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軍冒險進“雷區”堅守在病毒檢測一線

娘子軍冒險進“雷區”堅守在病毒檢測一線

娘子軍冒險進“雷區”堅守在病毒檢測一線

核酸檢測是臨床診斷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重要指標,也是目前最權威的確診方式,各省市一般都設在疾控中心開展。針對當前新冠肺炎防控形勢,山西省衛健委出於多方面的考慮,要求各省級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院內監測。山醫大二院積極響應,迅速行動,第一時間完成籌備,由中心實驗室開展了此項工作。戰鬥在這裡的是一支“娘子軍”醫務工作者,她們冒著風險進入“雷區”,以非常之役迎戰非常之疫。近日,記者走近這些核酸檢測技術人員,瞭解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各方密切配合完成籌備

2020年的大年初一,上午九點多,拜年的微信此起彼伏,山醫大二院中心實驗室檢驗師楊國華和白瑞,分別接到了主任王宏偉的電話,語氣堅定有力,“接醫院通知,決定開展預防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核酸檢測工作,我們要立即籌備!”兩位檢驗師欣然領命。所有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始了。

大年初三早八點,山醫大二院防保科主任陳海鋼急匆匆地步入太原市疾控中心,領到了一個藍白相間的小盒子,這就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擴增試劑。

同時,年近六旬的“老資格”檢驗師楊國華來到中心實驗室,和37歲的白瑞反覆研討演練核酸檢測的每一個細節,力求精益求精,萬無一失。

院感科主任田芳英,專程趕來傳授實驗室的安全知識。兩位後勤處的師傅,檢查了空調排風系統,以防通風不好,造成病毒蔓延,形成醫源性感染。15時,《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標準操作規程》制定完畢。17時,防護服、護目鏡、醫用外科口罩、N95醫用防護口罩、隔離衣全部到位。18時,檢測生物安全櫃,以保證生命安全。

正月初六,醫院緊急抽調檢驗科劉愛蘭、張靖二位檢驗師支援中心實驗室的核酸檢測工作。山西省臨床檢驗中心派遣督導組進行了專業核查。

正月初七,4位技術人員參加了太原市疾控中心舉辦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培訓。

正月初八,提取試劑收到。為防萬無一失,所有人員到位,進行了一次核酸檢測的全程演練,也就是預實驗。

至此,準備工作全部就緒。

成功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2月2日,山醫大二院中心實驗室的4位工作人員在焦灼的等待中,從醫院呼吸科和發熱門診,接到了3個標本。技術員們立刻進入戰鬥狀態,6個多小時忙碌後,3例中都沒有檢出新型冠狀病毒。這一結果需要24小時複核,於第二天才能臨床確診。

對於從事病毒檢測的白衣天使來說,標本處置和核酸提取是最危險、也是最難受的環節。狹小的檢測室裡,工作人員穿著厚厚的連體隔離衣,戴著密封性很強的口罩、護目鏡和手套,全副武裝地緊張工作。

“每一個樣本檢測都需要六七個小時,工作時間一長隔離衣裡面的工作服就溼透了,那種感覺太難受了,但是必須扛著。”楊國華的語氣中滿是堅定。

“每天戴著N95口罩和護目鏡,幾天下來感覺鼻樑也快斷了。”張靖喝水時摘下口罩,記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她鼻樑上深深的印記和臉上捂出的疹子。

中心實驗室的工作,最難的是憋尿。為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風險,工作人員進到現場六七個小時內不能上廁所。“人們很難體驗到,長時間憋尿後膀胱脹得厲害,嚴重缺氧,呼吸困難,難受得想哭。”劉愛蘭說。

之後,一批批標本陸續送到,檢測員們的操作手段更加嫻熟。

2月4日,病理科馬文霞、皮膚科岑雯緊急支援。至2月6日,實驗室共檢測核酸11項。

核酸檢測工作的開展,極大地方便了臨床對可疑病人的篩查工作,避免了前往省疾控中心檢測核酸的繁瑣。

困難再多,她們也頂著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舍小家顧大家”的故事還有很多。

楊國華從事病毒檢測工作36年,經驗豐富,當年她承擔了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檢測工作。時隔多年,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形勢嚴峻複雜,作為一名老檢測師,雖然愛人身體不太好,自己的“心臟”也有毛病,但是她堅持“頂著幹”,可謂寶刀不老,令人欽佩。

年輕的技術員白瑞,是新一代檢測技術人員的代表。她年輕,充滿活力,思路清晰,包攬了所有慢性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基礎工作。她懷著四個月的身孕,耐心說服了緊張而擔心的愛人,瞞著家裡的老人,走上了病毒檢測的第一線。可謂一腔熱血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無怨無悔。

劉愛蘭,春節期間無法陪伴家人,愛人也是白衣天使,在機場負責預檢分診。兩人的孩子還小,只有三歲,就直接託付給年邁的父母。家裡人害怕感染,春節期間一直沒有讓她接觸孩子,想孩子了,就通過微信視頻連線,看著孩子一聲又一聲地喊:“媽媽!媽媽!”她話語哽咽,淚水悄悄滑過臉龐。

張靖,原計劃春節和遠在老家的父母團聚,因為疫情,毅然選擇留了下來。由於檢測項目多,時間緊,任務重,晚上經常是11點多才能到家,累得眼皮打架,倒在床上就睡著了。

“我們以戰時狀態、戰時思維、戰時機制、戰時方法,全力做好病毒檢測工作,為臨床疫病診斷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王宏偉說。

山西晚報記者 薛琳 通訊員 任曉輝 張靜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