飛的魚兒


這個話題說起來真的很沉重。

我是93年畢業的,全校只有我一個人考起了中專,很多同學及老師都祝福我卻高興不起來,很猶豫。當時班主任還是建議讀重高,可家裡實際情況不允許。最後讀了學醫的中專,四年,交了一點學費,每個月還有生活補貼40多元,感覺還是蠻好的。當時學習也很認真,老師也管得嚴,其實學的跟成都中醫學院的學生差不多,教材都是用的中醫學院的,記得是五版教材。反正學的感覺不錯。因為實習在成都,畢業後沒有回去,就失去了分配的機會,意味就失去了編內的機會。

上班就找了沒有編制的,收入少做事多,人年輕沒有關係,工作之餘自考大專,然後本科。考資格證,職稱證。今天這個證明天那個證,一點都不敢鬆懈。現在已經過去了20年,雖然感覺還可以,職稱也到了副主任醫師,馬上就要升正高了。房子也有了車子也有了。老婆有了孩子也有了。但過中辛酸誰能體會。

我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努力,期間想到更好的單位更高的平臺,特別是醫學這個專業,基本就是全日制把你卡死,更不要說本科研究生了,想動也動不了。關鍵無論什麼時候別人看到你的初始文憑,崇拜的眼神就減半。夢想中的大學校園生活滿頭縈繞揮之不去,無人理解。

2年前在成都碰到初中同學,驚喜與驚訝,當時關係也好惺惺相惜的,交流後得知他沒有考上中專就讀了高中,然後大學,現在在銀行上班。來成都六年了,家住南門近200平米,開的大指揮官。我來成都20年了,與之沒有比,當然也不是羨慕,但確實是差距。

這是那個年代的產物,選擇了的註定一生的心裡都有個坎,悠悠著痛。你說虧不虧?


吳242358850


我出生在70年代末,95年考上中師。當年學習好考上了中專,看起來贏在當時,但卻是我人生最大的損失。此生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上大學。假如給我一次高考的機會,我一定會萬分珍惜,認真對待,一定會用自己的能力和學識考進理想的大學。

中師截了我大學的胡。

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中專盛行的時代。只要能考上中專,那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基本上就算擠進公家人的門檻。讀完中專工作包分配,這是一件多麼光耀門楣的事啊!所以,我走了一條短平快的中專就讀和就業道路。雖然中師給了就業的機會和穩定的工作,就像老人們口中說的,我終於端上了旱澇保收的鐵飯碗。但此生沒有上大學卻是我一生最大的遺憾。我的內心深處始終埋著一顆大學夢想的種子。直至現在,我仍然能時時夢見自己走進考場考進大學。

中師畢業,知識結構先天貧血,讓我嚐盡了就職、發展、提升的苦頭。

我的工作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安排,中師畢業時,正趕上中學語文老師極其的短缺機遇,而我在畢業生中算寫作比較好的,所以就直接拔高分配到了初中任教。任教之後,真的是邊教邊學,但始終感覺到知識儲備遠遠不夠,所以在教好學生的同時,我比學生時代還要用功的學習和自研自修。工作的壓力,學習的壓力,成家的壓力,真的是讓我倍受煎熬。

進修學歷,幾乎耗盡了我最美好的一段青春時光。

3年大專進修,3年本科進修,6年時間把我從19歲帶到了25歲大齡青年。青春已逝,時光不再。進修學歷幾乎全部耗盡了我最為美麗的一段青春年華。

然而進修的學歷只能是進修的學歷,始終都無法代替真正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所以,大學夢仍然還在我心中深埋。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師、中專生的難考程度絕不亞於現在的985。

那時候,最優秀的學子走進了中師、中專,把自己的青春放在了中師、中專,把自己的夢想也放在了中師、中專。畢業後,把自己的一生都定格在中師、中專畢業這個無法改變的歷史框架裡。這是每一箇中師、中專畢業人一輩子都無法更改的痛。

