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由周申、劉露擔當編劇、導演,任素汐、吳昱翰、劉迅、湯敏、趙海燕主演的愛情喜劇片 《半個喜劇》,是繼《驢得水》之後由這個班底推出的第二部作品。

延續了一貫的喜劇風格,又在其中內涵性地增加了高度和深度的內核,影片中張弛有度,有笑有淚的情節設定和情感內核,將三個都市青年的愛情觀展露無遺。

該片於2019年12月20日在中國大陸公映,講述了一段三個都市青年不同愛情觀而產生的一系列現實性問題,影片並沒有淺層次地停留在喜劇的表面,而是挖掘了潛藏在喜劇背後的更深刻的寓意,涵蓋了親情、友情、愛情,以做人原則和內心底線為考量,為觀眾呈現了一場關於現實問題和人性糾葛的思考。

影片中,作為男主的孫同是一個深受物質束縛的北漂青年,他來自小地方,家境並不富裕,他擁有一個音樂的夢想,為了要在北京這座大城市裡“站穩腳跟”,孫同依附於其好友鄭多多,他們表面雖為哥們,但卻因為物質的束縛,讓這段友情有了另一番寓意。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寄人籬下”的孫同就像是鄭多多的“附屬品”一般,替他兜著謊言,替他隱瞞抗雷,就連遇到自己喜歡的女孩也要因為這段“畸形”的友誼而陷入兩難境地。

一開始的孫同會因為房子、戶口、工作這些物質性的問題屈服於哥們鄭多多,似乎選擇放棄女友就可以保住這一切,但後來他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所以,他最後選擇了反抗,從懦弱無能、委屈求全到最後的奮起反抗、拆穿謊言,他是影片中轉變最大的人。

作為與孫同息息相關的三個人,鄭多多、孫同母親、莫默,他們對孫同有著3種不同類型的影響,本文從這三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對《半個喜劇》進行解讀,並對其折射的現實意義進行思考。

  • 鄭多多:“控制型”——以物質為籌碼“綁架”孫同
  • 孫母:“催逼型”——以“為你好”為幌子“逼迫”孫同
  • 莫默:“救贖型”——以愛情之力點醒孫同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01 鄭多多:“控制型”——以物質為籌碼“綁架”孫同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影片中,鄭多多和孫同是大學同學,因為孫同來自小地方,所以在北京這座城市裡,鄭多多“收留”了孫同,他給孫同提供了住所,通過父親的關係,在父親的公司為孫同謀求了一個實習生的位置。

鄭多多是一個左右逢源、生性浪蕩的“渣男”,和門當戶對的高璐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卻還在和別的女孩鬼混,甚至將自己學生時代的女神莫默騙上了床。

鄭多多與孫同這段“寄人籬下”的“畸形”友誼這樣維繫著,鄭多多因為自己的放蕩成性撒下的謊言,孫同都要配合他來完成。

孫同想要阻止他傷害別的女孩,也想要阻止他做對不起高璐的事情,但他卻被鄭多多死死“捏”在手裡,因為得罪鄭多多就意味著失去工作、房子、戶口,這些可以讓他立足於大城市的物質條件。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

孫同以為莫默走了,以為阻止了鄭多多繼續犯錯,然後要去酒吧唱歌,他說要穿走鄭多多的那件紅色外套,鄭多多當時正氣著他壞了自己的好事,用一臉不滿地說了句“不借”,後又給孫同扔了過去,孫同雖然心有不爽,但最後還是穿走了他的衣裳。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在莫默被傷害以前,孫同就這樣屈服於鄭多多對自己的“控制”,讓他去買菜,指揮他去買自己要吃的東西來拖延時間,各種“命令式”的相處模式,將鄭多多對孫同的“控制”“綁架”展現的淋漓盡致。

可作為情場浪子的鄭多多怎麼可能放過莫默,這個對愛情充滿憧憬的女孩,以為這個學生時代的男孩對她還是那樣深情,所以她就毫無防備地投入到了愛河,可沒想到這只是一場騙局。

被騙之後的莫默卻陰差陽錯地走進了孫同的心裡,而鄭多多與孫同的矛盾衝突便產生了,鄭多多得知孫同和莫默在一起之後,惱羞成怒,他命令孫同和莫默分手,當孫同說他做不到的時候,鄭多多便拉出了他給予孫同的物質作為“要挾”,從他家搬出去,從公司滾出去,甚至可能要從這座城市消失。

這個努力想要躋身於大城市的北漂青年,他就像是一個行屍走肉被鄭多多“控制”著,要替他圓謊,為他善後,可在遇到愛情的時候,還是要“被脅迫”。

鄭多多深知孫同的軟肋,在與孫同大吵一架之後給孫母發了消息,加之孫母在一旁的催逼,孫同最終還是敗給了這場“綁架”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在鄭多多婚禮的時候,孫同和母親爭執之間,鄭多多走了過來,孫同內心想說的莫默卻變成了鄭多多表姐,而那時,鄭多多一句“你小子成長了哈”

