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潍坊市高校十大思政课教师”话战“疫”(一)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期,山东省教育厅也发布公告,全省高等学校推迟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大学生们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在疫情防控的斗争面前,也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为此,我们邀请了“2019年度全市高校十大思政课教师”,为同学们带来假期生活和学习指导建议,把当前非常时期的特殊环境,转换为进行生命健康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育人契机,引导同学们真正成为担使命、保安康的“守护者”,成为宅其身、抱道行的“修行者”,成为游必有方的“识途者”,陪伴同学们度过一个健康、充实、有意义的“特别”假期,也希望同学们为夺取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斗争的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宗先顺

潍坊医学院副教授,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潍坊市十大思政课教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众志成城,正在开展一场广泛的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作为大学生应积极投身于这场战争中,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取得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贡献。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面对责任,做一名初心使命的坚定守护者。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指示精神,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疫情发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多次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大学生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些重要指示精神,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配合家乡所在地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和防疫工作。

二是面对疫情,做一名科学防护的模范践行者。科学防控,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大学生要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学习疫情预防知识,做好防范和保护措施。保证充足的睡眠,生活规律,适度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勤通风,在公共场合佩戴合适的口罩,避免参加聚会和集体活动;随时观察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发现亲人或朋友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积极劝导及时就诊、及时报告,并配合当地疾控部门做好隔离、追踪和排查工作。

三是消除恐慌,正确应对,不跟风不传谣,相信党和政府有智慧有能力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现在正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时期,也是疫情的高发期,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甚至谣言充斥着网络。同学们要学会分析,抵制谣言。不传播不经政府正规渠道发布的消息,一方面对这次疫情要高度重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按照相关专家的指导意见做好自身和家人的防护工作。另一方面也不必要有过度的恐慌心理,相信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医学专家会正确应对这场疫情并最终取得胜利。

四是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延期。当前各高校学生还处于寒假期间,各学校都发了通知,禁止同学们提前返校,什么时候返校学校会根据疫情的发展状况及时作出决定并通知大家。同学们要充分利用这段难得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利用手机、微信、网络平台开展自主学习、线上学习,做到延期开学不延误学习,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新学期的开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周娉

潍坊职业学院讲师,曾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潍坊市十大思政课教师等荣誉称号。

岁末年初,一场没有硝烟的遭遇战不期而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武汉蔓延,波及全国,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抗击疫情,全国一盘棋。青年大学生该以怎样的立场、态度、视角、来审视整个疫情?应以什么样的行动来支持今天的战“疫”?从疫情的始发、蔓延到全民抗疫,你看到了什么?这其中有官方媒体、网络传递出的各种消息,有真实也有虚假;在你身处的城市、行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人和事?这其中一定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面对这些铺面而来的信息、新闻事件、各路观点、文章,你是怎么思考、选择、判断的?在你做出了你的决定以后,你是怎样付诸行动的?“疫情之我见、我思、我做”是一堂摆在大家面前再生动不过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请大家辩证思考、理性选择并付诸实践,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加快自身成长,展现大学生应有的时代担当。

作为大学生你们都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大家不妨在等待开学的日子里,展开自学。老师不只会出现在讲台上,慕课(MOOC)平台上的老师一直在线等着你。中国大学MOOC(慕课)(https://www.icourse163.org/)、学堂在线(精品中文mooc平台)(https://next.xuetangx.com/)等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有丰富的汇集了全国优秀思政课教师讲授的思政网络课程。大家不妨先自行进行线上知识的自学,为开学后的线下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张海鸿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基础部(思政部)副主任,山东省思政课联盟副秘书长、潍坊市委宣传部理论宣讲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2020年开始不易,但不能重启,唯有用积极心态去面对。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防控疫情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怎样的?

