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為何又叫詩三百?孔子刪詩是否真的存在?

六兒電競


詩經是否被孔子動過手腳??

這個問題,只能靠猜測。

就像問,上帝創造天地一樣,是不是真的。

歷史問題,最缺乏的就是證據。

懷疑一切,歷史就是一片混沌,虛無。

迷信史書和傳說,那就是淪為古人的跑馬場。

日本人不是篡改歷史教科書,否認南京大屠殺嗎?

半信半疑好了。


任加唇


《詩經》之所以叫做詩三百的原因,是因為《詩經》全書共有305篇,所以後人習慣上稱之為詩三百。

我認為孔子通過重編、刪詩,來精簡詩經是存在的。《史記•孔子世家》中這樣記述;

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採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

也就是說,時間到了孔子生活的時代,流傳在世間的詩歌,大約有三千餘首。孔子從中進行了篩選,去其糟粕,選出了305首比較重要的,合乎禮法的。編寫出了我們知道的《詩經》。

還有什麼佐證孔子對詩經進行過刪詩,以使其符合自己的要求嗎?是有的。《論語·為政第二》中有這樣的記載;

子曰:“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什麼意思呢?就是孔子說:“《詩經》中三百多首詩,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思想不邪。”而之所以孔子認可,因為這就是他老人家一首一首的篩選出來的,《詩經》是他老人家的心血啊!


文人談墨客


今人在讀古代文藝論著時,常會遇見詩三百這個提法,不少人對此感到奇怪。

其實,文藝論著中流傳的詩三百,就是指《詩經》。孔子在《論語·為政》中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這裡的《詩》就是指《詩經》,《詩經》在先秦典籍中本來是稱《詩》的,其後面的經字,是後人為了將其列入儒門經典四書五經才加上去的,就像《易經》本來叫《易》一樣。

《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裡的詩歌大多產自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及湖北等地,收錄的都是合樂歌詞,上起於西周初年,下止於春秋中葉,作者既有人民群眾,也有士大夫貴族,生動形象地展示了這中間500年社會的真實樣貌,儼然一幅質樸圓潤又靈動非常的先秦人民生活景象圖。

而詩三百乃舉其整數之稱,形式以四言為主,其中不少篇章內容發人深省,描寫鞭策入裡,語言生動優美,極富藝術感染力,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較大地位。漢代流傳的詩三百有齊魯韓毛四家,又分今文詩學和古今詩學兩種。其中齊,魯,韓三家為今文詩學,在魏晉之後逐漸失傳,如今清代王先謙輯注的《詩三家義疏》品評生動,較為詳細;而所謂毛詩是毛長流傳的,為古今詩學,至今通行。

究其名稱由來,這還得從詩經的採集和編訂工作說起。《漢書·藝文志》中曾說: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現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意思是古代的時候就有專門收集詩歌的官員,“采詩”作為一項上古流傳的制度,在周朝時仍然沿襲。周朝統治者為了瞭解民情,考察政治得失,瞭解各地風俗,便派出專職官員到各地採集民間詩歌,孔子曾雲:詩可以現,正是此意。

而詩三百一說的形成,根據前人考究,發現這跟儒門至聖先師孔子刪詩行為有莫大的關聯。司馬遷在《史記》中寫到:古則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而歌之。講到古代《詩經》原本有3000多篇,等流傳到孔子那個時代,孔子刪去了其中內容重複的,選取了可以施於禮義的,最後剩下的305篇詩歌,孔子都能扣舷而歌之。而在偽孔安國的《古文尚書序》中也有“刪詩為三百篇”的說法。由此看來,詩三百之說在漢代便頗為流行,漢書中也有相關記載:《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其說法之淵源,不可謂不久。這便是孔子刪詩的由來。

就在孔子刪詩一事快被歷史蓋棺定論之時,唐朝之後卻有不少人對孔子刪詩這說法表示懷疑。

清代學者方玉潤等人對此多有精到見解,他們不如批判地指出:從詩三百名稱流傳時間上看,相傳孔子刪詩是自衛達魯之後,當時孔子已69歲高齡,但論語中顯示他在這之前就經常說詩三百,可見《詩經》305篇早在歷史記載的孔子刪詩時間之前便已成為定數。另外從詩三百的內容上看,如果原本《詩經》真的有3000多篇需要刪減,那麼先秦古典中一定會提到許多逸詩,所謂逸詩,是指詩經沒有被選取在305篇內卻被刪去了的部分,指原本屬於詩經,而後散逸了的詩歌。但是在類似《國語》,《左傳》等先秦典籍中所提到的逸詩卻非常少,根本不足以構成三千數目,而刪詩一說也便無從提起。

除此之外,從孔子刪詩的標準上看,是“取可施於禮義”者。宋朝歐陽修也在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歸納出孔子編訂詩經時刪章,刪句,刪字的三個標準。然而曾經被孔子本人嚴厲的批判為“淫靡之聲”的鄭衛之音卻在《詩經》中流傳下來,如果詩三百是孔子整定編輯出來的,那麼從他刪詩的標準來看,他又怎會讓這種靡靡之音流傳下來呢?

