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人物系列:酒仙榜|酒翁 · 歐陽修

鬼叔 編撰

酒文化人物系列:酒仙榜|酒翁 · 歐陽修

因著一個人、一首詩、一篇文章、一則故事而聞名於世的地方想必不少,滁州便是其中之一。滁州城的四周都是山,特別是西南方向的幾座山峰,林木蔥蘢翠蔓,溝壑縱橫蜿蜒。遠遠望去,格外峭拔秀美的,便是琅琊山。沿著山間小道往上走六、七里,漸漸地能聽到流水潺潺,及行至跟前,原來是一股水流從兩峰之間飛瀉而下,氣勢奔放,激盪訇鳴,這就是有名的釀泉。過了釀泉,山勢迴旋環繞,山路也曲折拐彎,轉過一堵巨大的石崖,一座亭子赫然在目,那亭子四角翩然翹起,像鳥兒振翅欲飛,但見亭子的楣額上題寫了三個大字:醉翁亭。

這是歐陽修在他的傳世名篇《醉翁亭記》中的一段描寫,讀之仿若跟隨著歐陽公一道登臨峰巒,憑高覽勝,竟有心曠神怡之感。歐陽修時任滁州太守,政務之餘,喜歡與朋友和同僚登遊琅琊山。他的好友智仙和尚在峰頂建造了一座亭子,供登上山巔的遊人休憩和娛樂。歐陽修經常登臨至此,與眾人一道觀景、飲酒、遊戲,並用自己的別號為這座亭子取名為“醉翁亭”。歐陽修此時不過四十歲左右,正值壯歲,但他在同遊的這些朋友和同僚中算是年長的,而且他說自己的酒量和年輕時不能比了,喝一點兒就醉,所以稱自己是“醉翁”。

醉翁歐陽修在滁州施行“寬簡而不擾”的政策,政府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導、幫助人民發展生產、興旺百業,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服務型”的治理模式。也正是因為採用了這一智慧開明、維德養民的舉措,歐陽修在滁州任職期間,政通人和,百姓安樂。歐陽修作為地方長官,置身民間,與民同樂,醉情于山水之美,痴心在酒趣之樂。每次遊山飲酒的時候,童叟往來,賓客同歡,有彈琴唱歌的,有投壺弈棋的,談笑喧鬧,氣氛熱烈而融洽。在一片觥籌交錯的快樂與滿足中,坐在眾人中間那個醉醺醺的老頭兒,就是我們可愛的太守大人,歐陽永叔。

歐陽修知滁州三年,與當地百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永叔公把自己的為政理念做了一次很好的實踐,老百姓則真切地感謝上天賜給了他們一位好官。三年很短,但足以做很多的事情,三年很長,可在動了情的人心裡只是轉眼。當朝廷的詔令到來,歐陽修要被調任到揚州去,滁州士人、百姓依依不捨,他們簞食壺漿,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送了一程又一程,許多人都流下了眼淚。此時正是仲春時節,落花繽紛,歐陽修無法推卻滁州民眾的情意,將大家敬給他的酒飲了一杯又一杯。還有人感慨不已,鳴琴吹簫為老官長送行。酒已醺然的歐陽修勸眾人不必再遠送了,更不要作悲情的音樂,春光如此美好,春酒如此美妙,就當往常一樣吧,快樂是最重要的。他即詠一首《別滁》,與他所深愛的這座城及這座城的人們告別:

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

歐陽修,字永叔,別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有宋乃至中華歷史中最偉大的文學巨匠之一。歐陽修平生有兩件事情是足以彪炳千古的貢獻。其一,他領導並實踐北宋的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和發展了韓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論,一改唐代中後期至五代、宋初沉渣泛起的追求綺靡駢麗之風,為中國文學在之後的一千年來樹立了正確的指導思想。其二,他是一位慧眼識英才的伯樂,他不但使蘇軾、蘇轍、曾鞏這樣的青年才俊得以快速脫穎而出,也對張載、程顥、呂大鈞等曠世大儒的橫空出世助力有加,他還薦拔了王安石、蘇洵等文章大家,亦有包拯、韓琦、司馬光、文彥博等人,因為他的賞識和提攜而名揚天下。他是不折不扣的文壇宗師。

歐陽修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鄭氏是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知書識理,雖家境簡拙卻沒有失了對歐陽修的教育,她用蘆葦稈在沙地上教兒子寫字,這成了童年歐陽修最好的啟蒙。十歲時,歐陽修從鄰居李姓人家的廢舊書筐裡得到唐代古文巨擘韓愈的《昌黎先生文集》,愛不釋手,勤加研讀,為後來領導詩文革新運動開啟了門扉。歐陽修十七歲、二十歲兩次科考都未中,二十二歲人生開掛,參加了國子監的廣文館試、國學解試均拔得頭名,成為監元和解元,次年的禮部省試再獲第一,成為省元,隨後又在殿試中二甲進士及第。據時任主考官的晏殊後來回憶,歐陽修未能奪得狀元,主要是因為鋒芒過露,眾考官愛其才,又想挫其銳氣,所以意圖磨礪使其成長。

