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屋環遊記》: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只是在為生活賦予新的意義

《飛屋環遊記》是於2009年上映的一部動畫電影,獲得了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豆瓣評分高達9.0。觀眾們也毫不吝惜對這部佳作的評價:

“電影前十幾分鍾就可以讓人淚流滿面”。影片用短短十一分鐘的時間就講完了主人公卡爾的一生:從與妻子兒時的相識、相戀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再到最後妻子的去世,這樣的手法和構思不得不令人歎服。

《飛屋環遊記》: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只是在為生活賦予新的意義

這是一段追尋愛和夢想的旅程,但在我觀看的過程中卻覺得影片包含的不僅僅是這些。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夢想與現實的碰撞、失去與收穫的交錯。在這段旅程中,我們能清楚的知曉,有時候失去,正是為生活賦予新意義的契機。

《飛屋環遊記》: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只是在為生活賦予新的意義


比實現夢想更重要的,是追尋夢想的過程。因為再多的氣球也不一定能換來一場刻骨銘心的成長與愛的旅程。

影片的故事結構其實也蠻簡單:一位老人在愛妻去世後為了完成他們兒時共同的夢想,用氣球讓屋子飛起來去往“天堂瀑布”,並打算將房子安置在那裡。

《飛屋環遊記》: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只是在為生活賦予新的意義

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完成一件事或者達到一個目標的過程總是最吸引人的。一個故事如果沒有曲折起伏的經過,就少了很大一部分吸引人的因素。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卡爾在去往“天堂瀑布”的旅程中沒有遇到小胖子羅素、沒有選擇救被自己曾經偶像抓捕的鳥凱文、沒有遇到那隻願意將他當作主人的狗道格,他將會順利的到達目的地,並在那裡一直平靜地生活下去。

這顯然不是一個足夠吸引人的故事,我們或許會感嘆卡爾的為愛執著,或許會嚮往那種為夢想敢做、且能成功的生活,但總會覺得少了些什麼。而缺少的那部分正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成長與發展。

人類作為個體,發展絕對不是單方面的,而是身體與心理兩方面的發展。教育心理學上提出了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包括遺傳及其作用、環境及其作用、人的主觀能動性及其作用以及學校教育及其作用,而其中具有決定作用的便是個體的活動,並且人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的。

簡單來說,就是人的發展一定是在個體所做的活動、所產生的行為當中進行的,並有外界影響的作用。就像影片中的老爺爺卡爾,因為一生無子沒有與小孩子接觸過,在第一次見到羅素時並不知道如何和他相處;旅程中羅素要救受傷的凱文時,最初的卡爾也不願意,因為在他的心裡只有趕快到達“天堂瀑布”才是最要緊的,其他任何事情都與他無關。

《飛屋環遊記》: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只是在為生活賦予新的意義

那時候“飛屋”就是卡爾的全部,像生命一樣珍貴。而經過一路的歷險,卡爾慢慢地體會到了他從未體會過的來自陌生人關愛,找到了與除妻子之外的人相處的方法。所以在羅素和凱文遇險時,他果斷地放棄了他從前視之如命的房子,因為他感受到了來自除妻子之外的人的愛,感受到了與他相伴一路的朋友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成長不是小孩子的專利,卡爾的歷程也同樣是一種成長,是心靈上的成長,是生活的拓寬和發展,而這種成長和發展也正是卡爾通過自己的行動和經歷促成的。如果在這趟實現夢想的旅途中沒有種種事件作為契機,沒有卡爾行為上的種種轉變,那卡爾的“飛屋”就僅僅是他與妻子最寶貴的回憶而已,他的一生將在回憶中收尾。

而現在,飛屋成為了卡爾收穫來自朋友的愛以及與人交往的橋樑,有了更有價值的意義;卡爾本人也在內心保留著與妻子甜蜜回憶的同時感受了來自這世間他從沒體驗過的另一種愛。

《飛屋環遊記》: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只是在為生活賦予新的意義


《飛屋環遊記》: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只是在為生活賦予新的意義

比起想象,現實總是有點“野蠻”,但正因為夢想珍貴難得,才讓我們有勇氣在現實中大步向前。

“現實總是有點野蠻”這句話算是影片中一個細節,與大主題看似沒什麼關係,但我看到這句話時卻有所觸動。這是小胖子羅素說的一句話。他是一名探險愛好者,為了收集最後一枚敬老獎章而來到卡爾家試圖對卡爾進行幫助。他在卡爾用氣球讓屋子飛起來那天依舊在卡爾家門口待著,所以碰巧和卡爾一起來了場真正的冒險。

