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農村書記把村口

□王大葆

農村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主戰場之一,在疫情防控中,有這樣一群忙碌的身影,他們是最基層的父母官”、最底層的“指揮者”、村民們的“大管家”,他們就是堅守在廣大農村疫情防控一線的村黨支部書記。

鶴壁市885個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以把好入口關、把好排查關、把好關停關的“三關”舉措,從嚴管控,讓農村不留防疫“盲區”。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他們堅守著崗位、守護著家園、保護著群眾,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浚縣浚州街道西馬莊村黨支部書記馬俊新為了隔離群眾和貧困戶的生活,自己騎車去拉愛心白菜,不幸遭遇車禍,已轉院救治,浚縣縣委及時送上5萬元慰問金。村民說:“他好事做了一籮筐,我們都盼他早點好起來。”正是有像馬俊新這樣一大批優秀的基層黨員幹部奮戰在一線,才築起了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

各村黨支部書記積極發揮“領頭羊”作用,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在人口密集點、村頭出入口,科學設點,組織黨員幹部和志願者力量,合理排班,輪流值守,勸導出入車輛和人員,關閉生產經營場所,為群眾鑄起了安全屏障,在“外防輸入”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次次鏗鏘的動員,一場場集體宣誓,在隨風飄揚的黨旗下,凝聚了黨員幹部和志願者疫情防控的堅強力量,黨員請戰書、入黨申請書一封封遞到各黨支部,築起了基層黨組織疫情防控的戰鬥堡壘。浚縣白寺鄉白寺村是一個擁有7025人的大村,村黨總支書記靳光國組織黨員在150個大小路口科學設卡布控把守;淇縣高村鎮萬古村黨支部書記楊繼華帶頭吃住在卡點,他說:“帶頭衝在一線是共產黨員的責任和義務。”淇縣朝歌街道西街村黨支部書記王洪兵帶領30多名黨員、志願者守護著1.2萬居民;山城區寶山街道大峪社區書記田志軍組織黨員、巡邏員和志願者服務隊、黨員先鋒隊、救援隊形成“兩員+三隊”網格模式,讓大喇叭喊起來、小喇叭動起來,生活物資送進來、群眾心裡亮起來。

各村黨支部聚焦外來人口這個防控重點,持續開展外來人口摸排上報工作。對摸排出的外來人口,安排專人監管,採取居家隔離監測觀察措施,為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貼上了“護身符”,在“內防擴散”上編織了“安全網”。為保障好居家隔離人群正常生活需要,各村黨支部書記既當“勤務員”,又當貨物“搬運工”,無償提供、拉運生活物資,用愛心和責任穿梭於隔離人群和執勤點,解除了居家隔離人群和各卡點值班人員生活上的後顧之憂。山城區大胡街道大胡村常住人口1萬餘人,社區書記王新付每天為居家隔離群眾買菜送菜上門;山城區石林鎮小寨溝村黨支部書記王海平當好隔離群眾的“快遞員”“心理輔導員”,組織村民捐款2萬元,開展暖心行動,做到“人隔離、關愛不隔離”;鶴山區姬家山鄉黃廟溝村地處深山、正在修路,黨支部書記李海亮每天開車到20公里外的山城區替全村採購物資,又換車運送至村民家中;鶴山區鶴壁集鎮畢閭寨村黨支部書記畢秋生利用合作社的大型噴霧器每天給全村消毒。

預防是根本,宣傳是重點。為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各村黨支部書記各顯神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喇叭喊話、微信通知、語音廣播等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宣傳預防工作,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淇濱區大賚店鎮斜裡村黨支部書記郜秋,每天拉著20多斤重的移動音箱,走街串巷宣傳;1986年出生的山城區石林鎮東馬村黨支部書記李京隆利用“大喇叭+人聲喇叭”在村內循環播放;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淇水灣街道唐莊社區書記張貴玲挨家挨戶排查,為居民送上發熱應急處置流程圖。一句句充滿溫情的話語,轉化成居家隔離人員疫情防控的行動自覺,消除了居民的恐慌心理。

日常工作中,農村黨支部書記任務繁雜,充當著各種角色,為做好工作“受氣多”“讚揚少”。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細緻入微,他們不放過任何環節,走遍了全村的每一條巷子、每一戶家庭,他們常說的話就是:“我安不安全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大家的安全。”“哪有一帆風順的,只要我們村幹部沉下去,耐心細緻反覆做工作,相信每個人都會理解支持和配合的。”在疫情防控中,他們默默付出,既擔當著責任,又無私地奉獻著。在此,讓我們真摯地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