歐陽修前腳金榜題名,後腳洞房花燭,並順利踏入仕途。他與同為青年才俊的梅堯臣和尹洙結為至交,他們的上司是極其開明的錢惟演,錢惟演很是厚待這些年輕人,不但不讓他們幹那些冗雜的俗務,竟然還公開地支持他們飲酒玩樂。也正是有了錢惟演的鼓勵和支持,歐陽修有充裕的時間揣摩和鑽研古文典籍。錢惟演調離後,王曙接任。王曙是個刻板嚴格的人,他把歐陽修等人召集起來嚴厲地教導:“即便寇萊公這樣的人,尚且因耽於享樂被貶官,何況你們這些人在才能上又比不了寇萊公,怎敢如此?”王曙講的寇萊公即是北宋名臣寇準。哪知歐陽修卻反駁道:“寇萊公後來之所以被貶官,不是因為他耽於享樂,而是因為一把年紀了還不知道隱退。”王曙竟然被懟得默然無語。

宋仁宗時期,帝國承平日久,社會生活表面上祥和、安定、繁榮、有序,但也積累了大量的問題。范仲淹看到腐敗現象突顯,呼籲進行改革,歐陽修振臂響應,進一步指出最根本的問題是冗官冗員。范仲淹的改革不可避免地觸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了他們的攻訐讒毀,被貶饒州。歐陽修作為“同黨”也受到牽連,被貶為夷陵縣令。不久又遷任乾德縣令、武成節度判官。范仲淹任職龍圖閣直學士、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後,打算聘請歐陽修為書記官,歐陽修笑而謝絕道:“我當時的舉措絕非是為了一己之利,我們雖然同時被降職了,但也不必同時升遷。”這是一個正直無私之士的高風亮節,由此范仲淹更加喜愛和看重歐陽修。

四年後,歐陽修被召回京師,復任原職。又四年,歐陽修出任右正言、知制誥。就在這一年,范仲淹、韓琦、富弼、呂夷簡等人推行“慶曆新政”,歐陽修積極參與到革新運動中,並提出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然而可惜的是,在守舊派的瘋狂阻撓和打壓下,新政最終遭遇失敗。範、韓、富等相繼被貶,歐陽修上書分辯無果,也遭到斥退,左遷為滁州太守。後來又改官揚州、潁州、應天府等地。在滁州時,歐陽修寫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記》,此時他的古文造詣已臻成熟。據說此文一出,人們爭相抄閱誦讀,風行一時。《滁州志》載:“歐陽公記成,遠近爭傳,疲於摹打。山僧雲‘寺庫有氈,打碑用盡,至取僧室臥氈給用。’”人們為了拓取刻在碑石上的《醉翁亭記》,竟然把寺廟庫房裡的存氈都用光了,只好連僧人臥室床鋪的氈子都拿來用。

回到京師,歐陽修先後任翰林學士、史館修撰等職。期間與宋祁等同修《新唐書》,又自撰《五代史記》。五十一歲時,歐陽修擔任禮部貢舉的主考官,主持進士考試,他提倡古樸平實的文風,反對當時在部分文人中流行的“太學體”。此次考試,歐陽修拔取了蘇軾、蘇轍、曾鞏等文章新秀,對北宋乃至後世之文風向平易通曉、言之有物的轉變有莫大的引導作用。歐陽修對蘇軾的文章與氣度尤其激賞,他曾對好友梅堯臣說:“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其後歐陽修加領龍圖閣學士,任開封府知府。再其後拜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六十五歲時以太子少師致仕,次年在家中逝世。

