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冠肺炎"的思考(一)

己亥庚子之交,從江城武漢蔓延全國的新冠肺炎,2月8日21點25分的最新數據是,已確診34664人,疑似病例27657人,治癒2357人,死亡724人。看著不斷增長的數字,百感交集,那不只是數字,那都是活生生的人,每個人的背後又都是一個家庭,甚至是一個家族,影響著許多人。

我有一個堂弟,是山東大學的在讀醫學博士,目前按照學校要求,堂弟在老家居家隔離。我電話跟他請教過病毒的致病原理和感染後的治療手段。醫學發展到今天,仍然沒有對病毒的特效藥,不是中國的科技不行,而是全世界都沒有特效藥。病毒感染最好的治療手段還是要靠自身的免疫力,所有的醫療措施都是為了維持被感染者的生命體徵,等待他自身的免疫系統“幹掉”病毒。

所以,這次新冠肺炎有人能痊癒,有人就不幸去世了。這就是每個人的免疫力不同,所以才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會有這種差距?我總結有幾點。

今天先從年齡因素分析。這個因素顯而易見,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各項機能都在下降,免疫力也隨之下降。但是,年齡增長不是免疫力下降的必然條件。最近大家可能都看到一個新聞,一個90歲的母親,在武漢的醫院裡照顧被感染的64歲的兒子。看到這則新聞,我也是眼角含淚,被偉大的母愛感動。神奇的是,這位老奶奶經檢查,沒有被感染。為什麼如此高齡,在醫院那麼高危的環境,還沒有被感染呢?我想,應該就是她自身的免疫力起作用了。問題又來了,為什麼如此高齡,免疫力能如此好呢?我想,應該是老奶奶的生活習慣和心態非常好,看她給兒子寫的鼓勵信,字寫的非常穩健和漂亮。在如此環境,面對肆虐的病毒,她仍然處事不驚,說明她有一個強大的內心。她的處世態度應該是“泰然”的。

《黃帝內經》上說,上古之人都是活到120歲以上的,並且超過百歲,動作等都還非常靈活。黃帝的老師岐伯對此回答的特別好。原文是這樣說的——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希望大家能從中悟到一些東西,能做到形神兼備,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從而都能平安度過此次疫情。

咱們明天繼續從其他方面分析。

未完待續……

關於


關於


關於


關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