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SARS疫情的市場機遇

如今的肺炎疫情和2003年的SARS似乎具有顯而易見的可比性。

在SARS被控制後,國內經濟情況出現了報復性的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非典結束的7月後就迅速反彈至8%—9%,當年的全年GDP增速更是達到了9.3%,一度創下1997年之後增長最快的年份。

單從一級市場角度來看,是否有可能復刻當年的反彈式增長?當年非典結束後,恰逢中國加入WTO、GDP快速增長時期等多方面歷史原因,而如今市場整體處於下行階段,這是環境的本質不同。

對創投行業來說,當年存在許多時代機遇:互聯網泡沫結束已久、投資行業接近復甦期,電商等系統性機會正在萌芽,而如今的關鍵問題是,並沒有大範圍的基礎建設升級機會。

現狀:短期刺激行業和新業務的機會

第一,只要是消費剛需的行業,就會有報復性反彈的可能性,應該做好應對準備;

1、婚禮,因疫情影響,婚禮延遲或取消,預計一個月後出現大量酒席、婚紗攝影等。

2、旅遊,電影,餐飲,疫情3個月後出現大幅度升溫。

第二,隔離帶來用戶行為遷移,出現新業務的機會

1.社交媒體、網絡遊戲、直播、SAAS等行業的依附會更強(騰訊、愛奇藝、BiliBili這幾天的股票漲勢也印證了這一點)

2.遠程辦公、遠程醫療、遠程教育,2月3日,全國近兩億人開啟了“雲辦公”;本次疫情中關注的領域,對初三和高三的考生來講,“放假”讓真正在學校複習的時間不足百天;

3.5G網絡,紅外溫度監控、無人機監控實時數據回傳監控,如視頻會議的通話質量、畫面同步等,延遲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如今肺炎疫情_VS_曾經SARS疫情的市場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