,足以看出孫同的卑微和求全。

鄭多多對孫同的“控制型”影響,就像是藉著友情的名義為自己預備了一個善後的“跟屁蟲”,就像影片中莫默對孫同說的那樣:“你就是鄭多多養的一條狗”。

生活不全是兩全其美,在這場“麵包與愛情”的抉擇面前,孫同成為了鄭多多的“附屬品”,而鄭多多以物質作為籌碼“綁架”了孫同,這兩個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一觸即發,清晰地為我們再現了躋身於大城市的都市青年的難處和無助,這樣的人物關係設定,有3點好處:

  1. 折射了當代青年的艱苦奮鬥史和辛酸淚,更容易吸引觀眾。
  2. 為後期孫同的奮起反抗做反面鋪墊,一弱一強的前後對比更能直擊人心。
  3. 抓住觀眾情緒,引起共鳴心理,產生共情心,昇華了影片的內核深度,讓人陷入深思。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影片中,通過鄭多多對孫同“控制型”的影響設定,將這兩個人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昇華,為後續孫同的轉變潛藏下引人深思的伏筆,這樣“控制型”的影響,孫同最後的反抗才顯得更加有力,更加觸動人心。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02 孫母:“催逼型”——以“為你好”為幌子“逼迫”孫同

“我這都是為你好”,這句熟悉的話是大多中國父母的教育方式,他們總是以自己以為的“為你好”來干涉孩子的人生。

《半個喜劇》中孫同的母親正是“中國式家長”的代表,她一心想要兒子在大城市站穩腳跟,所以她會讓兒子忍一忍。

“不能得罪多多”這幾乎是孫母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在她的眼裡,兒子的未來都是鄭多多一句話的事,只要不和鄭多多鬧掰,兒子的工作是可靠的,戶口有了著落,不久之後也可以在北京擁有自己的房子,可她卻不懂,靠人的生活是多麼悲哀。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影片中對孫母這一人物的塑造更為立體,她是一個來自小地方想讓兒子躋身大城市的母親,他不在乎兒子怎麼想,不在意兒子接不接受,賣掉了老家的房子,將兒子逼上了必須“寄人籬下”的境地。

為了不得罪鄭多多,她裝病逼著孫同跟莫默分手,她從不會站在兒子的立場和角度去思考放棄心愛的姑娘是不是他所願意的,她只會以“為你好”這面幌子的旗幟來逼迫兒子。

印象很深刻的有這樣一個情節:

在鄭多多的婚禮上,前一秒,孫母對一旁的服務人員頤指氣使,下一秒,她就能對鄭總笑臉相迎地貼上去。

孫母是市斤婦女的人物形象,她一門心思想要兒子翻身,所以會卑躬屈膝,而對待孫同卻是趾高氣昂,站在母親的身份上以高姿態來“逼迫”孫同,還美其名曰“為你好”。

孫母就像是大多中國式父母一樣,在她的認知和意識裡,她以為的“好”就是兒子需要的,這樣的思維方式給每一位觀看影片的人給了3點啟迪: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1. 父母總是站在制高點上以為自己都是對的,孩子就應該聽從。
  2. 父母總喜歡打著“為你好”的幌子來逼迫孩子做自己並不願意的事情。
  3. 父母與孩子缺乏溝通交流導致“代溝差異”和“思想隔閡”越來越深。

“中國式父母”缺乏和孩子做朋友的教育思維,總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以“為你好”的幌子來逼迫孩子成為他們並不想成為的人,這便是《半個喜劇》中折射出來的關於教育的問題。

一段真實扎心的親情情節,將“中國式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模式展露無遺,更是將兩代人之間的思想差異和隔閡呈現在了觀眾眼前,以一幕幕貼合現實的場景將父母與子女的相處問題和思想教育問題擺在了觀眾面前,這便是影片中滲透出來的另一面高度。

“為你好”真的是為你好嗎?

這樣的反思才是影片為觀眾攤開的情感深度,孫母對孫同轉變的影響正是逼迫,作為被生活壓的喘不過氣的孫同,他還要聽從母親的各種安排,而這也將與後續孫同反抗的轉變形成鮮明的對比。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03 莫默:“救贖型”——以愛情之力點醒孫同

但丁曾說過:愛情使人心的憧憬昇華到至善之境。

用這句話來形容莫默對孫同的影響再好不過了,孫同是個善良的人,但卻因為被生活所負累不得不屈服於好友鄭多多提供的物質。

而作為女主的莫默是孫同慘淡的生活中透進來的一束光,將在水坑中掙扎的孫同拉了出來,她對孫同轉變的影響是“救贖型”,她以愛情的力量將迷失的孫同點醒了。

影片中,莫默是三觀最正的一個人物,這個北京土著的直率女子討厭謊言,在她的原則裡不能撒謊,也沒有走後門,活的率真坦蕩的她就像是一杆標杆,測量著影片中其他人物。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當莫默和孫同的情侶關係被知道後,孫同在工作、戶口、房子和她之間選擇了放棄她,孫同所遭遇的兩難境地似乎放棄莫默就可以解決了,但其實,這和莫默並沒有什麼關係。