一是不信谣,多甄别,做疫情防控常识的积极宣传者。自疫情发酵以来,网络上关于疫情的信息错综复杂,很多传言其实并没有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理智地辨别疫情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与此同时,要积极学习宣传国家有关疫情防控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做疫情防控常识的积极宣传者。

二是不恐慌,多信心,做疫情防控正能量的传播者。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不断刷新的数字,焦虑、不安是在所难免的,但恐慌是完全没必要的,因为恐慌的心态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所以,希望大学生能够增强阻击疫情的信心,相信政府应对疫情的能力。如恐慌心态一直存在且难以消解,也一定要及时寻求帮助。学校成立了由思政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组成的心理辅导团队,我们会为你消解不安的心情。

三是不盲目,多防护,做疫情防控行动的坚定执行者。疫情防控,人人责无旁贷。病毒看不见摸不着,这就需要我们不盲目行动,积极认真听取权威建议,并与家人做好沟通,共同做好防护。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必要的外出要做好个人防护。

四是不颓废,多学习,做疫情防控工作期间的奋斗者。疫情一线的工作者们在为抗击病毒而夜以继日地奋斗着,宅在家中的我们,也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奋斗,不能就此心安理得的颓废下去,整日“葛优躺”。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学一些技能、读一些好书、锻炼一下身体,那么在疫情结束后,迎接我们的就不仅有春暖花开,还会有更美好的自己。

四、黄登翠

潍坊科技学院通识学院党支部副书记,曾荣获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潍坊市十大思政课教师等荣誉称号。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我们需要战胜的除了无形的病毒,还有心理的创伤。积极的信念、平和的心态是增强免疫力,抵抗疾病侵袭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做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具有不平衡、不稳定和可塑性等特征,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面对疫情,大学生更要做好自我调适,以阳光的好心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一是学会自我保护。面对未知,负面情绪往往会让事情更加糟糕,转变心态,乐观面对,能帮助我们更好解决问题。做好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同时耐心帮助家人、身边人,共同提高认识,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二是化被动为主动。冬季感冒、呼吸道疾病本就属于高发期,在恐慌情绪下,很多人会对号入座。我们可以增加知识储备,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科学理性认识病毒。出现问题莫惊慌,及时上报做检查。面对每天大量的疫情信息,提高鉴别真伪的能力,不信谣,不传谣,变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甄别,减少谣言的不良影响。

三是坚定必胜信念。国家多次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具体要求,铿锵的话语背后正是党和国家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我们的医护人员在一线全力奋战,除夕出征、星夜驰援、最美逆行者……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斗志,我们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心怀感恩,在困难中学会成长,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疫情不可怕,胜利属于我们。

五、赵建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思政部主任,曾获潍坊市十大思政课教师、潍坊市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是减少外出,健康生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前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形势严峻,同学们应当按照国家号召和专家建议,尽量避免外出,减少与他人直接接触。要适当开展居家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此外,还要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情况,如有发热、乏力和干咳等症状,要及时到当地指定发热门诊就医;保持阳光心态,避免焦虑恐慌,必要时求助专业心理辅导服务。

二是勿信谣言,文明上网。网络空间信息纷繁复杂,谣言信息也不少见,特别是当前疫情下一些谣言更是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误导和困扰。对此,同学们要擦亮双眼、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多思考、多查证,通过关注“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官方新媒体平台和全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等网站,及时了解时政信息和疫情防控有关知识,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同时,在面对辟谣信息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谣言”“这类谣言针对的是什么人群,目的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抵制和澄清谣言”等等,通过加强思考,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提高自己对谣言的抵抗力和鉴别力。

三是科学规划,加强学习。假期延长,各个学校的学期安排也有了变化,同学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学习规划,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预见性和可行性;高年级的同学不妨进一步思考和完善自己的职业规划,有针对性的对自身感兴趣的职业提前进行了解和学习。同时,同学们可以利用这段假期,对自己之前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或是对下学期学习科目提前预习多做了解、或是多学一些外语知识和有关专业证书,甚至用这段时间利用网络学习一门感兴趣的乐器等都是非常好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