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展會那麼多,我們做了一份防騙防套路指南

這一屆的物聯網企業有點忙。一方面忙著做產品,做標杆案例;另一方面忙著做市場推廣,打響公司品牌,聯絡更多客戶及合作伙伴。

與此同時,行業展會也忙了起來。越來越多的展會開始加上IoT元素,以打造物聯網產業最佳的交流與合作平臺為目標,投身成為產業的一份子。

都是在江湖,忙點當然好。但不可避免的是,行業展會作為很多企業市場推廣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今也魚龍混雜,決策時需要仔細辨別。

好的展會帶來效益,壞的展會費錢費力。

物聯網展會那麼多,我們做了一份防騙防套路指南

“每個月都有不同展覽公司找我溝通展會,但我們肯定不能參加個遍的,只能找到最合適的重點投入。”

“有時還能看到同行抱怨參加某個展踩了坑,這種自然就很難再考慮了。”

在企業的溝通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聲音。

本身評估一個行業展會是好是壞,是十分主觀的話題。但不可避免確實存在一些試圖渾水摸魚的展會,在他們面前,只是需要識破一些套路,聽取一些評價,參考一些經驗。

識破物聯網展千層套路

01 看主辦方資質

當然有必要了解主辦方是誰。會展行業准入門檻低,缺乏一定資質認證的原因導致投機者叢生。他們在嗅到行業商機後可以迅速拉起團隊,用簡單化、賺快錢的思路大撈一筆,甚至全國流動辦展,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只要會包裝,政府的旗號,行業協會的名號,都有可能拿過來被利用。真正對產業理解到了多深,無疑需要打個問號。

02 看內容專業程度

說好的物聯網展,怎麼輕易變成大雜燴了呢。物聯網產業鏈長且分散,從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到應用層,只看任何一個單一領域都無法還原物聯網真正的生態面貌,無法實現上下游生意的溝通。最尷尬的現場,莫過於發現隔壁展位在賣珠寶玉石、手錶玩具,令人當場懷疑這份投入是否打了水漂。

03 看展商規模

看看行業龍頭有沒有來。雖然物聯網需求複雜且分散,很難有企業可以一家獨大,但這不妨礙很多企業根據自身優勢,形成良好商業模式而成為行業典型。現如今物聯網倡導生態共創,在具有產業號召力的展會品牌中與優秀企業同臺參展,一定不需此行。但如果主辦單位最終連一本《展商名錄》都無法提供,還能怎麼指望挖掘參展的潛在效益呢?

04 看觀眾質量

不考慮重招商、輕觀眾的。物聯網整體而言是To B的,一場成功的物聯網展不僅需要參觀者,更需要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專業參觀者。專業觀眾的到場情況,無疑是會展企業資源和能力的直接考核標準,更是決定參展企業訂單量的關鍵保障。

05 看宣傳能力

活動的宣傳是覆蓋到展會前中後所有階段的。單一的合作媒體,流於表面的宣傳形式,無法保證傳播力,更是減弱了企業參展效果。因此一場值得考慮的會展團隊,背後一定有專業的媒體宣傳團隊,生產內容,創新形式,服務企業。

06 看商業信譽

信譽涉及到很多方面,但如果聽說哪場展會常常無故延期,或是變更活動場地,請退而避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