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孔子生前并不得志,为何有人还说他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小仙仙贤


芦芦哥也是比较直言的,有些话就说得比较直白了。

这个问题本身显然有些问题。

“随心所欲”和“不得志”有什么联系吗?

应该是没有的。

前者是一种主观心态,后者是客观事实。

有人可以说客观能够影响主观。但是这里我们要明白的是,被影响的主观也还是主观,变不成客观。

这个道理听上去有点绕口,但是如果举个栗子,就会非常容易理解了。

比如高考结束,你告诉自己,如果成绩不错就奖励自己一次你想了很长时间的旅行。

接下来,至少就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成绩不错,你满心欢喜地游山玩水去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成绩不好,即使家人为了安慰你依然答应你带你去旅行,但是你拒绝了,因为完全没有这个兴致了。

在这里,客观成绩确实直接决定了你有没有旅行的主观心态。

但是要知道的是,即便你不想去旅行了,这个依然是你个人的主观心态,你开始想旅行了后来又不想去了,这正是“随心所欲”的表现,没有人可以左右,因为这完全是你个人的主观意识。

现在回到题目中,即使孔子并不得志,在孔子晚年也知了天命,他也开始埋头研究起了《周易》。

这就是他的随心所欲,和生前得志不得志没有关系。

是否得志只是决定了他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但是不管什么样的状态,他依然可以决定是否“从心所欲”。

像是孔子这样的圣人,即便生前得志了,他依然会在晚年说出“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些的话。


大葫芦芦芦芦芦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夫子自己七十岁之后说的。

因为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狂者”知道该做什么事,“狷者”知道不该做什么事。

夫子乃为天地制定规则之人,夫子既圣矣,七十岁了,从心所欲有何难哉?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心怀天下。只问对不对,该做不该做。至于得志不得志和结果,不在夫子

考虑的范围。


子才


因为“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虽是一种自由,但并不是指世俗意义上的呼风唤雨,所以实现了这种自由,并不等于实现了人生志向。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出自《论语》,是孔子对自己不同人生阶段的评价,这句话是孔子说自己到了七十岁时,就可以达到:跟随自己的心意行动,但不会逾越规矩的境界。

现实中“随心所欲”往往会导致“逾矩”的结果,所谓“恣意妄为”正是对“随心所欲”和“逾矩”矛盾关系的真实写照,

但孔子是怎么做到既能“随心所欲”,又不“逾矩”的效果呢?

答案是孔子化解了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在孔子那里,“随心所欲”并非通俗意义上不加节制的任情纵欲,而是长期“克己复礼”的结果,具体来说是从十五岁就开始了。

孔子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此“学”并非积累知识,而是“志于道”,这个道是人生最为终极的价值追求,可为之赴死的那种,就像他自己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

要想得“道”可不能随心所欲,需要苦行僧般的“克己复礼”、“吾日三省吾身”等自我约束,使每件事都符合礼的标准。日积月累,才能在三十岁“而立”、四十岁“不惑”。这些追求“道”的积累,终于在五十岁变成不需要刻意努力的随心所欲。

而这种随心所欲,在外表现为不违反各种“礼”的“不逾矩”,外在的“矩”已内化为“随心所欲”,所以二者之间不矛盾。

不过他倾尽此生追求的天道和“矩”,终究不是他所在的那个霸道盛行时代的主流价值标准,只因他要实现的天道,不仅需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主观努力,更需要其他外在条件的配合。

所以孔子虽能实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并不等于孔子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了抱负;相反即便没有实现理想,也并不妨碍孔子实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


东方国学


我认为不逾矩有两层含义:

原文这样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老圣人总结出的生命各个阶段的人生感悟,也就是说,处于三十岁的人没有四十岁人的感知力领悟力,每一个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都是不可超越的(神童除外)。

古人的平均寿命短,“人到七十古来稀”,七十岁已是少数的人生暮年,恰如西沉的落日。老圣人给人的忠告是,喜欢吃的就多吃点,不要因为担心身体发胖或者其他原因而拒绝自己的初心;喜欢游玩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必考虑工作或者家庭的事情影响自己出游;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不会超过规矩。


上官亦菲913


之所以说“随心所欲不逾矩 ”也是对孔子某个时段的状态的评价。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那样的时代,孔子的阅历不可说不丰富,对人生的感悟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规律。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积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逐渐趋于成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一种自由洒脱而又合乎情理的心境。

我们都知道孔子周游列国实际是因为他并没有一直受到待见,世人对其高度认可的论语也是徒子徒孙根据其生前言论整理汇编而成。可想而知其生前过得并不如意,政治理想也难以实现,可谓是空有一番抱负,却难以施展。

不过,也正因为他看透了世态炎凉,看遍了繁华一幕,阅尽人世沧桑,所以他更加懂得凡事都有自己发展的规律,一切都应顺应自然。而他自己也正是因为高寿,虽然政治上不得意,但一生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了教育事业,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为各国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能取得这样成就的人,无论如何也是会感到自豪的吧。作为一代教育家,为人师表,自然也是不会逾矩。联想当今,又有哪个名人会乐意老来还会惹出诸多是非来。

