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國醫學社會學家呼籲:不要把中國人當作冠狀病毒的替罪羊


一位美國醫學社會學家呼籲:不要把中國人當作冠狀病毒的替罪羊

本文原作者羅伯特·巴塞洛繆(Robert Bartholomew)博士 ,是美國醫學社會學家。2020年1月27日,他發佈了《冠狀病毒不是殭屍末日》一文(我們翻譯為《一位美國醫學社會學家看中國冠狀病毒:冷靜下來,停止恐慌!》)。2020年2月6日,他又發佈了本文,原題為《冠狀病毒與尋找替罪羊》,呼籲西方國家的某些人放下對其他種族的成見,不要把中國人甚至亞洲人貼上疾病攜帶者的標籤,以免破壞全人類共同抗擊病毒疫情的團結和決心。

自從冠狀病毒爆發以來,不少在西方國家的中國人甚至是亞洲人受到了歧視和不公的對待,在澳洲的留學生面臨著不能回校開學的困境,而一些在英國的留學生戴著口罩時遭到了歧視和辱罵。

而在他們的社交網絡,也出現了不少充斥著種族主義言論的帖子,貶低中國人,認為中國人以蝙蝠為食物,疫情的爆發是罪有應得。

長期以來,在部分西方國家的眼中,外國人和外來者,一直被指責為傳染病的罪魁禍首。

在14世紀,當黑死病席捲歐洲的時候,猶太人經常被指控是這種疾病的傳播者,並被指控為故意傳染他人。許多猶太人僅僅因為這樣的謠言和歧視而被謀殺,甚至他們所居住的整個村莊都被夷為平地。

病毒的命名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使用“2019-nCov”這個臨時名稱來稱呼目前的疫情。雖然它不是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但相比於目前的名字,它是一個巨大的進步。2019代表病毒被發現的年份,“n”代表病毒的新特性,“CoV”代表該病毒是一種冠狀病毒。

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發佈了一套傳染病命名指南。在這本書中,他們不鼓勵在為傳染病命名時提及人種、地區、動物以及職業。他們還建議不要使用可能“引起不必要恐懼”的詞彙。從今天看來,這樣的指導方針是很有意義的,它

避免了潛在的社會歧視和恥辱

而AIDS(艾滋病)最初的名字GRID就是一個反例,因為GRID代表的是同性戀相關的免疫缺陷(Gay 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

自疫情爆發以來,一些中國公民感到他們受到了歧視,被全面禁止旅行。而中國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成為了很多虛假新聞的主角,這些新聞在社交媒體上瘋傳,助長了外國友人們對中國人的偏見

歷史上,在疫病流行期間中妖魔化某些民族和國家已經見怪不怪了。

1918-1919年期間的流感爆發,最初就被稱為西班牙流感,儘管專家們一致認為流感並非起源於西班牙,但這種說法至今仍被廣泛使用。而這種誤解卻是因為西班牙的流感報告最先出現在大眾媒體上。在當時處於戰爭的情況下,許多國家不願透露疫情的消息。而西班牙人因為他們的開誠佈公而背了鍋。

反觀當下的中國,在疫情報告上本著對世界衛生安全負責的態度,公開透明,卻也不幸遭到了部分人的歧視和排斥。

1892年美國霍亂爆發期間,替罪羊是新來的歐洲猶太移民。他們被趕出住所,被迫接受羞辱性的且幾乎沒有科學依據的檢測。

20世紀90年代初,海地人被汙衊為艾滋病毒攜帶者。在美國,一些家長拒絕讓他們的孩子和海地人一起上學,擔心他們會染上這種疾病。而部分海地人則受到騷擾和毆打。一名海地學生甚至被人放火燒了。

在2009年H1N1病毒(俗稱豬流感)爆發期間,人們對拉美人普遍存在偏見。

五年後,當埃博拉疫情爆發時,非洲血統的人受到了歧視。

儘管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Nancy Messonnier呼籲美國民眾

不應該假設每個有亞洲血統的人都感染了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縱觀歷史,當社會邊緣群體中的某些個例犯下了錯誤,在被指責為社會問題的罪魁禍首後,整個邊緣群體都面臨著類似於替罪羊的指控和歧視。在一些西方國家,穆斯林、移民、難民等都受到了不公平的指責。而這種現象在當下演變成了一個國家

要想知道哪個群體不受待見,我們可以從一些西方國家的電影中得出結論。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不少電影中的反派都是俄羅斯人、中國人、伊朗人等等。而這些反派角色都被醜化為瘋狂的科學家和性格扭曲的土豪。這些情況都源於部分西方民眾對其他國家的膚淺認知以及刻板印象

用種族和國家來定義流行病,就是在疫情嚴峻的當下內訌,破壞全人類共同抗擊病毒疫情的團結和決心。

在這裡真誠的呼籲某些人,是時候放下你們對其他種族的成見了。請你們不要把中國人甚至是亞洲人貼上疾病攜帶者的標籤,這不是在保護自己,而是在疫情嚴峻的當下火上澆油。


(注:本文有對原文進行增刪。)

作者:Robert Bartholomew Ph.D.

翻譯:腦斧、唐詩

來源:Psychology Today《The Coronavirus and the Search for Scapegoats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