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小區留觀工作組,留住隔離群眾的希望

望城小區留觀工作組,留住隔離群眾的希望

現代保健(通訊員 肖媛媛、趙晨)在碑林區長安路街道振興社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第一時間響應街道疫情防控動員令,第一時間奔赴社區集結參戰。因戰鬥相聚,因疫情結緣,和社區並肩奮戰,與留觀群眾相扶相攙。他們就是望城小區留觀工作組全體成員,他們用勇氣和擔當守護著望城,守護著這裡幾百個家庭和周邊群眾的健康平安。

陳衛國:衝鋒在前的社區第一書記

抗疫阻擊戰打響後,作為包抓聯繫社區的區級部門領導,碑林區委平安辦副主任陳衛國迅速響應街道號召,率先帶領兩名幹部趕到自己包抓聯繫的振興社區積極參戰。

初到社區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對面和四名武漢返陝居家隔離人員交流溝通。陳衛國說,“只有當面交流,我們才能準確掌握這些人員的情況,同時也能給他們心理上減輕一些不必要的顧慮,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懷。”沒有那麼多指手畫腳,也沒有那麼多批評指示,來了就是參與,就是解決問題,這是陳衛國到社區參戰的初心。

作為一名轉業多年的領導幹部,陳衛國身上始終延續著一名軍人的頑強作風和堅強鬥志。每天早上八點半到晚上八點半,他始終沒有離開自己堅守的陣地。面對突發事件時,不論多晚,也總是衝鋒在前,他和振興社區的徐海波書記並肩奮戰了不知多少不眠夜。

望城小區內接受隔離管控之後,陳衛國就一直努力與上級部門協調防控物資,最終落實了一批防護服和消毒用品,他還自費購買了一些口罩發給社區工作人員。為保障留觀業主們的基本生活,陳衛國主動聯繫小區周邊的超市,最大程度保障糧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供應。陳衛國很少坐在社區辦公室裡,多數時間不是在各個院落巡查,就是在小區瞭解情況。一名留觀人員因為房租快到期了,情緒煩躁打電話到社區,陳衛國瞭解情況後,及時跟房東溝通,最終協調房東順延14天租住期,及時安撫了租戶的情緒。

作為振興社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臨時黨支部第一書記,陳衛國也十分關心社區黨員的工作表現,他觀察到社區入黨積極分子彭嵐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突出表現後,迅速同社區商議,並按照“火線入黨”有關程序與彭嵐開展談話,推薦上報彭嵐發展預備黨員,為社區黨支部注入了新的活力。

望城小區留觀工作組,留住隔離群眾的希望

王春安:望城小區的“金色盾牌”

2月1日中午13:00,對於長安路派出所的社區民警王春安來說是一個不尋常的開始。他負責的望城小區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被採取了封樓管控措施。部分業主一時情緒激動,陸續有幾波居民開始在單元樓門口聚集。

緊要關頭,身著警服的王春安毫不猶豫,幾個箭步衝到了情緒激動的群眾中間,耐心細緻的解釋政策,安撫大家情緒。眼看局勢得到有效控制,幾個居民的特殊情況又擺在了眼前:有的說急著趕當天的飛機,有的說自己只是來朋友家串門,甚至還有一位從事保潔工作的阿姨因難以接受隔離執意出門受阻,就索性躺在了小區院內……王春安和現場其他工作人員沒有退避,逐一進行勸導解釋,逐個解決大家的問題。一直持續到當晚八點,群眾的訴求得到妥善處理,王春安才算鬆了一口氣。

小區裡有一位臺灣同胞,起初對隔離政策也不理解,對隔離後的生活保障也充滿了擔憂,通過與王春安的幾次電話溝通以及親身感受到的穩定生活秩序,最終也放下了心理包袱,開始積極配合留觀工作。作為有著34年黨齡的老黨員,王春安告訴這位臺胞,“這就是我們共產黨的優越性,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國家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在大災大難面前,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

今年57歲的王春安已是2個孫兒的爺爺,再過3年就要退休了,可他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倔老頭兒”。疫情當前,他毅然離開孩子們衝到一線,一邊奮戰疫情,一邊把自己“隔離”在工作崗位上。春節至今,他還沒有回過一天家。王春安說,“我是一名戰士,戰友們需要我,大家都在崗位上奮戰,我不能當逃兵!我是一名警察,小區的群眾更需要我,他們哪怕是從窗戶裡看到樓下警察在,心裡也會覺得踏實。有人保護著他們,一切都不會亂!”

入戶排查、化解矛盾、答疑釋惑,小區裡每天都有王春安忙碌的身影。晚上回到所裡,他又要挨個核對公安系統梳理的“涉疫”及返鄉人員信息,還要打電話給望城小區家裡有老人的居民,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提醒他們防疫事項。無數句“你好,我是社區王警官……”的開場白詮釋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諍諍誓言。

望城小區留觀工作組,留住隔離群眾的希望

陳良義:主動攬活兒的白衣老戰士

狹小的空間,普通的外科手術服,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足一米。深夜兩點,在長安路翡翠明珠小區的電梯間裡,長安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副書記陳良義和幾名醫護人員正在爭分奪秒護送一位發熱居民去醫院。

“陳書記,這麼近的距離,會不會有什麼危險?”

“還好啦,我經歷過2003年的非典,這些年也積累了一些傳染病防治經驗,作為醫生,大膽點,做好應有的防護,沒那麼可怕。如果醫生都這樣裹足不前,那還有誰敢衝在前面?更何況,我,還是一名黨員!”

