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枝:最难熬的后半夜我上

2020年2月8日,是庚子年的元宵节。凌晨3时,在惠农麻黄沟疫情防控卡点,58岁的老民警王金枝、全区优秀人民警察谭斌,在简易的帐篷里,细心地守护着麻黄沟卡点。


王金枝:最难熬的后半夜我上


初春的石嘴山夜晚,零下十几度的气温还是非常寒冷的,王金枝不断的跺着脚,用深呼吸来缓解疲惫,护目镜里一片雾气,周边没有什么灯光,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他才恍然记起,今天是万家团圆的元宵节。4点04分,他发了一条在岗的朋友圈,手机“嘟”一声响起,是儿子发来的信息,“还没睡呢,老爸?平安”。


_

_

_

王金枝是石嘴山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七大队的一名老民警,从警已34年,先后从事过秩序、事故、宣传等交管工作,特别从事宣传的这十几年来,他精心准备,狠下功夫,结合日常各类交通管理工作,自编小品、情景剧,认真学习并制作了PPT,给辖区企事业单位职工、居民、学生等讲授了非常生动活泼的交通安全课,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王老师”。

_

_


王金枝:最难熬的后半夜我上


麻黄沟疫情卡点位于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河滨工业园区,靠近内蒙古乌素图工业园区,每天车辆人员进出较大,这样的封闭卡点,成了关键点重中之重。面对拥堵状态,驾驶员往往情绪较为急躁,有的口出恶言,此时“王老师”就会充分发挥宣警的优势,采取一人一策,幽默风趣的语言耐心细致地向过往的驾驶员告知政策法律相关问题,让驾驶员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愉快的配合检查,耐心的等候过往,安心的同意劝返。在王金枝看来,卡点设置是命令,但守好是自己的责任。


王金枝:最难熬的后半夜我上


“ _

“进出的人多时,再忙也不能出错”,王金枝说,这时就是要守好这个卡点,紧盯每个人,每辆车,做好询问、登记、检查,遇到少数人不理解,说些难听的话,或故意刁难时,绝不能对驾驶员“冷硬横”,要理解驾驶员的心情,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措施进行检查和劝返。

_


当然“王老师”也有收获,夜晚时,有人送来泡好的一大杯浓茶,有人送来水果,有陌生人送去难买的口罩……看到这些,“王老师”高兴地抖着两条浓眉说“再苦再累咱也要守好这个卡点,守好宁夏的北大门”。他结合“非典”时期经历的工作经验,沉着冷静,面对微笑,耐心说服和劝导,很快就使现场混乱的局面得到化解。


王金枝:最难熬的后半夜我上


_

1月25日,接到在麻黄沟设置卡点的通知后,王金枝立即向大队请命到卡点去执勤,考虑到他年龄大面临退休,儿子也在宁夏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一线接诊,大队安排他留队执守,一向平易近人的“王老师”梗着脖子,青筋都蹦出来了,“咋的,看不起人,别看我年龄大,我身体好着呢,啥毛病没有”,老王硬是挤到了执勤一线。


2003年王金枝就在非典卡点执勤,如今过去17年,他依然不减当年雄风,看到年轻人执守到后半夜都有点疲累,老王主动请缨“最难熬的后半夜我上”,每到这个时候,乘着夜晚人流车流量几乎没有的时候,老王就美滋滋向辖区企业微信群发出温馨提示,让辖区企业车辆和个人不跑冤枉路,履行好手续再出发,他说:“能够得到群众的点赞和认可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_


王金枝:最难熬的后半夜我上


目前,老王已发送涉及疫情防控内容信息150余条,为群众及驾驶员化解疑难杂症80余起,接打群众咨询电话50余起,主动连线广播电视台2次,他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作用,在防控疫情期间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当然每天收获的满屏点赞让王金枝十分感动和充实,自己的汗水没有白流,感性的他让居民觉得他特别地性感,是个老帅哥。


元宵节凌晨4点儿子发来的信息,是过年来父子间的第一次通信。1月23日除夕夜晚上11点,等了好久全家三口人才聚在一起,而此时匆匆赶回家的儿子王颖接到了宁夏第一人民医院的通知,要求即刻归队,他只扒了几口饭就在第二天凌晨悄悄地走掉,微信里儿子告知了王金枝要注意安全并要求他不要告诉妈妈自己在一线,此后就忙得再没发过什么信息。


王金枝:最难熬的后半夜我上


这么多天来,王金枝一直很担心儿子,但他把所有的情绪深深掩藏起来,没有给儿子打过一个电话或发过一个微信,元宵节儿子发来一张照片,看到穿着防护服包裹严实的儿子,老王在深夜的卡点泪流满面,多少天的担忧此时宣泄而出。作为薪火相传的一家人,老王觉得儿子真捧,颇有一番“儿子英雄爹好汉”的味道。


早上6点,卡点上的车辆多了起来,王金枝站得笔直,规范地向来往的车辆驾驶员敬礼、登记、测体温,天依然还很寒冷,但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春天正悄悄来临,而王金枝还在为战胜疫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坚守着……


王金枝:最难熬的后半夜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