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农村老年人依然有“靠男不靠女”的养老观念,你怎么看?

老左心理工作室


靠儿子儿子不孝顺,你也靠不往。应该看谁更有良心,谁更善良?而不是男女的问题


守望158722044


我们村现在也一直都还是这样,我说一我的看法,其实对我来说女孩男孩都可以养老。这也是要看家庭情况来说,我们村有的家庭家里没有儿子只有闺女,父母就把积蓄都闺女还给闺女带孩子管事情,老了就可以靠女儿给养老,有的家里儿女都有的话,那就该靠儿养老啦!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就拿我们家来说吧!我对象有一个妹妹,我婆婆说他们老了还要靠儿养老,闺女嫁出去就是人家的人啦!我可以理解,他们老两口把最好和他们的积蓄都给了我们,还给我们在家带孩子,也没有怎么帮助闺女家,他们说闺女嫁出去就成了人家的人啦!处处为儿着想。我如果有儿有女的话,想我也会要靠儿子养老的。


乡村革丽


农村老人大部分还真的是靠儿子,农村老人都是与儿子住一起,生病还是儿子一家照顾,孝顺有能力的女儿也会帮娘家兄弟轮班照顾,出钱出力的女儿也很多,都是自愿的,儿子是主力,女儿辅助,若女儿条件好于儿子,那女儿出钱出力也会多的。一般兄弟姐妹多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娘家只我一个女儿,我一哥一弟,父母跟弟住农村老家,我与哥在外,照顾父母都是弟和弟媳,哥出钱,兄弟俩没要我出钱,只说让我有时间多陪老人,我说三人一样出钱,哥弟说有兄有弟要你出钱,别人会说兄弟们无能,不孝,我觉得我没尽到女儿的责任,都兄,弟担责,有疼我的父母兄弟,我还真幸福。


凤凰69671232


这种重男轻女的想法真是不值得效仿。在我老家,我外婆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但是每年买东西拿钱给外婆花最多的就是女儿了。儿子呢要么不给要么给一丢丢,更过分的是还有一个不给还要问我外婆要钱💰真是太过分了,外婆省吃俭用生病了也是忍着不去看病,到头来把钱都给了一个儿子花。事实证明还是女儿好,当然女儿必须是嫁的近否则也是照顾不到的,有空常回家看看,家中老人年纪大了,最希望的不是礼物和人民币,而是一家人团圆在一起


倾歌笑颜


我是农村人,又是老人,我谈谈对于农村老人养老“靠男不靠女”的看法和感受。

之所以农村老年人在养老问题上,依然保持着“靠男不靠女”的旧观念,其主要原因,是农村中目前仍然保持着相当数量的传统结构的家庭,也就是所谓的三代同堂或者四代同堂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一般都是以男性为主线往下延续的,所以,老年人就更加容易保持养老“靠男不靠女”的观念。

为什么说传统家庭结构,会使老年人保持养老“靠男不靠女”的旧观念呢?

首先,因为这样的家庭结构以男性为主导线,靠男人延续“香火”,儿子养父母的老,成了一代一代往下传承的天经地义的责任和义务。不仅仅是老人,其他家庭成员的深层意识中,都是靠儿子养老的认知。否则农村中也就不会有那么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了。也就是说,传统结构家庭中的老人,养老“靠男不靠女”的观念,实际是传承下来的。

其次,在传统家庭结构中,由于几代人长期在一起生活磨合,也促成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默契。同时也促成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在这样的家庭中,即使儿子或者媳妇对老人偶有言语冲撞,老人也会包容,根本不当一回事。但如果传统家庭中的老人与女儿女婿一起生活,可能女婿一个不满的眼神,就会让老人接受不了。他们会认为自己受到嫌弃,因此不是万般无奈,有传统养老观念的老人,是不会要女儿女婿养老的,也更加不会与女儿女婿一起生活。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养老“靠男不靠女”的观念正在逐渐淡化,原因就是现在的农村年轻人,崇尚自我和个性化,对于传统家庭结构并不感冒。很多农村青年进城买房居住,传统的家庭结构正在解体或面临着解体。加上现在六七十岁的老人,基本都是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代老人观念改变很大,而且期间经历计划生育,很多都是一个孩子,在养老问题上其实没有选择,何况女儿更加的细致体贴。