孔子一生追求天道,追求礼矩,自然是年复一年坚持着克己复礼。所以我们狭隘的认为他的“随心所欲”就是恣意妄为,而是这么多年来,日复一日的积累,领悟到了“天人合一”,而流露出的无欲无求,因此又怎会有逾矩之为呢。


轩窗听雨古诗文


我是红辰梦劫,我来回答。

孔夫子的执政理念不适用当下的时代

孔子不得志的主要原因是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春秋时期讲究的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而孔子推崇周礼,主张“仁、义、礼、智、信”,治理国家仍旧遵循礼教,在那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社会动荡时代,这一套是行不通的。

孔子是鲁国人,在鲁囯做过大司寇,并兼任代理相国,后因为鲁定公不理朝政,沉迷于女色,孔子失望下辞官而去,之后周游列国,在东周拜见过老子,请教学问。

随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不是别人评价孔子的,而是出自孔子之口。

“随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随心所欲但是不逾越规矩,试想人活到七十岁了,生命已经快要走向终结,还不赶紧做自己年轻时想做而还没有做的事。人年轻的时候总是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欲望,生活的艰难,家庭的负担和对权力、金钱的执着,到了晚年一切都该放下了。

生活不只有形形色色的欲望,还有诗和远方。而且孔子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不是说你老了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摆脱道德的约束或者逾越法律的界限。人只要活着就要遵循规矩,道德法律也好,天地自然大道运行的法则也好。比如,人就是吃五谷杂粮和家禽、家畜的,如果为饱口腹之欲去吃野生动物,那非吃出事来不可。

结语

孔夫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教育模式的先河,孔夫子之前学问都是依靠师承或者家传。

孔子晚年回到鲁囯开设私塾,有教无类,门下弟子达到了三千人,其中著名的便是“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成为了各国的高官栋梁,也为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结识的基础。


红辰梦劫


孔子生前不得志,所谓的“不得志”仅指孔子一生未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恢复周礼,行仁王之道,实现天下大一统。西周实行分封制,起初的目的是想让诸侯们在国家有难时能够匡扶社稷,但随着诸侯实力的日益增强,欲望也就变大了,逐个想自立门户,称王称霸,并且付诸实践了。这个时候出于利益的需要,诸侯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社会和民生就没有保障。孔子生在这样的乱世,长在周公的封地,一生想秉承周公的礼制,最终却未能如愿。孔子是一个人性大师,并不是不知道复礼难行,但他的伟大之处也恰恰在此,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黑暗中的灯火总能照亮一片天地,引人前行到达善境。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自评的话。主要是指孔子晚年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后,对人事、礼乐、道德等等已领悟到了化境,他可以随心可以做到他的核心主张——中庸(即不偏不倚,时时事事合于规矩)。

天下不是孔子所能左右的,所谓“天命不可违”,故其“不得志”。道德醇厚和行事合规是自我可以实现的,达到一定境界后自然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


文史醒言


首先,从哪里感觉孔子生前不得志?

其次,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跟得不得志有什么关系?

然后,“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不逾矩”指不越出规矩。

完全不理解,问题到底想说啥。。。

这里大胆猜测一下,

题主是不是想说,

如果一个人“得志”,就是有钱了,

有钱了,就可以为所欲为,不受约束了?

猜的不对请提示。


2分钟看世界


答案是孔子化解了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在孔子那里,“随心所欲”并非通俗意义上不加节制的任情纵欲,而是长期“克己复礼”的结果,具体来说是从十五岁就开始了。


飞雪神hmx


首先要说明一下,‘’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不是别人对孔子的评价,而是《论语》中弟子记载孔子的原话: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学习,实践生涯不同阶段的总结。

孔子的前半生确实颠沛流离,不得志。甚至最惨的时候自嘲为丧家之犬。但这种不得志,只是世人所看到的表面现象,这段周游列国的人生经历,何尝不是孔子从一个普通的政治从业者转变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磨练历程呢?我们一生可能都需要经过无数次破壁,失败,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最擅长的,能够把自己才华淋漓尽致发挥出来事业,也就是孔子说的知天命。

‘’十五而有志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只是孔子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划分的不同阶段,每个人其实所处的各方面因素不同,每个阶段也不尽相同。‘’但从心所欲,不逾矩‘应该是人生修炼的最终目标。

何为‘从心所欲‘’’?它与‘随心所欲’有何不同?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喜欢随心所欲,想干嘛干嘛,想吃吃,想睡睡,想玩就玩,遇到不开心的事就任性乱来。这叫随心所欲,因为你的心是跟着欲望在走,你并不能控制你的情绪和贪婪。这种随心所欲的处事风格是经常以伤害他人,自己快活,别人买单的状态,收获的一定是更多的苦恼。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是在一个人修身达到‘’止于至善‘’后的境界,拥有良知良能,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和睦相处,不会去通过坑害别人,破坏环境来满足个人私欲,随其本心,所以根本不会逾矩。这是圣人对自己人生修炼的终极目标。

世上有绝对的自由吗?回答:没有。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但规矩是为了限制那些为个人私欲而破坏社会和谐的行为,之所以我们还不能感知自由,是因为自我的心性还有待修炼,只有当本性的良知回归,才是获得内心自在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