陳良義所在的長安路衛生服務中心擔負著轄區內居家隔離人員的醫學觀察。望城小區內開始隔離管控後,工作量更是陡然增大,中心僅有的30餘人也捉襟見肘。為此,中心黨支部發出號召,19名黨員務必全上。讓陳良義感到欣慰的是,支部所有黨員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充分發揮起家庭醫生職責,第一時間與隔離留觀人員建立起了一對一的聯繫。有了社區醫生的專業指導,這也讓留觀居民安心不少。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一名男醫生,其愛人剛剛生產,中心正在為是否給這名男醫生安排值班而左右為難。見此情形,陳良義主動挑起了值班任務,只留下了鏗鏘有力的六個字,“他的班,我來頂。”陳良義說,“我現在孩子也大了,家裡也沒啥牽掛,多值幾個班沒啥,況且現在都什麼時候了,哪有功夫計較這些!”。越在關鍵時期,陳良義越是主動攬活兒,望城小區、隔離酒店、衛生服務中心,每天的行動軌跡就成了“三點一線”。每一次專業消殺他都不敢怠慢,每一個體溫數字都牽動著他的心,每一次近距離接觸發熱居民他都不曾退縮。醫者仁心、逆風而行,陳良義所展現的不僅是一名醫生的職業操守,更是一名老黨員堅定不移的初心。

望城小區留觀工作組,留住隔離群眾的希望

房朋濤:舍小家顧大家的貼心物業辦主任

望城小區的物業辦副主任房朋濤撒了一個謊,不知道還能瞞多久。近十天來,他最緊張的就是妻子要跟他微信視頻,每次他都只敢找個識別度低的背景,匆匆說兩句就掛斷。望城小區內正在隔離留觀,他不敢告訴在老家的妻子自己每天都要往返上下這座被隔離的樓棟不下十次。他也不敢告訴妻子,自己這麼多天沒有回過一次家,每晚都是睡在辦公室的沙發上。他,怕她擔心。

其實剛開始封樓的時候,房朋濤自己也擔心過。沒有防護服,他就披一件雨衣。第一件防護服剛一到位,他轉手就把防護服交給了跟他一同進出樓棟的保潔班長。房朋濤說,“害怕也沒有用,如果我害怕,我手下的人也都不會上了!我自己帶頭往前衝,大家慢慢也就都不怕了,咱物業也才能在這關鍵時期給大家搞好務服!”

在接受隔離的樓棟內,房朋濤是出入最頻繁的人。最開始入戶排查,他挨個敲門核對,確保一個不漏。隔離後他每天更是馬不停蹄,收集每層住戶的垃圾、開展消殺,送生活物資、送快遞。遇上住戶點了外賣,他更是不耽誤,立馬送上樓。他總說,“特殊時期,他們被隔離著也不好受,最起碼我盡力讓他們吃口熱飯。”

前幾天,房朋濤在樓裡例行作垃圾清理,5樓的一名業主突然打開了房門,遞給他一包口罩,“你們最近太辛苦了,天天在這樓裡,你們比我們更需要這些。”接過這包口罩時,房朋濤的心中十分溫暖。

在房朋濤的示範帶動下,望城小區物業人員團結一心,堅守崗位,和社區工作人員密切配合,確保工作排查到位、消殺到位、服務到位。小到買一根數據線,大到為孕婦安排產檢,業主的每一個訴求物業都會盡力滿足。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房朋濤和他的團隊仍在繼續努力著。

望城小區留觀工作組,留住隔離群眾的希望

孟小虎:火線馳援的機動隊長

“陳書記、徐書記,你們辛苦了,我帶著我的人前來支援大家,有什麼任務隨時吩咐!”

這是長安路街道勞動保障所所長孟小虎一週內在街道抗疫前線的第三次換防了。街道抗疫阻擊戰打響以來,孟小虎和他負責的勞動保障所一直作為機動部隊,往返奔跑於各個社區一線。從西勘社區到仁義社區,從入戶摸排到防疫消殺,從核實反饋信息到參與門禁值守,哪裡有戰情,哪裡就有孟小虎的身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戰鬥。在望城小區隔離留觀工作進入到第四天時,按照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的安排部署,孟小虎又義無反顧的駐紮到了振興社區,迅速熟悉情況,轉變工作角色,協助社區高標準開展各項防控工作。

白天組織參與院落消殺,對各“三無”小區防控點進行巡查,為隔離留觀人員提供服務,晚上和社區指揮部其他成員分析研判疫情,參與望城小區值守點夜間值守,孟小虎的每一天都十分充實。在他的帶領下,前來支援社區的4名勞保所幹部和2名黨辦幹部也都積極參戰,共同抗疫。

望城小區留觀工作組,留住隔離群眾的希望

孟曉虎說,“在振興社區這塊陣地上,沒有街道人員和社區人員的區分,更沒有正式人員和臨聘人員的差別,每個人都是這場防疫戰中的中堅力量,都需要遵從疫情防控需要,令行禁止,敢打敢拼!”

以疫情為令,服從調度,凝心聚力,留觀工作組的全體人員義無反顧。一次次請纓,一次次衝鋒,他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逆風前行。隔離留觀群眾的情緒始終處於平穩狀態,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我們堅信,沒有哪個寒冬不可逾越,屬於望城小區的春天即將到來。

望城小區留觀工作組,留住隔離群眾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