另外從孔子的年齡上看,先秦典籍《左傳》中曾有季札觀樂之說,記載了吳公子季札在魯國觀看樂曲表演後,曾經對宮廷中所演奏的詩歌進行了評論。而魯國樂師當時所演奏的詩歌和如今版本詩經的篇目和次序是大致相同的,說明倘若詩經真的進行了刪整,那麼此時的刪詩工作其實已基本已塵埃落定,詩三百的說法在此時也當早已流傳,此時正值公元前544年。但來看看當時的孔子,卻才不過是一個八歲的孩童而已。

從孔子本人的志願與權力上看,《詩經》作為周王朝政教禮樂制度的重要載體,早在孔子出生之前便已經出現了周王朝發佈的權威定本,用來作為天子,諸侯宴享,孟會,聘問之用,而即便在孔子出生之後,他也沒有提到過這樣的政治志願,更不會有這樣的政治權利參與詩經的刪減訂本工作。

而我們知道,先秦時期,百家爭鳴,不同學說立場相互攻伐之說尤為激烈。而自古以來,儒墨交攻,不同的政治理念,不同的文化抱負,以及其所代表的不同階層的利益,讓二者的學說以及後世門派之流在學說理念上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矛盾。但是在《墨子·公孟》中卻介紹到: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如果三百詩之制真的流傳至孔子,恐怕墨子不會在這裡將三百詩的說法流傳下來。

由此看之,自古有之的孔子刪詩的說法,恐怕不可輕易信之,詩三百之說可能另有來歷。那麼這來歷究竟何在呢?

古代各代學者的普遍看法是:孔子並沒有刪詩,只是進行了正樂,即訂正了詩經的樂調。正如他自己所說:吾自衛運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說我從衛國到魯國之後,對絲巾展開了訂正樂調的工作,讓雅,頌篇目的詩歌韻律和諧,各得其所。由此可見,自稱“十有五而志於學”的孔老夫子的確對《詩經》進行了一番正樂工作。

現代文學領域認為,風雅頌綿延長達五六百年之久,國風所採取的詩歌則達十五國之廣,而詩三百所展示出來的詩歌基本形式統一,韻律和諧,曲調婉轉優美,可以確定的是,的確在歷史上經過一番精心加工整理而後才逐漸定型的。而從風雅頌當時流傳的年代來看,最有可能對《詩經》進行加工整理的,首當其衝的自然是當時頗有名望的樂工和太師,只有他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詩歌收集者,整理者與編輯者。

但是由於後人不加詳察,又被孔子這位至聖先師頭頂的光環弄得頭暈目眩,這才亂戴帽子,把孔子的正樂工作以訛傳訛成了刪詩工作,以至於鬧出了誤會。

可見,歷史流傳的許多說法其實都是籠統而未必準確的,在對待一些廣為流傳甚至自古有之的說法,我們不能僅憑一家之言便選擇偏聽偏信,妄加斷定其中的是非正誤。正所謂“俗人開口,哲人便笑”,如果我們不能堅持以一種嚴謹認真的審判態度對待那些似是而非的說法,哪怕說的如何堂而皇之,最後也不過是徒增笑料。


趙小妹的字


據《史記孔子世家》,“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採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歷之德,,,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以求《昭》《武》《雅》《頌》之者。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古詩有三千篇,孔子取三百篇,用於教學。也就是現代的選編教材,挑有用的彙編成冊,並不是有意刪除兩千七百首。若存在三千首,彙編成冊,那不是孔子該做的事情,孔子又不是書籍出版商。