截至目前為止,這些人40歲到50多歲,正是社會各行各業,各條戰線上的中流砥柱,他們的優秀和卓越一定不低於那些所謂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他們目前在各條戰線,各個行業,幾乎都在領導崗位,指導崗位,組織管理崗位,業務骨幹崗位,以及師傅級別的崗位等。他們對這個社會的貢獻和奉獻,是能夠彪炳史冊的。

大學夢給了我無限的暢想,時時將我帶進青春歲月。

我多少次給我的學生講,假如還能給我一次青春,我一定盡最大的努力,考不進985決不罷休。但青春不再來,時光已逝,空有悲嘆!

後來,去各個大學學習培訓,每到一所大學就有一種大學的情懷,覺得那樣的環境,那樣的氛圍,就是自己夢中的景象。所以,每一次去學習時,都非常用功,非常珍惜,非常享受。我知道,在這樣的環境裡我的大學夢又被從深埋的心底激發出來。

沒有上大學,是那個時代一大群人共同的遺憾。

我相信,所有上了中師、中專,或因家庭緣故,各種原因沒參加高考,沒上成大學的人,都和我一樣心中永遠都有一個大學夢,心中永遠都留著一個抹不掉的遺憾。

假如,再能給這些人一次機會,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和我一樣,會拼盡全力,會自信滿滿的走進高考考場,考進理想的大學。

假如青春還會來,時光能倒流,假如把考中師和考大學同時擺在我面前,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走進大學的考場,我也相信我一定能夠考進理想的大學。

學習好,上了中專,卻被永遠關在了大學的門外,豈能一個“我損失了嗎”了結?那簡直是一生都無法彌補的缺憾!


趙廣宇教育漫談,與您一起見證正在發生的教育!認真回答每一個問題,真誠交流探討教育,歡迎教育同仁,噴子人品繞道!


教育探微


七零後的我,學習好,上了幼師。

當年我的化學老師感覺我上中專實在可惜,自己主動找校長,幫我寫了一封推薦信,推薦我到市一中讀高中。

遺憾的是,父親最終還是決定讓我讀中專,我內心極度渴望上高中,卻沒有勇氣對父親說不。

前年同學聚會,大家都沒想到當年成績第一的我能夠參加,看到成績第一的我現在僅僅是個小幼師,似乎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幸好現在的我心理素質好,放在過去也許會抑鬱成疾?😊🤗

時光永遠不能倒流,是否損失也無法衡量,內心的遺憾肯定一直存在。

如果當年上高中,考不上的幾率應該很小吧?畢竟學習對我來說不是很費力氣。

如果當年選擇高中,考上大學,會是怎樣的人生?

這些永遠都只能是如果,永遠是想象,還是回到現實,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過好自己的日子吧!

誰的人生無遺憾?何必在回憶中糾結?


媽咪老師


對於70後和部分80後的人來說,能上中專,就意味著可以跳出農村,可以到城裡“吃公糧”,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所以班裡成績最優秀的學生,往往都會選擇中專,然而,此一時彼一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好的行業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那些曾經成績優秀的中專生,現在來看多數都是比較吃虧的。

70後的中專生,成績都是最優秀的,那個時候的中專,包括全國招生的中專和地區招生的中專,其中前者的分數是非常高的,後者要好考一些,但是都比考高中難,所以上高中的學生,多數都不如上中專的好,當然上高中的學生,成績也很優秀,雖然那個時候考大學比現在難很多,但是很多人都可以通過復讀,考上大學,而現在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各行各業的骨幹和領導了。

但是,那些上中專的人呢?

