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近20年來,美國軍事技術進步的不明顯呢?

今年是2018年,如果從1998年算起,這20年來美國軍事技術的確進步不明顯。其實美國軍事技術進步最明顯的時期,就是在“

冷戰”時期,這個原因不難理解,因為要和蘇聯進行全球爭霸,美國還得在一幫小弟面前當大哥,所以逼著美國人要發展先進的武器,至少要在樣子上蓋過蘇聯人,這樣的話不只自己手裡有先進的武器,還能賣給聽話的小弟,賺到錢後繼續研製新的武器,可謂是一舉多得。

其實不只是美國,當時的法國、英國和蘇聯,其軍事科技“井噴”的時期,也是在二戰之後,也就是“冷戰”時期。在美國的一眾小弟裡,法國和以色列的表現是最突出的,但其實有實力研製新武器的小弟們,還是有一大堆的,比如說當時的聯邦德國、瑞典、芬蘭、意大利,甚至包括加拿大和澳洲,都是有研發實力的,但為何表現不怎麼突出呢?其實還是因為美國給他們提供了保護傘,因為都是美國的小弟,就先用著大哥的裝備吧,自己研發不是還得花錢嗎?就算是花了錢,不也有研發失敗的時候嗎?所以美國人說服這些小弟,與其自己研發武器費那麼多錢,不如用這些錢買大哥現成的武器,便宜、實惠還省心。

這其實就是“溫水煮青蛙

”的邏輯,因為在二戰之前,不管是英國、法國還是德國,也包括瑞典、西班牙和意大利,都保持了大規模的軍工體系,因為這個時候只能自己保護自己,但是二戰之後,這些人都成了美國的小弟,忽然發現不用自己再去費心費力研發裝備了,只要撿現成的就行,因此歐洲除了法國人不服外,基本上都把自己軍隊的指揮權交到了美國人手中。這個時候美國不僅給小弟充錢送裝備,而且把本土防衛的業務也包了,這些小弟們從此在軍事上就成了“矮子”,因為有大哥罩著呢,所以可以專心發展經濟,比如說聯邦德國。

那麼為什麼法國和以色列是表現最突出的?原因也很簡單,一個不服,一個不敢。先說說法國,法國總統戴高樂認為法國人要自立自強,還要引導歐洲聯合,不能讓美國人當槍使,於是乎成為了壞孩子,總是和美國大哥對著幹,甚至還在某段時間內退出了北約。因此法國政府是下決心在軍備上自給自足的,甚至還擁有了核武器,法國的航空業也蓬勃發展,比如說發展出了一代神機“幻影2000”。因此在二戰結束後,法國成了歐洲名副其實的第一軍事強國,其軍事實力遠超聯邦德國和英國,基本上可以獨當一面了。反觀聯邦德國,雖然有很強大的研發實力,但是由於是戰敗國,軍隊不能自主,所以偶爾研發點金幣坦克賣錢還是可以的,但要是獨立發展軍事工業體系,美國人是不允許的。

所以二戰後的德國,其實變成了一個“軍事上的矮子”,自己研發的金幣坦克“豹2”系列雖然遠銷海外,但是由於買家不會使,經常給品牌造成不良影響。

對於以色列,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地處四戰之地,隨時面臨亡國危險,雖然由美國罩著,但畢竟天高皇帝遠,所以不能完全依靠美國,還是需要自己升級攢裝備的,因此表現非常出眾,有些技術甚至超過了美國人,而且以色列還不老實,經常在背後搞小動作,傳說私自擁有了核武器。

總的來看,美國人在“冷戰”期間大規模研發新武器,一方面是為了和蘇聯掰腕子,另一方面就是為了照顧自己的小弟,尤其是賣裝備賺錢,而自己的一干小弟也被美國人養懶了,喪失了獨立自主的能力,更希望買美國人現成的。到了1990年海灣戰爭時期,美國的軍工科技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並且震驚了世界,到了1999年科索沃戰爭時期,基本上達到了巔峰狀態,包括次時代武器F117隱形戰機,也在科索沃戰爭中弄得“人盡皆知”。以及更為神秘的隱形戰略轟炸機B—2,一架B—2的平均造價高達21億美元,其造價更是超過了同等質量的黃金。

為何近20年來,美國軍事技術進步的不明顯呢?


但是2000年之後,美國的武器裝備發展速度就大大減慢了。冷戰結束是個主要原因,因為沒有強大的競爭對手了,所以就開始想著吃老本了,畢竟研發武器的成本實在太高,有時候上馬10個項目,最終可能1個都沒成,所以美國人更傾向於在現成裝備上進行改進,然後妥妥的吃老本。再就是美國人面臨的威脅,主要是恐怖主義了,現代化的反恐戰爭,使得美軍的武器發展開始“偏科”,小而精的武器發展了不少,這主要是被實際需要逼出來的,但是大而猛的武器,確實沒什麼突出的建樹,即便是F-35戰鬥機,也是多國聯合研製。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錢的問題,比如一架F-35戰鬥機,就得1億美元,就算現在這位商人總統砍價砍到了8000萬美元,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是二戰那樣規模的戰爭,裝備個1000架還是有可能的,但現在是和平時期,而且在臺上的是一個非常心疼錢的總統,因此吃老本也是大概率事件了。

為何近20年來,美國軍事技術進步的不明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