被工作、戶口、房子所束縛的孫同在被好友鄭多多“控制綁架”中丟失了自我,在被母親打著的“為你好”的幌子“逼迫”下迷失了自我,但在莫默給予的愛情力量下清醒了,最終找回了自我。

在孫母裝病逼迫孫同跟莫默分手的時候,孫同和莫默在醫院大吵了一架,莫默對孫同說過這樣一句話:“你不要被其他人影響,你自己到底怎麼想?”

孫同一直生活在充滿謊言的地方,好友鄭多多的謊言需要他來幫著圓,為了彌補謊言,又要接著撒下另一個謊言,一個接一個,最終也在謊言中弄丟了自己。

就像莫默說的那樣:“幹一次這種事就會幹一輩子這種事,以後為了升官,為了小孩上學,都要說謊。”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但莫默這個人物卻是不會撒謊的,她是個理想主義者,不會用謊言去解決任何事情,哪怕是關於她當初被孫母撞見在鄭多多家的事情,她也堅持要實話實說。

正是因為這樣一個直來直去的率真女孩對孫同的“救贖型”影響,才會將孫同點醒,拉回到本來的樣子,跟從自己的內心。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04 結語:生活沒有兩全其美,聽從內心做自己才是勇敢

孫同備受鄭多多的“控制綁架”,遭受母親的“逼迫”,但在最後選擇了聽從自己的內心,對過去發起了反抗,將那個懦弱無能、委曲求全的孫同徹底丟掉了。

大鬧鄭多多婚禮後,接下來孫同的遭遇可想而知,他可能失去了工作,失去了住所,甚至失去了朋友,但他卻因為找回自我而有了全新的生活,他擁有了一段愛情,也可能會在自己喜歡的音樂領域發展。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在《半個喜劇》結尾的時候,雖然給我們留下了遐想的空間,那個唱歌動聽的孫同在錄歌的時候卻屢次破音,他寫的了一首好歌但卻可能因為不端正的態度並未重視這次錄歌。

這些讓人聯想更多的諷刺性結尾又何嘗不是一堂課,迎合了《半個喜劇》的影片名,生活並不是兩全其美的,你可能會遭遇很多的苦難挫折甚至是顛沛流離,或許比孫同更慘,但你要擁有對所有的困頓說“不”的勇氣。

《半個喜劇》將故事背景設定為現代都市,聚焦了三個年輕人三種不同的愛情觀,再現了一場“高知喜劇”“大齡單身”“北漂”“為你好”等高熱話題真實地反映了當代青年的現狀。

以現實為切入口,配合小人物的視角探討荒誕的人生,也是周申、劉露兩位導演在延續《驢得水》品牌內容之下的另一種嘗試。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半個喜劇》中正是用人物之間的衝突來反映引人深思的問題。

鄭多多與孫同的衝突,將友情的話題提了出來,在物質面前,友情是否會不堪一擊或者是否該為了友情而違背自己的做人原則,這是值得觀眾思考的問題。

孫母與孫同之間的衝突,將“中國式親情”話題的現狀呈現了出來,“為你好”的“中國式父母”所採取的為孩子好方式真的是科學合理的嗎?父母子女兩代人之間的隔閡代溝和思想差異該如何去平衡?這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牽引觀眾內心的問題。

莫默和孫同之間的衝突,看似甜蜜浪漫的一對情侶,但其實從在醫院的吵架就能看出兩個人之間存在著“三觀不合”的問題,而作為北京土著的莫默,在影片的細節描述中也能看出是個家世不錯的人,雖然影片結尾孫同和莫默重歸於好,但他們的愛情真的就會從此無憂嗎?

《半個喜劇》:淺析影片3個人物對孫同的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生活並沒有兩全其美,你可能會遭遇朋友的“威逼利誘”,你可能會經受父母的“淫威逼迫”,但只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生活的另一半“悲劇”,遵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去生活,你就會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作為轉變巨大的人物,孫同從懦弱無能、委曲求全到奮起反抗、聽從內心,這是他面對生活另一半悲劇的勇氣,而《半個喜劇》正是以這樣的方式昇華了影片的內在,讓屏幕前的觀眾也能感觸頗多。

生活並沒有兩全其美,大多時候都是“半個喜劇”,剩下的是“半個悲劇”,我們每個人都要像孫同的轉變一樣,擁有面對“半個悲劇”的勇氣。

能碼字,能追夢,治癒系90後女孩。用最暖的文字,治癒最孤獨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