有些人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再加上比較靈活的腦瓜和人際交往能力,走上了領導崗位,然後通過進修,拿到更高的學歷,事業一帆風順;但是,更多的人,都沒有這麼幸運。

那些中師生,一輩子紮根農村,工作環境不好,工作待遇不高,晉級受到學歷限制,直到退休都可能進不上高級職稱,而他們那些成績不如他們卻通過高中考上大學的同學,很可能都當上了局長、市長,有可能成了國企的老總,活得風風光光,這讓這些中師生更加後悔。

當然,還有更慘的,有些中專生分配的國營企業改制或者破產,這些人只能面臨下崗的命運。

然而,這些中專生,真的虧了嗎?

我看未必!如果說再來一次,讓你選擇擺在眼前的是兩個選擇:一個是上三年或者四年的中專,然後就可以有一個鐵飯碗;一個是上三年的高中,有可能上大學深造,前途光明,也可能落榜,一事無成。你會怎麼選擇?

我想多少人還是會選擇中專吧!在那個年齡,如果沒有中專,很多人必定會被擋在工作之外的,如果不讀中專,很多人混得可能並不比現在好,不要老是和別人比,別人在這個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和咬牙堅持,是你沒經歷的,當你已經上班,拿著不錯的收入,幹著不錯的工作時,別人還在吃著鹹菜,挑燈夜戰,而且還要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前途未卜,這些經歷,你沒有經歷過,自然也就不要再抱怨。

好事情,不能全讓一個人佔了!所以,現在來看,你並不虧!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這個問題直接戳中我心中最痛的角落。


我生於70年代初,17歲以全鄉第一、全縣第三的成績考入了中師,20歲走上教壇,在講臺上耕耘已近30年,職稱高級,薪資過萬,房產2套,車1部,老妻一位,孩子一枚,除此無他;按說,平凡人生也還算美滿,但是提起誤入中師,內心依然遺憾。

要問損失了什麼?第一學歷的羞澀永遠無法抹去。

當年,能夠考上中師的確是一種榮譽,因為當年的師範生都是成績最優秀的學生才有資格就讀,可是那畢竟屬於過去了。現在周圍同事,不是學士就是碩士,廁身其間,常感自卑形穢。

學校每年年度考核表,都有一欄:第一學歷。每次填到這裡,我常內心惕息,彷彿傷疤被揭開又流出鮮血似的。先天的不足,後來即使用再多的努力都無法彌補,這是多麼痛的領悟!


要問損失什麼?很多機會曾與我擦肩而過。

我一畢業時分在鄉村一所小學任教,輕輕鬆鬆就把平行班老民辦教師的平均分拉出30分差距(卷面滿分100分),別看學校小,人事可複雜。我不習慣於學校的蠅營狗苟,於是託關係找門路想往城裡調,可是學歷就被卡住了,也就短短几年,不知從哪裡冒出了那麼多本科生!

公辦學校進不去,只能退而求其次,從公辦學校辭職去了民辦學校。因為讀了幾本書,常有大丈夫志在四方之豪邁,也想走出去,闖蕩一下外面的世界,可是幾乎都是因為第一文憑實在拿不出手,被拒之門外。

所以說,今天誰以為文憑不重要,我第一個啐TA的臉,除非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文憑可能不重要。你只要心還未老,願還未了,就不能說文憑不重要。

我初中一位學長,當年和我一樣,都是年級裡數一數二的尖子生,他讀高中,上大學,現在已是南京某商業銀行副行長,和他相比,怎能令人心平氣和呢!

當年去讀中師,是我今生犯的最大的一個錯,這個錯,我已用大半生卑微的辛勞去償還。

我是中學老師玉溪輕雲,歡迎關注,共話教育。

青衫李探花


作為70後,對當時的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當時考上中專其實是很光榮的事,也是一件非常明智的選擇。只是現在回過頭來看,感覺當時直接上中專是虧了,還不如上高中考大學合算。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有些中專畢業後,後來職業生涯過得很好的,也有上了高中連大學都沒考上的,回去務農。