若沒有孔子選出來這三百首,我們還看不到《詩經》這本書呢。


趙日金141


詩經,分為風雅頌,風是地方民歌,雅分為大雅小雅,是宮廷飲宴,朝拜時候的音樂,頌是祭拜神靈祖先時候用的音樂,一共三百零五篇,因此也被稱為“詩三百”。實際上這個稱號也是孔老夫子所言“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孔子刪詩肯定是真的。為什麼,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理由。孔子生活的年代,說的文縐縐一點,就是禮崩樂壞的時代。這個禮,指的是奴隸社會中上下等級之間所應該遵循的禮數,孔子問禮與老子,也是這個禮。這個禮,是奴隸主階級之間的行為規範,所謂禮崩樂壞,實際上與當時奴隸社會不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慢慢向封建社會過渡有著密切的關係。孔子六世祖,是當時宋國的貴族,後因事逃亡魯國。所以,孔子老先生本身就是一個低層的統治階級,他自然要維護自身階層的利益。在詩經中,不乏那些吐槽統治者的詩篇,比如碩鼠篇。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相鼠有皮,人而無儀…現存的詩經中仍然有句子反映了底層勞動人民對上層階級的不滿,作為統治階級衛道士的孔子,自然不會把更為露骨或者情緒更激動的一些詩歌選進他為統治者編修的宴樂之中,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孔子刪詩,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柘泉遺風


古代周天子為了解各地百姓的情況,專門派樂官到各地收集民歌,既後世所謂“採風”。其中地方民歌謂之“風”,京都地區民歌謂之“雅”(又分大小雅),祭祀和出征時所唱謂之“頌”,風雅頌合計應該至少上千。到孔子周遊列國,政治抱負不能施展,退而開辦私學時,開設禮樂射御書術等課,苦於沒有教材,於是從周天子所收集的風雅頌中挑選了305篇作為教學之用,稱之為《詩》,又名《詩三百》,因其與《尚書》《禮記》《樂》《易》《春秋》都是儒家經典(即四書五經之“五經”,《樂經》失傳),故被後世稱為《詩經》。由此可見,孔子根據自己教學需要從眾多風雅頌中只選了305篇,其餘都放棄了。而且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他對《詩》不僅有刪,而且主題思想也有重新詮釋。


He談天說地


文藝論著中流傳的詩三百,就是指《詩經》。孔子在《論語·為政》中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這裡的《詩》就是指《詩經》,《詩經》在先秦典籍中本來是稱《詩》的,其後面的經字,是後人為了將其列入儒門經典四書五經才加上去的,就像《易經》本來叫《易》一樣。

《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裡的詩歌大多產自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及湖北等地,收錄的都是合樂歌詞,上起於西周初年,下止於春秋中葉,作者既有人民群眾,也有士大夫貴族,生動形象地展示了這中間500年社會的真實樣貌,儼然一幅質樸圓潤又靈動非常的先秦人民生活景象圖。

而詩三百乃舉其整數之稱,形式以四言為主,其中不少篇章內容發人深省,描寫鞭策入裡,語言生動優美,極富藝術感染力,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較大地位。漢代流傳的詩三百有齊魯韓毛四家,又分今文詩學和古今詩學兩種。其中齊,魯,韓三家為今文詩學,在魏晉之後逐漸失傳,如今清代王先謙輯注的《詩三家義疏》品評生動,較為詳細;而所謂毛詩是毛長流傳的,為古今詩學,至今通行。

究其名稱由來,這還得從詩經的採集和編訂工作說起。《漢書·藝文志》中曾說: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現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意思是古代的時候就有專門收集詩歌的官員,“采詩”作為一項上古流傳的制度,在周朝時仍然沿襲。周朝統治者為了瞭解民情,考察政治得失,瞭解各地風俗,便派出專職官員到各地採集民間詩歌,孔子曾雲:詩可以現,正是此意。

而詩三百一說的形成,根據前人考究,發現這跟儒門至聖先師孔子刪詩行為有莫大的關聯。司馬遷在《史記》中寫到:古則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而歌之。講到古代《詩經》原本有3000多篇,等流傳到孔子那個時代,孔子刪去了其中內容重複的,選取了可以施於禮義的,最後剩下的305篇詩歌,孔子都能扣舷而歌之。而在偽孔安國的《古文尚書序》中也有“刪詩為三百篇”的說法。由此看來,詩三百之說在漢代便頗為流行,漢書中也有相關記載:《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其說法之淵源,不可謂不久。這便是孔子刪詩的由來。

就在孔子刪詩一事快被歷史蓋棺定論之時,唐朝之後卻有不少人對孔子刪詩這說法表示懷疑。

清代學者方玉潤等人對此多有精到見解,他們不如批判地指出:從詩三百名稱流傳時間上看,相傳孔子刪詩是自衛達魯之後,當時孔子已69歲高齡,但論語中顯示他在這之前就經常說詩三百,可見《詩經》305篇早在歷史記載的孔子刪詩時間之前便已成為定數。另外從詩三百的內容上看,如果原本《詩經》真的有3000多篇需要刪減,那麼先秦古典中一定會提到許多逸詩,所謂逸詩,是指詩經沒有被選取在305篇內卻被刪去了的部分,指原本屬於詩經,而後散逸了的詩歌。但是在類似《國語》,《左傳》等先秦典籍中所提到的逸詩卻非常少,根本不足以構成三千數目,而刪詩一說也便無從提起。