這場冒險中他們遇到了很多事情,疲憊不堪的羅素說起他曾經聽過的那些冒險故事都很酷,但沒想到現實是這麼的“野蠻”。

《飛屋環遊記》: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只是在為生活賦予新的意義

影片中這句話是針對羅素的經歷來說的,在現實中我們不需要面對可怕的野獸,更不需要為了實現夢想拖著一整個房子前進。但我們的生活也同樣處處充滿了挑戰,克服還是躲避亦或者被其擊倒,都會讓我們的生活軌跡在不經意間發生變化。

生活也像打怪升級,我覺得這種說法比干巴巴的喊著:“加油!你可以的!不要被生活打倒”給人的感覺舒服多了。至少它帶有一點趣味,並且沒有否定夢想的目的性的重要意義。

生活中的困難就像一個個小怪獸,我們每次的勝利都會得到相應的收穫。而打怪升級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簡單來說是為了成功,放在夢想上便成了實現目標的方向。也正是因為這樣想勝利、想成功的想法,我們才有勇氣直面那些“怪獸”,才有機會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和幸福感。

《飛屋環遊記》: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只是在為生活賦予新的意義

就像小胖子羅素,如果他沒有勇敢去嘗試冒險的願望,那麼他將不會有這段奇妙的探險旅程,不會結實那麼多好朋友,而他和父親的過往也不會有卡爾幫他重現,只能活在回憶裡。

我們不能否認現實的挑戰,亦不能一味逃避;我們也不需要因為自己現在的能力無法實現夢想而自卑,因為只要信念還在,動力就還在,腳步也就不會停。總有一天,我們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到達自己心中的“天堂瀑布”。


《飛屋環遊記》: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只是在為生活賦予新的意義

失去了一切不一定是墜入深淵的歸零,也可以是迎接新生活的從頭開始。

當羅素遇險時,卡爾為了救羅素和凱文放棄了視若珍寶的“飛屋”。在他的妻子死後,那屋子裡是所有他與妻子的美好回憶,是他曾經以為的全部,但現在卻全都消失了。不過卡爾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展開了一段新的生活:去參加了羅素的獎章授予儀式、與一開始他很討厭卻依舊對他不離不棄的道格成為了朋友、陪著羅素在曾經他父親常帶他去的那家冰淇淋店買冰淇淋,然後坐在馬路邊數著來來往往的汽車......

這對於卡爾來說,無疑是一段新生活的開始。從前的他一直被與妻子的回憶和夢想禁錮著,他的世界只有他、妻子和他們的夢想。而這段旅程讓他失去了他曾經以為的最重要的東西,卻換來了從未體驗過的生活。這也是對我們現實生活的一種映射:失去並不等於墜入深淵,也會是另一段人生旅程的開始。

《飛屋環遊記》: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只是在為生活賦予新的意義

沒有人想失去美好的東西,但世間存在的一切皆有其道理和因果可尋。生活中,我們會不會因為一次失敗、一次錯誤就懊惱傷心?我想肯定有過。但我們卻忘了,每一段經歷,都是為了未來更好的自己。就像失去讓我們知道何為珍貴;失敗讓我們避免再錯。我們不該因為對失去事物的一味惋惜,而錯失了更為珍貴的收穫。

結語

影片的最後,承載著卡爾和他的妻子美好回憶與夢想的“飛屋”還是落在了他們嚮往的“天堂瀑布”旁邊。這樣的結局完美而令人滿足,也許卡爾後來從未想過他們的房子依舊會落在“天堂瀑布”,又或許他還會在某個瞬間期望著屋子可以自己“飛”到瀑布旁。但我想,這些對於卡爾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體會到了從前未體驗過的另一種溫暖,他可以完美地融入新的生活,而他與妻子的回憶,將會永遠與卡爾心裡的“天堂瀑布”一起被好好珍藏。

追尋夢想固然重要,但永遠不要忽視了沿途的風景。也許有的夢想我們拼盡全力也無法實現,但生活總會在無意中回饋給我們另一種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