一、八十年代的初中中專是不太好考的。因為當年中國絕大部分是農村人,而且城鄉差別非常大,跳出農村是農村人普遍的願望。而當時初中畢業就可以通過考中專而實現從農村人到城裡人的轉變,因此初中畢業考中專是當時優秀學生優先選擇。這時的中專有省部級全國招生的中專,有地區級的農校、商校、衛校、中師等。全國招生的中專最難考,分數極高,而地區級的中專相對要好考一些。有一點可以肯定,凡是能考上中專的學生,肯定能上高中。我當年也是過了中師初試分數線二十分的,但複試沒過關,最後被迫上的高中。

二、如果考上中專的去上高中一定能考上大學嗎?我不否認能考上中專的同學是初中優秀學生,成果比較拔尖,但如果真去上高中,也不一定能考上大學。其實我自己就算是能上中專分數而上高中的學生,因為運氣不好被按區域分配到了一所全縣最差的高中,結果高中應屆時只考495分,比當年湖南高考中專錄取分數線低兩分。我還是通過復讀才上的大學,假如由於家庭經濟條件的影響,家裡不讓我復讀,那我就會與大學失之交臂了。再說有些初中成績很好的同學,到高中有可能成績下降,考不上大學的也有很多。總體來說,那些能上中專的同學去上高中,大概率是可以考上大學的,哪怕通過復讀也會考上大學,只有極少數由於各種原因可能上不了大學。

三、中專畢業生職業生涯順利嗎?當時考上中專是很風光的,畢業時分配工作,而且帶幹部指標。有些中專畢業生腦袋靈活,很受領導欣賞,有可能走上領導崗位,也有一些人被送去進修學習,提高學歷層次。這些人的職業生涯比那些高中畢業考上大學的大學畢業生還混得好,因為他們工作時間早,有了相應的位置,而去進修學習還是帶薪學習,回來就有位子。

也有混得不好的中專畢業生,比如那些上了部屬中專的,分配到國營企業,結果在企業改制過程中企業破產了,他們被迫下崗了,而只有中專學歷的他們,在重新就業上面沒有優勢。

當然更多的中專畢業生只是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特別是那些中師畢業生,大都分配在農村中小學,提升機會比較少,如果沒有及時提升學歷的話,很可能一直是中專學歷。這在評職稱、工作調動等方面很吃虧,因此還有人三十年教齡了還是中級職稱。跟那些上高中考大學分配在城裡的同學比,肯定覺得自己上中專虧了。

其實作為70後的我們,年紀最輕的都40了,不管是中專畢業混得好壞,還是平常心來對待,不要再糾結我們曾經的選擇,因為我們已經不過讓人生再回到過去。好好過好現在的生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有十多年我們就要步入退休生活,還是積極面對生活現實吧。祝我們70後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學習好,卻上了中專,沒有機會去圓大學夢,不能不說是70後中專畢業生的遺憾,如果時光倒流,你還會選擇上中專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我是四川的初中老師,1989年開始教書的,我的學生當中,1992年及以前考上中專的包分配,有遺憾但是好歹現在都還有正式工作,1996年及以前考上中師的,現在都是正式教師,也不是很虧。

但是1976~1979年出生的,有部分學生考上了中專,國家不包分配工作,這部分學生最吃虧!

當年我所教的94級一班初中畢業生,中師+中專=15人,其中正取生5人,委培生10人,創造了我們學校的歷史!但是也是我教書生涯最遺憾的!

考上中專委培的學生,後來畢業發現,根本就不包分配工作了!他們在剛讀中專的時候,有一次回初中來看我,可惜我沒有在家裡,否則我必定會勸說他們不要去讀中專。我的“二流”學生讀高中,又有13個學生考上大學,一個考的是東南大學,也有考上當年中國計量學院的,還有考上其他一些大學的,現在工作都很不錯。

所以,我覺得70後末期出生,90年代中期考上中專的,又不包分配的,他們才是最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