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莫著急 五千年曆史底蘊的價值將來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適逢良渚申遺成功正好來說一下中國歷史文化的巨大優勢和現實意義。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現存歷史不中斷傳承3000年以上,且始終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唯一有可能拿來做比較的還有一個印度。其歷史長度和文化高度也是值得令人尊敬的,但印度因為受外族統治時間太長,加上實質上沒有做到文化大一統,所以確實還是和中國有很大的差距。中國作為世界最老牌文明的這個第一,不管西方社會嘴上怎麼說,事實根基還是很穩的。

很多人或許會說,我們一直在強調歷史璀璨有一種鼓吹“當年老子也闊過”的窮酸心態。這也反應了中國一直在文化影響力和對外宣傳極端弱勢的事實。當然這種弱勢也不是僅僅是對於中國來說。其他有著璀璨過往的文明,比如阿拉伯文明,也面臨著同樣甚至更嚴重的問題。以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為首的西方文明在過去200年時間內確實佔據著絕對的優勢。這種優勢來源於其壓倒性的工業和經濟實力。所有的文化影響力都是依附於硬實力,且具有滯後性。即使在如今歐美整體經濟實力優勢有所相對下降的今天,其還是牢牢把握著文化和意識形態的絕對優勢。但我們必須要看到,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我們的文化影響力還是會慢慢有所提升,即使會滯後,即使在可預見的幾十年中相對於西方文化和意識形態還是弱勢

我們要清醒的意識到, 中國歷史文化的現實價值。首先要認識到,這不是說我們要不要去主動弘揚的問題,而是我們不得不去主動弘揚的問題。很多國人對於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都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但不得不說意識形態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最核心意志 。而其內核必然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所有的其他認同感和影響力都是圍繞著它來展開的,諸如政治體制和世俗禮節都是其次的。

如今很多還未統一以及已經統一但麻煩不斷地區的人心分離問題,其核心就是歷史文化影響力的敗退和處理不當, 而非政治意識的對立。這也是當地一些反動勢力極力去中國歷史文化教育的 核心原因。在世界格局早已不是依靠堅船利炮的當下,戰爭的伏筆和形態更多落實在了文化的對抗上。放棄中國歷史文化的對外輻射必然導致周邊局勢惡化, 甚至動搖國家穩定基礎。所以說意識形態不是一個政治掛帥的洗腦 ,而是保證國家民族統一安定的基石。

其次,對於我們的歷史和文化要有足夠的信心。好東西始終是好東西,會發光。這點上我們受到中國文化浸潤上千年的日韓鄰居可能更有感觸。在流行文化上,中國歷史上隨便拿一個人物和典故都是可成IP,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商業寶藏。就算是拿古詩詞隨便重新譜曲包裝,那意境也是碾壓級別。別小看這些東西,日韓是眼紅的很。他們翻來覆去拍的那些古裝真要認真審視都是些小題大做的包裝。而所謂日流韓流的現代流行文化又是建立在英美的流行文化基礎之上。而只有中國這種有底蘊和廣大文化受眾市場的國家才有可能真正做出獨有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產品。這種優勢別人天生沒有,而我們卻沾了老祖宗太多的光。現在氣候未成也只是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一旦到了市場允許的時候必能大放異彩,併產生巨大的輻射威力。

當別人當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如你,同時又在歷史文化上落下風的時候,整個自信心就會垮掉。這也是西方世界對於中國文化影響力滲透始終保持高壓和警惕的原因。在西方主流媒體上少見對於中國的正面報道,而真正對於中國文化歷史正面客觀的評述那真的是要比外星人還少見了。要知道西方的自信心是建立在發達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上,更是建立在他們對於文化和體制的自信上的。一旦這種文化和體制的自信被打破了,那很多由軟實力催生的經濟優勢必將蕩然無存。這種打擊絕對超過金融海嘯,是對民族心理和立國基礎的打擊。客觀的來說,僅僅只有中國人能在文化和歷史上可能對西方歐美國家產生這種威懾的可能。我們一直覺得老外放著我們的文化是因為我們的意識形態問題,其實核心是我們的歷史文化的本質差異和某些壓倒性的優越性問題

在中國長達百餘年被完成工業革命的資本主義國家壓制的歷史中,國人的自信心可以說被碾碎也不誇張,這種文化自卑即使到今天還有很大的殘留。讓中國人能夠挺過這段艱難困苦歲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悠久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在我們還處於文化劣勢的如今,很多地方我們都做的不夠好。所以才造成了多多少少社會上還殘留著崇洋媚外的現象,甚至是在國家安全社會治安上都對我們造成了負面影響和壓力。但相信隨著時間推移和經濟發展,這些劣勢都將被扭轉。祖先贈與我們的遺產太過豐厚,這是幾千年的堅韌和卓絕。中國作為一個古國的優勢就是長遠性和延續性。我們很多事情都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計劃和執行。我們不需要著急,更不需要氣急敗壞,只要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文化優勢自然會回來。到時候我們會驚喜的發現早已利劍在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