社会在进步,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只要儿女孝顺,谁养老都一样。


老牛爱遛弯


农村老人养老依然坚持"靠男不靠女"观念,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农村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其次,儿子成家立业在本村,照顾老人方便,老人寿终正寝时要本村族人了理后事,葬在本村的山场上。

再次,女儿嫁入外村(尤其是远嫁)照顾不到,也不便去女儿家养老,寿终正寝必须是在土生土长的地方。

最后,按照农村习俗,老人叶落归根,进本村祠堂,过逝必须是孝子披麻戴孝,不能指望嫁出的女儿。



祖强


我是农村人,对就这个问题比较有发言权。重男轻女是中国农村老一辈的思想观念。因为在农村出力气的农活大多都是男人干的,再加上重男轻女,好多女孩根本没有办法受到很好的教育,早早出去打工。好多女孩在外打工就嫁了外地人。外嫁女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更别提养老了!



四叶草梦女孩


农村一直流行着一句名言,:愿跟讨口的儿,不跟做官的女。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中国从古到今都是儿子赡养父母的,女儿是要嫁出去的,出嫁后有自己的家庭孩子和老人要照顾。所以对自己娘家老人的问题,条件允许呢你可以不定时的看望一下父母,给父母添置一些生活必须品。说到跟儿不跟女呢,娘家老人是不可能愿不愿意去的原因呢其实很简单。儿子再不好再不孝顺,他终归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自己想想很多事就不那么计较了。

女儿则不一样的,女儿嫁出去就已经相当于外人,女儿嫁到婆家以说得上是婆家的外人,如果遇到丈夫不爱婆婆不疼的媳妇,在家已经没有地位了!如果娘家老人在跟着女儿,试问能好过吗?女儿遭罪不幸福也就算了,难道还有父母跟着一起去受罪遭人白眼吗?所以老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小名超哥


“养老靠男不靠女”,这是封建时代遗留下的传统、守旧思想 。

我国自古就有“嫁出去的闺女 ,泼出去的水 ”一说。认为女孩子一旦长大出嫁以后就成了别人家的人了 ,自己辛苦一辈子攒下来的家业是由儿子去继承的 ,所以,“养儿防老”就成了天经地义之事 。

现在的老年人 ,大部分都是解放以后才出生的 ,他们或多或少的都受到过现代文化教育,社会的不断进步 ,也在潜移默化他们的思想 。他们现在的思想观念已不能完全和封建时代的老人思想相提并论 。他们大部分都知晓:父母有抚养和教育儿女的责任 ,儿女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

再说,现在人们的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 ,孩子们成家立业以后,父母们也还不是太老,也会去挣些钱留做养老

之用,还有,老年人几乎人人都有养老金,虽然不多 ,但在农村花费也不是很大 ,儿女们也会不定期的给父母们一些钱,所以对于现在的农村老人来说养老是不成问题的,养老必须靠儿子的思想亦已渐去渐远了。


淡水养殖老陈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生儿防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太根深蒂固了,老一辈的养老观念就是生儿防老。这种观念现在来说并不流行了。以前人老了,就几个儿子家轮流吃,没有儿子就招赘。现在的社会,结婚成本高,要买房买车,多数都是贷款,所以儿子每个月都在还房贷车贷,家里还要开销,根本没有很多钱另外供养老人。还有一个就是婆媳相处可能未必愉快,到时候生理心理都得不到满足。

一个人要想要有比较安稳的老年生活,最好是一份稳定的收入,比如退休金,或者自己买的社保已经商业养老保险,有条件的话,跟儿子媳妇分开住,但是住的近一点,好照看。其实我觉得生儿生女,都是一样的,女儿比儿子还贴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