除此之外,從孔子刪詩的標準上看,是“取可施於禮義”者。宋朝歐陽修也在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歸納出孔子編訂詩經時刪章,刪句,刪字的三個標準。然而曾經被孔子本人嚴厲的批判為“淫靡之聲”的鄭衛之音卻在《詩經》中流傳下來,如果詩三百是孔子整定編輯出來的,那麼從他刪詩的標準來看,他又怎會讓這種靡靡之音流傳下來呢?

另外從孔子的年齡上看,先秦典籍《左傳》中曾有季札觀樂之說,記載了吳公子季札在魯國觀看樂曲表演後,曾經對宮廷中所演奏的詩歌進行了評論。而魯國樂師當時所演奏的詩歌和如今版本詩經的篇目和次序是大致相同的,說明倘若詩經真的進行了刪整,那麼此時的刪詩工作其實已基本已塵埃落定,詩三百的說法在此時也當早已流傳,此時正值公元前544年。但來看看當時的孔子,卻才不過是一個八歲的孩童而已。

從孔子本人的志願與權力上看,《詩經》作為周王朝政教禮樂制度的重要載體,早在孔子出生之前便已經出現了周王朝發佈的權威定本,用來作為天子,諸侯宴享,孟會,聘問之用,而即便在孔子出生之後,他也沒有提到過這樣的政治志願,更不會有這樣的政治權利參與詩經的刪減訂本工作。

而我們知道,先秦時期,百家爭鳴,不同學說立場相互攻伐之說尤為激烈。而自古以來,儒墨交攻,不同的政治理念,不同的文化抱負,以及其所代表的不同階層的利益,讓二者的學說以及後世門派之流在學說理念上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矛盾。但是在《墨子·公孟》中卻介紹到: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如果三百詩之制真的流傳至孔子,恐怕墨子不會在這裡將三百詩的說法流傳下來。

由此看之,自古有之的孔子刪詩的說法,恐怕不可輕易信之,詩三百之說可能另有來歷。那麼這來歷究竟何在呢?

古代各代學者的普遍看法是:孔子並沒有刪詩,只是進行了正樂,即訂正了詩經的樂調。正如他自己所說:吾自衛運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說我從衛國到魯國之後,對絲巾展開了訂正樂調的工作,讓雅,頌篇目的詩歌韻律和諧,各得其所。由此可見,自稱“十有五而志於學”的孔老夫子的確對《詩經》進行了一番正樂工作。

現代文學領域認為,風雅頌綿延長達五六百年之久,國風所採取的詩歌則達十五國之廣,而詩三百所展示出來的詩歌基本形式統一,韻律和諧,曲調婉轉優美,可以確定的是,的確在歷史上經過一番精心加工整理而後才逐漸定型的。而從風雅頌當時流傳的年代來看,最有可能對《詩經》進行加工整理的,首當其衝的自然是當時頗有名望的樂工和太師,只有他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詩歌收集者,整理者與編輯者。

但是由於後人不加詳察,又被孔子這位至聖先師頭頂的光環弄得頭暈目眩,這才亂戴帽子,把孔子的正樂工作以訛傳訛成了刪詩工作,以至於鬧出了誤會。

可見,歷史流傳的許多說法其實都是籠統而未必準確的,在對待一些廣為流傳甚至自古有之的說法,我們不能僅憑一家之言便選擇偏聽偏信,妄加斷定其中的是非正誤。正所謂“俗人開口,哲人便笑”,如果我們不能堅持以一種嚴謹認真的審判態度對待那些似是而非的說法,哪怕說的如何堂而皇之,最後也不過是徒增笑料。





小老虎的vlog



松竹118


"詩三百"是謂之《詩經》之別稱。詩,乃文體也,三百,指其篇幅也。"詩三百"成文集冊於春秋時期,於傳為‘尹吉甫’採集,再由‘孔夫子’編訂而成。孔子曾於教其子(孔鯉)之"過庭語",曰:不學《詩》,無以言。可知孔子對《詩經》之推崇備至。也曾雲:"《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指為《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沒有邪念,思想純正。



紅樓翻書匠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11篇,故又叫詩三百。《詩經》的作者軼名,絕大部分己無法考證。《詩經》傳為尹結甫採集,孔子編訂,所以孔子刪詩是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