歐陽修晚年自號六一居士,有客人問:“六一,何謂也?”居士答:“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人疑惑道:“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答:“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常置酒一壺的醉翁歐陽修喝了一輩子酒,從年輕時錢惟演放任他飲酒,之後畢生與酒結緣。歐陽修還總結出了飲酒的許多好處,譬如:飲酒能使人樂觀通達,“人生浪自苦,得酒且開釋”;飲酒能使人開心愉悅,“況此杯中趣,久得樂無涯”;飲酒能使人洞明世事,“達人但飲酒,壯士徒悲歌”;飲酒能使人抒放情懷,“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飲酒能使人詩興永駐,“詩篇自覺隨年老,酒力猶能助氣豪”;飲酒能使人打發閒暇,“飲酒橫琴銷永日,焚香讀易過殘春”;……。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歐陽修為人正直寬和,又是文章宗師,他的朋友、門生眾多,其中關係最為相契的,當屬梅堯臣。此二公青年時期即相識,遂為摯友,終生不渝,詩酒唱和也最多。有一次梅堯臣遠道往訪老朋友,歐陽修非常高興,置酒暢飲,盡醉言歡,席間揮毫寫下了《聖俞會飲》一詩(梅堯臣字聖俞)。他對梅堯臣說,之所以強勸你飲酒是想要和你好好聊聊呀,畢竟我們自京師分散後,實在是不容易見到!又說滑公井水釀的美酒這麼好,正適合邊喝酒邊吟誦你寫的詩。並由衷讚美梅堯臣,說我結交的天下豪俊之士中,沒有誰能如你這般全面的,集眾美於一身。而且明天又要分別了,不知何時再得相見,所以我們就一醉方休吧!

《聖俞會飲》

傾壺豈徒強君飲,解帶且欲留君談。

洛陽舊友一時散,十年會合無二三。

京師旱久塵土熱,忽值晚雨涼纖纖。

滑公井泉釀最美,赤泥印酒新開緘。

更吟君句勝啖炙,杏花妍媚春酣酣。

吾交豪俊天下選,誰得眾美如君兼。

詩工鑱刻露天骨,將論縱橫輕玉鈐。

遺編最愛孫武說,往往曹杜遭夷芟。

關西幕府不能闢,隴山敗將死可慚。

嗟餘身賤不敢薦,四十白髮猶青衫。

吳興太守詩亦好,往奏玉琯和英鹹。

杯行到手莫辭醉,明日舉棹天東南。

梅堯臣年輕時也好飲,與歐陽修、尹洙等一起花天酒地過。年紀大了以後不大喝了,晚年更是不沾酒,他還勸歐陽修也少喝酒。有一年歐陽修患病,按照醫家囑咐,整整一個春天都沒有飲酒,這可把醉翁憋壞了,他寄給梅堯臣的詩中說“今年得疾因酒作,一春不飲氣彌劣”,意思是這病說是跟喝酒有關係,可我三個月沒喝了,感覺精氣神咋還不如以前了呢!梅堯臣關心老朋友的健康,回信勸告歐陽修把酒忌了,寫寫詩便好。醉翁哪裡聽得進去,他回了一首詩《答聖俞莫飲酒》,東拉西扯,振振有詞,說了一車的大道理。本來是梅堯臣勸歐陽修忌酒,讀起來反倒是歐陽修勸梅堯臣喝酒,想必是他們誰也沒勸成。但歐陽修這首詩卻寫得風趣、幽默、率真、明理。

《答聖俞莫飲酒》

子謂莫飲酒,我謂莫作詩。

花開木落蟲鳥悲,四時百物亂我思。

朝吟搖頭暮蹙眉,雕肝琢腎聞退之。

此翁此語還自違,豈如飲酒無所知。

自古不飲無不死,惟有為善不可遲。

功施當世聖賢事,不然文章千載垂。

其餘酩酊一樽酒,萬事崢嶸皆可齊。

腐腸糟肉兩家說,計較屑屑何其卑。

死生壽夭無足道,百年長短才幾時。

但飲酒,莫作詩,子其聽我言非痴。

南湖野客評曰:歐陽文忠公,文章宗師,自宋而降,鹹以為源。承韓、柳之文道,開繼代之文風,千年以來,駢文衰,古文振,文以載道,道以實文。於是宋、元、明、清,乃至今日,文章作法,宣文辭,重義理,語之有美,言之有物。文忠公亦有慧眼,提攜後輩,發現人才,薦拔俊傑,使棟樑之士為國家所用,使雋才之人為文苑增輝。文忠公為人,淡泊名利,器勁正直,雅俗兼得,無欲則剛。文忠公作文,蘇子瞻雲“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抑揚爽朗,條達疏暢,用語頓挫老到,言事鞭辟入裡,絕清談迂論,棄穠麗浮靡,使筆下有力量,使文章有重量。文忠公好飲酒,杯壺繫於一生,往來酣醉者,或朋輩,或同僚,或門生,或故交,或市井販夫走卒,或山澤耕民野老,每有飲宴,輒取樂為上,使飲集者個個歡然,人人盡興,佐詩文益知酒之妙,寄山水更覺酒之美。公自號醉翁,且自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信然,亦不盡然。昭明太子論陶淵明,雲:“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餘以為公意亦不在山水之間,若淵明之“寄酒為跡者”也。歐陽文忠公既自號醉翁,酒仙榜尊奉列座,號為「酒翁」。

1. 元脫脫《宋史·歐陽修傳》

2. 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